1.口的古文字表示什么
从商代甲骨文,到金文、小篆,以及我们现在使用的楷体,口的字形变化都不大。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口,人所以言食也。象形。”就是说口像它的形状,是人们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在古代,口除了指人体器官,还有以下意思:
①量词。eg.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②口才。eg.王有女陵,慧有口。——《汉书·淮南王刘安传》
以及其他由口的形状或者功能引申出来的意义,如关口等。
希望有用
2.象形字怎么写
现存
东巴象形文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3623837字
东巴象形文是丽江地区纳西族的文字,属于象形表意文字类型,包括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字体。文字总数约1600个左右。
东巴文的表意方法主要是用一个字或几个字代表一句话,字句从左至右,自上而下。这种文字大约产生于公元11世纪以前,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从文字形态发展的角度看,它比甲骨文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最早是写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象,后来发明了纸,才把这些符号图象写在纸上,成为东巴文经典。由于东巴掌握这种文字,故称东巴文。
随着纳西族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在明末清初,丽江的一些东巴,创造了格巴文。格巴是弟子的意思,格巴文的意思是东巴什罗后代弟子创造的文字,格巴文是对东巴文的改造和发展。纳西族创造了两种古文字,而且至今还使用着这两种古文字,它不仅是解开人类文字产生之谜的宝贵史料,而且也是丰富、发展中国传统书法和篆刻艺术的理想字体之一。东巴文被誉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水书
水族的古文字和纳西族的东巴文,是世界上最后的象形文字。水书是一种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文字符号系统,是记载水族古代天文、地理、宗教、法学等古老文化的典籍,可谓水族的“百科全书”。它主要靠手抄、口传流传至今,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据专家研究考证,目前在水书中发现的水族古文字约有800多个,加上异体字,水族古文字目前有2500个。
水族古文字的结构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象形字,有的字类似甲骨文、金文;二是仿汉字,即汉字的反写、倒写或改变汉字形体的写法,三是宗教文字,即表示水族原始宗教的各种密码符号。书写形式从右到左直行竖写,无标点符号。目前见到的水族古文字的载体主要有:口传、纸张手抄、刺绣、碑刻、木刻、陶瓷锻造等。水书由于其结构多为象形,主要以花、鸟、虫、鱼等自然界中的事物以及一些图腾物如龙等所撰写和描绘,仍保留着远古文明的信息,在水族地区仍被广泛使用。
纳西象形文字
纳西象形文字为一种图画象形文字,共1300多字,有1000余年历史,是目前世界上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有“文字活化石”之称。
3.口的笔顺 口的笔画 口字怎么写
“口”字的笔画顺序是竖、横折、横
简体部首: 口 ,部外笔画: 0 ,总笔画: 3
释义
◎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
◎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
◎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
◎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
◎ 破裂的地方:~子。
组词
◎ 口淡 kǒudàn
指口内有淡而无味的感觉。多属脾胃虚。治宜以健脾、益气为主
◎ 口袋 kǒudài
(1)∶缝在衣服上用以装东西的袋形部分
裤口袋
(2)∶一种装物用具,一般用布、皮做成
(3) ∶比喻类似口袋的包围圈
口袋阵
◎ 口调 kǒudiào
〈方〉∶语调;口气
◎ 口耳相传 kǒu'ěrxiāngchuán
指口头传授
◎ 口风 kǒufēng
(1) ∶谈话中流露出自己的意思
(2)∶口气,口吻
俏皮口风
◎ 口锋 kǒufēng
指说话的气势
口锋凌厉
◎ 口服 kǒufú
(1)口头上表示信服或佩服
口服心不服
(2) 把药吃下去
不得口服
造句
1、他拼命想开口讲话,可是期期艾艾地只打了一个寒噤。
2、只要这位相声演员一开口,观众准会笑得前仰后合。
3、面对雅虎的"狮子大开口",微软方面选择了知难而退。
4、你可以在他开口前,就先发制人跟他提出要求。
5、他必定是走投无路了,才会委屈自己向我开口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