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什么方法可以脱掉玉米的皮
声明一下下:小的、坏的、有虫的玉米就要全脱了。
1.全脱:法一:若玉米尾部有稍长尾茎,则让手挨着玉米握住尾茎,左右45度到60度摇摆一次可脱皮。 法二:左右手各持一半玉米尖端分皮,向两边稍用力撕开。
法三:让尾部磕在硬物上,左右晃动45度即可。 2.留尾:法一:有稍长尾茎,让手离玉米1cm处握之,左右各45度到60度摇摆一次,若还有很多层(大于两层),则再手动撕去,只留两层就好。
法二:左右手各持一半玉米尖端分皮,向两边慢慢撕开,再手动慢慢退去玉米皮只留两层即可。 若想更省事,可以选择机脱,有准们的玉米脱皮机的。
2.掰玉米的题目怎么写
最后的玉米
原文是这样的——
快到收获的季节了。一阵秋风吹来,地里的玉米叶子哗啦啦地响。
“一定是最先摘我啦。”一个长得胖胖的玉米非常自信地说。
“是啊,你的确很棒。”周围的玉米也都齐声赞美它。
收获的第一天,那个很棒的玉米没有被摘走。
第二天,老婆婆朝那个很棒的玉米看了一眼,还是没有摘它。
“明天一定会轮到我的。”很棒的玉米并不灰心。
一连几天过去了,别的玉米都被一一摘走,唯独那个很棒的玉米没有被摘走。他真的心灰意冷了。
一阵秋风吹过田野,长得很棒的那个玉米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无奈地晃晃脑袋。他那深褐色的漂亮胡须,现在已经干透变白;原先长得鲜嫩的、黄灿灿的果实,如今也变得像石头那样坚硬了。他越看越觉得自己浑身上下一无是处。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很棒的,其实是最差的。唉,看来我只好被太阳烤、秋雨淋,直到腐烂掉为止了。”那个玉米连连叹气,老是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
不知多少天过去了,老婆婆又来到了玉米地里。
“这可是今年地里长得最棒的玉米了,有了这么棒的种子,明年一定会大丰收的。”她一边夸奖这最后的玉米,一边轻轻地把它摘了下来。
那个获得最高荣誉的玉米,终于明白了一直没有被摘下来的原因。
“好,我明年一定要长得比今年还棒。老婆婆,谢谢你。”那个玉米感激地说。
3.简写掰玉米的过程
背上背篓,拿上镰刀,武装好了还真像一个农民。我们一起来到玉米地,看见一排排玉米长得那么健壮、整齐。我和它们比了比:哎呀!长的可真高。每一棵玉米杆上都结了一个饱满的玉米棒子,有的已经等不及了,张开了嘴,露出了金黄的玉米粒,风一吹,玉米须飘起来,好像在展示它们美丽的头发。我向远处望去,看见满田的玉米如同大海一样。
奶奶把玉米杆上的玉米棒子掰下来,并把玉米杆用镰刀砍断,把玉米放进背篓里,我看见了,觉得挺好玩,也想试一试。奶奶答应了我的要求,我便掰起来,过了一会,我便感到累了,就找一个阴凉的地方休息,我说:“掰玉米这活儿,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啦!”
4.收玉米的作文怎么写
国庆节长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了姥姥家。姥姥家的玉米还没有收。第二天早晨,姥爷领着我们去收玉米。
秋天的田野,到处是丰收的景象,庄稼地里,人们都忙得不可开交。我们一家到了地里,也开始忙活起来。我站在地头的树下,仔细观察,发现往日挺胸站立的玉米秆也失去了威风,变得又干又黄。玉米棒子却露出金灿灿的牙齿,正争着让人们去掰呢!大人们一手抓住玉米秆,另一只手抓着玉米棒子,只听见“咔嚓”一声,玉米棒子就被掰了下来。我不会掰,姥爷心疼我,就让我在地头玩。姥爷掰得最快了,一会儿就掰完两行玉米棒子。爸爸也不甘落后,他们你追我赶,大约三个小时后,玉米全部掰完了,地里堆起了一堆堆的玉米棒子。大人们用袋子把玉米一袋一袋地装了起来。我也凑过去帮忙,一会儿就装了二十几袋。三舅开来一辆三轮车,把装好的玉米拉回了姥姥家的院子里。看着像小山一样的玉米堆,大家虽然很累,但是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这是我第一次收玉米。虽然没有掰,但是我也感觉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5.怎样描写玉米
1、那一个个金黄色的玉米摆在了我们的眼前,而且颗粒饱满,一个个就像一个胖娃娃。
2、院子里一片金色,黄澄澄的玉米一堆又一堆,象一坐坐小金山。
3、玉米越长越高,开出了美丽的花,结出几个又大又嫩的玉米苞,农民看见了这么好的玉米苞,带回了家,留为明年的玉米种子。
4、玉米在春末夏初开的花,令人陶醉。玉米的花长在茎上,茎和叶柄之间,吐出一串淡黄色的花蕾,玉米的花开后,一阵风拂过,风姑娘用她的魔杖在玉米花头上点了一下,就会落下一片花粉,美丽极了!
5、掰下来的玉米棒,堆成一座座金色的小山,很是惹人喜爱。
6、过了一两周,我再去看那小玉米它已长成了一个个一尺左右高的玉米,看起来就惹人喜爱。看着那一个个玉米,我嘴就馋,摘一个玉米去洗,才发现顶上的穗没拔呢!
7、玉米的果实成熟了,成熟的玉米像一个巨大的棒槌,头顶还留有老爷爷一般的红缨,等它完全成熟,粒儿突破包壳的束缚,露出金黄的牙齿,仿佛向人们炫耀。
8、进入农场的大门,我们又穿过一片小树林,跨过一条小沟,来到了一大片玉米地。只见地里的玉米长得个儿大粒儿多好像一个个害羞的少女,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只露出金色的发丝在风中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