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惊弓之鸟中的“更赢”的拼音怎么写
更羸:[gēng léi]
《惊弓之鸟》中是更羸,不是更赢
《惊弓之鸟》原文
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更羸并没有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只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本事!”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下来了。”
2.惊弓之鸟的写法,读法,解释,造句
惊弓之鸟_成语解释
【拼音】:jīng gōng zhī niǎo
【释义】: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例句】:绍闻是~,吓了一跳。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十一回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侧重于指受到惊吓后遇事紧张或疑神疑鬼的人。[1]
【感情色彩】贬义词
【近义词语】伤弓之鸟、漏网之鱼
【反义词语】初生牛犊
【成语出处】《战国策17·楚策四》;《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折叠成语示例
1.绍闻是惊弓之鸟,吓了一跳。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十一回)
折叠成语造句
1. 他简直成了惊弓之鸟,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吓成这样。
2. 犯罪分子一听到警车的声音,就像惊弓之鸟,撒腿就跑。
3. 童年留下的溺水阴影,让她遇水便如惊弓之鸟。
3.惊弓之鸟中更羸的读音
惊弓之鸟中更羸的读音:gèng léi
更羸人名。古代的善射者。
《战国策•楚策四》:“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羸”,亦作“嬴”。晋左思《魏都赋》:“控弦简发,妙拟更嬴。”
典故】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叫更羸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与魏王在京台之下,看见有一只鸟从头顶上飞过。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飞着的鸟射下来。”“射箭能达到这样的功夫?”魏王问。更羸说道:“可以。”
说话间,有雁从东方飞来。当雁飞近时,只见更羸举起弓,不用箭,拉了一下弦,,随着“咚”的一声响,正飞着的大雁就从半空中掉了下来。魏王看到后大吃一惊,连声说:“真有这样的事情!”便问更羸不用箭怎么将空中飞着的雁射下来的。更羸对魏王讲:“没什么,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你怎么知道这只大雁受过箭伤呢?”魏王更加奇怪了。更羸继续对魏王说:“这只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更羸接着讲:“飞得慢是因为它身上的箭伤在作痛,叫得悲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已很久了。伤口在作痛,还没有好,它心里又害怕。当听到弓弦声响后,害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往高处飞。一使劲,本来未愈的伤口又裂开了,疼痛难忍,再也飞不动了,就从空中掉了下来。”
后来用“惊弓之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就惶恐不安。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惊弓之鸟的拼音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