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的繁体字怎么写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FMKEVIN666
容易写错用错繁体字100例1、干,繁体字是“干”“乾”:当写“干涉”“大动干戈”时不能写繁体字;当表示物体没有水分或水分少时写“干粮”“干脆”“干燥”时可以写繁体字“乾”;当指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时可以用繁体字“干”,如“干部”“躯干”“树干”等等。2、后,繁体字“后”。如“后面”;用作“皇后”时只能用“后”。5D+C%y%[3i.}9p-}(?+@3.道:它没有标准的繁体字。“衜”“噵”“衟”都是“道”的异体7a64e58685e5aeb931333433623762字。 j/C3F-I2i+v#B4.历,繁体字是“历”和“历”:用为“经历”“历代”“历史”时可写“历”;用为“日历”“历法”可写“历”。5.钟,繁体字是“钟”“锺”。当写“时钟”“钟表”时可写“钟”;当写“钟情”“中意”“钟山风雨起苍黄”时可写“锺”。6.板,繁体字是“板”“板”:当写“老板”时可写“板”;写“木板”时可写“板”。7.地:它没有标准的繁体字。“墬”“嶳”“埊”“坔”“埅”都是“地”的异体字。/d!`+m.Y3l2N+e(I)V8.丑,繁体字“丑”:写“丑怪”时可写“丑”;写“子丑寅卯”时只写“丑”。)O1E)v"_2k9w!u"g-V:V9.范,繁体字“范”:写“模范”时写“范”;做姓氏时只写“范”。 |1y&?%S3k10.德:它没有标准的繁体字。“悳”“徳”“恴”“惪”都是“德”的异体字。11.刮,繁体字“刮”:写“刮风”可写“刮风”;写“搜刮”只能用“刮”。12.回,繁体字“回”:写“回避”“回旋”可写
2.风的繁体字
风1 (风) fēng(ㄈㄥˉ) [1]空气流动的现象。
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
~级。~险。
~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
~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
~靡一时。~驰电掣。
[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
~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消息,传闻:~传(传闻)。闻~而动。
[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 ~度。
~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
[6]~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 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7]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8]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9]姓。 风2 (风) fěng(ㄈㄥˇ) [1]古同“讽”,讽刺。
------〖词性与应用〗------- 风 (风) fēng 【名】 (形声。 从虫,凡声。
“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1]同本义 风,八风也。
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
──《说文》 立春条风。──《易·通卦验》 东北条风。
──《广雅·释天》 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淮南子·天文》 条风居东北维,主出万物条之。
言条治万物而出之。──《史记·律书》 今日不凤(风)?──《殷虚文字甲编》 见事风生,无所回避。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大风歌》 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又如:狂风(猛烈的风);风信(风的大小及风向);风团(旋风。比喻飞快);风吹日炙(风吹日晒);风雹(刮风下雹);风潦(风灾和水灾);风霰(风雪) [2]风俗;风气 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
──《资治通鉴》 奸党散落,风俗大改。──《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移风易俗。──《荀子·乐论》 又如:风美(风俗淳美);风纯(风俗纯朴);风沦(风俗沦落败坏);风习(风俗习惯);风浮(风俗浮薄) [3]风范,气度,韵致 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又如:风局(风范,器宇);风表(风范仪表);风则(风范);风裁(风采,气度);风期(气度,襟怀);风节(气度情操) [4]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如:风神(指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气韵);风徽(文章的风格、气韵) [5]风声,消息 但有知风来报的赏钱百两。
──《二刻拍案惊奇》 又如:风警(风声很紧);风汛(风声;消息);风音(风声);风路(风声,线索);闻风而动 [6]“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 风有采蘩采苹。
──《左传·隐公三年》 乐操土风,不忘旧也。 ──《左传·成公九年》 又如:风赋(指“诗”六义中的风和赋);风人屺岵(诗人的悲凉伤感) [7]男女间的情爱 他如今大了,渐知风月,便看上了秦钟人物风流。
──《红楼梦》 又如:风月(指男女间的情爱);风月常新(指情爱永久不断);风月子弟(沉湎于风月场的子弟) [8]风纪,教化。 如:风惠(教化恩泽);风驰(形容德化广布);风爱(风泽德化);风调(指教化清和);风略(风纪和方略);风政(教化政治) [9]威势,气势。
如:风扫(形容势力猛烈有如狂风席卷一般);风樯阵马(乘风之船,破阵之马。比喻气势雄厚) [10]六淫之一。
颠狂病,也指颠狂。后作“病”。
如:风眩(癫痫);风痴(疯癫痴呆) [11]姓 风 (风) fēng 【动】 [12]刮风;起风 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宋·苏轼《教战守》 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
──清·袁枚《祭妹文》 [13]借风力吹〖putouttodry;winnow〗。 如:风干(由风吹干);风鸡(借风力吹干的鸡) [14]走逸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左传·僖公四年》 库莫奚国有马百匹因风入境。──《北魏书》 [15]嬉戏 众人忧得你苦,你却在这里风!快上山去!──《水浒全传》 风 (风) fēng 【形、副】 [16]传说的,没有确实根据的。
如:风谣(民歌,民谣);风言(流言,无根据的话) [17]放荡。如:风魔(放浪,轻狂;疯子);风流博浪(风流放荡) [18]通“疯”。
癫狂 奈何以国家科第放此风汉及第耶?──《玉泉子·真录》 你原来是个风和尚。──《西游记》 又如:风发(发疯);风病(精神病);风涎(患风疾的病根);风欠(疯狂);风风势势(举动不正常,易冲动) [19]【副】通“凡”(fán)。
大凡,大概 愿先生之言其风也。──《庄子·天地》 另见fěng;fèng 风 (风) fěng 【动】 [20]讽刺;委婉劝告。
通“讽” 而王与任王后以此使人风止李太后,李太后内有淫行,亦已。──《史记·梁孝王世。
3.“后来”的繁体字怎么写
“后来”的繁体字如下:
后来:[ hòu lái ]
释义:属于随后的时间或时期的;继…之后出现的。
例句:后来怎么样?
后的字形演变:
来的字形演变: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
1、文言版《说文解字》:后,迟也。从幺夊者,后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后,步伐迟缓而滞后。字形采用“幺、夊”会义,表示的正是“后”的意思。
2、文言版《说文解字》:来,周所受瑞麦来麰。一来二峰,象芒朿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
白话版《说文解字》:来,周代先人所接受的西域瑞麦。一支来麦有二支麦峰(指篆文字形中的),象麦子的芒刺形状。它是上天送来的宝贵礼物,所以称这种庄稼为“行来”的“来”。
相关词汇解释:
1、前后[qián hòu]
比某一特定时间稍早或稍晚的一段时间:国庆节前后。
2、后果[hòu guǒ]
最后的结果(多用在坏的方面):后果堪虑。
3、幕后[mù hòu]
舞台帐幕的后面。多比喻背着人暗中活动的地方:幕后操纵。
4、从来[cóng lái]
从过去到现在(多用于否定式):这种事我从来没听说过。
5、来自[lái zì]
表示来源,但通常不带有肇始之意,而指从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过赋与、移转、演绎、模仿或再生而发生。
4.风字的大写是什么
“风”的大写(繁体字)为“风”。
“风”为多音字,有以下一些释义:风 [fèng] 〈动〉吹拂 。如:春风风人 比喻感化 [reform a misguided person through persuasion,etc.] 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史记·平准书》又如:风民(感化、教化人民)另见 fēng;fěng 风 [fēng] 〈名〉(形声。从虫,凡声。
“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同本义。
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
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说文》立春条风。
——《易·通卦验》东北条风。——《广雅·释天》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
——《淮南子·天文》条风居东北维,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
——《史记·律书》今日不凤(风)?——《殷虚文字甲编》见事风生,无所回避。——《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大风起兮云飞扬。
——刘邦《大风歌》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又如:狂风(猛烈的风);风信(风的大小及风向);风团(旋风。
比喻飞快);风吹日炙(风吹日晒);风雹(刮风下雹);风潦(风灾和水灾);风霰(风雪)风俗;风气。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
——《资治通鉴》奸党散落,风俗大改。——《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移风易俗。——《荀子·乐论》又如:风美(风俗淳美);风纯(风俗纯朴);风沦(风俗沦落败坏);风习(风俗习惯);风浮(风俗浮薄)风范,气度,韵致。
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又如:风局(风范,器宇);风表(风范仪表);风则(风范);风裁(风采,气度);风期(气度,襟怀);风节(气度情操)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 。
如:风神(指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气韵);风徽(文章的风格、气韵)风声,消息。但有知风来报的赏钱百两。
——《二刻拍案惊奇》又如:风警(风声很紧);风汛(风声;消息);风音(风声);风路(风声,线索);闻风而动 “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 风有采蘩采苹。
——《左传·隐公三年》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左传·成公九年》又如:风赋(指“诗”六义中的风和赋);风人屺岵(诗人的悲凉伤感)男女间的情爱。
他如今大了,渐知风月,便看上了秦钟人物风流。——《红楼梦》又如:风月(指男女间的情爱);风月常新(指情爱永久不断);风月子弟(沉湎于风月场的子弟)风纪,教化 。
如:风惠(教化恩泽);风驰(形容德化广布);风爱(风泽德化);风调(指教化清和);风略(风纪和方略);风政(教化政治)威势,气势 。如:风扫(形容势力猛烈有如狂风席卷一般);风樯阵马(乘风之船,破阵之马。
比喻气势雄厚)六淫之一。颠狂病,也指颠狂。
后作“病”。如:风眩(癫痫);风痴(疯癫痴呆)姓 〈动〉刮风;起风。
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宋· 苏轼《教战守》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
——清· 袁枚《祭妹文》借风力吹[干;散] 。如:风干(由风吹干);风鸡(借风力吹干的鸡)走逸。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左传·僖公四年》库莫奚国有马百匹因风入境。
——《北魏书》嬉戏。众人忧得你苦,你却在这里风!快上山去!——《水浒全传》传说的,没有确实根据的 。
如:风谣(民歌,民谣);风言(流言,无根据的话)放荡 。如:风魔(放浪,轻狂;疯子);风流博浪(风流放荡)通“疯”。
癫狂。奈何以国家科第放此风汉及第耶?——《玉泉子·真录》你原来是个风和尚。
——《西游记》又如:风发(发疯);风病(精神病);风涎(患风疾的病根);风欠(疯狂);风风势势(举动不正常,易冲动) 〈副〉 通“凡”( fán)。大凡,大概。
愿先生之言其风也。——《庄子·天地》另见 fěng;fèng 风 [fěng] 〈动〉讽刺;委婉劝告。
通“讽”。而王与任王后以此使人风止 李太后, 李太后内有淫行,亦已。
——《史记·梁孝王世家》故布衣皆得风议,何况公卿之史乎?——《盐铁论》蚡乃微言太后风上。——《汉书·田蚡传》又如:风规(讽刺规劝);风谏(婉言劝谏。
即讽谏);风谕(讽告,婉言开导)另见 fēng;fèng。
5.卜算子咏梅陆游ツ繁体字
意思: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
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
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鉴赏: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
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
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
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
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
(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写出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己整个人格的体现。
陆游这首词则是写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我认为在宋代,这是写梅花诗词中最突出的两首好作品。
赏析: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卜算子》,作者自注“咏梅”,可是它意在言外,象“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正是以梅花自喻的。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
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绝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
它既得不到应有得护理,也无人来欣赏,随着四季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孓然一身,四望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是无主的梅呵。
“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诗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孓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几个字与上句的“寂寞”相互呼应。
而且,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刮起了风,下起了雨。“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均,写出了梅花的艰困处境,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完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
总之,从上面四句看,这对梅花的压力,天上地下,四面八方,无所不至,但是这一切终究被它冲破了,因为它还是开了!谁是胜利者?应该说,是梅花!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象这象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
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
上片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 下阕,托梅寄志。
梅花,它开得最早。“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
是它迎来了春天。但它却“无意苦争春”。
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是一点迎春报春的赤诚。“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
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争春,“群芳”如果有“妒心”,那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妒忌吧。
这里把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花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说“争春”,是暗喻。
“妒”,则非草木能所有。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标格独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前句承上句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