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有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你对文字没有一个发展的认识。
甲骨文是一种极其形象的表意文字,能表示出意思就行了,所以一个字可以有几种写法,但却没有表现全部文字的可能,比如说电脑,那时的古人哪能想象得出这东西呀?这种情况一直到秦始皇时才结束——实行“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汉晋尤其是唐宋以后,由于经济、文化的大幅度发展,又造出了许多新文字,专指性极强,一个字就指一件事物。这在实际生活中显得多此一举,所以建国后国家实行文字改革,淘汰掉很多使用概率极低的文字。目前由于网络的产生,信息交流成指数增长,低频使用的文字就越来越限制了这方面活动的深入进行,所以目前国家新推出的名字用字指导方案就是基于汉字可以以堆砌的方法造词、使用频率低的文字的存在阻碍信息的交流等原因。汉字是表意文字,其结构中的构成元素——笔画、部首等限制了文字改革的进程,看来今后也会出现像外国,用一些固定的字组成新词的趋势。
有些字,《康熙字典》里有,唐宋时期的就不一定有;隶书、小篆中有,金文甲骨文中却不会有。你要写出所有汉字的甲骨文,有些像“关公战秦琼”——颠倒历史了。
2.道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道字目前还没有甲骨文。
道,dao,从辵(辶 chuò )从首,首亦声。“首”指“头”。
道,头行走也。意识带领身体(的走向),是万物万法之源,是创造一切的力量;是生命的本性。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敎。——《礼记·中庸》
辶是辵,指“乍彳乍止、走走停停”。“辵”与“首”联合起来表示“从头开始行走”;引申也可以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引领大家一起走在前行的路上。
李耳(老子)所著《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是在承载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体实例、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所以,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系。
《老子想尔注》:道者,“一”也。“一”散为气,“聚”为太上老君。“道就是太上老君”。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终乎无终,穷乎无穷。
3.地的甲骨文怎么写
“地”字最早见于小篆,没有甲骨文的字型见于考古发现。
迄今所存的甲骨文十五、六万片中,单字量约4400个,可识可读的约2400字,其中约1400个见诸于现代汉语字典,其余2000字尚不可释读。
也可能“地”字就包含在这2000个尚不可释读的甲骨文文字之内。
地的小篆字体如下图:
《说文解字》: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从土,也声。
《说文解字》:地,宇宙间浑沌的元气初分之时,轻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浊的阴气下沉为地。地是万物陈列的所在。字形采用“土”作边旁,“也“ 是声旁。
扩展资料:
①本义,名词:远古的简单墓穴。如:坟地、墓地
②名词:人类居住的星球上生物栖息的广大疆野。如:田地、土地
③名词:空间,处所,场所。如:地点、地方
④名词:行政区域,领土。如:本地、外地
⑤名词:介于省、县之间的行政区域。如:地区、地市
⑥名词:实质,内部。如:见地、心地
⑦助词:用在现代汉语的状语和中心词之间。如:静静地睡 、悄悄地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甲骨文: 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
4.书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如图,右上角是手,手执畀向下插口,口代表人头,整个的意思是箸,画得不很像,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