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鼎的繁体字怎么写
“鼎”是没有繁体字的。
鼎
拼音[dǐng]
部首:鼎
结构:上下结构
笔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释义:
1.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镬。 2.锅:~罐。~锅。
3.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彝。九~。定~。问~。~祚(国运)。
4.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峙。~足之势。
5.大:~族。~臣。~力支持。
6.正当,正在:~盛(shèng)。
出处:
1.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
2.高门鼎贵。——晋·左思《吴都赋》
3.鼎新麾一举,革故法三章。——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
4.鼎革固天启。——徐浩《谒禹庙》
2.鼎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鼎,没有繁体字,这个即是简体,也是繁体。
汉字"鼎"拼音为dǐng,结构为上下结构,笔顺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鼎,是三根立腿,两只提耳,是用来调和各种味料的宝器。
《易经》的卦象,用"木"进入火下, 是鼎卦。
1 同本义[tripod caldron]。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
2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并峙,如鼎之三足);鼎铉(指鼎);鼎鼐(鼎、鼐均为古代炊具,用来调和五味。旧时用意比喻宰相治理国家)。
3 比喻帝王[emperor]。如:问鼎;定鼎中原;鼎甲(科举考试殿试名列一甲);鼎命(帝王之位);鼎业(帝王的大业)。
4 指宰相[prime minister]。如:鼎台(宰辅大臣);鼎臣(指宰相)。
5 喻三公、宰辅、重臣之位[high official]。如:鼎辅(三公,宰辅);鼎司(三公的职位)。
6 指国家[state]。如:鼎祚(国祚,国运);鼎运(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