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首歌曲是怎么写成的(创作过程)
创作一首歌曲,可以先创作出曲调尔后填入歌词,也可以为写好的歌词谱曲,我们大多习惯于后者,因此,要想写一首歌,首先接触到的是歌词,那么就要对即将进行二次创作的歌词有所认识。
一 、什么叫歌词? 简单的说就是歌曲中的词,是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的,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它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曲调可以歌唱的乐府诗。它严格的格律和在形式上的种种特点,都是由音乐节拍、乐句长短的要求而规定的。
词与诗不同,它要求“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 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都有它一定的格式,诗基本上是偶句押韵的,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 句式长短上,诗虽有长短句,但以五言、七言为基本句式,而词则大量采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
再则,作词要审音用字,以文字的声调来配合乐谱的声调,以求协律和好听 二、歌词的分析 1、当你阅读一首歌词时,你是否对它感兴趣、是否被它所感动,其内容是起决定作用的,因此,首先要分析它的内容,看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反映一件什么事情,说明了什么哲理,提倡了一种什么精神,是否健康向上等等。 2 、看它是一种什么情绪,从大处分有喜、怒、哀、乐四个方面,但要分得更细腻些,是偏抒情的?还是偏激情的?一定要把握住词的基本情绪。
3 、从人物上看,有工农兵学商各个行业,男女老少之分,要注意突出他们各自的特点。 4 、从形式上看,一是看它的整体结构,进而决定其曲式,二是看它的格式,分析其长短句,以处理好乐句,并要进行创造性的发挥。
5 、从风格上看,一般来讲是要求歌曲既有时代感又有民族特色,但具体到一首词就需要分析得仔细些,在设计音乐时,要考虑到是民族风格浓些好,还是淡些适宜;应该突出哪个地方的风味?同时要注意采取与词的风格相一致的音乐风格。 6 、要考虑到歌是写给什么人唱的,如果侧重于歌唱家演唱就要注重声乐技巧的运用,假如是写给大家唱的,难度就不要过大,要容易上口,并注意歌曲的适应性。
7、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三种唱法,即:民族、美声、通俗,要看歌词适于哪种唱法,以便在音乐写作上突出某种唱法的特点。 8、特别要注意词的质量,不然费力写好了,因为词有问题而把歌给否了,那是很可惜的。
9 、根据音乐的需要,对词要给予必要的裁剪、修饰。 下面,我再跟大家谈谈关于谱写歌曲的几个步骤和作曲时容易出现的几个毛病。
也希望广大音乐爱好者都能集思广益,把自己在学习中领悟到的独特见解和遇到的问题发表出来,供大家讨论、学习和参考。 作曲家创作乐曲时,经过酝酿、构思,初步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后,其写作次序一般是:先写好音乐主题,把头开好;继而予以发展;最后通过合理的曲式而完成音乐形象。
这三步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音乐主题主题的创作和发展 音乐主题是一首乐曲最主要的乐思,常是作曲家在充满激情的精神状态下写出来的。
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富有较强的表现力,意义也比较完整。 乐曲一开始,往往就是音乐主题,偶尔也有经过引子才出现的,因为它是形成全曲音乐形象的基础,很重要,因此创作音乐作品时,首先应把精力集中于此。
主题的构成,就乐句的句数来看,常由两个乐句组成,也有由三个、四个或更多个乐句构成的,它常结束在调的主音上,(或三音、五音上)即结束在主和弦上,大调是1、3、5,小调是6、1、3,,有一种结束感、段落感。 主题核心是主题的一部分,多在开始的地方,常见的是一或两小节,有时是一个乐句,整个主题常由此核心延展而构成。
主题的构成除调性、节拍、速度外,主题节奏、主题音调、主题的伴奏背景及主题音色、音区等是形成主题个性的重要因素。 作曲者拿到一首歌词后,一般需要朗读几遍,这时不要拘泥于歌词朗诵的节奏,也不要拘泥于歌词中某一词句的描绘,而应集中考虑怎样刻画全歌曲总的音乐形象,对歌词所提供的意境,最深情的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
中外许多著名的作曲家在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乐曲,仅就某一位作曲家来看,如冼星海等,他们创作的音乐主题,首先是主题节奏就没有完全相同的,总是各具特点,极为丰富多彩。这一点十分值得重视。
主题节奏在整个作品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要突破创作上的一般化,首先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为此,一是自己的思想要有深度,感情要丰富;二是向中外名曲学习、借鉴,融会贯通,勇于创造;进入创作时,在自己汹涌澎湃的感情波涛上,首先要善于在几个小节的音乐中就刻画出一个鲜明动人的“浮雕”--不一定复杂,但一定要有个性,进而在全曲中使它有机的贯穿着。
有的作曲者所写的主题常还流畅,但缺乏特点,就音调方面看,原因之一是因为没有适当压紧的级进,因而也就没有富有个性的跳进(所谓级进是指按音阶、调式中音的自然次序,逐级上升或下降如1-2-3。跳进一般是指相隔四度以上的进行如1-5;2-6等)或是虽出现有情趣的跳进、较优美的乐汇,但没有抓住它作为乐思发展的契机,使整个音调象流水帐一样平铺下去了。
2.写童谣怎么写
童谣,顾名思义就是在儿童中间广泛传唱的、深受儿童喜爱的类似儿歌的一种文学样式。特点是语言口语化、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适于儿童游戏时边做边唱。童谣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孩子们的广泛关注,流传很快很广.下面讲讲童谣的写法.写童谣,其实就是写简短的口语化的儿童诗.首先要口语化,还要简短,还要想象力丰富,还要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性,还要让儿童念出来很有韵味,最好有教化功能或者美的情操的陶冶功能。需要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生活底蕴,还需要一颗童心,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一、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我们的生活范围很广,因此,可以写成童谣的也大有题材可挖。如走在上学路上,可以写写心情:早上天气好,小鸟枝头叫。背着小书包,走进大学校。学校环境美,心里乐陶陶。走在马路上,看到车水马龙的车辆,你还可以写:大马路,宽又平,红灯站,绿灯行。不拥不抢守法规,道路畅通任我行。总之,操场可以写,教室可以写,活动游戏可以写,环保可以写,甚至吃饭洗衣都能写。只要留心生活,思考生活,一切皆可入童谣。
二、可仿写
一开始时,我们写童谣肯定有困难,这时,你可以学着别人写童谣的格式改编仿写。如一年级有篇课文叫“比尾巴”,讲的是公鸡、猴子、鸭子、孔雀等动物尾巴的特点,因此,你就可以改换题目为“比耳朵”,内容为: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谁的耳朵像蒲扇?兔子的耳朵长,小狗的耳朵短,大象的耳朵像蒲扇。这样一改,仍然能取得跟原文一样的效果。
三、求得父母老师的帮助
由于同学们所学知识有限,在创作童谣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这时,你不妨向父母老师求援,让他们帮你一同创作。因为他们的生活阅历比你深,语言词汇比你丰富,看问题比你有力度,并且他们也能通过和你创作童谣,激活思维触角和你一同体味创作的艰辛、成功的快乐。
四、别畏难,反复改
好作品既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童谣也不例外。但童谣有“押韵”的要求(中间可改韵),所以,我们创作童谣不可能一次就写出很像样的作品,需要你投入地去修改完善。你可以根据第一句的韵脚,把所有带这个韵脚的汉字排列出来进行筛选拣用,如“操场上真热闹”一句中,韵脚是“ao”,那么与“ao”有关的汉字有“好”、“跳”、“绕”、“敲”、“遭”、“恼”、“了”、“跑”等,你编写童谣时就可以选用其中的?
五、思想内容要健康
童谣是孩子们的精神食粮,它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思想内容要健康,对孩子的成长和身心发育有利。好的童谣能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成为儿童茁壮成长的奠基石。
童谣(一)
饭前要洗手
小脸盆,水清请,
小朋友们笑盈盈,
小手儿,伸出来,
洗一洗,白又净,
吃饭前,先洗手,
讲卫生,不得病。
童谣(二)
老虎和灰兔
坡上有只大老虎,
坡下有只小灰兔;
老虎饿肚肚,
想吃灰兔兔,
虎追兔,兔躲虎,
老虎满坡找灰兔;
兔钻窝,虎扑兔,
刺儿扎痛虎屁股。
气坏了老虎,
乐坏了兔;
饿虎肚里咕咕咕,
窝里笑坏了小灰兔。
童谣(三)
张家有个小胖子
自己穿衣穿袜子
还给妹妹梳辫子
李家有个小柱子
天天起来叠被子
打水扫地擦桌子
王家有个小妮子
找了钉子找锤子
修好课桌修椅子
周家有个小豆子
拾到一个皮夹子
还给后院大婶子
小胖子
小柱子
小妮子
小豆子
3.童谣怎么写
摇篮曲
摇篮曲也称摇篮歌、催眠曲,属“母歌”。这是一种主要由母亲或其他亲人吟唱给婴幼儿听的,用于催眠、教话、认物的简短童谣。
2、游戏歌
游戏歌是儿童游戏时伴随着一定的游戏动作而吟唱的童谣。游戏歌是儿童游戏时伴随着一定的游戏动作而吟唱的童谣。像《找朋友》、《丢手绢》、《拍手歌》等,
3、数数歌
数数歌是以适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形象描写来巧妙地训练儿童数数能力的童谣。如:传统童谣《一二三》:“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跟头,七八九,拍皮球,张开两只手,十个手指头。”有的数数歌除能用来进行知识教育外,还渗透了一定的思想教育的内容。数数歌的特点是:变数字为形象,化抽象为具体。
4、问答歌
问答歌,指采取一问一答或连问连答的形式来叙述事物、反映生活的童谣。例如,朱晋杰的《什么好》:“什么好?公鸡好,公鸡喔喔起得早。/什么好?小鸭好,小鸭呷呷爱洗澡。/什么好?小羊好,小羊细细吃青草。/什么好?小兔好,小兔玩耍不吵闹。”问答歌的特点就在问答。既然要回答问题,总得动点脑筋,所以问答歌能启迪儿童的心智,唤起儿童对各种事物的注意,帮助儿童认识理解周围的世界。
5、连锁调
连锁调,即连珠体童谣。它以“顶针”的修辞手法结构全歌,即将前句的结尾词语作为后句的开头,或前后句随韵粘合,逐句相连。如金波的《野牵牛》:“野牵牛,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树梢长,爬东墙;东墙滑,爬篱笆;篱笆细,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嘀嘀嗒!嘀嘀嗒!”连锁调的特点是“随韵接合,易唱易记。连锁调对培养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十分有益。
6、拗口令
拗口令,也称绕口令或急口令。它是把一些发音容易混淆的字联缀成有一定意义的童谣,是专门用来训练儿童发音的。 如钱德慈的《夸骆驼》:“骆驼驮着货,货用骆驼驮。伯伯牵骆驼,一个跟一个。穿过大沙漠,不怕渴和热。伯伯夸骆驼,干活真不错。”总之,拗口令绕弯、咬嘴,又要求读得快,重在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训练。
7、颠倒歌
颠倒歌,也称滑稽歌、古怪歌或倒唱歌,指故意把事物的本来面目颠倒过来叙述,使其具有幽默和讽刺意味的童谣。如河南的童谣《小槐树》:“小槐树,结樱桃,杨柳树上结辣椒,吹着鼓,打着号,抬着大车拉着轿。蚊子踢死驴,蚂蚁踩塌桥,木头沉了底,石头水上漂……” 它的特点是:正话反说,内容机智,联想丰富。
8、字头歌
字头歌是指每句尾字几乎完全相同,多以“子”、“头”、“儿”作为每句结尾的童谣形式。如:“小珍子,卷袖子,帮助妈妈扫屋子。擦桌子,擦椅子,拖得地板像镜子,照出一个好孩子。”字头歌以其独特的句尾区别于其他类型童谣,受到儿童的欢迎。
9、谜语歌
谜语歌采用寓意的手法,抓住谜底与谜面间的某种联系,以歌谣形式叙说现象或事物的特征。谜语歌是一种有文学趣味的、有益的智力游戏,它可以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同时,歌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形象有趣的描述,又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谜语歌还可以促进儿童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能力的发展,促进儿童记忆、想象、联想能力的提高。
4.童谣怎么写
原发布者:cmjg7713
童谣怎么写 童谣怎么写 童谣,顾名思义就是在儿童中间广泛传唱的、深受儿童喜爱的类似儿歌的一种文学样式。特点是语言口语化、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适于儿童游戏时边做边唱。童谣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孩子们的广泛关注,流传很快很广。下面,给同学们讲讲童谣的写法。 一、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我们的生活范围很广,因此,可以写成童谣的也大有题材可挖。如走在上学路上,可以写写心情:早上天气好,小鸟枝头叫。背着小书包,走进大学校。学校环境美,心里乐陶陶。走在马路上,看到车水马龙的车辆,你还可以写:大马路,宽又平,红灯站,绿灯行。不拥不抢守法规,道路畅通任我行。总之,操场可以写,教室可以写,活动游戏可以写,环保可以写,甚至吃饭洗衣都能写。只要留心生活,思考生活,一切皆可入童谣。 二、可仿写 一开始时,我们写童谣肯定有困难,这时,你可以学着别人写童谣的格式改编仿写。如一年级有篇课文叫“比尾巴”,讲的是公鸡、猴子、鸭子、孔雀等动物尾巴的特点,因此,你就可以改换题目为“比耳朵”,内容为: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谁的耳朵像蒲扇?兔子的耳朵长,小狗的耳朵短,大象的耳朵像蒲扇。这样一改,仍然能取得跟原文一样的效果。 三、求得父母老师的帮助 由于同学们所学知识有限,在创作童谣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这时,你不妨向父母老师求援,让他们帮你一同创作。因为他们的生活阅历比你深,语言词汇比你丰
5.童谣作文怎么写
童谣简洁明快、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童趣盎然,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华民族语言美感的熏陶,乃至孩子开朗乐观的人格塑造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笔者利用习作课教学生写童谣。一、知晓押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古诗为例。
如出示《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让学生写出每句诗最后一个字的韵母,看一看有什么规律。聪明的学生很快就会发现:“一、三句诗韵母不同,一、二、四句韵母相同。”
老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并揭示古人写诗的规律:“古人写诗一三句不论,二四句押韵。《春晓》这首诗押'ao'韵。”
让学生运用此规律对照检查其他古诗词。如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学生会发现原来词也是一三句不论,二四句押韵。
《长相思》这首词押“eng”韵。因此,学生对押韵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学写童谣想一想古代诗人的诗词都包括哪些内容?同学们纷纷举手,老师让同学们写在黑板上:有抒发爱国情怀的、赞美祖国山河的、描写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的、送别朋友的……今天我们就选自己熟悉的内容跟着古代诗人学写童谣。学生这时个个跃跃欲试,情趣盎然。
有的苦思冥想,有的抓耳挠腮,有的喜笑颜开,有的摇头摆尾……最可爱的是我班的段真同学,突然用手拍了一下脑袋,大叫一声说:“有啦!”《夏日》:“树上知了叫,多想洗个澡。鸭子嘎嘎叫,真想吹空调。”
我立即表扬他,说:“你不但学会了押韵,还写出酷热夏天的特点!”听了我的点评,其他同学都向段真投去敬佩和羡慕的目光。于是,新一轮的创作童谣的兴趣又掀起。
其他同学都纷纷亮出自己的“杰作”。叶铖的《海鲜》:“滔滔海水凉又咸,沙滩贝壳味道鲜。
海里鱼儿真悠闲,品尝海鲜赛神仙。”王璐的《同乐园》:“同乐园,真热闹,男女老少来舞蹈。
孩子溜冰乐淘淘,就连神仙也说好。”刘子旭的《小乌龟》:“小乌龟呀走得慢,因为背上有座山。
小鱼小虾当晚餐,冬天来了不吃饭。”……写完后,老师从童谣的趣味性、形象特点、意境等方面进行品赏,如《小乌龟》,小作者写出了小乌龟的外形、活动、生活习性等特点。
三、吟诵童谣 每个同学都自信地充满激情地朗读自己的“杰作”,并说出押什么韵。如:项祥翔的《秋》:“树木换上金色衣,大雁天上排成一。
枫叶染红黑土地,稻谷飘香农民喜。”就是押“i”韵。
吴思凯的《寒冬》:“北风呼呼刺人骨,儿童晨读不叫苦。雪花飘飘遍神州,明年一定大丰收。”
就是押“ou”韵。何晓丹的《雪娃娃》:“雪娃娃,路边站,干什么?在值班。
告诉行人路面滑,提醒车辆慢转弯。太阳公公来问候:“呦,瞧你累得一身汗!”这首童谣押“an”韵。
吕婉婷的《祖国花朵多骄傲》:“我爱红花和绿草,我爱蜜蜂和小鸟。雷公公,雨宝宝,彩虹姐姐真美妙。
美丽家园我来造,祖国花朵多骄傲。”这首童谣押“ao”韵。
朗读的形式多样:同桌拍手读、敲桌子打节拍读、教师范读、指名朗读、男女赛读、全班齐读。学生摇头晃脑、有滋有味地读起来,读出童谣韵味,读出画面意境、读出童心童趣,最后熟读成诵。
这些童谣情感真挚,情绪健康,欢快明朗、韵律节奏感强。这里有孩子独特的视角,有孩子熟悉和喜爱的形象,有孩子成长的脚步,有孩子的心声。
孩子们在有滋有味地写童谣、诵童谣中成长着、快乐着!如下。
迎接奥运忙(学生) 钱雨莹古老北京城呀,一天一个样。高楼拔地起呀,道路宽又长。
河水清又清呀,花草吐芬芳。人人笑开怀呀,迎接奥运忙。
五环美李少白红黄蓝绿黑,五环美又美。奥运旗帜飘,北京来相会。
更快又更高,更强又更美。五洲手拉手,推着地球飞。
学跳水吴(王成) 游泳池,风光美,小妹妹,学跳水。张开小胳膊,好像海燕展翅飞。
小妹妹,姿势美,扑通一声跳下水。水花溅起一支歌,长大参加奥运会。
种 树(学生) 李婷婷春风吹,柳芽发,全家种树长城下。挖坑浇水栽树苗,欢声笑语汗水洒。
荒山变成防护林,又防风来又防沙。净化空气功劳大,绿色奥运美如画。
彩 虹曹治国风儿轻,雨儿停,蓝蓝天上出彩虹。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鲜又浓。
彩虹像座大拱桥,一头在西一头东。西头就是姥姥家,东头宝宝住北京。
宝宝想上彩虹桥,去接姥姥来家中。二○○八奥运会,请她游游北京城。
申奥成功传喜报(学生)孙玉姣申奥成功传喜报,举国振奋掀热潮。今天北京变化大,壮志成真梦中笑。
文明古国重环保,空气改善环境好。蓝天碧水雁雀归,杨柳轻摇花儿俏。
旧城改造蓝图妙,轻轨列车立交桥。高楼大厦如春笋,现代古城展新貌。
新北京,新面貌,勤学习,快长高。二○○八奥运会,喜看国旗迎风飘。
晨练好(学生) 戚 悦清晨鸟儿喳喳叫,小区晨练好热闹。扇子舞、健身操,秧歌伴着鼓点跳。
滚轴足球羽毛球,比比谁的技巧高。身体强壮生活好,北京奥运早来到。
迎奥运儿歌(学生) 赵九州快,快,快!来,来,来!盼奥运,在○八,奥运来到咱们家。快,快,快!来,来,来!你种树,我栽花,。
6.童谣怎么写呢
一、童谣简介:
儿歌,又称童谣,是一种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歌曲,曲色多半较为简单,歌词亦以浅白和富教育意义,使儿童容易明白。这类的歌曲多半反应了儿童的思想和内心世界,也有相当数量为动画卡通的主题曲。
二、童谣基本特点:
1、童谣的内容取材贴近生活和自然、内容浅显、思想单纯,容易好记,让孩子们容易记住
童谣是在乳儿的摇篮旁伴着母亲的吟唱而进入儿童生活中的。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感知到模仿,最终学会诵唱童谣,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童谣的内容往往十分显浅,易为幼儿所理解,或单纯集中地描摹、叙述事件,或于简洁有趣的韵语中表明普通的事理。例如,圣野的童谣《布娃娃》:“布娃娃,不听话,喂她吃东西,不肯张嘴巴。”于天真稚气中表达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模仿和思考。同时,孩子们在诵唱这首童谣时马上就会联想到自己吃饭的情景,懂得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童谣的内容想象丰富,富有情趣;整首篇幅简短,结构划一
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还比较单纯,又限于口耳相传,因此,童谣的篇幅应当短小精巧,结构应当单纯而不复杂。常见童谣,一般只有短短的四句、六句、八句,当然也有较长童谣的。就每句所组成的字数看,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是基本句式。短小、单纯,自然就易学易唱。如全舒的《小青蛙》:“小青蛙,叫呱呱,捉害虫,保庄稼,我们大家都爱它”只19个字,既描绘出青蛙鸣叫的田野图画,又告诉儿童一个常识,简短、单纯,易诵易记。
3、童谣语言活泼,富于音韵,朗朗上口
童谣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方式来实现的,所以要求其作品适宜诵唱,并能与游戏过程相配合,必须呈现出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幼儿好动,又处于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阶段,富有音乐感、节奏明朗、生动活泼的童谣语言可以引起幼儿的美感、愉悦感,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因此,无论是传统童谣还是创作童谣,也无论是世界上哪一个民族的童谣,都具备合辙押韵、节奏明快易唱、语言活泼的特点。
三、举例如下:
学习常规
铃声一响进课堂,安静等候老师来。
起立站直不乱动,坐姿端正来听讲。
课上不做其他事,专心学习动脑想。
发言不忘先举手,回答问题要大方。
遵守纪律秩序好,全体同学都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