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字行书怎么写
一、会字行书写法如下:二、释义:[ huì ]1、聚合;合在一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43730起:~合。
~齐。~诊。
~审。2、见面;会见:~面。
~客。昨天没有~着他。
3、有一定目的的集会:晚~。舞~。
开~。报告~。
晚上有一个~。4、某些团体:工~。
妇女联合~。5、庙会:赶~。
6、民间朝山进香或酬神求年成时所组织的集体活动,如香会、迎神赛会等。7、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组织,入会成员按期平均交款,分期轮流使用。
8、主要的城市:都~。省~。
9、时机:机~。适逢其~。
10、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1、理解;懂得:体~。
误~。心领神~。
只可意~,不可言传。12、熟习;通晓:~英文。
~两出京戏。13、助动词。
表示懂得怎样做或有能力做(多半指需要学习的事情):我不~滑冰。这孩子刚~走路,还不大~说话。
14、助动词。表示擅长:能说~道。
~写~画的人倒不太讲究纸的好坏。15、助动词。
表示有可能实现:他不~不来。树上的果子熟了,自然~掉下来。
16、付账:~账。我~过了。
17、见〖会儿〗、〖会子〗。[ kuài ] 总计:~计。
三、相关组词:开会 大会 不会 工会 会议 学会 兴会 会心 会场 晚会 会面 机会 盛会 省会 财会 会稽 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会”是“烩”的本字。会,金文 (合,合并) (米,米饭,代主食),表示将菜肴与米饭主食同锅合煮。
造字本义:动词,把主食米饭和菜肴混合在一起烹煮。文言版《说文解字》:会,合也。
从亼,从曾省。曾,益也。
古文会如此。 白话版《说文解字》:会,集合。
字形采用“亼”和省略了两点的“曾”会义。“曾”表示增益。
古文写法的“会”就写成这样。二、词组释义:1、会议[huì yì] 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议事情的集会:全体~。
厂务~。工作~。
2、学会[xué huì] 由同一学科的研究者组成的学术团体。如语言学会、物理学会、工程学会等。
3、兴会[xìng huì] 因偶然有所感受而发生的意趣:乘一时的~,信手写了这首诗。4、财会[cái kuài] 财务和会计的合称:~科。
~人员。5、会稽[kuài jī] 山名。
在浙江曹娥江、浦阳江之间,主峰在绍兴东南。相传夏禹至苗山大会诸侯,计功封爵,始名会稽。
2.如何写好行书,本人的楷书已经能写好了,写行书有什么方法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楷书结构的排列正好是中间阶段.它是从隶书演变过来的,如果把楷书写得平正偏扁,加波磔笔法即是隶书.将书写得简便流动一些即是行书,行书再写得简便草化即是今草.如果从隶书开始,就难以掌握楷书的笔法,因为楷书的笔法要比隶书丰富复杂.可见,练好楷书基本功可以作为练写各体的基础.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就会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3.行书学怎么写
学,字的德彪钢笔行书写法 学,字的方正硬笔行书简体写法 学,字的经典繁行书写法 学,字的全新硬笔行书简写法 学,字的叶根友毛笔行书简体写法 行书的特点: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
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扩展资料 行书,是一种书法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且见功夫;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书。
4.行书怎么写、有什么技巧
你好,我是问问团队的“指尖烟草香”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希望我的答案对您有所帮助,记得采纳哦怎样实现写字与书法分离呢?从一种简单的行书字体入手,能使它成为可能、成为现实。
写字因为是给人阅读而不仅仅是欣赏的,为方便自己,需要流利;为方便别人,需要清楚。楷书乃至隶书清楚而不流利,显然不能成为常用字体;草书流利而难辨认,便利自己,有碍他人;篆书则不易写不易识,如果用于交流则是害人害己。
历来五种字体,只有行书,清楚流利,切乎实用。吕叔湘先生说:“我们写字总是带点行书味道的”。
自古有从楷书练起,先站稳再行走之说,时至今日,即使在书法课堂上,这也不再是不二法门了。书法家多半把练楷书作为一种手段、一个过程,但事实证明,楷书写得好的行书并不必然好。
比方悦,楷书尤其是唐楷着力强调起笔、收笔、折笔,如果用这种动作写行书笔划,就多半出现许多装饰性的笔触,我们把楷书起笔时顿笔出现的“钉头”之类称为“多余小动作”。养成了顿笔习惯,就一定会影响书写速度、影响流畅;所以,如果考虑到自由和抒情,那么,楷书就不能充当基础训练的理想字体了。
应该说,先学楷书有好处,但对学写钢笔字也有不良后果。 作为实用性的写字,我们认为,只要练好一种行书就够用了,没有自己的风格(但书写个性无疑是存在的,而且是无法避免的)又有什么关系呢?练成之后,可以省略些边笔写成行楷,也可以增加些连笔写成行草,足以适应日常各种用途。
即使是单纯的书法创作,钢笔写楷、隶、篆也是吃力不讨好的、钢笔就是钢笔,钢笔就是用来书写流利美观些的手写体的,能写出些艺术味儿当然更好。 行书是实用字体,有一定的自由度,这恰恰又便于学以致用。
从楷书人手,就会造成练字时写楷书,日常书写时写行书,学的用不上,学非所用,学、用脱节,除了对书写有爱好的人,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意味着多花时间、多吃苦头。只有练习行书,才能学以致用,这是3S速成的重要依据。
5.行书怎么写
首先 写行书一定要有比较好的正书基础 熟悉笔性 当你对结构 笔画 空白 造型都可以很好的掌握 之后
就有了条件了 练行书时 首先是临帖 不要写 先看 把一个字看透 就从上面说的那几个方面看 看好了 就丢开字帖 一气合成 注意 这里就关系的写行书最重要的东西了 就是 连贯的气运 每个笔画一定要靠气运联系在一起 一个字才能很好的成为一个整体 不要停 不要填 还有就是 笔触一定要”跳起来” 行书字才显的活 不然回很死板 可以从两个对称的点开始练 用弹跳的笔触练 找到感觉后 开始写
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空白(重中之重) 气运
这两点做好了 其他的东西比如如何造型 笔画的连接 都是比较灵活的 可以自己设计 单但毕竟写出来的一定还是字啊
不过练习时可以当作画来'画” 主要是练习笔画之间的关系
6.行书怎么写好看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首先要懂得鉴赏或创作的要求。一件好的书法作品有三条标准,即理法通达、笔力遒劲、姿态优美。古人云:“寓新意于传统,寄妙理于法度。”“神韵为上,形质次之。”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力求达到线条美、结体美、章法美、墨色美。其次要认认真真临摩,学会正确用笔,又要敢于突破。临摩要选好名贤妙迹,从读临碑帖中体验古人的心律、节奏、气韵。得之于心,施之于手。主帖要反复读、临,主要是解决笔法、用笔、结构问题。继承是创新的重要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必要发展。从“走进去”再“走出来”,从形似到神似,形成鲜明的个人风貌。所谓“采百家花,酿自家蜜”。
再次,在创作前要充分酝酿。借鉴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题材、体裁和表现方法等创作构思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对每个字的结体要认真考虑,尽量不出现类同的字或笔画;对章法要精心安排,可以事先打好小样,但在书写时思绪又不能受其束缚;运笔要讲究节奏、力度,前人所谓的“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说的就是用笔方法的具体体现。
7.行书的为字怎么写
行书的“为”字写法如下:
行书中,“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为:[ wéi ] [ wèi ]
基本解释
为[wéi]
1. 做,行,做事 :~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 :以~。认~。习以~常。
3. 变成 :成~。
4. 是 :十两~一斤。
为[wèi]
1. 替,给 :~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 :~了。~何。
3. 对,向 :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解释“为”为“母猴” ,实际是根据已经讹变和最初字形很不一样的小篆妄自揣测而猜错的。
根据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为”字从手从象,是个明显的象形字,象人牵着象,表示人牵象、役使象劳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