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骨文 恒 怎么写
亘(恒)(甲骨文); 、(金文); (古文字); (小篆)。
会意字。甲骨文从二(表示天地),从上弦月,会天地之间上弦月渐盈之意。
天地之间月永恒,故金文另加心,用以表示心永恒不变。古文承接甲骨文,将月讹为舟。
篆文承接金文和古文加以综合并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分别写作互和恒。
如今规范化,“ ”借“亘”(xuān,本为漩涡义)来表示,“恒”也便写作了“恒”。这样“ ”遂与当漩涡讲的“亘”相混。
《说文·二部》:“恒,常也。从心,从舟,在二之间上下,心以舟施恒也。
“析形是就篆文所作的附会,释义为引申义。本义当为上弦月渐盈。
,读gèn,本义指①上弦月渐盈:如月之~,如日之升。此义今已不用。
天地之间月亮从古至今不断,故引申为②连续不断:旌旗~千里。又表示③横贯:看桥~长虹;~万古犹一日;~古未有。
此二义如今规范化专用“亘”来表示。 天地之伺月亮弦、望有定,故又引申读héng,并专用“恒”来表示①长久,固定不变的:无~产而有~心者,惟士为能。
用作名词,又特指②恒心:人而无~,不可以为巫医。虚化为副词,表示③经常:爱人者,人~爱之;敬人者,人~敬之;蜀之南,~雨少日。
(亘),如今既可单用,也可柞偏旁。不是《说文》部首。
现今归入—部。 凡从 (亘)取义的字皆与永恒等义有关。
以 (亘)作声兼义符的字有,恒。
2.甲骨文 恒 怎么写
亘(恒) (甲骨文); 、(金文); (古文字); (小篆)。
会意字。甲骨文从二(表示天地),从上弦月,会天地之间上弦月渐盈之意。
天地之间月永恒,故金文另加心,用以表示心永恒不变。古文承接甲骨文,将月讹为舟。
篆文承接金文和古文加以综合并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分别写作互和恒。
如今规范化,“ ”借“亘”(xuān,本为漩涡义)来表示,“恒”也便写作了“恒”。这样“ ”遂与当漩涡讲的“亘”相混。
《说文·二部》:“恒,常也。从心,从舟,在二之间上下,心以舟施恒也。
“析形是就篆文所作的附会,释义为引申义。本义当为上弦月渐盈。
,读gèn,本义指①上弦月渐盈:如月之~,如日之升。此义今已不用。
天地之间月亮从古至今不断,故引申为②连续不断:旌旗~千里。又表示③横贯:看桥~长虹;~万古犹一日;~古未有。
此二义如今规范化专用“亘”来表示。 天地之伺月亮弦、望有定,故又引申读héng,并专用“恒”来表示①长久,固定不变的:无~产而有~心者,惟士为能。
用作名词,又特指②恒心:人而无~,不可以为巫医。虚化为副词,表示③经常:爱人者,人~爱之;敬人者,人~敬之;蜀之南,~雨少日。
(亘),如今既可单用,也可柞偏旁。不是《说文》部首。
现今归入—部。 凡从 (亘)取义的字皆与永恒等义有关。
以 (亘)作声兼义符的字有,恒。
3.恒字怎么读
恒字读音:héng
恒释义:
1、持久:恒心。恒久。恒定。恒齿。永恒。恒星。恒温。
2、经常的,普通的:恒言。
3、姓。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恒品[héng pǐn]
亦作“恒品”。常类。
2、和恒[hé héng]
和顺安定。
3、恒姿[héng zī]
常态。
4、恒俗[héng sú]
习俗。
5、恒民[héng mín]
常人,一般的人。
4.恒字怎么读
拼音:héng部首:忄 四角码:91016 仓颉:pmam86五笔:ngjg 98五笔:ngjg 郑码:UBK统一码:6052 总笔画数:9 笔顺:442125111释义:1、永久;持久:永恒。
恒心。2、恒心:有恒。
持之以恒。3、平常;经常:恒态。
恒言。人之恒情。
4、姓。扩展资料一、恒的笔画二、恒组词恒产、有恒、恒久、恒定、恒牙、永恒、恒温、守恒、恒心、恒星、恒量、恒碣、恒品、恒娥、贞恒、恒情,具体解释如下:1、有恒:[yǒu héng] 有恒心,有毅力,持久不懈。
2、恒产:[héng chǎn] 指田地房屋等比较固定的产业;不动产。3、恒久:[héng jiǔ] 永久;持久:恒久不变。
4、恒牙:[héng yá] 也叫恒齿。人和多数哺乳动物乳牙脱落后长出的牙齿。
成年人的恒牙为28—32个,包括切牙上下颌各4个,尖牙上下颌各2个,前磨牙上下颌各4个,磨牙上下颌各4—6个。5、恒心:[héng xīn] 长久不变的意志:学习要有恒心。
5.亘古不变与恒古不变的区别
他们的区别就是亘2113古不变是正确写5261法,恒古不变写法错误。
1、恒古不4102变是亘古不变的误用。“恒”虽然有永久1653,持久的意思,但是一般不跟“古”连用,也就是说没有“恒古”这个词。
2、不是“恒古不变”发音错误,是根本没有这个用法。3、恒的声旁是“亘(gèn)”,但实际上发音不同恒和亘的写法和简体字不一样,所以,恒和亘的读音不一样。
《说文》解释:恒,常也;《广韵》中解释:亘,通也;沿用古代的用法,亘古代表整个古代、终古;恒表示永久,永恒,存在差别。扩展资料亘古不变是指:从古至今永远也不会改变。
引申义;空间和时间上延续不断。典故出处如下:亘古通今,明鲜晦多。
——鲍照《清河颂》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清·梁启超《读陆放翁集》亘古不变的“亘”是穷尽、贯穿的意思。
恒(拼音:héng、gèng)属于汉语常用字。本义为上弦月渐趋盈满的样子,又通“亘(gèn)”指绵延,延续,读作gèng。
月亮弦、望有常,故引申出长久、持久的意思;又引申特指恒心,用作名词;又引申为表示行为动作的经常性,用作副词。读héng。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亘百度百科——恒百度百科——亘古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