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天拼音是什么
参天拼音是:cān tiān。
参,声母是c,韵母是an,声调第一声。
天,声母是t,韵母是an,声调第一声。
参天意思:指高悬或高耸于天空。
出自丁玲 《海伦来的镜子·会晤》:“小小农舍都稀疏地坐落在沿路的庄稼地边,环绕在农舍周围的是自参天大树和整齐宽广的草坪。”
扩展资料:
1、古木参天,zhidao拼音是gǔ mù cān tiān,意思是古老的树木枝茂叶繁异常高大。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景物描写。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六回:不一时来到一个所在,古木参天,藤萝满径。
2、松柏参天,sōng bǎi cān tiān,形容树木长得十分高大茂盛。这景象与南部蒂罗尔洲那种高山峻岭,松柏参天,雪溪喷泻,全然两样。
2.“参天耸立”的读音是什么
“参天耸立”的读音是:cān tīan sǒng lì。
高高地直立,形容山或者建筑物很高,直入云霄。
出处:《白杨礼赞》中有用到这个词语。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
扩展资料:
耸立的近义词 :卓立、挺立、屹立
1、屹立,汉语词汇。拼音:yì lì;释义:高耸挺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挺立着,通常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十分坚定无法动摇。
出处:鲁迅《野草·一觉》:“我照作品的年月看下去,这些不肯涂脂抹粉的青年们的魂灵便依次屹立在我眼前。”
2、挺立,拼音:tǐng lì;指直立。多指持身正直。
出处: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
参天,指高悬或高耸于天空。
其语出《汉书·谷永传》:“太白出西方六十日,法当参天,今已过期,尚在桑榆之间。”
翻译:太白星出现在西方六十天,方法在三天,现在已经过了期限,还在太阳之间。
耸立,指高高地直立。
出处:《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3.能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 néng / nài
注释:
一、当读作 néng时:
1、能力;才干:技能;能耐;无能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66431之辈;
2、能量的简称;
3、有能力的:能人;能手;能者多劳;这几个人就数他能;
4、
a)“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恢复某种能力用“能”:小弟弟会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
b)名词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话只用“会”:能诗善画;会英文;会象棋;
c)跟“不…不”组成双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须,“不会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来啊!;他不会不来的;在疑问或揣测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会)不答应吧?
d)对于尚未实现的自然现象的推测,用“能(够)”,不用“可(以)”:这雨能下长么?
e)用在跟某些动词结合表示被动的可能性时,用“可”,不用“能”:我们是不可战胜的;
二、当读作nài时:
1、同“耐”。
2、姓。
组词:才能、能够、能干、能力、能手、可能、不能、本能、性能、功能、贤能、势能、官能、无能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能,熊属。足似鹿。从肉,
声。能兽坚中,故称贤能;而强壮,称能杰也。凡能之属皆从能。
白话版《说文解字》:能,熊属。足形似鹿。字形采用“肉”作边旁,“
”作声旁。能(熊)是兽的中坚,因此称贤者为“能”;而强壮者,则称为“能杰”。所有与能相关的字,都采用“能”作边旁。
词语解释:
1、才能
拼音:[cái néng]
释义:知识和能力。
2、能力
拼音:[néng lì]
释义: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
3、能手
拼音:[néng shǒu]
释义:具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