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狐狸是怎样成精的
狐仙即狐狸。
中国夏代开始,民间就有大禹治水时曾娶九尾白狐——涂山氏的女儿为妻而生下夏朝第一代君主启的传说故事,说明了早在5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视狐狸为吉祥动物加以崇拜了。民间普遍认为狐狸有灵性,能作祟作妖,也能成仙。
它们精通道术,能报德,能复仇,同人恋爱,还会捉弄人。同时也能为人医治病痛。
许多巫师在进行巫术活动时,也常常说自己是狐仙附体,并以狐仙的名义对病人发号施令,解答问题。旧时,天津在河北建有三太爷庙,天后宫中也有胡三太爷的塑像,常有信徒前去进香朝拜。
人们还赋予狐狸一种灵敏机智可爱的性格,喜欢把它想象为善良多情而浪漫的女人,在民间传说或文人墨客笔下的“狐狸精”多是美妙的风情女郎。当然,也有人将“狐狸精”贬为勾引男人的不正派女人。
狐狸精最早以祥瑞的形象出场。说起它们的祖上,那可比现在风光多了。
狐狸精对中国第一代王朝 ——夏朝的建立也有突出的贡献。治水的大禹,整天忙着工作,没工夫泡MM,有一次走到涂山,看到一只九尾白狐,意有所动(九尾意味着子孙众多),就在此地娶妻生子。
后来,各地的大禹庙都说涂山在自己这里,九尾狐也在这里——抢着跟狐狸精攀亲戚。狐狸在汉代的地位最尊崇,与龙、麒麟、凤凰什么的一起成为祥瑞之一,这大概与汉代人喜欢到处跟神仙套近乎有关。
还有人上纲上线,总结说狐狸有三德:毛色柔和,符合中庸之道;前小后大,符合尊卑秩序;死的时候头朝着自己的洞穴,是不忘根本。但是,狐狸的好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
汉代灭亡之后,祥瑞的在版编目急剧萎缩。狐狸的地位也急剧下降,先前对狐狸的好话全没了,剩下的都是要把狐狸批烂批臭的言辞。
按照当时的规矩,一定是用生活作风问题作抓手,所以,狐狸成了著名的淫兽,几乎没法翻身。修仙术兴盛之后,狐狸又成为修仙的先锋。
修仙一要讲究缘分,二要讲究灵气。因为狐狸在动物界的灵性一等一,所以动物修仙的责任,理所当然地落在了狐狸身上。
从人这方面看,想修成神仙,却不愿意投入金钱和时间,又懒得研习复杂的的修仙理论书籍,那么编点狐狸精修仙的故事,讲一讲,听一听,也能达到替代性的满足。这也是寓教于乐的一种方式。
人不是个个都能成神仙的,狐狸也不例外。狐狸要修仙,首先要举行资格认证。
据说是泰山娘娘每年举行一次狐狸精考试,试题不是世俗的八股文,而是讲究性灵的诗词歌赋。只有会写美文的才能成为生员,不通文理的称为野狐。
野狐谈禅在佛教里也是旁门左道,修仙的资格证书当然也没份。成为生员不过是拿到修仙许可证,后面的路还长呢!曾经有一位狐仙对人陈述修仙的艰难:“我们狐狸要学仙最难,要先学人形,再学人说话;学人说话之前,还要把四海九州的鸟语先学全,无一不精,才能学会人说话。
这就要花掉五百年的工夫。而且在这期间,操行得分还要是优。
你们人类多舒坦,凭空就比我们少修炼五百年。要是祖上积德,三代都是贵族、名作家,修炼时间还可以打个对折,算起来,有些人只要两百年就能成仙,你们人类还嫌辛苦漫长,不肯用功,真是资源浪费,昏头了。”
狐狸修仙先要炼形,就是炼成人形,我们熟知的 “狐狸尾巴,时不时会露出来”,说的就是炼形炼到一半的尴尬情景。有些狐狸精因为尾巴问题不能成仙,还要请人给她做断尾手术,这样又多少满足了人类的优越感。
有的狐狸精已经炼成人身,但头还是狐狸头,晚上修炼时脱下狐皮,等天亮时再披上成为狐狸。炼形只是完成硬件,还有软件,就是德行的修养。
狐狸精为了生存、修仙,不仅要勤于修炼,还要讲求 “修齐治平”。修炼成人形不容易,要是不小心做点坏事,多少年的心血会全都白费。
所以有些狐狸精拼命做好事,来积攒点阴德。有一对狐狸姐妹,二十年如一日帮助一位大嫂推磨,才被上帝嘉许,特批为狐仙。
有时,在对待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方面,狐狸精甚至比人还极端。清朝时,山西有一位姓孙的富商,接纳了姓胡的一家租住。
孙富翁与胡氏全家一接触,就猜到他们是狐仙。胡氏持家极严,每天都要读《道德经》和王阳明的《语录》,整日讲求心性问题。
孙家的人都叫他们 “狐道学”。可是有一天,胡家的孙子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竟然对孙家的丫鬟进行性骚扰,丫鬟去胡氏那里告状。
胡氏说:“你放心,我会收拾这小崽子的。” 第二天,胡氏一家离奇失踪。
孙家的人在他们租的房子里发现作为房租的三十两银子,还有一只掐死的小狐狸精。讲求道学到这种地步,即使朱熹、王阳明再世也未必做得到。
狐狸精的修炼过程与人的修炼过程差不多,也分不同的档次。最高的是吸取日月之精华,内结金丹,然后羽化登仙,但这需要极高的智慧和缘分;其次是采补术,利用人类帮助自己修炼,但是损人利己,往往会遭天谴;第三档是乘人睡觉时,吸取人的鼻息,就像蜜蜂采蜜,自己得到修炼,同时也无损于人类。
修炼经常要与人打交道,所以很容易产生人狐之恋。从狐狸精的角度看,这是为了采阳补阴;从男人的角度看,这也多少满足了自己的欲望。
狐狸精行采补术,风险极大,一旦当事人发觉,采取手段报复,狐狸精几百年的努力就要付之。
2.描述狐狸精的句子
1、这只火狐紧紧追赶着野兔,它那红色的身体在青山坡上像团跳跃的火球。
2、狐狸那尾巴,像深红的火焰一样,松弛柔软地拖在雪地上。 3、狐狸外形似狼,脸部稍长,耳为三角形,尾巴长,毛蓬松,专食野鼠家禽。
4、一只黑色的狐狸从树丛里闯出来,一副尖尖的嘴脸,嘴里喷吐着腥臭的气味,脸歪扭着,狡猾地转动着眼睛,然后拖着长长的尾巴大摇大摆地朝前走去 5、这是一只非常美丽的狐狸。全身毛色火红,像涂了一层油彩,在阳光下闪动着华丽的光泽;身段优椎,四肢匀称,两只肉感很强的耳朵挺神气地竖立着;那条雪白的眉毛使它的鼻子眼睛和整张脸显得生动传神,甚至还有几分妩媚。
6、一个黄色的小丘圆顶上,蹲着一只毛色像火焰一般的狐狸。它坐在后腿上,立着耳朵,狡猾地东张两望。
它还不时用尖尖的鼻子,去嗅嗅空气中的气味。——火狐 7、与狐谋裘:裘:毛皮。
跟狐狸商量要剥它的皮做大衣。比喻谋求有损对方切身利益的事,对方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8、狐虎之威: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
9、狼顾狐疑:指左顾右昐,存有畏惧和犹豫之心。狼顾,狼走路时常常回头看;狐疑,狐狸本性多疑。
10、狐狸尾巴:古时传说狐狸能够变成人形来迷惑人,但它的尾巴却始终变不了,成为妖的标志。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人的罪证。
11、狐潜鼠伏:像狐狸和老鼠一样潜伏藏匿。形容胆怯躲藏的样子。
12、一丘之貉:丘:土山;貉: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
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13、满腹狐疑:狐疑:象狐狸那样多疑。
一肚子的疑惑。比喻疑惑不解的神态。
14、豺狐之心:指有豺狼和狐狸那样的凶残狡猾的心肠。 15、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镒:古时重量单位,合二十两;白:狐狸腋下的白毛皮。
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用一只狐狸的毛制成的。比喻治国需要众多人才的力量。
16、狐狸精:迷信人认为狐狸能修炼成精,变成美女迷惑人。指勾引诱惑男人的女子。
17、狐假虎威: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
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18、狐死首丘: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
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
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19、狐媚猿攀:像狐狸那样善于迷惑人,像猿猴那样善于攀高。
比喻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 20、狐疑不决:传说狐狸多疑,所以称多疑叫狐疑。
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21、归正首丘:首:向;丘:土丘。
传说狐狸即将死在外边,也要把头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指死后归葬于故乡。
22、简落狐狸:抓住狐狸。落,通“络”。
比喻制裁奸邪小丑。 23、归正守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
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24、社鼠城狐: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
比喻依仗权势做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25、首丘夙愿: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夙愿:久已怀着的愿望。
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久有怀念故乡或归葬故土的愿望。
26、集腋为裘: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同“集腋成裘”。 27、狐奔鼠窜:像狐狸和老鼠那样东逃西窜。
形容狼狈逃窜的样子。 28、狐疑不定:狐疑:犹豫,狐性多疑。
传说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29、狐凭鼠伏:象狐狸老鼠那样潜伏在里面。 30、城狐社鼠:社:土地庙。
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31、一狐之腋: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
比喻珍贵的东西。 32、兔死狐悲: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
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33、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
比喻因同类的失败或死亡而感到悲伤。 34、集腋成裘: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
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35、与狐谋皮:谋:商量。跟狐狸商量要剥它的皮。
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36、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
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37、首丘之情: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
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
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38、狐媚惑主:传说狐狸能用媚态来迷惑人。
比喻做出各种媚态来讨好迷惑主人。 39、首丘之思: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
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久有怀念故乡或归葬故土的愿望。
3.狐狸精这个词怎么来的
在战国时代的著作里,便出现了以狐为原型的神兽,狐被赋予了作怪变异的能力。当时的《吕氏春秋》记述大禹为了治水,年三十而尚未成婚,行至涂山时,遇到一只九尾白狐,并且听到涂山人祝福的歌声:“大大的白狐啊,九条尾巴长又长。愿你早日结婚吧,子子孙孙永繁昌。”东汉《吴越春秋》中还载有大禹娶由九尾白狐变成的涂山女为妻的传说。神奇的狐狸能变形为人,这是狐狸成精的雏形。
据说“狐狸精”这个名称始于唐初。《太平广记》中《狐神》条云:“唐初以来,百姓皆事狐神,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魅”字,《说文》释为“老物精也”。“狐魅”即“狐狸精”。“狐魅子”一词的出现,反映出“狐狸精”已作为一个独立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民间信仰里。“狐狸精”化作人形,或到处做客吃喝,或上门求娶妻妾,它的情感、行为都是以人的模式来塑造的。唐代以后的志怪小说,如《容斋随笔》、《聊斋志异》等中,更是到处活跃着性格各异、人情味十足的狐狸精。
在《诗经》中,狐作为隐辞的意义便是**。
《搜神记》引道士云:“狐者,先古之淫妇,其名曰阿紫。”古人把狐狸视为性情淫荡、以美貌迷惑人的精灵鬼怪,再加上狐狸成精的传说和志怪小说中对众多民间妖艳、多情的狐狸精的描述,于是乎,人们的俗语中便把性感而具诱惑力的不良女性称为“狐狸精”了。
狐狸精这个词是说出来的,写出来的
4.“狐狸精”一词是怎么来的
狐狸,按照动物分类学上来说,它属于: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肉食目犬科,生性多疑,狡猾机警,再加上一身漂亮的皮毛,在远古时代就让祖先猎人们在不断追逐中头痛不已。
也许基于它的上述特征,在多神崇拜时期,狐狸的神性被定为中性(即可男可女)。 而真正让狐狸从中性演变成单一的性别——女性的妖精,就要追溯到魏晋的时代。
那些热爱“清谈”的门阀子弟,最早总结出有一种女人叫“狐狸精”。笔记小说中的她们大多美艳不可方物、对男人有天生的热爱和占有欲。
在那个时候,“狐狸精”还并不是个贬义词,它仅仅是男人们一个性幻想的符号,仅供意淫而已。 狐狸精发展的高潮出现在中国政治经济空前发展的唐朝。
当时,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不堪一个女人把持国政,盛邀骆宾王大才子愤而写就《讨武檄》之后,“狐媚”隆重登场。于是某种女人拥有了标签,然后就是各自归档。
从褒姒、妲己,到合德、飞燕通通被贴了个遍。这还不算,因为唐朝还出产了狐狸精历史上第一个堪称楷模的人物—则天大帝;还出产了美丽又薄命的贵妃娘娘;更有把狐狸精带出帝王家的李师师。
诸位先狐,为以后出现的各个狐狸精品种提供了可能。“狐狸精”开始作为古代儒生们对美貌与野心并重的女人的代名词隆重登场。
狐狸精们低潮时期是在元朝,由于蒙古人是直接从马背跳上龙椅的,元代就注定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没有真正的休养生息,民间这块刚刚开拓出来的狐狸精产地只能暂时停产。
又由于元代的等级制度,狐狸精的产量和质量明显下降。短短八十余年时间,造就了狐狸精们的一个低潮期。
明清时的白话小说重塑了狐狸精的第二个高潮,使狐狸精不再是士大夫阶级的谈资。斗大字不识一个的小家碧玉加入到了被感召的队伍中来,并且身体力行,最终实现名副其实的“愿望”。
且看这些的狐狸精,几乎具备书生所企盼的女人的所有优点。首先,她们个个都美丽动人,否则,为什么凡间的女人总是嫉恨地称情敌为狐狸精呢?狐狸精一词,还不仅仅美丽动人,仿佛还隐含着性感或风骚的意思,即便如此,也不能涵盖它丰富的含义,它还有着无法抗拒的魅力的意思。
这些的狐狸精,不仅仅美丽,且多情多义,深明大义,可说是具备了中华女性的传统美德,却全无传统女性的致命缺陷:无见识、不能自立。她们甚至超越了传统美德,更兼侠骨柔肠,在书生落魄、公子遇难之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这哪里是凡间女子所能做到的。
这对于那些寥落寂寞的书生来说,是多么可贵呵。十年寒窗无人问,却独独有这么一个多情女子不囿于世俗势力而来红袖夜添香,该是何等的安慰。
她们聪慧可人、多才多艺、还有个独特的性格就是率直。纯洁无瑕对待爱情是直抒胸臆,在爱情的朦胧阶段,是她勇于直露表白,而不似人间女子的忸怩羞涩,这对于有贼心没贼胆的他来说,也很重要,公子虽然也有一个健康男人的对于爱情的需求,然而他毕竟是读过书的人,不敢做出违背世俗的事情。
即使她这样勇于表白心迹,他还是半推半就方才接受的。 最最可贵的是,即使公子家有贤妻,也绝不拈酸吃醋。
在该来的时候悄然而至,在该去的时候悄然而去,并不会给公子找一丝麻烦,令其尴尬为难。要知道,爱情虽重要,可还没有脸面重要呵。
抑或公子虽无妻室,且与狐仙琴瑟合鸣多时,然而凡间又有美好姻缘等待成就,公子两下属意,难以决断,她又主动穿针引线,做起了月老的行当。她虽妇德堪称楷模,但她却另有一份自尊,并不与别个女人分享一个男人的爱、飘然不知所终。
随着封建的颠覆,作为狐狸精载体的女人们也不再从属于男人,她们的地位改变了,狐狸精也迎来了对自身定义的革命。如果说,上述先狐之所以成狐,是因为形式逼人,为了生存而成精没有选择的话,那么现代化了的狐狸精们则完全是出于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拥有的物质更富足的目的去练仙的。
现代化的狐狸精不再像先狐那样自怨自艾,她们认为自己是善用资源,达成目的而已。最最重要的是,那些给狐狸精冠以“狐狸精”的始作俑者—男人们,也开始把她们视为了追逐征服的对象,心甘情愿地成为了狐狸精们向上攀爬的阶梯,而再也不是需要抵抗的心魔和需要警惕的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