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书的多字怎么写
行书的多字写法如下: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多:[ duō ]
基本解释
1.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人多。
2. 数目在二以上 :多年生草。
3.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 :多余。
4. 过分,不必要的 :多嘴。
5. 相差的程度大 :好得多。
6. 表示惊异、赞叹 :多好。
7. 表示某种程度 :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
8. 表疑问 :有多大呢?
9. 姓。
扩展资料:
康熙字典
【丑集下】【夕字部】 多;康熙笔画:6;〔古文〕【广韵】【正韵】得何切【集韵】【韵会】当何切,朵平声。【尔雅·释诂】众也。【诗·小雅】谋夫孔多。
又胜也。【礼·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注】曾子闻子游丧事有进无退之言,以为胜于已之所
又刻求也。【左传·僖七年】后之人将求多于汝,汝必不免。
又称美也。【前汉·袁盎传】诸公闻之皆多盎。【后汉·冯异传】诸将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帝以此多之。
又战功曰多,见【周礼·夏官·司勲】。
又荒俗呼父为阿多。【唐书·德宗纪】正元六年,回纥可汗谢其次相曰:惟仰食于阿多。
2.“多”字的行书写法是什么
多:多少。
多:夏天有好多的植物呀。
多:许多、多余、多久。
第1节 基本笔画写法
点画虽小,但在一个字中却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其用笔和姿态十分丰富。因此,在书写时必须严肃认真,点点精到,使不同的点有不同的姿态,切不可粗枝大叶,任意为之。横画有长短之分,在字中起平衡作用。竖画有左竖、右竖之分,又有短竖、悬针、垂露竖之别,书写时要注意区别。一般左竖向右上出锋与下笔以附钩相呼应;右竖向左下出锋引带下边一字首画。挑画的特点是体斜而较短,且尖税挺拔,劲健有力,能增加写字的速度和力度美。挑画可分短挑、长挑、撇折挑几种。
3."的"字用行书怎么写
“的”字用行书如上图。
的dí,dì,de:
1. [ dí ] 真实,实在:~确。~当(dàng )。~情。~真。~证。
2. [ dì ] 箭靶的中心:中(zhòng )~。有~放矢。众矢之~。目~(要达到的目标、境地)。
3. [ de ] 1.用在词或词组后表明形容词性:美丽~。2.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唱歌~。3.表示所属的关系的词:他~衣服。4.助词,用在句末,表示肯定的语气,常与“是”相应:这句话是很对~。5.副词尾,同“地2”。
的
〈助〉
4. 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如:红色的气球;小小的进步
5. 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如:中国的水稻;农民生活的提高
6. 〈代〉pron.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的
7. 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8. 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谁买的书?;他是昨天进的城;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
9.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
10. 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
11. 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12. ∶表示相乘。如: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13. 〈方〉∶表示相加。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
14. 同“得”,后面带补语
那知进了园门,园子里已结坐的满满的了。——《老残游记》
15. 同“地”(de)。用在状语后,表示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修饰关系
16. 另见dí;dì
的
〈名〉
17. (形声。本作“旳”,从日,勺声。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
18. ∶箭靶的中心目标。如:众矢之的;有的放矢
19. ∶鲜明的样子
朱唇的其(语气词)若丹。——战国楚·宋玉《神女赋》
20. 另见de,dí
的
〈副〉
21. 确实;实在
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秦观《淮海集》
22. 又如:的对;的据(真凭实据);的觉(果然;的确);的是(的确是)
23. 必定;一定。如:的决(处决;处斩);的的(特意)
24. 另见de;dì
4.”的“字行书怎么写
每位书法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以下是一些书法家的”的“字写法:
的是一个汉语汉字,普通话读音是de,dí,dì,dī(粤语读音为dik1),其居现代汉语使用量之首,有着漫长的演变史。用在定语的后面,也可以用在主谓短语中间,现代汉语56008个常用词 “的”字用最多的一个字。
用法:
1. 用在定语的后面。
(1)领属性定语:兔子~尾巴;学校~礼堂;老张~脾气。
(2)限制性定语:纯金~项链;郊区~房子;三天~假期。
(3)描绘性定语:蔚蓝~天空;绿油油~庄稼;愁眉苦脸~样子。
2.用在定语的后面。
(1)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铁~纪律‖幸福~生活。
(2)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我~母亲‖无产阶级~党‖大楼~出口。
(3)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今天开会是你~主席‖谁~介绍人?
(4)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笑‖找我~麻烦。
3.用在主谓短语中间,使之成为偏正短语。[1]
他~死亡‖狐狸~狡猾‖您老~光临。
4.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或短语的后面,构成“的”字短语。[1] (《新华多功能字典》)
我们~‖国家~‖买~卖~‖最优秀~‖唱~唱~,跳~跳,自豪的。
5.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2]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1)代替人或物:这是我~,那才是你~‖菊花开了,有红~,有黄~。
(2)表示某种情况、原因:大星期天~,你怎么不出去玩儿玩儿?‖无缘无故~,你着什么急?
(3)用跟主语相同的人称代词加“的”字做宾语,表示别的事儿跟这个人无关或这事儿跟别人无关:
这里用不着你,你只管睡你~去。
5.“行”字的行书写法怎么写
以上是“行”的行书写法。
【行书】汉字的一种字体,形体和笔势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
知识拓展:
“行”有2种读音:
[ xíng ]
1.走:日~千里|步~。引 出外时用的:~装|~箧(qiè).[行李](-li)出外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一行]一组(指同行(xíng)的人)。
2.流通,传递:~销|通~全国|发~报刊、书籍。
3.流动性的:~商|~营。
4.进行:另~通知|即~查处。
5.实做,办:~礼|举~|实~。
6.乐府和古诗的一种体裁。
7.姓。
[ háng ]
1.行列,排:单~|双~|雁飞成~。
2.行业:同~|外~。[行家]精通某种事务的人。
3.某些营业性机构:银~|车~|电料~。
4.兄弟、姊妹长幼的次第:排~|您~几?我~三。
5.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几~字|两~树。
6.稳字的行书写法图片
“稳”字的行书写法如图所示。
行书的简介:
【基本释义】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书写特点】
1.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2.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3.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7.壹字的行书写法
壹字的行书写法如下:
壹:[ yī知 ]
部首:士 笔画:12 五行:土 五笔:FPGU
"一"的大写。常用于支票、银行票据等,以避免差错或涂改。
拓展资料:
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道用性高且见功夫;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
8.“片”字的行书怎么写
"片"一个四画的中文汉字。有第一与第四两个读音,与不同的字组成短语后有不同的语义。“片(piàn)”字的行书请如上图。
"片"字具体释义如下:
一、名词
1、指有图像、景物或录有声音的片子(用于口语的一部分词)。
如:唱片儿;画片儿;相片儿;影片儿。
2、另见 piàn
片 piàn
二、动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劈开的木片。本义:劈开树木之类)
2.、同本义
片,判木也,从半木。--东汉·许慎《说文》。段注:"谓一分为二之木片。"
3、又如:片批(切肉的一种刀法。刀略倾斜,切之使肉成片状)。
4.、用刀将物斜削成扁薄形状。如:两只山鸡已经都片出来了,又片了些羊肉片子。
三、形容词
1、单个;单只。如:片影(一片影子;孤独的身影);片帆(孤舟;一只船);片字(犹只字);片雨(阵雨;局部地区降落的雨);片席(片帆,孤舟)。
2、微小;微少
卧此片时醒。--唐· 杜甫《高柟》
3、又如:片言折之(用三言两语去说服他);片札(小简,短信);片善(微小的优点);片语(简短的话);片霎(片刻,刹那);片辞(简短的言辞);片鳞半爪(喻事物的极小部分);片句(简短的语句)
4、形容极短的时间。如:片晷(片刻。晷,日晷,测日的仪器,借指时间);片晌(片响。很短的时间)
5、偏颇;不全面 [one-sided]。如:片记(片面记载,不全面的记载)
四、量词
1. 形容薄而成片的东西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 李白《望天门山》
2. 又如:两片安眠药
3. 延伸的平面或广阔区域(如陆地或水域
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凉州词》
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4. 又如:印度南部的一片热带农村地区;两河之间的一片森林地带。
5. 如同舞台布景一般的真实的或想象的景物。如:一片丰收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