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绳的笔顺怎么写
绳的笔顺:撇折、撇折、提、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竖弯钩
绳拼音:shéng
释义:
1、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绳子。绳伎(杂技中的走绳;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绳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
2、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绳墨。准绳。绳正。绳之以法。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绳索[shéng suǒ]
粗的绳子。
2、绳子[shéng zi]
用两股以上的苘麻、棕毛或稻草等拧成的条状物,主要用来捆东西。
3、绳梯[shéng tī]
用绳做的梯子,在两根平行的绳子中间横向而等距离地拴上许多短的木棍。
4、线绳[xiàn shéng]
用多股粗棉线拧成的绳子。
5、绳墨[shéng mò]
木工打直线的工具,比喻规矩或法度。
2.绳的笔顺怎么写
绳的笔顺:撇折、撇折、提、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竖弯钩 绳拼音:shéng 释义: 1、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绳子。
绳伎(杂技中的走绳;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绳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
2、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绳墨。准绳。
绳正。绳之以法。
扩展资料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绳索[shéng suǒ] 粗的绳子。 2、绳子[shéng zi] 用两股以上的苘麻、棕毛或稻草等拧成的条状物,主要用来捆东西。
3、绳梯[shéng tī] 用绳做的梯子,在两根平行的绳子中间横向而等距离地拴上许多短的木棍。 4、线绳[xiàn shéng] 用多股粗棉线拧成的绳子。
5、绳墨[shéng mò] 木工打直线的工具,比喻规矩或法度。
3.诺的笔画顺序怎么写
“诺”的笔画顺序是点横折提横竖竖横撇竖横折横。
拼音:nuò;bai部首:讠;笔画数:10;笔画:点横折提横竖竖横撇竖横折横
基本释du义:
1、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唯唯~~。zhi
2、答应,允许:~言。许~。承~dao。一~千金。
详细释义:
1、(形声。从言,若声。本义:表示);
2、同本义(一般用于上对下、尊对卑或平辈之间,卑对尊用“谨诺”);
诺,应也。——《说文》。按,应词也。缓应曰诺,疾应曰唯。
莫敢不诺。——《诗·鲁颂·内閟宫》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四》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3、又如:诺诺(连声应诺);诺唯(应诺);诺许(许诺;应允);
4、古时批字于公文之尾,表示许可叫“诺”,犹今签字。
是谁画诺谁传诏,一纸明贻万国羞!——清· 黄遵宪《述闻》
参考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容所词典编辑室.《新华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察的笔画顺序怎么写
1点 2点 3横撇/横钩 4撇 5横撇/横钩 6点 7点 8横撇/横钩 9捺 10横 11横 12竖钩 13撇 14点
察,读音chá。
释义
〈动〉
(形声。从宀( 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明察,知晓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调查;考察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吕氏春秋·察传》
又如:察勘(实地调查);察访(详细调查)
分辨
观物弗之察矣。——《礼记·礼器》。注:“犹分辨也。”
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
乃察举吾弟。——《史记·刺客传》。索隐:“犹选之也。”
〈形〉
明显;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词组
侦察 [ zhēn chá ]:探查摸清对方有关情况。
洞察 [ dòng chá ]:看穿,观察得很透彻。
考察 [ kǎo chá ]:实地观察调查。
观察 [ guān chá ]: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
勘察 [ kān chá ]:去实地进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