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话剧介绍怎么写
您好~
麦麦为您推荐赖声川导演的话剧《如梦之梦》的介绍,供您参考~
首先是导览(简明扼要写出话剧的大致介绍)、其次是话剧灵感(写出这个话剧构成的由来)、最后是详情(将这部话剧最精彩最有吸引力的部分的内容详情介绍一下)~
导览
彼得布鲁克(PeterBrook)是八十年代蜚誉国际剧场界、在巴黎红透半边天的剧场导演,曾把印度史诗《摩诃婆罗达》搬上舞台,从清晨演到日暮,长达九小时,成为国际艺文界的一大盛事。
如今在地球另一边,中国语文世界最精彩的戏剧家赖声川与《如梦之梦》犹如东方的彼得布鲁克与《摩柯婆罗达》,可以一千零一夜那样不眠不休地说故事…
在一个故事里,有人做了一个梦,在那个梦里,有人说了一个故事……
《如梦之梦》缘起
故事发生于《西藏生死书》第269页
一位医学院刚毕业的学生第一天到医院上班,结果病房中五位病人死了四位。这位医生惊慌地发现,她多年来在学校里所学的训练和技能,完全没有教她如何面对这一刻,她只能当一个无助的旁观者,看着他们在恐惧和惊恐之中死去。
医生的表妹告诉她西藏密宗有一种「自他交换」的方法,可以帮助濒临死亡的病人,但如果「自他交换」太困难,做不成,那么倾听病人叙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也会对病人有很大的帮助。事实上濒死病人的故事,蕴藏着惊人的智慧,同时也富有治疗的价值。
于是医生决定倾听剩下「五号病人」诉说自己生命的旅程。故事也从这里展开……
1928年,巴黎
从下船那一刻起,顾香兰尝试到一种从未体验过的自由感。
在诺曼第的城堡中,生活就像梦一般;从妓女摇身变为贵妇,香兰一头栽入新世界,认识了许多前卫艺术家、政治家及思想家;他们当中许多人都和伯爵一样,为香兰的异国风情所迷惑。香兰开始学绘画,同时也成为了巴黎上流社会的话题……
--《如梦之梦》
《如梦之梦》整出戏就像一次庞大的旅行,从主角的生命末端开始,从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从亚洲到欧洲,从生到死,从痛苦到解脱的可能性,一层一层的故事,医生的故事包着五号病人的故事,五号病人的故事包着顾香兰的故事,从台北的医院,跳出来到台北市、到巴黎、到上海、到二十年代的上海,到三十年代的巴黎、一直到五十年代的法国,最后再回到台北病房。八个小时的旅程,却经历了两辈子的故事。
整个剧情有二分之一以上都发生在法国,透过剧中主角的异国之恋与生活铺陈,观众彷佛进到时光隧道,一起经验了神秘东方与浪漫西方的文化之美。
全球仅3000VIP入围观赏过的史诗级话剧,
你能否像其它全球顶级精英一样成为下一位入选者?
独一无二的颠覆观赏体验!
震撼华人剧场的先锋巨作!
希望可以帮到您^_^
感谢您对大麦网的支持!
2.京剧的剧目介绍
京剧继承了皮簧戏的艺术成就及其丰富的剧目。
不但有二簧、西皮、吹腔、四平调、拨子等属于二簧系统的剧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戏曲工作者和广大戏曲演员相互合作,共同进行整理修改,其中优秀的剧目作为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列入中国新文化艺术林苑而被保留下来,继续在舞台上广泛流传。
这类剧目据估计大约有200 余出,例如《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挑滑车》《打金枝》《拾玉镯》《三击掌》《六月雪》《四进士》《搜孤救孤》《秦香莲》《打严嵩》《挡马》《金玉奴》《樊江关》《野猪林》《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等,其题材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文戏、武戏、唱功戏、做功戏、对儿戏、群戏、折子戏、本戏等。各种形式的剧目,统称为传统戏。
3.昆曲的剧目介绍
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
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等。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巴黎中国戏曲节于11月16日至22日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蒙浮剧场举行,共有来自福建京剧院的《四郎探母》、河南豫剧团的《清风亭》、江西南昌大学赣剧研究中心的《窦娥冤》、山东吕剧团的《墙头记》、苏州昆剧团的《浮生三梦》、香港京剧团的《牡丹亭》和浙江昆剧团的《公孙子都》等多剧种、多题材的演出剧目参与角逐。最终,浙江昆剧团的《公孙子都》捧得最高奖项“塞纳大奖”。
《公孙子都》是继《十五贯》以后,浙江昆剧团又一大手笔之作。此剧因荣获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e69da5e6ba90e799bee5baa631333339666664品剧目第一名和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大奖”,而拿到了150万元高额奖金,这是迄今为止浙江对优秀剧目的最高奖励。
《公孙子都》是根据明代冯梦龙小说《东周列国志》改编而成的历史故事剧。该剧故事独特,引人入胜,通过对公孙子都不择手段、阴谋杀人直至走向毁灭的心理描绘,揭示了一念之差可成英雄,一念之差将成罪人的人生感悟,并对公孙子都这一人物所具有的人类共有的劣根性——嫉妒进行了展示和批评,具有较强的哲理性、警世性。
其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主题思想深刻,开拓了昆曲在正剧上的表现力。昆曲传统剧目中为观众所熟知的多为爱情剧,《公孙子都》则是一部心理戏,讲述了春秋时期郑国讨伐许国一战中,副帅公孙子都争功心切,用暗箭射死主帅颖考叔后终日惊惶、最后身亡的故事。
其以传统剧目《伐子都》为底本,跳出古人善恶相报的狭义是非观,着意写子都暗箭射人后的惶恐不安--避过法诛却难避心诛,以此鞭挞人类共有的心毒--嫉妒。主创人员表示:虽然故事发生在东周列国时期,但嫉妒是人类的'原罪',这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以引起现代观众的共鸣。
二、表演上恢复昆曲的武戏传统,是现代昆曲阳刚戏的代表作。昆剧的武戏启蒙了京剧的武戏,但近代后,昆剧格局逐渐缩小变为小生、小旦、小花脸的三小戏。
《公孙子都》的突出亮点是创编了一部多年来昆剧极为少见的整本武戏。戏曲评论家刘厚生说。
扮演公孙子都的是浙江昆剧团团长、梅花奖得主林为林,以长靠、短打武生戏见长,有江南一条腿之称。该剧结尾处,穿着厚底靴的公孙子都从高处反跃前扑而下,常引得满堂喝彩。
昆曲剧团在中国大陆现有江苏省苏昆剧团(成立于1956年,原名苏州苏昆剧团,2001年改名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江苏省昆剧院、上海昆剧团、杭州浙江昆剧团、北京北方昆曲剧院、郴州湖南省昆剧团6家昆剧专业艺术团体,以及浙江永嘉昆曲传习所,被称为“六团(院)一所”。(永嘉昆剧团已恢复建制,现全国共有7所昆曲剧团)。
4.急求豫剧有关剧目的赏析和介绍
一、《穆桂英挂帅》是豫剧的一大经典之作,全剧突出表现了穆桂英挂帅出征的思想斗争,尤其是“出征”一场的“辕门外三声炮”唱段,长达百句,细腻地抒发了穆桂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壮志豪情。
详细内容:
穆桂英随佘太君辞官还乡,时遇辽东安王造反,宋王封穆桂英为东征大元帅,行前,佘太君亲到校场饯行,穆桂英率大军,浩浩荡荡向边寨进发…
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豫剧《程婴救孤》
主演:李树建 田敏 孟祥礼 高红旗 王可畏 郑惠娟 连彩芬 赵军
导演:张平
详细内容: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晋国。晋国忠臣赵盾一家300余口被奸贼屠岸贾所害,只存一
个遗腹孤儿。围绕着赵氏孤儿的生死存亡,程婴等人冒死历险,慷慨赴义,与屠岸贾展
开了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善良与残 的比拼。故事曲折动人,大气磅礴.将程婴救
孤之险,育孤之艰,失子之痛,被唾骂的屈辱,被误解的痛苦淋漓尽致地展出来。最后
孤儿终血深仇,正义得到伸张。
三、豫剧《铡刀下的红梅》
主演:王红丽、崔玉萍、盛红林、樊萍、郑万帅、王兴刚 等
导演:余笑予
详细内容:
1947年,云周西村,15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像一株傲雪的红梅迎风绽放。她以近似天真的智慧与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书就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瑰丽人生。
该剧仅选取从刘胡兰被捕到牺牲很短的一段时间为叙述对象,通过刘胡兰与奶奶的讲述和回忆,运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刘胡兰这一英雄人物视死如归的性格和身世的深层原因。一个老故事,却是新面貌。艺术家们以新鲜的文学视角,生动的艺术语言,重新诠释了刘胡兰的人物性格和英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