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篆书怎么写
“青”篆书写法:基本释义:1.黑色:~布。
~线。2.绿色(多用于植物)或蓝色(用于天空):~草。
~天。3.青草或没成熟的庄稼:踏~。
看~。4.青年:老中~。
5.青海的简称。相关组词青蛙 青年 青菜 踏青 青草 丹青 青山 沥青扩展资料相关组词的解释及造句一、青瓷 造句:青瓷青绿莹润的釉色,如同薄雾缠绕的青峰、宁静清澈的湖水一样,给人以满目青翠的润透清新之感,体现了人们对美丽大自然的依恋之情。
解释:不绘画而涂上淡青色釉的瓷器。 二、天青 造句:基于在一定温度和硫酸介质中,痕量甲醛对溴酸钾氧化天青A有较强的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痕量甲醛的新的催化光度法。
解释:深黑而微红的颜色。 三、知青 造句:“寻根”过后,知青作家作出了新的选择,调整了自己的叙事策略,知青写作很快由分化而汇入多元化文学发展潮流之中。
解释:知识青年。 四、返青 造句:叶面积比率的生物学特征最为明显,冬小麦返青到拔节期间的叶面积比率最大,拔节之后,叶面积比率逐渐下降,在冬小麦乳熟期前后达到最小。
解释:指某些植物的幼苗移栽或越冬后,由黄色转为绿色并恢复生长。 五、踏青 造句: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解释: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叫踏青(青:青草)。
2.清的篆体怎么写
清的篆体写法如下:字源解说 清,金文 (水bai) (青,即“倩”,美丽、漂亮),表示水体透澈漂亮。
有的金du文 将“青” 写成 。有的金文 将“青” 写成 。
造字本义:形容词,水无杂滓,明丽澄澈。篆文 承续金文字zhi形。
隶dao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丽水为“清”,丽日为“晴”;美目为“睛”,美意为“情”;好话为“请”,好米为“精”。
字形演变:扩展版资料:文言版《说文解字》:清,朖也。澄水之皃。
从水靑声。白话版《说文解字》:清,水净透明。
水澄澈的样子。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青”是声旁。
相关词汇:1、清早[qīng zǎo] 时间词。清晨:明日清早出发。
2、清水[qīng shuǐ] 清澈的凉水。3、清晨[qīng chén] 时间词。
日出前后的一段时间。4、清洗[qīng xǐ] 洗干净:炊具权要经常清洗消毒。
5、冷清[lěng qing] 冷静而凄凉:冷冷清清。冷清的深夜。
3.小篆处字怎么写
小篆处字:
一、处的读音:chǔ、chù
二、汉字释义:
[ chǔ ]
1、居住。
2、存在,置身。
3、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
4、决定,决断。
5、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
6、止,隐退。
[ chù ]
1、地方。
2、点,部分。
3、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
三、汉字结构:左下包围结构
四、部首:夂
五、相关词组:
徙处、处理、困处、托处、蛰处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
撇、横撇、横钩、捺、竖、点
二、词语释义:
1、徙处
迁居。
2、处理
用特定方法加工。
3、困处
困难处境。
4、托处
安身。
5、蛰处
隐居。
4.用小篆怎么写青芷怡
//e.baidu.jpg" esrc="/zhidao/wh%3D600%2C800/sign=a5d4995e8c13632715b8ca35a1bf8cd4/0e2442a7d933c89565489df9d71373f082020079.hiphotos.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4308a13da6ec08fa26551ba36cde115b/0e2442a7d933c89565489df9d71373f082020079.baidu://e.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
dfakly
|2015-10-21 05:36
评论
5.小篆的书字怎么写
小篆“书”的写法是
小篆简介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 各国的汉字出现了简繁不一、一字多形的情况。秦始皇灭六国后,下令以秦国的“小篆”作标准,统一全国文字。篆体,又称为“篆书”,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
代表书家
秦代:李斯;唐代:李阳冰;宋代:徐铉、释梦英;元代:赵孟頫、吾丘衍;明代:吴叡、李东阳、赵宧光;清代:王澍、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杨沂孙、吴大澄、吴昌硕。
代表作品
《峄山刻石》,是秦始皇二十八年东巡峰山时刻立的第一块石刻。《泰山刻石》,是在此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刻立。
《琅琊刻石》(山东胶南)、《芝罘刻石》,是秦始皇二十九年于芝罘山(山东烟台市西北)刻立。
《碣石颂》,是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东巡至碣石(今河北昌黎县西北)所立。
《会稽刻石》,是始皇三十六年(前210年)第五次巡行登会稽山(今浙江绍兴东南)所刻。这些刻石都是标准的小篆书体,相传为丞相李斯所写。
6.小篆展字怎么写
小篆展字,如下图:
小篆字体介绍
小篆是在秦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之下,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并取消其他六国的各种异体字,而创制的统一汉字书写形式。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小篆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