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书写氧化还原反应
四步法”书写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一、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四步法”书写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第一步: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第二步:按“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写出方程式,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上述四种物质。注意:不属于“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物质这一步暂不写在方程式中。
第三步:根据电荷守恒或反应物的酸碱性,在方程式左边或右边补充H+、OH-或H2O等。第四步:根据质量守恒配平反应方程式。
氧化-还原反应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 也作redox reaction)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有变化的一类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三大基本反应之一(另外两个为(路易斯)酸碱反应与自由基反应)。自然界中的燃烧,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电池,金属冶炼,火箭发射等等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息息相关。
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发生变化。
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5663536根据氧化数的升高或降低,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拆分成两个半反应:氧化数升高的半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氧化数降低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独立存在,它们共同组成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还原剂,生成氧化产物;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生成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具有氧化性,但弱于氧化剂;还原产物具有还原性,但弱于还原剂。
用通式表示即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条件,从热力学角度来说,是反应的自由能小于零;从电化学角度来说,是对应原电池的电动势大于零。
2.如何书写氧化还原反应
四步法”书写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一、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四步法”书写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第一步: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第二步:按“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写出方程式,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上述四种物质。注意:不属于“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物质这一步暂不写在方程式中。
第三步:根据电荷守恒或反应物的酸碱性,在方程式左边或右边补充H+、OH-或H2O等。第四步:根据质量守恒配平反应方程式。
氧化-还原反应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 也作redox reaction)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有变化的一类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三大基本反应之一(另外两个为(路易斯)酸碱反应与自由基反应)。自然界中的燃烧,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电池,金属冶炼,火箭发射等等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息息相关。
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发生变化。
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5663536根据氧化数的升高或降低,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拆分成两个半反应:氧化数升高的半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氧化数降低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独立存在,它们共同组成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还原剂,生成氧化产物;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生成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具有氧化性,但弱于氧化剂;还原产物具有还原性,但弱于还原剂。
用通式表示即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条件,从热力学角度来说,是反应的自由能小于零;从电化学角度来说,是对应原电池的电动势大于零。
3.氧化还原反应的口诀
记忆口诀: 得电子者氧化剂。
氧化剂还原剂,相依相存永不离。 前两行也可以是:上失氧,下得还。
解释 :化合价上升失电子被氧化,本身作为还原剂;化合价下降得电子被还原,本身作为氧化剂。 升失氧还氧【谐音记忆法:师生还阳】(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氧化反应,还原剂,被氧化) 降得还氧还(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还原反应,氧化剂,被还原) 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先标化合价,再看价变化,起止同元素,桥上标变化, 上标升失氧,下标降得还,电子转移数,原数乘变价。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性质、特征口诀: 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两相反。
"氧氧得意"。“还还失意”(氧化剂,得电子,还原剂,失电子)。
扩展资料: 物理概念 在无机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即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反应中,有机物引入氧或脱去氢的作用叫做氧化反应,引入氢或失去氧的作用叫做还原反应。
氧化与还原的反应是同时发生的,即是说氧化剂在使被氧化物质氧化时,自身也被还原。而还原剂在使被还原物还原时,自身也被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实质是发生电子转移。 判断依据 无机反应时,得到了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元素被还原,失去了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元素被氧化。
有机物反应时,把有机物引入氧或脱去氢的作用叫氧化,引入氢或失去氧的作用叫还原。 即应看其是失去了电子(或电子对偏离),还是得到了电子(或电子对偏向)或者看其化合价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
在反应物中:失去了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即为还原剂,其化合价升高。得到了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即为氧化剂,其化合价降低。
在产物中:被氧化的产物叫做氧化产物,其化合价在反应的过程中升高了。被还原的产物叫做还原产物,其化合价在反应的过程中降低了。
一般来说,在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最强,还原剂的还原性最强。可以用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氧化还原。
4.写10个氧化还原反应
初中还是高中范围的呀
C+O2=点燃=CO2
2C+O2=点燃=2CO
3Fe+2O2=点燃=Fe3O4.
4P+5O2=点燃=2P2O5
H2O.+CuO=加热=Cu+H2O
2KClO3=MnO2,加热=2KCl +3O2
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2HgO=加热=2Hg+O2
CO+CuO=加热=CO2+Cu
Fe+CuSO4=FeSO4+CuSO4
Zn+H2SO4=ZnSO4+H2
5.如何写氧化还原反应的半反应式
氧化反应: H2 → 2H+ + 2e- 还原反应: Cl2 + 2e- → 2Cl- 记法1: 氧化还原不可分,得失电子是根本。
失电子者被氧化,得电子者被还原。 失电子者还原剂,得电子者氧化剂。
氧化剂 还原剂,相依相存永不离。 记法2: 升失氧还氧,降得还氧还 解释:1.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充当还原剂,生成物具有比反应物中的氧化剂氧化性弱的氧化性。
2.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充当氧化剂,生成物具有比反应物中的还原剂还原性弱的还原性。 记法3: 升失被氧还 降得被还氧 解释:1.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做还原剂。
2.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做氧化剂。 记法4: 剥下伪装的外套(失去电子),真实面目被还原的是还原剂,还原剂当然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为负价,失去电子负负得正,化合价升高 披上伪装的外套(得到电子),真实面目被氧化的是氧化剂,氧化剂当然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为负价,得到电子正负得负,化合价降低 记法5: 升高、失去、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 降低、得到、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
(注:升高、失去指化合价升高或降低,失去、得到指电子得失) 记法6: 失升氧化还原剂,得降还原氧化剂。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氧化剂。
6.高中化学 关于氧化还原方程式
你的问题比较深。而且这个反应比较特殊 我们从浅入深,先举个其他例子
首先 一般氧化还原反应满足如下条件 化合价不交叉 举个例子 一个反应中 反应物的硫元素有+4+6 生成物有0, -2 将这个化合价写成下图
+4 -2
+6 0 化合价小的写在上(只要按顺序从大到小就行),然后画箭头从左指向右,表示由该化合价的反应物生成生成物。
在此条件中 +4到0 +6到-2 是不可以的,因为箭头交叉 ,这就是只靠拢 不交叉原则
而在你的反应中,反应的实质不是这样的。它的第一步反应是2Al+6H2O===2Al(OH)3+3H2 H2O全部作为氧化剂
然后是NaOH和氢氧化铝反应,NaOH不做氧化剂 这是高考易错点 希望能帮到你,
如有不清楚请追问 我表述可能不大好
7.氧化还原反应
找氧化剂、还原剂多练习就可以了
说一下配平:
一、电子守恒法
1、配平原理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还原剂失去电子、氧化剂得到电子。因为整个过程的本质好比是还原剂把电子给了氧化剂,在这一失一得之间,电子守恒。故根据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和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相等,结合二者化合价的改变情况,可以分别把氧化剂、还原剂的计量数计算出来,这样整个氧化还原反应就顺利配平了。
2、方法和步骤
①标出发生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并确定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向。
在配平时,需要确定先写方程式那边物质的计量数。有时先写出方程式左边反应物的计量数,有时先写出方程式右边生成物的计量数。一般遵循这样的原则: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先配平生成物的计量数;
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 先配平生成物的计量数;
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既可先配平生成物的计量数,也可先配平反应物的计量数。
②列出化合价升降的变化情况。当升高或降低的元素不止一种时,需要根据不同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将化合价变化的数值进行叠加。
③根据电子守恒配平化合价变化的物质的计量数。
④根据质量守恒配平剩余物质的计量数。最终并根据质量守恒检查配平无误。
二、待定系数法
1、配平原理
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体系的各个物质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在反应前后个数相等。通过设出未知数(如x、y、z等均大于零)把所有物质的计量数配平,再根据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前后相等列出方程式,解方程式(组)。计量数有相同的未知数,可以通过约分约掉。
2、方法和步骤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先把元素化合价变化较多的物质的计量数用未知数表示出来,再利用质量守恒吧其他物质的计量数也配平出来,最终每一个物质的计量数都配平出来后,根据某些元素的守恒,列方程解答。
还有那个氧化性还原性相对强弱的判断也是重点
㈠反应方向 由强到弱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剂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剂
㈡反应条件:强易弱难
达到相同的氧化程度(还原剂升高到同一价态),强氧化剂容易,弱氧化剂难;达到相同的还原程度(氧化剂降低到同一价态),强还原剂容易,弱还原剂难。
㈢反应产物:氧化还原程度:强大弱小
氧化同一还原剂,强氧化剂比弱氧化剂氧化程度大,即使还原剂的化合价升得更高;还原同一氧化剂,强还原剂比弱还原剂还原程度在,即使氧化剂的化合价降得更低。
当然还可以根据活动性顺序表来判断,排在前面的强 排在后面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