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的虞字怎么写
虞姓
一、姓氏源流
虞(Yú)姓源出有二:
1、出自妫姓,以国名为氏,来自舜帝。远古舜帝有一个称号叫有虞氏,所以舜帝又被称为虞舜。虞舜就是虞氏的始祖。大禹治水有功,于是舜帝将帝位禅让给大禹,大禹于是就把舜帝的儿子封在虞这个地方,并且建立了虞国,他的子孙于是就将虞作为自己的姓,称为虞姓。
2、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西周初,武王执政以后封仲雍的庶孙于虞,建立了虞国。春秋时期被晋国消灭,虞国的人民于是以国为姓,是为虞姓。
得姓始祖:虞舜。姓姚,名重华,约生卒于原始社会末期。据《史记》记载,尧让位于舜,践帝位39年。舜,相传为中国历史上的先贤,是尧之后古帝王,古帝王部落联盟首领,是禅让制的代表,以受尧的“禅让”而称王于天下,当时,国号为“虞”,故称“虞舜”。虞舜待继母以孝,待弟以仁,儒家视为理想人物,是仁孝的典范,故虞舜就是虞氏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虞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虞姓出自姚姓。远古氏族部落的时候,尧将部落首领的地位禅让给舜。舜有一个称号叫作虞,所以直到今天还被成为虞舜,这也是虞姓的最早起源。后来大禹治水有功,舜又将天下禅让给大禹,称夏禹。为了纪念虞舜,大禹封舜的儿子商均于虞国(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一说现今河南省东部),商均的后代就称为虞氏。舜是东夷人,号有虞氏,是东夷少昊白虎部水伯天吴裔族邹虞氏之子。邹虞是邹屠与天吴氏族的联姻族,陶唐尧侯与后羿击杀朝阳天虞与东平台前村邹屠氏之后,邹虞联盟解体,邹氏南迁,虞氏留居豫东商丘的虞城。舜出生于此,及长迁菏泽,制陶为业。后来到了西周的时候,虞仲的后代在周文王的时候建立虞国,春秋时候为晋国所灭,但后代以虞为姓,保留至今。在古代,虞姓的望族大多聚居在会稽(略)。
三、历史名人
虞 经:东汉史官,武平人。为郡县吏。曾经说:“我的子孙为什么不做九卿呢?”于是他给他的孙子取字为“升卿”。
虞 翻:三国时候吴国的学士,从小爱读书有才气,但多次被请去做官都拒绝。又爱直言议论政事,因此还坐过牢。年老时讲学,听讲的人数以百计。
虞 集:元代学者,崇仁人,仁宗时期为集贤修撰。著有《经世大典》、《通元学古录》等。
虞 朗:清代女画家,金坛人。自号冰壶女史。喜欢画墨兰,著作有《桃源春泛图小影》。
虞 卿:战国时赵国上卿,游说赵孝成王,第一次见赵王时赵王赐给他一些黄金和一双白璧,第二次见的时候赵王就拜他为赵国上卿了,于是他号虞卿。因为评论国家的得失,积累了八篇文章,合起来称为《虞氏春秋》。
虞世南:字伯施。唐朝时期余姚人,隋朝时期为秘书郎,唐朝时期为秘书监。年少的时候与兄长世基一起跟从顾野王学习。唐太宋曾经夸赞他:“德行绝好,忠直绝好,博学绝好,文词绝好,书翰绝好。”擅长于书法,师承沙门智永。偏重于行草,晚年专攻正楷,与欧阳询齐名。一起被称为“欧虞”。贞观十二年逝世,终年80岁。编撰《北堂诗抄》173卷。
虞允文:字彬甫,南宋人。绍兴二十二年进士,文武双全,为国立有大功。历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丞相等职。关心朝廷大事,经常提出有用的建议,终年64岁。
虞仲文:金代宰相。字质夫,宁远人,进士。擅长绘画,为官清廉。
虞黄昊:清代诗人。字景明,钱塘人。康熙举人。自幼聪明,十岁的时候就能做诗,后来一直因为诗而有名。是“西泠十子”之一。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的时候将陈留郡的一部分划出来,设置了济阳郡。在今天的河南省兰考县一带。
会稽郡:秦朝的时候设置。在今天的江苏省东南部以及浙江省活上西部一带。治所在吴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
陈留郡:秦代设置陈留县,汉代改设陈留郡。在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地区。
2、堂号
五绝堂:源自唐太宗曾经夸赞虞世南:“德行绝好,忠直绝好,博学绝好,文词绝好,书翰绝好。”一时传为美谈。
2.虞字繁体字怎么写
虞字繁体字
拼 音
yú
部 首 虍
笔 画 13
五 笔 HAKD
基本释义
1.预料:不~。
2.忧虑:无冻馁之~。
3.欺骗:尔~我诈。
4.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
5.古同“娱”,安乐。
6.古代掌管山泽的官:~人(中国春秋战国时称)。
7.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舜所建。
8.姓。
3.虞字怎么潦草
虞
1.预料:不~。
2.忧虑:无冻馁之~。
3.欺骗:尔~我诈。
4.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
5.古同“娱”,安乐。
6.古代掌管山泽的官:~人(中国春秋战国时称)。
7.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舜所建。
8.姓。
4.虞字怎么解释
基本字义
1. 预料:不~。 2. 忧虑:无冻馁之~。 3. 欺骗:尔~我诈。 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 5. 古同“娱”,安乐。 6. 古代掌管山泽的官:~人(中国春秋战国时称)。 7. 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舜所建。 8. 姓。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虍( hū),吴声。虍,虎头。本义:神话传说中的兽名。即“驺虞”) 2. 同本义 [beast's name]
虞,驺虞,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兽,食自死之肉。——《说文》
虞者,囿之司兽者也。——《贾子礼》
即鹿无虞。——《易·屯》
于嗟乎驺虞。——《诗·召南》 3. 古代掌管山泽鸟兽的官吏 [official in charge of mountains, lakes,birds and beasts]
询于八虞。——《国语·晋语》 4. 借指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虞而出之。——《史记·货殖列传》 5. 又
虞不出则财匮。
到了二十多岁,学问成了,一切兵、农、礼、乐、工、虞、水、火之事,他提了头就知道尾。——《儒林外史》
虞人导前,鹰犬罗后。——马中锡《中山狼传》 6. 又如:虞旗(又叫“虞旌”。虞人在汇集所获物时所用的旗帜);虞罗(原指掌山泽之虞人所张设的网罗);虞人(古官名。掌管山泽苑囿的官);虞师(古官名。掌管山泽之官);虞官(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吏) 7. 古代一种祭祀名。既葬而祭叫虞,有安神之意 [sacrifice for calming gods]
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反,日中而虞。——《左传》 8. 又如:虞歌(即虞殡);虞殡(送葬歌曲);虞祭(祭名。葬后所行安神的祭名);虞主(虞祭时所立的神主) 9. 朝代名。帝舜有天下之号 [Yu Dynasty]
始于虞夏。—— 清· 黄宗羲《原君》 10. 又
唐虞之世。
虞夏以来。——《史记·货殖列传》 11. 又如:虞廷百兽率舞(传说尧任用舜时,凤凰飞来,百兽在宫廷前起舞。比喻太平盛世);虞书(《尚书》的一个组成部分。相传记载着唐尧、虞舜、夏禹等的事迹);虞唐(指上古人民康乐、政治清明的理想时代) 12. 古国名 [Yu state] 13. 舜之先封于虞,故城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 14. 夏禹封舜子商均于虞,为今河南省虞城县 15. 乐趣或快乐 [pleasure]。如:虞乐(即娱乐);耳目之虞 16. 山名 [Yu mountain] 17. 姓
〈动〉
1. 猜度;料想 [guess;expect;anticipate]
用戒不虞。——《诗·大雅·抑》
不虞齐赵无兵援,将死城崩国已亡。——《秦倂六国平话》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左传·僖公四年》 2. 又如:虞度(谋虑) 3. 忧虑;忧患 [worry]
等狄爷兵来,随军而进,方保无虞。——《八洞天》
戎狄弃甲而远遁,朝廷高枕而无虞。——唐· 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 4. 准备,防范 [prepare]
以虞待不虞者。——《孙子·谋攻》 5. 又如:虞卒(古代帝王狩猎时,担任围合禽兽的士兵);虞旅(守猎之军卒) 6. 企望;期待 [hope;expect]
且日虞四邑之至也。——《左传》 7. 又如:虞心(希冀之心;侥幸之心) 8. 贻误;欺诈 [bungle;cheat]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 9. 惊 [start;be frightened]
悔吝者忧虞之象也。——《易·系辞上》 10. 通“娱” [give pleasure to;amuse]
虞,安也。——《广雅》
虞吉。——《易·中孚》
虞于湛乐。——《国语·周语》
故许由虞乎颍阳。——《吕氏春秋·慎人》
三虞。——《逸周书·丰谋》。注:“虞,乐也。”
合好效欢虞泰一。——《汉书·礼乐志》
虞说耳目。——《汉书·王褒传》 11. 又如:虞心(怡悦心情);虞说(娱悦);虞乐(娱乐);虞欢(娱欢)
5.虞繁体字怎么写
笔画: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竖、横折、横、横、横、撇、捺、
笔画数 13
虞字篆隶楷行草书欣赏:
篆
隶
楷
行
草
虞 yú
〈名〉形声。从虍( hū),吴声。虍,虎头。本义:神话传说中的兽名。即“驺虞”。
1. 预料:不~。
2. 忧虑:无冻馁之~。
3. 欺骗:尔~我诈。
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
5. 古同“娱”,安乐。
6. 古代掌管山泽的官:~人(中国春秋战国时称)。
7. 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舜所建。
8. 姓。
相关词组
不虞
无虞
唐虞
虞人
虞舜
驺虞
虞渊
疏虞
泽虞
虞候
唐虞之治
尔虞我诈
虞美人
不虞之誉
不虞之隙
即鹿无虞
有虞氏
参商之虞
秦智虞愚
6."虞"字如何解读
虞
yú
【名】
(形声。从虍(hū),吴声。虍,虎头。本义:神话传说中的兽名。即“驺虞”)
同本义〖beast'sname〗
虞,驺虞,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兽,食自死之肉。——《说文》
虞者,囿之司兽者也。——《贾子礼》
即鹿无虞。——《易·屯》
于嗟乎驺虞。——《诗·召南》
古代掌管山泽鸟兽的官吏〖officialinchargeofmountains, lakes, birdsandbeasts〗
询于八虞。——《国语·晋语》
借指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虞而出之。——《史记·货殖列传》
又
虞不出则财匮。
到了二十多岁,学问成了,一切兵、农、礼、乐、工、虞、水、火之事,他提了头就知道尾。——《儒林外史》
虞人导前,鹰犬罗后。——马中锡《中山狼传》
又如:虞旗(又叫“虞旌”。虞人在汇集所获物时所用的旗帜);虞罗(原指掌山泽之虞人所张设的网罗);虞人(古官名。掌管山泽苑囿的官);虞师(古官名。掌管山泽之官);虞官(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吏)
古代一种祭祀名。既葬而祭叫虞,有安神之意〖sacrificeforcalminggods〗
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反,日中而虞。——《左传》
又如:虞歌(即虞殡);虞殡(送葬歌曲);虞祭(祭名。葬后所行安神的祭名);虞主(虞祭时所立的神主)
朝代名。帝舜有天下之号〖Yu Dynasty〗
始于虞夏。——清·黄宗羲《原君》
又
唐虞之世。
虞夏以来。——《史记·货殖列传》
又如:虞廷百兽率舞(传说尧任用舜时,凤凰飞来,百兽在宫廷前起舞。比喻太平盛世);虞书(《尚书》的一个组成部分。相传记载着唐尧、虞舜、夏禹等的事迹);虞唐(指上古人民康乐、政治清明的理想时代)
古国名〖Yu state〗
舜之先封于虞,故城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
夏禹封舜子商均于虞,为今河南省虞城县
乐趣或快乐〖pleasure〗。如:虞乐(即娱乐);耳目之虞
7.虞字姓氏怎么读
虞字姓氏读yú。
虞氏出自姚姓。远古氏族部落的时候,尧将部落首领的地位禅让给舜。舜有一个称号叫作虞,所以直到今天还被成为虞舜,这也是虞氏的最早起源。后来大禹治水有功,舜又将天下禅让给大禹,称夏禹。
为纪念虞舜,大禹封舜的儿子商均于虞国(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商均后代就有称虞氏的。舜是东夷人,号有虞氏,是东夷少昊白虎部水伯天吴裔族邹虞氏之子。
邹虞是邹屠与天吴氏族的联姻族,陶唐尧侯与后羿击杀朝阳天虞与东平台前村邹屠氏之后,邹虞联盟解体,邹氏南迁,虞氏留居豫东商丘的虞城。舜出生于此,制陶为业。
大禹接受舜帝禅位后,将帝舜之子商均封于商(今河南商丘虞城县),承继舜帝“有虞氏”之号后建立虞国。
扩展资料
舜帝号有虞氏。姓姚名重华,约生卒于原始社会末期。《史记》记载,尧让位于舜,践帝位39年。舜,相传为中国历史上的先贤,是古帝王部落联盟首领,尧之后古帝王,是禅让制的代表,受尧的“禅让”而称王,当时,国号为“虞”,称“虞舜”,虞舜就是虞姓的始祖。
各支始祖
虞克文:先世会稽西虞人,五代后周时以侍御史谪令吴宁,闻桥墩兵变,耻仕宋,乃隐居邑之永宁乡水下村。是为东阳永宁虞氏始祖。
虞一龙:元大德间自义乌华溪迁东阳双泉,未几复转迁至莲溪。是为莲溪虞氏始祖。
虞万发:南宋末自晋陵城南迁无锡西溪。是为无锡虞氏始祖。
虞元吉:北宋时由东阳造福乌华溪。是为华溪虞氏始祖。
虞 皎、虞 恺:唐末自余姚双雁迁诸暨渔村,越八世,裔孙恺开派宜仁村。是为暨阳虞氏始祖。
虞睿良:明初人,其后自镇海札马洋迁邑之灵岩布陈岭下。是为灵岩虞氏始祖。
虞睿才:明洪武二十四年受命由浙江昌国卫之金藏迁镇海札马。是为燕翼堂虞氏始祖。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虞姓
8.楷书毛笔字“虞”怎么写
虞
虞朝(约公元前36世纪-约前21世纪 ),又称黄帝王朝,中国历史上一个可能存在过数千年的王朝,在夏朝之前。启是虞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 。《河北学刊》2002年第一期刊发王树民同志的学术论文《夏、商、周之前还有个虞朝》。“虞朝”即史书上说的“虞舜”,指的就是舜帝姚重华。姚重华字为有虞氏,氏族公社的一个部落。为什么名字叫“重华”?传说舜的眼睛是双瞳仁,故为“重”。“华”字可能为华夏族的华族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