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例分析怎么写
中医科病历--病历书写规范各专科病历的书写要点2008-03-08 18:291.一般项目 :同西医住院病历,另加发病节气。
2.主诉 :描写病人自觉主要痛苦(症状)和发生时间。 3.现病史 :详述疾病发生的时间、季节、地点、原因、演变经过,主症的性质、程度及有关兼证,疹 治过程和效果反应。
4.既往史 :简述过去曾患过何主要疾病,时间和治疗情况,反映与本病有关的一些资料。 5.其他史 :包括个人史、家族史。
如系妇女,要记述月经、生育史小儿要记述喂养、生长史。 6.四诊检查 :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叙述四诊所得的客观资料。
主要内容如下: (1)望诊:神色、体态、舌(质、苔色、湿润度、形状),其他异常现象(如口腔、耳、鼻、眼、爪 甲、斑疹、白等),有关分泌物、排泄物的颜色、性质、数量,儿科三关指纹等。 (2)闻诊:声音(语音、气息及有关异常情况,如咳声、痰鸣声、呕呃声等),气味(包括分泌物、排泌物的气味)。
(3)问诊:现在主要症状及其他兼症。 (4)切诊:切脉(三部九候),按腹部及有关头颈、**、四肢、脊柱、关节等。
7.辨证分析 (1)辨清病因、病机、病位。 (2)分析和确定中医病名、证型,提出类证鉴别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32623331的依据。
(3)估计病情的发展、预后。 8.体检摘要 T、P、R、BP,阳性体征及有关的阴性体征。
9.理化检查 列出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意义的检查结果及时间。 10.初步诊断 写在右下方。
先中后西,双重诊断(确无对应西医诊断例外)。 中医:病名,证候类型和分期,并病者可填一个以上的诊断[例如:①肺痨(阴虚型)②肺痈(溃脓 期)。
西医:按主要疾病、伴发疾病顺序填写[例如:①肺结核;②肺脓疡]。 11.签名 必须按级审查负责,签署全名于右下方。
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范文 住 院 病 历 姓名:. 性别:男 年龄:5岁 民族:. 出生地: . 婚况:未婚 职业:. 单位:. 邮政编码:.. 常住地址:。 入院时间:2002年4月13日10时 病史采集时间:2002年4月13日10时 病史陈述者:患儿母亲 可靠程度:基本可靠 发病节气:清明后 主诉:反复发热、咳嗽5天 现病史:缘患儿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发热,咳嗽,有痰,鼻塞,呕吐胃内容物一次,曾多次到我院门诊求治,予中药及静滴先锋VI、鱼腥草治疗,症状未见改善。
于今天再次来我院门诊求治,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遂由门诊收入院。入院时症见:患儿精神疲倦,发热,咳嗽,有痰,无气促,呕吐胃内容物一次,耳痛,无耳鸣,纳呆,睡眠差,大便烂,日三次,小便调。
既往史:既往健康,否认水痘,麻疹,结核,肝炎病史。 个人史:母孕期健康,足月顺产,第一胎,出生时体重、身高不详。
出生时无窒息、缺氧史,无病理性黄疸,混合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生长发育正常,智力正常,按时预防接种。 过敏史:自诉清开灵过敏史,否认其他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月经婚育史: 家族史:父母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 格 检 查 T 37℃ P 92次/分 R 20次/分 bp 整体状况: 望神:神志清楚,精神疲倦,表情正常。 望色:正常面容,色泽偏白。
望形: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体型偏瘦。 望态:体位正常,姿势自然,步态正常。
声音:语言清晰,语言强弱适中,咳嗽,无呃逆、嗳气、哮鸣、呻吟等异常声音。 气味:无特殊气味。
舌象:舌红,苔白。 脉象:脉浮数。
皮肤、粘膜及淋巴结: 皮肤粘膜:皮肤粘膜无黄染,纹理、弹性等均正常,皮肤稍热,无汗,无斑疹、疮疡、疤痕、肿物,无腧穴异常征、血管征、蜘蛛痣、色素沉着等,无皮肤划痕征。 淋巴结:双颌下各可扪及花生米大小淋巴结,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好,无粘连。
头面部: 头颅:头颅正常无畸形、肿物、压痛,头发疏密、色泽、分布均正常,无疖、癣、疤痕。 眼:眉毛、睫毛、眼睑、眼球正常,眼结膜轻微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清晰,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应灵敏。
耳:耳廓正常无畸形,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听力正常。 鼻:无畸形、鼻中隔居中,无穿孔,无鼻甲肥大或阻塞,无鼻腔异常分泌物,副鼻窦无压痛,嗅觉正常。
口腔:口唇红,无疱疹、皲裂、溃疡,牙齿正常,齿龈无出血或肿胀,口腔粘膜无疱疹、出血、溃疡,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I0肿大,腭垂居中。 颈部: 形:对称,无异常肿块。
态:无抵抗强直、压痛,活动无受限。 气管:位置居中。
甲状腺:无肿大或结节。 颈脉:无异常搏动及杂音,颈静脉无怒张,无肝颈回流征。
**: 胸廓:外观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正常,无局部隆起、凹陷、压痛及叩击痛,无水肿、皮下气肿、肿块,静脉无怒张及回流异常。 **:大小正常,无红肿压痛。
肺:呼吸正常,双侧呼吸活动度正常,语颤正常,双肺叩诊清音,肺肝浊音界、肺下界、呼吸时肺下缘移动度均正常。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语音传导无异常。
无胸膜摩擦音、哮鸣音。 心:心尖搏动位于第4、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无负性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弥散性搏动,无震颤或摩擦感,心脏左右浊音界如右图。
心脏搏动节律整,心率92次/分,心音正常。
2.如何写病例分析报告
1.患者,男,58岁;
主诉:高血压十余年,突发晕厥,伴大小便失禁和右侧肢体麻痹5天。
诊断:1.高血压;2.脑血管意外:脑出血?
分析:患者为58岁老年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有长期便秘表现,以上均为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5天前突发晕厥,并伴有大小便失禁和右侧上下麻痹,提示左侧大脑内囊区突发病变,结合危险因素,考虑为纹状动脉出血所致。
临床措施:CT检查以明确诊断;检测血压、吸氧;降压(180/100mmhg水平,不可太低);通便(开塞露或软泻药,出血期禁用灌肠);护脑治疗(防止脑水肿的进一步加重);止血治疗;酌情考虑降颅压治疗(甘露醇有一定风险,酌情使用);必要时手术治疗(出血灶>30ml)。
2.患者,女,60岁;
主诉:脑动脉粥样硬化5年,突发头晕伴上下肢麻痹4天;
诊断:1.脑动脉粥样硬化;2.脑梗死;
分析报告:患者为60岁女性患者,有AS病史,是发生脑血管栓塞的高危因素;突发头晕,并发现右侧上下肢麻痹,提示左侧基底节区供血不足,故考虑为脑梗死诊断。
临床措施:CT平扫+增强以明确诊断;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降脂治疗;护脑治疗;扩管治疗;不推荐溶栓,因为已超过溶栓时间窗。
3.患者,女,27岁;主诉略;
诊断:1.风湿性心脏病;2.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3.脑血管栓塞;
分析报告:患者为27岁年轻女性,有风湿性心脏病伴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史,存在二尖瓣赘生物,容易发生赘生物脱落,随血循环栓塞远端血管;且患者起床下地活动时突发头晕,以及两天后出现的上下肢麻痹均提示赘生物脱落,栓塞颅内血管,造成大脑局部缺血,引起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临床措施:心脏B超、头颅CT+DSA检测,明确诊断;长程青霉素抗风心病治疗;介入取栓;炎症控制后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
答案补充 这个题目其实就是考你对于脑出血、脑梗塞和脑栓塞的鉴别诊断。
3.临床病例分析
1.此患者可以诊断为浸润溃疡型胃癌晚期,病理诊断是T4N3M1型胃癌,死亡原因就是全身多发癌症转移.2.由于此病人的胃部溃疡边缘界限不清,底部不平且有出血坏死,一般良性少见,再者此病人有全身多出转移灶,良性是不会转移的.3.肿瘤对身体的危害比较多归纳一下大概有7条,(1)阻塞和压迫:这一点和良性肿瘤相似,不过恶性肿瘤的阻塞压迫发展迅速,程度也高,如食管癌癌肿可以堵塞食管,造成病人吞咽困难。
(2)破坏所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如肝癌由于肝细胞破坏和肝内胆管阻塞,可引起全身性黄疸。(3)侵袭破坏邻近器官:如食管癌可穿透食管壁,侵犯食管前面的气管,形成食管-气管瘘;吞咽时,食物落入气管内,引起咽下性肺炎。
(4)坏死、出血、感染:恶性肿瘤生长迅速,癌组织常常因为供血不足而发生坏死,如果癌变组织侵犯血管,可引起出血,如鼻咽癌病人往往有鼻衄(即鼻出血);肺癌病人常常合并肺部感染。(5)疼痛:由于癌组织压迫或侵犯神经,可引起相应部位的疼痛,如晚期肝癌、胃癌都有剧烈疼痛。
另外,癌症继发感染后,也可以引起疼痛。(6)发热:肿瘤组织的代谢产物、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以及继发的细菌感染,都可以引起癌症病人发热,一般表现为中低度热。
(7)恶病质:恶病质也有人称为"恶液质",是指机体严重消瘦、无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态,它是癌症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4.肿瘤的转移方式一般来说有四种(1)直接蔓延 (2)淋巴道转移 (3)血道转移 (4)种植性转移 单就此病例来讲可以说这四种方式都存在,胃部癌症的层次较深可以使直接蔓延造成,有全身多处的淋巴结肿大可以使淋巴道转移,肺部和肝脏有转移应该是通过血液转移的,由于患者有腹水,所以其卵巢上的转移时由于肝脏的肿瘤种植形成的. 此病人病情较复杂但是只要分析一下其实也不难,但是此病例对于学医的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料,对于临床分析培养临床逻辑推理都有很多好处.。
4.病例怎么写
第一节 病案书写的一般要求及注意点
1.新入院患者的入院记录由住院医师认真书写。有实习医师者,除入院记录外,另由实习医师系统书写入院病历。入院病历不可代替入院记录。在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时,住院医师应指导实习医师进行。
2.入院病历及入院记录须在采取病史及体格检查后,经过综合分析、加工整理后书写。所有内容与数字须确实可靠简明扼要,避免含糊笼统及主观臆断;对阳性发现应详尽描述,有鉴别诊断价值的阴性材料亦应列入。各种症状和体征应用医学术语记录,不得用诊断名词。患者提及以前所患者疾病未得确诊者,其病名应附加引号。对与本病有关的疾病,应注明症状及诊疗经过。所述各类事实,应尽可能明确其发生日期(或年龄)及地点,急性病宜详询发病时刻。
3.入院病历及入院记录除着重记录与本专科密切有关的病史、体征、检验及其它检查结果外,对于病人所患非本科的伤病情况及诊疗经过也应注意记录。所有未愈伤病,不论病史久暂,均应列入现病史中;已愈或已久不复发者方可列入过去病史。在列述诊断中,也应将当前存在,尚痊愈的伤病名称逐一列举。
属于他院转入或再次入院的患者,均应按新入院患者处理。由他科转入者应写转入。由本科不同病区或病室转入者,只需在病程记录中作必要的记载与补充即可。
4.入院病历及入院记录尽可能于次晨主治医师巡诊前完成,最迟须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如因患者病重未能详查而在24小时内不能完成入院病历时,则详细病程记录务须及时完成;入院病历可待情况许可时补足。大批收容时,由主任医师酌情规定完成病历的时间。
5.除产科及大批同类病患者入院外,不可采用表格代替病历;如需用表格式病历,须经院长批准。
6.疾病诊断和手术名称及编号,采用国际卫生组织出版的《国际疾病名称分类》(最新版),便于统计和分析。所用译名暂以《英汉医学词汇》(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为准,疾病名称及个别名词如尚无妥善译名者,可用原文或拉丁文。
5.求一些临床病例
患者 女 42岁主因“腹痛9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9天前在家中进食午餐(1个大馅白菜饺子)后出现恶心,未吐,未予重视,进食晚餐(1碗粥)后2小时入睡,9天前约晚上10点左右患者出现腹痛,自诉为全腹疼痛,难以忍受,呈持续性疼痛,性质患者无法描述,自觉弯腰屈膝位患者疼痛稍减轻,但仍难以忍受疼痛,疼痛后约半小时患者出现恶心、呕吐3次,自诉为喷射性,为胃内容物,内无咖啡色物质,内无胆汁,腹泻3次,里急后重,稀水样便,内无脓血,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自觉无发热,未测体温,无尿急、尿频、尿痛,无8天前早晨7点50分患者于当地卫生院,化验血常规白细胞(08.12.22)13.3*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5%,血糖6.7mmol/L,心电图提示心房性期前收缩,尿常规提示蛋白质(3+),酮体(2+),维生素C(2+),镜检白细胞2个/HP,红细胞1个/HP,腹部及盆腔B超提示右侧附件2.4*1.6cm囊肿,余未见异常,血淀粉酶16U,当地医院予山莨菪碱10mg肌注,补液1750ml,(其中左氧氟沙星0.6 qd,医嘱)患者输液过程中自诉排尿困难给予导尿2次,具体导尿量不详,患者自诉输液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8天前下午1点输液结束回到家中,家属发现患者反应迟钝,意识不好送至我院急诊,12月22日下午17点50分来我院急诊并予以留观,当时体温未测出,体温不升,血压60/30mmHg,急查血常规白细胞21.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5.9%,血红蛋白131g/l,尿常规:酮体(-)蛋白(2+)白细胞(+)尿比重1.030,维生素C(3+),镜检白细胞180个/ul,红细胞3个/ul,血气分析PH6.466,PCO2 19.7mmHg,PO2 209.5 mmHg,BE-39.9mmol/L,BEecf-38.4 mmol/L,BB8.0mmol/L,HCO3 1.4 mmol/L,st.HCO3 2.1 mmol/L,TCO2 2.0 mmol/L,st.PH O2sat92.7%,未测出(血中有气泡,结果仅供参考),生化全项AST 59U/L,ALT 21 U/L,白蛋白39.2g/L,尿素9.3 mmol/L肌酐134.7umol/L尿酸580.3 umol/L血糖13.45 mmol/L LDH 323U/L钙2.12 mmol/L磷2.22 mmol/L钾5.8 mmol/L HBDH225.4血淀粉酶141U/L 入院后12小时予补液7250ml尿量4200ml 予美洛西林抗感染治疗,(08.12.23复查)血气分析PH6.945,PCO2 9.8mmHg,PO2 164.3 mmHg,BE-28.3mmol/L,BEecf-30 mmol/L,BB19.6mmol/L,HCO3 2.1 mmol/L,st.HCO3 4.5 mmol/L,TCO2 2.4 mmol/L,st.PH6.680, O2sat97%,尿常规(08.12.23)酮体(2+)葡萄糖(3+)尿比重1.030,尿PH5.0。血常规(08.12.23)白细胞13.4*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8.2%,血糖24.5mmol/L,(08.12.23晚上11点)复查生化全项AST 47U/L,ALT 17 U/L,白蛋白29.5g/L,尿素8.6 mmol/L肌酐145umol/L尿酸487.2 umol/L血糖23.21 mmol/L CK195U/L LDH 194U/L钙1.76 mmol/L磷0.66 mmol/L钾6.4 mmol/L HBDH197.8血淀粉酶864U/L,(08.12.23晚上11点)复查血气分析:PH7.079,PCO2 10.5mmHg,PO2 149.8 mmHg,BE-24.5mmol/L,BEecf-26.8mmol/L,BB23.4mmol/L,HCO3 3.1 mmol/L,st.HCO3 6.1 mmol/L,TCO2 3.4 mmol/L,st.PH6.811, O2sat97.5%,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彩超(08.12.22)未见异常,尿淀粉酶(08.12.24)578U/L(参考值0-450),血气分析(08.12.24 2:30)复查PH7.212,PCO2 16.1mmHg,PO2 130.9 mmHg,BE-18.7mmol/L,BEecf-21.3mmol/L,BB29.2mmol/L,HCO3 6.4 mmol/L,st.HCO3 9.8 mmol/L,TCO2 6.8 mmol/L,st.PH7.014 O2sat97.7%,(08.12.24 2:30)复查尿常规酮体(-)PH5.0,尿比重1.020,(08.12.24)血淀粉酶664U/L,复查腹部彩超(08.12.25)胰腺形态饱满,复查血气分析(08.12.25)PH7.257,PCO2 25.7mmHg,PO2 138.8 mmHg,BE-13.8mmol/L,BEecf-15.6mmol/L,BB34.1mmol/L,HCO3 11.4 mmol/L,st.HCO3 13.5mmol/L,TCO2 12.2 mmol/L,st.PH7.154 O2sat98.4%,肝肾功能全项(08.12.26)ALT 20 U/L,白蛋白34.1g/L,尿素3.1 mmol/L肌酐102.5umol/L尿酸306 umol/L便常规(08.12.26)可见真菌孢子,再次复查大便可见真菌,(08.12.27)尿常规酮体(+),血气分析(08.12.28)PH7.384,PCO2 26.4mmHg,PO2 71.8 mmHg,BE-7.4mmol/L,BEecf-9.2mmol/L,BB40.5mmol/L,HCO3 15.7mmol/L,st.HCO3 18.1mmol/L,TCO2 16.6mmol/L,st.PH7.279O2sat93.5%(08.12.29)尿酮体(+)头颅CT未见异常,患者于留观后第1天体温上升,第3天意识恢复,患者从在当地输液及留观后第3天之前无意识,自诉发生什么全不知道。
收入院后甲状腺功能(09.1.3)TSH FT4 TT4正常,FT3 2.11(参考2.25-3.9)TT30.48 (参考0.67-1.78)既往:糖尿病病史10余年,规律服用优降糖及降糖灵各1片/次、3次/日,血糖未监测,否认其他病史,之前只有一次头晕时测血压偏低90/60mmHg。查体情况:(08.12.22早晨)查体:血压140/80mmHg神清,痛苦面容,双肺(-),心率96次/分,腹软,中上腹及脐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未及(病例是这么书写的,但患者诉不知道医生什么时候查体的)入院后12小时予补液7250ml尿量4200ml 予美洛西林抗感染治疗,(08.12.23复查)血气分析PH6.945,PCO。
6.临床医学论文中病例报告怎么写
不过一般来说,所有的病例报告都包含:摘要、前言、病例、讨论。有些期刊可能还会要求文献回顾。
摘要:摘要需简介整个病例,要讨论的问题,还有本案例传达的信息,病例报告的摘要通常非常短 ,最好不要超过 150 字。
前言:前言会介绍案例要处理的问题,在必要之处引用相关的文献,前言通常会用一句话结尾:叙述病患和病患遭遇的基本情况。
病例:这个章节需要依照以下顺序提供病例信息:1.病患叙述;2.病历;3.身体检查结果;4.病理检查和其他检查结果;5.治疗计划;6.治疗预期结果;7.实际结果。病例介绍要清楚地交待病程经过的必要细节,要有病人的发病、发展、转归及随访的结果等。切忌将原始病历照搬,避免使用各种非客观性,各种怀疑或推测性语句
讨论:这是病例报告最重要的部分,通常是期刊判定病例是否值得发表的关键章节。开头可从前言已提到的信息开始发展,着重在为何该病例值得注意还有它牵连的问题。
然后简介同样主题的既有文献。(如果期刊要求文献回顾为独立章节的话,要放在讨论之前。)讨论病患的主要情况已有的理论和研究发现,整个综述应收敛到病例中引发疑惑的主要原因以及最主要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