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好东西——砖块【写作文】
正所谓: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砖,是老百姓盖房子必不可少的原料。较早之前,人们用的是一种很大块的土砖,到现在农村还能看到用土砖盖的茅房。
近代,人们普遍用的从砖场买的红砖,长方形,它是砖场从其它地方挖来的土,切成长条后,像烧制陶瓷般一次性大批烤出来,红颜色,又硬又结实,盖房子砌墙牢固的很。但是,烧制的砖是不可逆的,大量的泥土资源被浪费在这里,长期如此对自然来说是一种破坏,人类开始寻求新的方式来取代旧式的制砖方式。
如:在原来的砖的基础上先穿十来个通孔再烧制,既减少泥土的浪费和砖的重量,又保证砖的整体受力,用在那些受力要求较低的地方。还有用碎玻璃回收再造砖之类的,你上网一搜就能发现很多了。
这样你除了谈到时代变迁,又扯到科技创新了。你大可从这方面为核心做扩展。
当然,你也可自比砖的精神,象众“砖”中的一个,为国家献出一份力量。多慷慨激昂啊,你多发散一下思维吧,不用居于一格的。
2.请用砖块和石头写一篇想象作文
我在老家喜欢玩砖头、石头、泥巴、水,因为这些东西都可以互相转换,所以我喜欢玩,比如水淋到石头上会水滴石穿,融化的石头和水又可以混成泥巴,泥巴烧过以后又会变成砖头,我看见邻居家造房子用的砖,就想盖一座房子,就干了起来,后来因为体力耗光了,所以又回到了屋里。
石头呢,可以用来打水漂,可以用来敲东西,还可以用来玩猜石子的游戏,我在老家收集了有黑石头、黄石头,和白石头。泥巴就是用来甩泥蛋,这次在老家,我甩泥蛋的水平又提高了很多。水到处都是,我总是想把水给堵住,看看水能不能冲垮我的堤坝。
很细小的水流我也很难征服它,因为会汇集成好多水流,冲垮我的堤坝,家乡的砖头、石头、泥巴、水可真好玩啊。
3.描写砖头的作文(写砖头团结,为我们遮风挡雨)
在生活中,砖头可能很不起眼,因为它实在是太平常了。
砖头一般都是黄色的或青色的。12条笔直的直线组成的长方形使它看起来呆头呆脑的。它粗糙的皮肤,让人看着一点儿也不爽快。
不过,别看砖头体形不美观,可它的优点多着呢。
砖头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是由泥经过烧结处理而成的。从泥转变成砖的过程中,它要经历许多磨难。它具有泥的许多优点,又弥补了泥的许多缺点。比如:泥一遇水就化,而砖头不会;用泥造的墙不牢固,而用砖头造的墙却坚不可摧……
砖头还是个谦虚的君子,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奉献着。在造墙时,它用自己刚硬的身躯,搭起一面面高大的墙壁。当砖头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时,就让水泥和石灰掩盖自己,让人们认为是水泥和石灰最有功。当人们称赞水泥和石灰时,只有它,在一旁默默地微笑着。
团结,是砖头最好的品质。它时时刻刻都会为自己的同伴着想,它在工作时,总是会争先恐后地抢第一,好让它的同伴踩在自己的头上,有一个舒适的位子。砖头们也会互相紧密地合作,这块砖头分工这边,那块砖头分工那边,它们互相交错着,互相手拉着手,使建筑变得非常牢固。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像砖头一样具有高尚品质的事物。在寻找这些事物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习这些品质,让这些品质无处不在。在建设我们的家园时,我们就是一块默默无闻的砖头,努力地工作着.
4.以“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前几天,我家要装修房子,还要把一间房间扩大。爸爸请来建筑工人请他们帮助修建。为了扩建,工人叔叔把一堵墙拆掉。他们把砖一块块打下来。我就和妈妈用一把刀把拆下来的砖块上面的水泥墙灰打掉。
打掉砖块上面的水泥墙灰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们从砖块上面请下来,而且砖块要一点也不损伤。我和妈妈就这样一停不停地干着活。一块块怪模怪样的砖块经过我们的手变成了一块块平整的砖块了。我和妈妈就这样不停地干着,一直干到晚上,才把一堵墙壁上拆下来的砖块全部修理好了。这一天,累得我吃好饭洗好脚就倒在床上睡觉了。
第二天,妈妈居然让我继续做小工,今天是搬砖块。我就去找了一付手套戴在手上,然后一块一块地搬起砖头来了。我不停地搬着,累得我气喘吁吁,汗水从脸上流了下来。这时一位工人看到了,他就对我说:“不要急,慢慢来,你还小,搬不动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再搬,只要我们够用就可以了。我说:“噢,谢谢你!”我心里在想这位工人叔叔真关心人呀!
我休息了一会儿,又搬起了砖头来了。我认为一块一块地搬砖太慢了,就一下子搬了五块。这样搬可就快多了。不一会儿,砖搬得太多了,砌砖的地方的砖头放都放不下来了。我就休息了一会儿。等到砖块砌掉了一些,那里空了下来,我就又继续搬了起来。这五块五块地搬可真是太累了,不过,我还是克服了。终于,我把那一堆砖头全部搬完了。
搬好后,我去洗了一下手和脸,然后躺在床上不愿意动弹了。
5.作文【致砖块的一封信】
你将这个改一改:
“嗨,怎么是一块砖,真扫兴!”你听了可别见怪,这是我们在上作文课呢。今天作文课上,宋老师神秘的拿出了一件东西它的外面裹着一层丝绸,老师让我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同学们立刻议论纷纷,有的说是一份报纸,有的说是一本家谱,还有的说是传家宝,五花八门。我的好奇心迫使我特别想看一看里面是什么,而当宋老师揭开外面的丝绸时,我连同所有同学都震惊了,被那漂亮的丝绸包裹住的竟然是一块破板砖,接着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那块砖近似于一个长方体,表面上布满了一些深深浅浅的不规则裂纹,颜色是红中带青的,这时我心想,李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块破砖头干吗用那么漂亮的丝绸包着,这不是糟蹋了吗?
后来,老师告诉我们,砖是由泥土做成的,土变成砖要经历六个阶段:先挑选好合适做成转的泥土,然后把它们放在模子里塑形,接着,把泥放在太阳底下晾晒,晒好后放到炉子里烧制,最后再次晾晒,才得到一块完整的砖。听完后心想,这么一块普普通通的砖头,竟然也要这么多道工序,经历这么多的考验,真是不容易。这时,我想起了过去发生过的一件小事。
那是在我上小学四年级时的事情,一次,全班要进行一次数学口算小测验,发下卷子后,发现卷子上的题都是昨天老师让做的练习题,我立刻慌了神,心想,呀!惨了,昨天杨老师让做5组口算练习,我忘了做,今天的成绩肯定不好。果然,我只做对了60多道,杨老师严厉的批评了我,下课后,同学们也不爱理我了,面对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冷眼,我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从此,我天天练习口算,每当我快要放弃的时候,我都会对自己说要坚持住。终于,我的成绩有了提高,在以后的几次小测验里,我都考出了较好的成绩。
仔细想一想,当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他们是否也给了我们一些关于人生的启示呢?
当泥土刚刚进入炉子里,面临着考验的时候,它是柔软的、脆弱的,但是它在大火慢慢变硬,当然,它们中有的在烧制的过程中断裂了,但是,最后被运进工地的时候,当初的柔软泥土已经变成了今天坚硬的砖头,他们经历了烈火的考验。我们人也一样,当我们刚出生的时候像泥土一样脆弱,没有经历过人世间的沧桑,可是在今后的生活当中,要经历坎坷,要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使自己变得更成熟,最终老年的时候,我们已经历尽了生活的艰辛,变成了一个坚强的人。砖头成型的过程,就好比是人的一生,都是要经历磨难的。
有一句歌词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要像砖头一样,不畏惧人生的考验,不被生活中的困难击倒,克服困难,咬咬牙,挺过去,做一个坚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