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因对策怎么写
1、“三不”原则(即“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这是每个现场生产人员首先必须保证的,只有不生产不良品才能使得不流出和不接受不良品变为可能。
不流出不良品——作为操作者一旦发现不良品,必须及时停机,将不良品在本工序截下,并且在本工序内完成处置和防止再发生的对策。 不接受不良品——后工序人员一旦发现不良,将立即在本工序实施停机,并就此通知上道工序。
上工序人员需立即停止生产,追查原因,采取对策,控制流出的不良。2、实施精益生产管理 一、让不良品表面化 二、发现异常状况要停机 三、实现操作者的100%自检 四、充分使用防错装置 五、执行标准化作业。
2.原因对策怎么写才正规
描述问题,查找原因,给出临时应急方案,找到根本原因和源头,列出改善措施和实验可行性,大规模使用改善措施和坚持执行,鼓励更多人提出任何可以再提高的意见和要求,持续完善该对策。
首先要承认错误,接下来再分析原因及对策:
1、将不良品造成原因归结为运输颠簸或包装,对策为改善包装方式.
2、一线操作员工为新员工,技能不熟练,所以才使不良品流出.对策为加大对新员工的培训力度,使其能够尽快熟练技能.
3、生产车床/机器小故障,目前故障已排除.保障以后不会再有不良品流出.
4、出库检验员疏漏,对策:第一时间用好的产品将不良品换回,并且对造成此问题的员工给予惩罚.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润色、组织语言,语气要委婉、态度要好,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个人见解,
3.原因对策怎么写
原因对策
Cause and countermeasure
例句:
文中对此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做了分析和阐述。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ason and gives the countermeasure.
本文着重论述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this phenomenon.
目的:分析难治性感冒的原因与对策。
To summarize the causes and therapeutic countermeasures of refractory common cold.
重点词汇
4.流出不良品的原因对策怎么写啊
首先要承认错误,接下来再分析原因及对策:
1、将不良品造成原因归结为运输颠簸或包装,对策为改善包装方式。
2、一线操作员工为新员工,技能不熟练,所以才使不良品流出。对策为加大对新员工的培训力度,使其能够尽快熟练技能。
3、生产车床/机器小故障,目前故障已排除。保障以后不会再有不良品流出。
4、出库检验员疏漏,对策:第一时间用好的产品将不良品换回,并且对造成此问题的员工给予惩罚。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润色、组织语言,语气要委婉、态度要好,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5.不良品原因对策怎么写
首先要承认错误,接下来再分析原因及对策:1、将不良品造成原因归结为运输颠簸或包装,对策为改善包装方式。
2、一线操作员工为新员工,技能不熟练,所以才使不良品流出。对策为加大对新员工的培训力度,使其能够尽快熟练技能。
3、生产车床/机器小故障,目前故障已排除。保障以后不会再有不良品流出。
4、出库检验员疏漏,对策:第一时间用好的产品将不良品换回,并且对造成此问题的员工给予惩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润色、组织语言,语气要委婉、态度要好,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6.防止对策怎么写
以下仅供参考
1.目的
对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对不合格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控制,实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范围
适用于产品形成全过程出现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原因制定、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验证。
3.职责
3.1办公室是纠正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
3.2各部门负责检查本部门不合格原因及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保证其有效性。
3.3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协调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4.工作程序
4.1纠正措施
对于存在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
4.1.1识别不合格
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输出的信息进行识别:
a.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时;
b.管理评审发现不合格时;
c.顾客对产品质量投诉时;
d.内审发现不合格时;
e.出现重大环境污染或环境事故;
f.供方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
g.其他不符合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4.1.2发现不合格原因
责任部门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产生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4.1.3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a.对某个部门的质量问题,由办公室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交责任部门负责改进。
b.对涉及多个部门的质量问题,由办公室请示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公司有关部门召开质量问题专题分析会,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落实责任部门,由办公室根据专题会议的决定,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至责任部门处理、改进。
4.2预防措施
公司应识别潜在的不合格,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2.1识别潜在不合格
办公室要及时分析如下记录:
a.供方供货、服务质量情况;公司对顾客满意程度调查情况;
b.以往的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
c.纠正措施执行情况记录等;
d.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
通过以上记录分析,及时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过程、服务质量趋势及顾客的要求和期望,负责组织研究确定消除不合格原因应采取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应有效处理顾客报怨和产品不合格。
4.2.2发现有潜在的不合格事实时,由办公室、生产技术部会同相关部门讨论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和确定责任部门,明确责任人和实施进度,予以实施并作好记录。
4.3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控制
4.3.1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中,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措施实施的过程。
4.3.2办公室负责对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实施控制,保证有效,并作好记录,由管理者代表负责验证。
4.6对有效果的纠正/预防措施若涉及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更改,应经审批后纳入
质量体系文件。
4.7对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办公室应对此进行调查,查明未能完成的原因,向管理者代表报告,责任部门无正当理由,应追究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4.8对重要纠正、预防措施的相关记录及有关信息应提交下次管理评审输入资料之一。
5.相关文件
5.1《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5.2《内部审核程序》
6.记录
6.1《不合格原因分析报告》
6.2《纠正和预防措施整改单》
7.流出不良品的原因分析对策怎么写
首先要承认错误,接下来再分析原因及对策:
1、将不良品造成原因归结为运输颠簸或包装,对策为改善包装方式.
2、一线操作员工为新员工,技能不熟练,所以才使不良品流出.对策为加大对新员工的培训力度,使其能够尽快熟练技能.
3、生产车床/机器小故障,目前故障已排除.保障以后不会再有不良品流出.
4、出库检验员疏漏,对策:第一时间用好的产品将不良品换回,并且对造成此问题的员工给予惩罚.
【简介】:
不良品是指生产制造中不符合相关品质要求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其中品质要求可以是验货的检验品质要求、制造过程品质的要求、客户的品质要求、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等。
【目的】:
提高产品的整体品质水平;
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竞争力,
增强客户信心;
促进公司业务增长,改进经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