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凫”字怎么读
基本解释:
凫
(鳬)
fú
水鸟,俗称“野鸭”,似鸭,雄的头部绿色,背部黑褐色,雌的全身黑褐色,常群游湖泊中,能飞。
同“浮”。
〔凫茈〕古书上指“荸荠”。
同“洑”。
笔画数:6;
部首:几;
详细解释:
凫
鳬
fú
【名】
动物名。俗名野鸭〖teal〗。鸟纲,雁鸭目,雁鸭科。体长60余厘米,喙宽而扁平且短,除繁殖期外,都过群集生活
凫,水鸭也。——《广韵》
另一说凫是“家鸭”
又如:凫雏(幼凫);凫雁(野鸭与大雁);凫胫(野鸭的小腿)
凫
鳬
fú
【动】
浮游;泅水〖swim〗。如:凫水(泅水);凫泛(浮游)
2.邱越文拼音怎写
邱越文拼音:qiū yuè wén
一、邱
拼音:qiū
释义:
1、同“丘”。
2、姓。
二、越
[yuè ]
1.度过,超出:~过。~冬。~级。~轨。~权。~境。~位。~狱。~俎代庖。
2.声音、情感扬起,昂扬:激~。声音清~。
3.表示程度加深:~发(更加)。~加。~快~好。
4.消散:“精神劳则~”。
5.失坠,坠落:陨~。“射其左。~于车下”。
6.中国古民族名:百~(亦作“百粤”)。
7.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后用作浙江省东部的别称:~剧。~凫楚乙(“乙”,燕子。喻对于同一事物,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而作出不同的判断)。
8.姓。
三、文
[wén ]
1.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
2.刺画花纹:~身。
3.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
4.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5.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
6.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7.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
9.温和:~火。~静。~雅。
10.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
12.专指社会科学:~科。
13.掩饰:~过饰非。
14.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
15.姓。
3.鹜桀拼音怎么写
wù鹜
字义:
〈名词〉
1. (形声。从鸟,敄( wù)声。本义:野鸭)
2. 同本义 [wild duck]
鹜,野凫也。——《太平御览》引《说文》
庶人之挚匹。——《礼记·曲礼下》。疏引李巡:“凫,家鸭名;鹜,野鸭名。”
邹穆公有令,食凫鴈者必以粃。—— 贾谊《春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 王勃《滕王阁序》
3. 家鸭 [duck]
寨中人又鹜伏焉。——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4. 又如:鹜列(如鸭排列成行);鹜舲(鹜形的小舟);鹜溏(大便水粪青黑如鸭粪的一种病症);鹜没(如鸭潜没水中)
〈动词〉
1. 奔驰。通“鹜” [gallop]。如:鹜置(以马疾驰传递);鹜行(疾驰)
2. 引申为追求 [seek for]。如:好高鹜远;鹜新(求新)
3. 游水 [swim]
领水兵十余人,鹜水直抵南岸。——清· 吴趼人《痛史》
jié 桀
字义:
〈名词〉
1. 鸡栖的木桩 [wood pile on which chickens perch]
鸡栖于桀。——《诗·王风·君子于役》
2. 小木桩 [small wood pile]
城希裾门而直桀。——《墨子》
3. 通“杰”。杰出的人才 [find;outstanding person]
选士厉兵,简练桀俊。——《礼记·月令》
4. 又如:桀俊(才能出众的人);桀士(杰出的人)
5. 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Jie, the name of the last ruler of the Xia Dynasty]。如:桀纣(夏桀和商纣,历史上有名的两个暴君)
〈形容词〉
1. 通“杰”。特出,高出 [tall;high]
邦之桀兮。——《诗·卫风·伯兮》
初之列士桀大夫,慎言知行。——《墨子·非命中》
与其桀相而谋。——《墨子·耕柱》
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荀子·宥坐》
人主贤则豪桀归之。——《吕氏春秋·功名》
杰然特起。——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气杰旺。——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桀异(特出优异);桀立(耸立);桀出(突然出,高出);桀木(高大的树)
3. 凶悍,横暴 [fierce and brutal]。如:桀虏(凶暴的贱寇);桀逆(凶狠暴逆);桀傲(凶暴骄横);桀黠(凶悍狡猾);桀横(凶暴蛮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