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atex如何写中文报告
您好,现在大家基本上没人用CJK宏包了,有不少缺点,所以大家用ctex的比较多,我修改了一下你的代码,你可以对比一下,记住用xelatex编译,不要用pdflatex或latex
另外\section没有结束标志,它表示一小节,当遇到下一个\section时自动结束
如有疑问可继续交流
\documentclass[11pt,UTF8]{ctexrep}
\usepackage{geometry}
\geometry{left=2.5cm,right=2.5cm,top=2.5cm,bottom=2.5cm}
\title{\Huge {Lab Report of Cache} \vspace{5cm} }
\author{\LARGE {Swind-121220312}}
\date{\LARGE{November 4, 2013}}
\begin{document}
\maketitle
\section{开发环境}
\subsection{Hello Beijing} Beijing is the capital of China.
\subsubsection{Hello Dongcheng District}
\paragraph{Hello Tian'anmen Square}is in the center of Beijing
\subparagraph{Hello Chairman Mao} is in the center of Tian'anmen Square
\vspace{5cm}
\end{document}
2.ctex怎样输入中文
使用CJK宏包 。
首先在文件的头部(\documentclass 之后)加上:
\usepackage{CJK}
然后在正文中(\begin{document} 到 \end{document})需要使用中文的地方使用:
\begin{CJK*}{GBK}{song}
……
中文或者英文
……
\end{CJK*}
这样中间的中文部分就会以宋体来排版。常用的其他字体还有:fs(仿宋)、kai(楷体)、hei(黑体)、li(隶书)、you(幼圆)。命令中的 GBK 是指中文内码,还可以用 GB 和 BIG5(繁体字),前提是相应的字库设置是正确的。CJK Setup for Win32 中已经设置好了 GB 和 GBK。
如果在中间想要改变中文字体,就可以使用:
\CJKfamily{GBK}{fs}
来改为仿宋字体。
改变中文字体的大小使用和英文相同的命令,也就是说中文和它附近的英文大小始终都是一致的。
例如:
\documentclass{article}
\usepackage{CJK}
\begin{document}
\begin{CJK*}{GBK}{kai}
这是中文楷体字。
\end{CJK*}
\end{document}
3.用latex编辑中文怎么弄
--------------
\documentclass{article}
\usepackage{CJK}
\begin{CJK}{UTF8}{song}
CJK是处理中文最为无奈的选择。此法现在已经过时,不提倡大家使用。
\end{CJK}{UTF8}{song}
\end{document}
--------------
使用这样的方法做的pdf文件质量不好。并且因为在所有使用中文的地方都要使用CJK宏包,所以也不够方便。
在使用xelatex之前,我还用过ctexlive-2005 for linux。
如果你有这个iso文件,用法非常简单,就是把article换成artutf8。而且中文断行、中英文混排的问题也不用操心了。
它其实是对CJK宏包的一个包装,更详细的说明参见相关文档。
------------
\documentclass{artutf8}
\begin{document}
如果你不想用xelatex,ctexlive 2005相当不错。
\end{document}
-------------
现在一般使用xelatex来处理中文tex文件。
xetex支持Unicode编码。因此天生支持多种语言。
tex,latex,xetex,xelatex四者的关系如下:
tex是排版引擎,latex是宏包。
xetex同样也是排版引擎,与tex并列,可以看作是tex的升级版(增加了对万国码的支持,能直接使用系统的字体,不再默认生成dvi文件)。在使用了latex宏包之后,就是xelatex
关于dvi,tex系统产生于pdf格式诞生之前,那时人们排版要先生成设备无关文件(dvi),再生成设备有关文件,再交给相应的打印机打印。
现在pdf已经广为应用了。所以xetex的这次升级。顺便也就把生成dvi这个过程给省了。dvi的好处是生成快速,体积超小,所以适合于预览;缺点是不能内嵌字体,在windows下没有广泛使用的浏览器,所以不适合发布,几乎没有人直接把dvi文件发布到网络上(与其那样,还不如直接发布源文件)。
在linux操作系统下使用emacs编辑latex源文件非常方便。编辑完成后使用xelatex编译。就会生成pdf文档。这样生成的pdf文档与使用CJK宏包生成的pdf文档相比,体积小、字体美、质量高,在一些原来需要特殊处理才能显示中文的地方不需处理直接就能显示中文了,因此应该是未来应用的主流。
由于latex是为欧洲语言设计的。而欧洲语言是依靠空格分界单词的,这与东亚文字不同。所以,仅仅使用xelatex还不够,还要使用xeCJK这个宏包,使latex能够正确处理中文的断行、中英文混排等。
我现在使用linux下的emacs编辑latex文件。关闭了系统的输入法,使用的是叶文彬同学的eim五笔输入法。通过设置,可以在进入latex的数字模式时自动关闭中文输入法,而在离开数学模式时自动开启中文输入。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用Ctrl+space来做标记了。也可以编辑.Xresource文件,设置use-XIM=off。这样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下面是一个简易的xelatex的模板文件。
----------------
\documentclass〔12pt,dvipdfm]{article}
\usepackage{xeCJK}%根据自己的需要加载宏包。
\setmainfont{你系统安装的某个字体}%
\begin{document}
使用xelatex,处理中文不再困难。就是编译起来慢了点。
\end{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