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粘”字的读音问题
◎ 粘 nián
〈形容词〉
(形声。从米,占声。本义:具有粘性) 同本义 。如:粘粥(粘稠的粥);踩在一些粘东西上;粘涎(口涎;亦在方言中谓言语、举止不爽利,令人乏味);粘稠(浓厚而带粘性);粘粘涎涎(形容言语不简要)
◎ 粘 zhān
〈动词〉
粘( nián)的东西互相连接或附着在别的东西上。如:粘合(粘贴胶合);粘竿(一种顶端涂粘质,用以捕鸟的竹竿);粘着(用胶质把物体固定在一起。亦指执着,不能超脱)
2."粘贴"的"粘"字的读音是
从字典上查出以下解释:粘zhān(1) ㄓㄢˉ(2) 东西互相附着连结在一起:糖~牙。
(3) 用胶或糨糊把一种东西胶合在另一种东西上:~贴。~连。
~接。(4) 郑码:UFIJ,U:7C98,GBK:D5B3(5) 笔画数:11,部首:米,笔顺编号:43123421251详细注解粘nián〈形〉(1) (形声。
从米,占声。本义:具有粘性) 同本义 [glutinous;sticky]。
如:粘粥(粘稠的粥);踩在一些粘东西上;粘涎(口涎;亦在方言中谓言语、举止不爽利,令人乏味);粘稠(浓厚而带粘性);粘粘涎涎(形容言语不简要)(2) 另见zhān常用词组粘缠niánchan[closely stick to] 缠住不放,使人难以脱身这孩子真粘缠粘虫niánchóng[army worm;grass worm] 昆虫,成虫前翅中央有两个淡黄色的圆形斑纹,后翅尖与边缘黑灰色,昼伏夜出。幼虫头部褐色,背上和两侧有黄黑色纵线。
蛹红褐色。是稻、麦、高粱、玉米等的主要害虫。
有的地区叫“行军虫”、“剃枝虫”粘稠niánchóu(1) [stiff](2) 液体粘性和浓度大,不易流动黑暗中他看不清鲜血的颜色,但是温热的、粘稠的血溅到了他的手上,脸上。——王亚平《非生理性癌扩散》(3) 有稠密或粘质的浓度、稠度、粘性混凝土可凝固到十分粘稠程度而仍可使用(4) [ropiness]∶牛奶等经某种细菌沾染后呈现出的粘性和浓稠状态粘度niándù[viscosity] 流体或半流体流动难易的程度粘附niánfù[adhere] 粘性物质附着在别的物体上粘合niánhé[bind;bond;adhere] 用粘性物质使物体粘在一起粘糊niánhu(1) [sticky]∶粘稠,粘附大米粥里加点白薯又粘糊又好吃(2) [glutinous]∶具有胶粘的性质他刚糊完窗户,弄得粘粘糊糊的一手糨子(3) [languid]∶精神不振或情绪低落;缺乏活力别看他平时很粘糊,有事的时候比谁都利索粘滑niánhuá[ropiness] 食品经细菌或真菌沾染后而变成的状态粘胶niánjiāo[viscose] 一种胶粘性的金棕色溶液,主要含有黄原酸纤维素,它在氢氧化钠中,一至数日成熟后经处理可形成单丝、短纤维或再生纤维的薄膜粘结niánjié[cohere] 粘在一起;粘合粘聚niánjù[compact] 集拢结合在一起(如形成一个统一密合的整体);联合,统一干松的碎雪比很快就粘聚的湿雪更好滑雪粘菌niánjūn[slime mold;slime fungus] 一种菌类(Myxomycetes)植物粘连niánlián[block] [指纸] 在温度、湿度和压力影响下粘在一起粘膜niánmó[mucous membrane] 一种富含粘液腺的膜,特指衬于身体直接地或间接地与外界相通的通道或腔(如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膜粘皮带骨niánpí-dàigǔ[insistent and unrelenting conduct] 皮和骨头粘在一起脱不开。
比喻办事不麻利、纠缠不清或头绪纷乱原来赵三为人粗暴,动不动自夸道:“我是一刀两段的性子,不学那粘皮带骨。”——《警世通言》粘土niántǔ[clay] 一种广泛分布的胶态无光泽有粘性的土,潮湿时是可塑的,焙烧后是坚硬的,其主要组成是分解了的火成岩与变质岩,其基本组成是高岭土与其他含氢的铝土矿物粘性niánxìng(1) [stickiness]∶胶粘的性质或状态(2) [visciditv]∶具有粘滞的特性或状态(3) [viscosity]∶粘滞性;特指流体或半流体的物理性质,它可使流体或半流体发展或保持一定量的与流速有关的切应力,而对流动产生连续的阻力(4) [stick]∶粘着性,粘着力,粘着或造成粘着性质和力量;粘着趋势这邮票没粘性粘液niányè(1) [mucilage] [植物]∶一种胶粘物质,主要来自各种植物种皮(褐藻、蜀葵、亚麻),类似树胶(阿拉伯树胶),在水中膨大而不溶解,成一种粘滑的团块(2) [mucus] [生理]∶粘膜所产生的一种富含粘蛋白的胶粘而滑润的分泌物粘滞niánzhì[adhesion] 由于摩擦而产生或摩擦本身所产生的啮合作用或粘附作用(如平滑的机车车轮在平滑的铁轨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粘滞性niánzhìxìng[viscosity] 粘滞状态;特指流体或半流体的物理性质,它可使流体或半流体发展或保持一定量的与流速有关的切应力,于是对流动产生连续的阻力粘着niánzhuó[stick together] 用粘性物质把物体固定在一起基本词义粘zhān〔动〕(1) 粘(nián)的东西互相连接或附着在别的东西上 [glue;stick;paste]。
如:粘合(粘贴胶合);粘竿(一种顶端涂粘质,用以捕鸟的竹竿);粘着(用胶质把物体固定在一起。亦指执着,不能超脱)(2) 另见nián常用词组粘连zhānlián(1) [adhesion]∶粘在一起肋膜粘连(2) [cohere]∶联系;牵连他们异口同声说,里面没啥粘连粘贴zhāntiē(1) [affix; stick] 用黏性的东西使纸张等附着在别的东西上粘贴邮票(2) ;湿的东西贴在别的物体上湿衣服粘贴在身上由此可见,"粘"用于形容词的时候读"nián",用于动词时读"zhān",而"粘贴"中的"粘"是动词,故读"zhān"。
3.拼音声调怎么写
一:拼音声调包含四个:
一声平(—)
二声扬(/)
三声拐弯(∨)
四声降(\)
二、标省调规则:
1、按a、o、e、i、u、ü出现的先后顺序,声调标在先出现的声母上,如:ao,声调标在a上;ei 声调标在e上,ie声调也标在e上.
2、声调标在i上时,应将i的点去掉在标声调.
3、ü字母在见到j q x y时应去掉两点再标声调.
4、在i u放一起时,如ui、iu声调永远标在后,如liu(刘)声调标在u上,kui (魁)声调标在i上.
扩展资料
拼音声调,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汉语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汉语中还存在着一种特殊声调,叫做轻声,有时也叫第五声,在汉语拼音中不标调。
汉语中还存在着一种特殊声调,叫做轻声,有时也叫第五声,在汉语拼音中不标调。有些学者认为“第五声”的说法并不确切。轻声虽然能够起分辨语义的作用,但是通常不列入汉语“四声”之一,因为声调是正常重音音节的音高形式。在音高上,轻音只有音区特征,声调还有曲拱特征。
4.能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 néng / nài
注释:
一、当读作 néng时:
1、能力;才干:技能;能耐;无能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66431之辈;
2、能量的简称;
3、有能力的:能人;能手;能者多劳;这几个人就数他能;
4、
a)“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恢复某种能力用“能”:小弟弟会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
b)名词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话只用“会”:能诗善画;会英文;会象棋;
c)跟“不…不”组成双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须,“不会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来啊!;他不会不来的;在疑问或揣测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会)不答应吧?
d)对于尚未实现的自然现象的推测,用“能(够)”,不用“可(以)”:这雨能下长么?
e)用在跟某些动词结合表示被动的可能性时,用“可”,不用“能”:我们是不可战胜的;
二、当读作nài时:
1、同“耐”。
2、姓。
组词:才能、能够、能干、能力、能手、可能、不能、本能、性能、功能、贤能、势能、官能、无能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能,熊属。足似鹿。从肉,
声。能兽坚中,故称贤能;而强壮,称能杰也。凡能之属皆从能。
白话版《说文解字》:能,熊属。足形似鹿。字形采用“肉”作边旁,“
”作声旁。能(熊)是兽的中坚,因此称贤者为“能”;而强壮者,则称为“能杰”。所有与能相关的字,都采用“能”作边旁。
词语解释:
1、才能
拼音:[cái néng]
释义:知识和能力。
2、能力
拼音:[néng lì]
释义: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
3、能手
拼音:[néng shǒu]
释义:具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
5.遍的拼音怎么写
一、遍的读音:biàn
二、遍的组词:遍问、遍历、遍叠、遍处、溥遍、识遍处、漫山遍野、遍体鳞伤、尸横遍野。
三、遍的基本字义:
1、全面,到处。
2、量词,次,回。
扩展资料
一、笔画顺序:点、横折、横、撇、竖、横折钩、横、竖、竖、点、横折折撇、捺。
二、笔顺图解:
三、词语解释:
1、遍问 [ biàn wèn ]
到处询问。
2、遍历 [ biàn lì ]
所谓遍历,是指沿着某条搜索路线,依次对树中每个结点均做一次且仅做一次访问。
3、遍叠 [ biàn dié ]
指大型套曲中的乐曲次序。
4、遍处 [ biàn chǔ ]
到处;处处。
5、识遍处 [ shí biàn chǔ ]
以胜解力,系念思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