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衰病人的护理具体内容有哪些
心力衰竭的护理要如何去做呢? 当病人出现心力衰竭,除在医院进行治疗,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中度过。
因此,对心力衰竭的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护理得当可极大减轻心衰病人痛苦、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的护理之一:起居护理 (一)合理休息。
休息可减轻心脏负担,使机体耗氧减少、水肿减退。心衰的护理要避免病人过度劳累,除了正常休息,下午要增加数小时卧床;另外,心力衰竭的护理要保证病人夜间睡眠充足,采用高枕或半卧位姿势睡眠可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如果病人心衰较重,则心衰护理应注意让病人大部分时间采取半卧位休息,重度心衰患者则不能移动,轻轻调换床单及衣服,保持清洁防止褥疮。长期卧床易产生下肢静脉栓塞、肢体萎缩、肺炎、褥疮等,因此病情缓解医生允许后,病人可在陪同下进行适度下床活动,如小范围散步,以促进身心健康;如出现脉搏大于110次/分、或比休息时快20次/分、或有心慌、气急等心脏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
育龄妇女如患心衰,要注意尽量不要怀孕,避免诱发心衰。 (二)注意防寒保暖。
心力衰竭的护理要注意,气候转冷时注意须加强室内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衰。 心力衰竭的护理之二:饮食护理 心衰的护理要采取低盐(钠)饮食,因为盐会让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浮肿从而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护理时要注意日常饮食以低热量、清淡易消化为主,并摄入充足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心衰的护理要让病人每日摄入食盐控制在5g以下,重度心衰在1g以下,不吃或少吃咸菜与带盐零食、碱发酵的馒头,适当控制水分摄入。
心衰的护理要让病人戒烟酒,严禁刺激性食物;心衰病人要少食多餐,一天分4-5顿饭,每顿切忌吃饱。进食过饱会增加心衰病人的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护理之三:心情护理 心衰患者常年卧床遭受病痛,对生活缺乏信心,易产生悲观情绪。因此心衰的护理要多从感情上帮助心衰病人,助其建立良好心情。
心衰病人自己也要建立平和乐观的心境,过度忧虑紧张反而会加重病情。 心力衰竭的护理之四:严密观察病情 心衰病情变化快,有突然死亡的意外,因此心力衰竭的护理切记要严密观察病情。
要经常注意心律和心率的变化,定期去医院复查,发现异常立即治疗。 心衰的护理还要注意,如病人突然出现急性心衰症状——突然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或急性肺水肿症状——气急、紫绀、粉红色泡沫状痰、两肺布满湿啰音,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心力衰竭的护理是一个长期而需要耐心的过程,但只要注意正确的护理方法和生活方式,就可最大程度降低心衰病人的痛苦,极大提高生活质量。
2.心衰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收缩能力减弱,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满足不了身体需要造成的.引发心力衰竭的诱因很多:呼吸道感染,风湿等都会直接影响心脏功能;严重心律失常也会导致心力衰竭;过多过快的输液,过多摄入钠盐等也是诱因;此外过度体力活动和情绪波动也会引发心力衰竭.
预防心力衰竭就要预防感冒,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让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避免活动过多过猛;患者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控制盐的摄入量但也不是完全免盐;患者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保证充足的睡眠.
3.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例分析怎么写
慢性心力衰竭亦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综合征。
其病因以心脏瓣膜疾病居首,其次为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其中以左心衰竭最常见。
左心衰以呼吸困难、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常伴有疲乏无力、失眠、血压降低等症状。右心衰主要表现为体循环瘀血、水肿。
全心衰有左、右心衰临床表现同时存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原则为:原发病的防治;稳定心力衰竭的适应或代偿机制;缓解心室功能异常。
常见护理问题有:(1)气体交换受损;(2)心输出量减少;(3)体液过多;(活动无耐力);(5)预感悲哀;(6)知识缺乏。 气体交换受损 [相关因素] 肺循环瘀血。
肺部感染。 不能有效排痰与咳嗽。
[主要表现] 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紫绀。 咳嗽、咯痰、咯血。
呼吸频率、深度异常。 [护理目标] 病人呼吸困难和缺氧改善或减轻。
能做有效咳嗽与咳痰。 [护理措施] 协助病人取有利于呼吸的卧位,如高枕卧位、半坐卧位、端坐卧位。
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 根据病人缺氧程度予(适当)氧气吸入,一般缺氧1-2L/min,中度缺氧3-4L/min,严重缺氧及肺水肿4-6L /min。
肺水肿病人用20%-30%酒精湿化氧气吸入。 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利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教会病人正确咳嗽与排痰方法: 尽量坐直,缓慢地深呼吸。 屏气3-5s,用力地将痰咳出来,连续2次短而有力地咳嗽。
6.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 7.向病人/家属解释预防肺部感染方法:如避免受凉、避免潮湿、戒烟等。
[重点评价] 呼吸频率、深度改变,有无呼吸困难、紫绀。 痰量、色改变,病人能否做有效咳嗽排痰。
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改变。 心输出量减少 [相关因素] 心脏前负荷增加。
心脏后负荷增加。 原发性心肌损害。
[主要表现] 尿少、皮肤苍白、心动过速、血压降低、疲乏无力等。 呼吸困难。
[护理目标] 病人心输出量改善,如血压、心率正常,四肢温暖,脉搏有力,尿量正常。 [护理措施] 严密观察病人心律、心率、体温、血压、脉压差、心电图改变。
观察病人末梢循环、肢体温度、血氧饱和度改变。 按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量,其速度一般不超过30滴/min,并限制水、钠摄人。
准确记录24h出入水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观察药物疗效与毒副作用,如利尿药可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强心剂可引起洋地黄中毒;扩血管药可引起血压下降等。
[重点评价] 心率、血压、脉搏。 皮肤的温度、颜色。
出入水量、尿量改变。 体液过多 [相关因素] 静脉系统瘀血致毛细血管压增高。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和血管加压素水平均有升高,使水、钠潴留。 [主要表现] 病人身体下垂部位水肿,甚至全身水肿,皮肤绷紧而光亮。
尿量减少,体重增加。 精神差,乏力,焦虑不安。
[护理目标] 水肿消退,出入水量基本平衡。 皮肤无破损。
[护理措施] 予低盐、高蛋白饮食,少食多餐,按病情限制钠盐及水分摄入,盐摄入量为重度水舯1g/d、中度水肿3g/d、轻度水肿5g/d。 每周称体重2次。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着宽松舒适,床单、衣服干净平整。观察病人皮肤水肿消退情况,定时更换体位,避免水肿部位长时间受压,防止皮肤破损和褥疮形成。
协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防止下床时跌倒。 应用强心甙和利尿剂期间,监测水、电解质平衡情况,及时补钾。
[重点评价] 病人水、电解质平衡状况。 水肿是否减退。
体重、尿量改变。 活动无耐力 [相关因素] 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缺血、缺氧,四肢无力。
病情严重,反复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不适。 胃肠道瘀血引起食欲不振、进食减少。
[主要表现] 生活不能自理。 活动持续时间短。
主诉疲乏、无力。 [护理目标] 病人活动耐力增加,能保持最佳活动水平。
掌握提高活动耐力的方法,并乐意执行活动计划。 [护理措施] 鼓励病人参与设计活动计划,以调节其心理状况,促进活动的动机和兴趣。
根据心功能决定活动量: 心功能Ⅰ级:避免重体力活动,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心功能Ⅱ级:避免较重体力活动,一般体力活动适当限制。
心功能Ⅲ级:严格限制体力活动。 心功能Ⅳ级:绝对卧床,生活护理由护士完成。
逐渐增加活动量,活动时注意监测病人心率、呼吸、面色、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活动,报告医生。 让病人了解活动无耐力原因及限制活动的必要性,避免使心脏负荷突然增加的因素。
指导卧床病人每2h进行肢体活动,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必要时协助肢体被动运动。 [重点评价] 病人活动量、活动耐力及持续时间。
自理能力是否恢复或增强。 五、预感悲哀 [相关因素] 疾病的影响。
对治疗及预后缺乏信心。 对死亡的恐惧。
[主要表现] 精神委糜、消沉、失望。 容易激动。
治疗护理欠合作。 [护理目标] 病人对治疗有信心,情绪稳定。
具有良好心态,主动配合治疗。 [护理措施] 病人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不适时,守候病人身旁,给病人以安全感。
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健康指导。 与病人/家属建立融洽关系,避免精神应激,护理操作细致、耐心。
尽量减少外界压力刺激,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 提供有关治疗信息。
4.一般护理记录单如何写
一.首次护理记录的内容包括: 1、入院时间、入院方式、诊断; 2、主诉不适症状; 3、生命体征; 4、护理查体获得的阳性体征; 5、生活自理情况(包括异常情况或残疾); 6、护理级别; 7、医嘱饮食要求; 8、治疗、护理措施实施情况及效果; 9、重要的告知项目、效果。 首次护理记录规范样例 1 2.4 5:30 于5:10平车推入病房,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3级(极高危险组)、心功能Ⅲ级”。右手背有一静脉留置针为急诊带入,处于急诊带入静滴5%GS250ml、硝普钠30mg,30ug/min输液中,液体余200ml。自诉“喘,呼吸费力,不能平卧。”T36.0℃,P110次分,R30次/分,Bp200/110mmHg。口唇发绀,双下肢轻度指压痕。 Ι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吸氧4L/min,取半卧位,心电监护示:窦律,心率110次/分。硝普钠调至50ug/min。行心电图检查,采血标本急检肾功、离子。告知卧床休息,在床上进食、洗漱、排二便,体位变动不宜过大,应用硝普钠相关知识,患者及家属表示了解。 首次护理记录规范样例 2 7.18 9:00 于8:30平车推入病房,诊断为“脑出血”。呈浅昏迷状态,躁动,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左侧肢体肌力Ⅴ 级,右侧肢体肌力Ⅰ 级。心电监护示:窦律。特级护理,禁食水。吸氧3L/min。在征得家属同意后给予约束带约束四肢。行术前准备,头部备皮,采血交错送检。硝普钠以10ml/h输液泵中。 首次记录中现病史的书写原则为现病史与病情发展有必然联系的写,没有则不写。二.住院过程记录 住院过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情变化时患者的主诉,发生变化的生命体征,护理查体获得的阳性体征,针对病情变化采取的治疗、护理措施及效果,重要的健康教育内容、效果等。 三.手术患者护理记录的内容 内容包括几点回病房;用的什么麻醉方式,做的什么手术;回病房后的情况:是否清醒、生命体征、切口敷料有无渗出,引流条、量、色,输液情况有几组、什么药、余量;清醒时间、疼痛情况、使用镇痛药情况、剂量、效果;患者自述的感觉;次日手术者应记录术前准备,用药及睡眠情况等。
呢提问的问题是:一般护理记录单如何写?--( )该问题:一般护理记录单如何写?是否能帮你,问题所在分类:整容整形
5.心衰病人该如何护理
心衰病人家庭护理123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医疗救治水平的提高,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渐上升,65岁以上的人群心衰的患病率高达4%~6%。心衰患者大多数在家休养,因此,除了对症治疗外,更应做好家庭护理。 避免诱因感染是诱发心衰的常见原因,所以慢性心衰病人无论何种感染,均需早期应用足量的抗生素。有些体弱病人感染时症状不典型,体温不一定很高,仅表现为食欲不佳、倦怠等,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心衰发生。 合理休息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的重要方法,可使机体耗氧明显减少,使肾供血增加,有利于水肿的减退。除午睡外,下午宜增加数小时卧床休息。急性期和重症心衰时应卧床休息,待心功能好转后应下床做一些散步、气功、太极拳等活动,但要掌握活动量,当出现脉搏大于110次/分,或比休息时加快20次/分,有心慌、气急、心绞痛发作或异搏感时,应停止活动并休息。 心理护理慢性心衰病人常年卧床,易产生“累赘”感,对生活信心不足,同时又惧怕死亡。因此,家属应多关心体贴,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帮助,使病人保持良好的情绪。病人自己也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自寻烦恼。各种活动要量力而行,既不逞强,也不过分依赖别人。对自己的疾病不能忽视,也不要过分关注,因为过分紧张往往更易诱发急性心衰。 合理饮食饮食在心功能不全的康复中占重要地位,其原则为低钠、低热量、清淡易消化,足量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盐,适量脂肪,禁烟、酒。还应少食多餐,因饱餐可诱发或加重心衰。 合理用药应严格按医嘱用药,切忌自作主张更改或停用药物,以免发生严重后果。并应熟悉常用药的毒副作用,这样有利于不良反应的早发现、早就医、早处理。 皮肤护理慢性心衰病人常被迫采取右侧卧位,所以应加强右侧骨隆突处皮肤的护理,预防褥疮。可为病人定时按摩、翻身,护理动作应轻柔,防止皮肤擦伤。对水肿严重者的皮肤更应加强保护。 定期复查应定期抽血复查地高辛浓度和血钾、钠、镁及尿素氮、肌酐等。并定期复查心电图,心功能测定可每3个月检查一次。检查体重及水肿情况,并根据病情由医生决定药物是否需要调整。 自我监测心衰病人应学会自我监测,以便对出现的各种症状和所用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时发现,如出现气短、乏力、夜间憋醒、咳嗽加重、泡沫状痰、倦怠、嗜睡、烦躁等,可能为心衰的不典型表现,应及时就医。 在服药期间对症状变化情况的及时反馈,也有利于医生的用药调整。
满意请采纳
6.心力衰竭的护理
心力衰竭的护理之一:起居护理 :(一)合理休息。
休息可减轻心脏负担,使机体耗氧减少、水肿减退(二)注意防寒保暖。心力衰竭的护理要注意,气候转冷时注意须加强室内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衰心力衰竭的护理之二:饮食护理心衰的护理要采取低盐(钠)饮食,因为盐会让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浮肿从而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护理时要注意日常饮食以低热量、清淡易消化为主,并摄入充足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心衰的护理要让病人每日摄入食盐控制在5g以下,重度心衰在1g以下,不吃或少吃咸菜与带盐零食、碱发酵的馒头,适当控制水分摄入。
心衰的护理要让病人戒烟酒,严禁刺激性食物;心衰病人要少食多餐,一天分4-5顿饭,每顿切忌吃饱。进食过饱会增加心衰病人的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护理之三:心情护理 心衰患者常年卧床遭受病痛,对生活缺乏信心,易产生悲观情绪。因此心衰的护理要多从感情上帮助心衰病人,助其建立良好心情。
心衰病人自己也要建立平和乐观的心境,过度忧虑紧张反而会加重病情。心力衰竭的护理之四:严密观察病情 心衰病情变化快,有突然死亡的意外,因此心力衰竭的护理切记要严密观察病情。
要经常注意心律和心率的变化,定期去医院复查,发现异常立即治疗 心衰的护理还要注意,如病人突然出现急性心衰症状——突然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或急性肺水肿症状——气急、紫绀、粉红色泡沫状痰、两肺布满湿啰音,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心力衰竭的护理是一个长期而需要耐心的过程,但只要注意正确的护理方法和生活方式,就可最大程度降低心衰病人的痛苦,极大提高生活质量。
7.心衰怎样护理
心衰是心脏因疾病、过度疲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致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可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根据病情轻重,心功能可分为四级: 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一般性活动不引起心功能不全征象; II级,体力活动轻度受到限制,一般活动可引起乏力、心悸、气急等症状;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轻度活动已可引起心功能不全征象;IV级,体力活动重度受到限制,任何活动都会引起心功能不全征象,甚至休息时也有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护理要点
合理安排作息。对心功能Ⅲ级的病人,一天大部分时间应卧床休息,并以半卧位为宜。在病情得到控制后,事稍事下床活动和自理生活,适当进行户外散步,减少由于长期卧床引起的下肢栓塞、肺部感染和体力、精力日益衰退,有助于身心健康。心功能Ⅳ级的病人,必须绝对卧床,避免任何体力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1.气急明显者,可给予吸入袋装氧气。
2.重度心力衰竭、明显浮肿或年老体弱的病人,容易产生下肢静脉栓塞、肢体萎缩、肺炎和褥疮等。原则上不能移动病人,必要时只能轻轻地调换床单及衣服。痰不易咯出时,可适当用侧体引流。
3.心力衰竭病人要限制盐的摄入,强调低盐饮食,防止水在体内潴留,导致浮肿和心脏负担加重。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为宜。注意少量多餐,因进食过饱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
4.冠状动脉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和肥胖者宜用低脂及低胆固醇饮食。严禁烟酒和刺激性食物。控制水份。
5.要经常注意心律和心率的变化。对正常窦性心律病人,用测脉率即可;如有心房颤动的病人,可通过听诊器来测量心率。发觉病情有异常变化,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6.心力衰竭病人应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要节欲或避孕,病情严重者应遵医嘱暂禁妊娠,以防止心力衰竭发作。
7.气候转冷时要注意加强室内保暖措施,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减少发作诱因。
8.心力衰竭是心脏病的危重表现。心脏病的重要特点是病情变化快,且有并发症的突然死亡的意外,故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如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症状:突然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或急性肺水肿症状:气急、紫绀、粉红色泡沫状痰、两肺布满湿性罗音,应及时送医院抢救。家属应学会识别上述病情。
8.心功能不全护理记录单怎么写
1. 将病人安置于危重监护病房,予持续心电、呼吸、血压等监护,注意心率、心律、心音强弱变化,详细记录护理内容。 2.观察病人神志、尿量、出汗等变化。 3.协助病人咳嗽,保持呼吸道通畅。 4.遵医嘱给予快速、强效的强心剂及利尿剂,准确记录出
心功能不全,护理,记录单
1. 将病人安置于危重监护病房,予持续心电、呼吸、血压等监护,注意心率、心律、心音强弱变化,详细记录护理内容。 2.观察病人神志、尿量、出汗等变化。 3.协助病人咳嗽,保持呼吸道通畅。 4.遵医嘱给予快速、强效的强心剂及利尿剂,准确记录出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心衰的护理记录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