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字的篆书写法
水[shuǐ]释义: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
河流。江河湖海的通称。
液汁。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
指洗的次数。姓。
详细释义:象形。甲骨文字形。
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例句:水,准也。准,平也。
天下莫平于水。出自《释名》积阴之寒气为水。
出自《淮南子·天文》五行一曰水。出自《书·洪范》词组:水渍[shuǐ zì] 水的污痕。
水渚[shuǐ zhǔ]释义 水中小块陆地。水渠[shuǐ qú] 人工挖掘的渠道。
参考资料 阿凡题:/hanyu/dict/profile/eab619fba24a1ea828eebee4f54a138f。
2.水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楷书、草书,要有图
水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楷书、草书等字迹如下图所示:
水字的用法:
1,名词:河川江湖海洋。组词如:水产,水货,水貂,水程,水路,水运,水道,水电,水力,水患,水利,水陆,水情,水位,水文,水域,汉水,淮水。
2,名词:生命元素,地球表面70%的液体。组词如:水笔,水墨,水彩,水印,水面,水平,水准,水草,水稻,水仙,水藻,水分,水花,水流,水果,水质,水滴石穿,水落石出,水泄不通,水深火热,水中捞月,雨水,泉水,溪水,河水,江水,湖水,海水,泪水。
3,名词:附加费用,额外收入。组词如:汇水,贴水,外水。
4,形容词:不纯的,掺假的。组词如:水货,水军。
5,形容词:鲜嫩的,美丽的(口语)。组词如:水红,水绿,水灵灵,很水。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水,凖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凡水之属皆从水。
白话版《说文解字》:水,平度的标准。在五行中,水代表北方的属性。字形像众水同流,中间的一竖 | 表示藏在水中的微阳气息。所有与水相关的字,都采用“水”作边旁。
组词解释:
1,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峻青 《秋色赋》:“ 胶东 ,这个不愧为水果之乡的半岛上,今年的水果特别丰收。”
2,水面,指水的表面;水上。孙犁 《白洋淀纪事·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
3,清水,指澄澈的水;白水。比喻物品质量纯净无杂。巴金 《家》十四:“我常常想,还是趁早走罢,清水住过了,还来住浑水,太不值得。”
4,水珠,凝聚成的像珠子的水。茅盾 《子夜》七:“树叶都绿得可爱,很有韵律似的滴着水珠。”
5,水落石出,指潮水退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后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宋代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意思是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
3.“流”字大篆小篆写法
拼 音 :liú
部 首 :氵
笔 画 :10
五 行 :水
五 笔: IYCQ
1.液体移动:~水。~汗。~血。~泪。~程。~泻。~质。~水不腐。汗~浃背。随波逐~(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转(zhuǎn)。~通。~寇。~浪。~离。~散。~失。~沙。~露。~萤。
3.传播:~言。~传。~芳。~弊。~毒。~行(xíng)。
4.指江河的流水:河~。江~。溪~。激~。奔~。
4.在水一方小篆怎么写
1)【在水一方】的【方正小篆体】写法
2)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小篆字体的特点】
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三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斜度的对称。
四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