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楷字如何写好,用什么笔
先从字帖百练起吧!
慢慢的练工整,不要追求所谓的快速。
要循序渐进的练习才可能出效果。持之以恒最重要。
也可结合写书法练习,我自己感觉和书法平配合着练,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写书法讲究的是精气神,久而久之书写就度漂亮,令人耳目一新了!
行楷,也称“汉字行楷手写体字形”,是偏重于楷书书写笔法(法则),比楷书行笔自由,又比行草规正的专行书字体。或曰:是汉字在楷书基础上简约书写笔画、增强书写映带、表现书写意趣以适当加快书写速度的,少量改变书写笔顺,且具较强易识、易学特征的实用性手写体字属体。
2.行楷怎么写,有什么连笔省略规则吗
行楷的连带 笔画连带是行楷书的核心,唯有连带,方能提高书写速度。
除了一般上下笔划之间的连带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连带。 1、改变笔顺。
如分、交、布、必、巨、王等字,笔顺改变后,连带顺畅,书写便利。 2、笔画合并。
如页、吊、此、高、非等字,笔画合并后,两笔并作一笔,使得上下连贯。 3、笔画省略。
如即、动、蜂、龄、它等字的点、小竖、短撇等次要笔画,为了不妨碍连笔,就省略掉了,虽然省略了,但是仍易于辨认。 4、笔画替代。
如风、喜、基、具、常、王、能、可等字,这写字大都采取了描摹轮廓的方式来写,用象形笔法勾勒出来,由于约定俗成,已被大家所接受。 要练好行楷,关键要仔细观察字的行笔路线,注意上下衔接,突出主要笔画,减少对笔画的修饰,尽量一气呵成,使字浑然一体。
由于书写点画简略,随意自然,行楷给人们以轻松愉快的感觉。 二、楷书与行书运笔的差异 在书写过程中,如果把楷书的运笔方法全然不变、生搬硬套地用于行楷之中,就会出现呆板别扭的字体,如果过于强调楷书中的逆锋落笔、回锋收笔等的运笔方法,就会使行楷失去了流畅、活泼之感。
当然,行楷的确有楷意,但楷书在行书中的作用是内在的而不是外露的,切不可过分强调,否则既不能提高书写速度,又不能表现行书的那种潇洒如意的神韵。行楷中的用笔、转折等,应略带轻微的提按,加强转与折的运用。
在这基础上,掌握行书的结构变化,合理地省略笔划,注重点画间的呼应和连贯。
3.如何练习写字
想写好字当然要临帖,这是必不可少的,必经之路。
要想速成,我建议临帖的时候可以一个字一个字的学,比如三天时间就只写一个“枝”,这样虽然会枯燥,但是失效率最高的。因为学会一个“枝”你以后写带木字旁的字都回有进步,这是很自然的融会贯通的过程。
祝早日练成!
我猜你的意思是又想练好字又想写得快,你是不是想直接练习行书。如果你拿这个问题去问专业的书法老师,他肯定告诉你说:不行,一定要先学习楷书!
但我的经验告诉我,完全可行。我当年就是直接学习的行楷,没有学过楷书。因为直接学习楷书难度相当大,楷书尤其是硬笔楷书实在是太难写了,而行楷灵活很多,比较容易上手。
建议你找本行楷字体,选50个字学会了就ok了,不要去写很多字,那样没用,要一个字写很多遍,真正把它学会了,你不看字帖也能差不多写出字帖上的样子就行了。学会50个字,其他的字差不多就能融会贯通了。
最后,建议你千万不要学庞中华、司马彦的啊,稍微懂点书法的人,都会对他们的字表示极大的不屑,我推荐你江鸟的、田英章的这些人的都行
4.关用行书怎么写
行书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
一、书写要诀:
“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轻转重按,如水流云行,无少间断,永存乎生意也。”
二、行笔要求
1、丝连: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表现得较为明显,字与字之间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2、笔锋: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与楷书相同,但书写时更为舒展流动,。书写速度加快,不拘于楷书的方正规矩。
3、细节:
(1)点画多以露锋入纸;
(2)以欤侧代替平整;
(3)笔画减省代替繁复点画;
(4)以勾、挑、牵丝加强点与画的呼应;
(5)以圆转代替方折;
三、笔意与章法
1、大小相兼:字与字可大小不同,除丝连外,字与字可虚带、可实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2、收放结合:线条短为收,线条长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也可互相转换,如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3、疏密得体:多为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框内部首与划圈笔画留白越小越好。
4、布局灵动: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宕多姿。
5、浓淡相融:轻松、活泼、迅捷,疾与迟、动与静相结合。首字墨色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
四、临摹字帖
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颜真卿“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苏轼“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
其他行书:王珣《伯远帖》,王献之《鸭头丸帖》等。
5.行书怎么写
首先 写行书一定要有比较好的正书基础 熟悉笔性 当你对结构 笔画 空白 造型都可以很好的掌握 之后
就有了条件了 练行书时 首先是临帖 不要写 先看 把一个字看透 就从上面说的那几个方面看 看好了 就丢开字帖 一气合成 注意 这里就关系的写行书最重要的东西了 就是 连贯的气运 每个笔画一定要靠气运联系在一起 一个字才能很好的成为一个整体 不要停 不要填 还有就是 笔触一定要”跳起来” 行书字才显的活 不然回很死板 可以从两个对称的点开始练 用弹跳的笔触练 找到感觉后 开始写
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空白(重中之重) 气运
这两点做好了 其他的东西比如如何造型 笔画的连接 都是比较灵活的 可以自己设计 单但毕竟写出来的一定还是字啊
不过练习时可以当作画来'画” 主要是练习笔画之间的关系
6.怎么才能写出一手好字
怎样才能写一手好字
一是不一定要练古人的字帖,邓拓说小学生练字要从楷书基本笔画练起,不能上来就颜真卿柳公权,咱们虽然不是小学生,可是小时候大多也没认真练过字,这个意见还是值得参考的。
如果是练书法可以从毛笔开练,如果时间紧精力少只想把字写漂亮直接硬笔也行,市面上有些硬笔字帖,不过质量大多不高,要谨慎选择,请懂行的朋友参谋参谋也行,但关键是自己看着顺眼。选好了就刻苦练下去,像小学生一样,先临再摹,临摹结合。一次顶多十几个字,掰开揉碎了分析结构和笔画,别贪多别贪快。尤其要注意的是只要字帖质量好,就暂时不要想着写出自己的风格,一心一意写得“像”,这叫“入帖”,等你把帖练纯熟了,再练别的帖,自己慢慢才能琢磨出自己的风格也就是“出帖”,对待帖子要像对待老婆一样小心谨慎,千万别写滑了,**的字也是老老实实临帖临出来的。
二是选择什么帖。
如果您小时候从来没练过字,最好从楷书开始练,字帖嘛,电脑上的楷体就行。用钢笔描拓、临写,等到写字的时候觉得手顺溜了(就是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写,不会不听使唤),再上有书法味道的帖。我小时候老师强迫我练楷体,一开始我还觉得特死板,现在受惠无穷。
选择硬笔字帖我的经验不多,还要您自己看着顺眼的。毛笔可以谈一谈。您得考虑一下自己的需要,要是您坐机关工作什么的,写公文必较多,就选规矩漂亮的字帖,比如赵孟頫的行楷(推荐《感兴诗》);要是写字不是您的主要工作,但需要写得好看,比如您是老师,可以练练王羲之的行楷,如《圣教序》;如果您搞和艺术相关的事,或者想把字写得“帅气”,实用性不是第一位考虑,那就练行草吧,孙过庭《书谱》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您平时喜欢写文章,追求文人式的韵味,那米襄阳最好。他的《蜀素帖》《苕溪诗帖》都是文人行书的上乘之作,练起来觉得浑身飘逸,快成仙了。董其昌也不错,但他的书骨力不强,初学可能学得小气,最好练完别人的有了一定功底再练他的。
此外,有兴趣也可以练篆隶,大小楷,如果只是练字就没必要了。颜柳大楷可以写一写,不过我觉得对于硬笔的作用不如行书大。若是练书法则要讲顺序,这些最好都练,打好基础。那就费工夫了。
这些都要慢慢练,尤其重要的是要专一,别换帖,最少练到能背临出来为止,要练得炉火纯青有时可能要用上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但只要认真写就会从中获益,不必被它唬了。
三是谈谈方法。我自己的字也就能看而已,不是什么书法家,所以我谈的都是野狐禅,有其善者而可从之就很不错了。
首先要经常看字帖,把它带在身边,没事就揣摩。要是只有临写时才看,手里的钢笔或毛笔悬空久了墨就干了,就会觉得局促,没法认真观察。
然后是写字时要胸有成竹,总是看一笔写一笔是大忌,看一眼就瞎写叫“抄帖”,是大大忌,都不行。黄庭坚说闭上眼睛能看到这个字在眼前重现,才能动笔写。要是时间没那么多,您就先看一笔写一笔,第二次就看一字写一字,逐渐练到看一行写一行,字的笔画结构都牢记于心的时候才是你的。在我练字时觉得这个真的很难做到,总是不老实,心急,为此浪费不少时间,您千万别学我,慢慢来,一天学会一个字,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个字,中国字虽然多,结构部首却有很多相似之处,慢慢就可以举一反三了。
然后是,如果您练毛笔字,最好别一开始就选碑,最好选有墨色的,原迹最好,学一下大师的用墨、用笔。有些行笔规律在碑里看不出来。
最后,您可以读读书法理论,不一定要有什么所得,陶冶一下情操也不错。如果能引起您对练字的兴趣最好了,那样您肯定突飞猛进。不一定要读古人的,古人书论一来可能不大好懂(当然是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二来不大系统,不大理性,有些人装模作样信口胡说的时候也有(当然现代人也有,但是好判断)。推荐《学书指要》一书,记叙比较详尽,基本没有胡说,启功老先生很喜欢,还专门题写了书名。前面讲的大书法家们的理论当然也可以看,如果有时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