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王风 黍离翻译
黍离 《诗经·王风》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翻译:那黍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生出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恍惚不安。
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那黍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抽出穗儿来。
缓慢地走着,心中如酒醉般昏昏沉沉。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
遥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那黍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结出粒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难过,哽咽难言。
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题解:周大夫行役路过宗周镐京,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黍稷茂盛,因悲周室颠覆,乃作此诗。
【赏析】 关于《黍离》一诗的主旨,虽然《诗序》说得明白:“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
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而且从此诗序于王风之首,确见其为编诗者之意旨。
但历来争讼颇多,三家诗中韩、鲁遗说与毛序异,宋儒程颐更有臆说以为“彼稷之苗”是彼后稷之苗。近人读诗,新说迭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将其定为旧家贵族悲伤自己的破产而作,余冠英则在《诗经选》中认为当是流浪者诉述他的忧思。
还有蓝菊荪的爱国志士忧国怨战说(《诗经国风今译》),程俊英的难舍家园说(《诗经译注》)等。说法虽多,诗中所蕴含的那份因时世变迁所引起的忧思是无可争辩的,虽然从诗本文中无法确见其具体背景,但其显示的沧桑感带给读者的心灵震撼是值得细加体味的。
另一方面,从诗教角度视之,正因其为大夫闵宗周之作,故得列于《王风》之首,此为诗说正统,不可不及,以下从两方面细析之。闵宗周之诗何以列于《王风》之首,先得弄清何为《王风》,郑笺云:“宗周,镐京也,谓之西周。
周,王城也,谓之东周。幽王之乱而宗周灭,平王东迁,政遂微弱,下列于诸侯,其诗不能复《雅》,而同于《国风》焉。”
可见《王风》兼有地理与政治两方面的含义,从地理上说是王城之歌,从政治上说,已无《雅》诗之正,故为《王风》。此诗若如《诗序》所言,其典型情境应该是:平王东迁不久,朝中一位大夫行役至西周都城镐京,即所谓宗周,满目所见,已没有了昔日的城阙宫殿,也没有了都市的繁盛荣华,只有一片郁茂的黍苗尽情地生长,也许偶尔还传来一两声野雉的哀鸣,此情此景,令诗作者不禁悲从中来,涕泪满衫。
这样的情和这样的景化而为诗是可以有多种作法的,诗人选取的是一种物象浓缩化而情感递进式发展的路子,于是这首诗具有了更为宽泛和长久的激荡心灵的力量。全诗共三章,每章十句。
三章间结构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回无限”(方玉润《诗经原始》)。诗首章写诗人行役至宗周,过访故宗庙宫室时,所见一片葱绿,当年的繁盛不见了,昔日的奢华也不见了,就连刚刚经历的战火也难觅印痕了,看哪,那绿油油的一片是黍在盛长,还有那稷苗凄凄。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黍稷之苗本无情意,但在诗人眼中,却是勾起无限愁思的引子,于是他缓步行走在荒凉的小路上,不禁心旌摇摇,充满怅惘。怅惘尚能承受,令人不堪者是这种忧思不能被理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这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尴尬,这是心智高于常人者的悲哀。这种大悲哀诉诸人间是难得回应的,只能质之于天:“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苍天自然也无回应,此时诗人郁懑和忧思便又加深一层。
第二章和第三章,基本场景未变,但“稷苗”已成“稷穗”和“稷实”。稷黍成长的过程颇有象征意味,与此相随的是诗人从“中心摇摇”到“如醉”、“如噎”的深化。
而每章后半部分的感叹和呼号虽然在形式上完全一样,但在一次次反覆中加深了沉郁之气,这是歌唱,更是痛定思痛之后的长歌当哭。难怪此后历次朝代更迭过程中都有人吟唱着《黍离》诗而泪水涟涟:从曹植唱《情诗》到向秀赋《思旧》,从刘禹锡的《乌衣巷》到姜夔的《扬州慢》,无不体现这种兴象风神。
其实,诗中除了黍和稷是具体物象之外,都是空灵抽象的情境,抒情主体“我”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基于这一点,欣赏者可根据自己不同的遭际从中寻找到与心灵相契的情感共鸣点。诸如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难觅之憾,世事沧桑之叹,无不可借此宣泄。
更进一层,透过诗本文所提供的具象,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孤独的思想者,面对虽无灵性却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对自命不凡却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类的前途的无限忧思,这种忧思只有“知我者”才会理解,可这“知我者”是何。
2.诗经的草字怎么写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
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译:你的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
5、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7、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0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11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12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13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14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1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6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明亮的白色骏马,在空无一人的山谷咀嚼着青草 ,有那样一个人 ,如玉般,干净,透明,澄澈 .
1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我们定下了生死想爱的契约,无论分分合合(阔,分别阔别),牵了你的手,就要和你一起到老.
18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
译: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
19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译:老鼠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可从不把我顾.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
(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20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
译:溪涧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
21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没洗的脏衣裳.静下心来思前想,只恨想飞无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