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起诉书,不知道被告住址怎么办
1、不知道被告住址,只能自己想办法了解,没有其他什么办法。
2、如果没有被告的住址,法院不会给立案受理的。
3、《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零九条:原告提供被告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等信息具体明确,足以使被告与他人相区别的,可以认定为有明确的被告。
起诉状列写被告信息不足以认定明确的被告的,人民法院可以告知原告补正。原告补正后仍不能确定明确的被告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2.我要离婚
1.起诉状里的当事人身份信息是和户籍信息一致,按有效身份证上的地址写就可以。
2.送达地址确认书中的被告地址可以写能够接受起诉材料的地址。除了户籍地址以外,还可以写工作单位地址或者实际居住地址。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3.诉状中写错了被告的地址怎么办
解决办法
1、尽快去立案庭,一般立案后要分法官的,没有那么快送达,在送达之前给法官说下修改下内容,如果已经送达了,可以变更诉讼请求的,去立案庭咨询工作人员他们会处理的
2、原告通过核实发现确实写错被告名称的,主动提出撤诉的案件也比较多。因为被告名称错误,诉状中被告名称与实质被告名称不相符合,会直接影响当事人权利义务,造成驳回原告诉讼请求;若审判中没有发现名称错误而判令被告承担法律后果的,还会直接影响到执行程序中原告权利实现。对此,原告撤诉是纠正自己诉讼错误的行为,应予准许
3、第三种做法:对原告申请变更被告名称现今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法无明文规定不禁止”,而且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享有广泛诉讼权利,其中包括原告可以放弃、变更诉讼请求。有观点认为,原告变更被告名称也可认为是在诉讼中变更诉讼请求,是原告依法享有的处分权。结合此案,正确的被告已签收法律文书,采取第三种做法显然亦为合理
4.不知道被告的地址,起诉状上能写被告所开店的地址吗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1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其次,这里提到的住所应该是与居民身份证的地址一致的。但是,如果当事人不知道被告的详细住址,只知道其工作的地址。那么可以将被告的工作地址,以证据的形式提供给法院。
5.起诉被告住址不知道怎么办
1、如果在起诉前不知道被告的具体住址的,可以委托律师到公安机关查询被告的户籍登记住址。
在你提供被告的户籍信息后,法院就应该受理的。
2、法院受理后,如果找不到被告无法正常送达的,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
进行公告送达。公告期满后,法院可以依法进行缺席审理并判决。
3、判决生效后,被告未在判决所规定的期限内履行判决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
扩展资料:
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
刑事案件的起诉,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对被告人定罪判刑;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追究被告人的经济赔偿责任。起诉必须是宵起诉权的公民或法人依法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
在中国,刑事案件的起诉,主要是指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只有对告诉才处理和其他不嵩要进行侦查的轻微刑事案件,才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起自诉;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可以是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也可以是人民检察院和受侵害的法人单位。
民事诉讼法中的起诉,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
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予以审判保护的诉讼行为。
刑事诉讼中的起诉,指享有控诉权的国家机关和公民,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起诉
6.不知道被告人的具体地址如何起诉
1、法院不能给立案受理。
因为仅凭电话,法院无法确定被告的身份和住址,无法向被告送达法律文书,也就无法正常的审理案件。 2、提供被告的住址信息是原告的义务,法院只能根据原告提供的被告的联系方式去向被告送达法律文书。
所以,如果原告无法提供被告的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法院会认为没有明确的被告,不会立案受理案件。 3、《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4、《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二百零九条:原告提供被告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等信息具体明确,足以使被告与他人相区别的,可以认定为有明确的被告。
起诉状列写被告信息不足以认定明确的被告的,人民法院可以告知原告补正。原告补正后仍不能确定明确的被告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