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韩文思密达怎么写
1. 韩文“思密达”的写法:습니다
2. 意思:韩语的语气助词,做句子后缀,无实义,类似于四川话的“撒”。例:长辈问:你吃饭了吗?回答:吃过思密达。如果不加思密达,在韩国会被认为是不敬的。
韩国语助词的用法:
1. 助词,韩语的语序:主语(—이/가, —은/는)+状语(—에서)+宾语(—을/를)+谓语
(1)—이/가, —은/는的区别:
【共同点】都是用于名词和代词后面表示主语。
【不同点】
—이/가用于:① 主语是第三人称并且是第一次被提及的时候;② 对누구,무엇,어디,언제,어느的疑问词为主语的问句进行回答时。가用在开音节,이用在闭音节。
—은/는用于——向别人介绍,说明自己和他人,他物时。는用在开音节,은用在闭音节。 —은/는表示大主语,—이/가表示小主语。 例:哪儿痛? 어디가아픕니까 ? 다리가아픕니다.
(2)—에서:
是状语后面的助词,用在表示场所的名词后,表示动作进行的场所或动作的出发点,相当于汉语的“在”, “从”,“自”。
(3)—을/를:接在宾语后面的助词,当宾语末位音不带收音时用—를,当宾语末位音带收音时用—을。
(4)—에表示时间,地点的名词连用:
注意“四个不”昨天(어제),今天(오늘),明天(내일),现在(지금),这四个表示时间的名词后不能用助词—에
例: 9点见面 → 9시에 만납니다.
(5)—마다:接在表示名词的后面,表示包罗,相当于汉语里的“每”。
例1:天 (날) → 每天 (날마다);
例2:星期一 (월요일)→ 每星期一(월요일마다);
例3:周末 (주말)→ 每周末 (주말마다);
例4:30分钟(30분) → 每30分钟 (30분마다)。
(6)在……之前:名—전에、动—기전에
例1:下午(오후)之前 → 오후전에
例2:30岁(서른살)之前 → 서른살전에
例3:吃饭(밥먹다)之前 → 밥먹기전에
例4:来(오다)之前 → 오기전에
(7)在……之后:名— 후에、动—ㄴ/은 후에
例1:30分钟(30분)后 → 30분후에
例2:到达(도착하다)后 → 도착한 후에
例3:考完试(시험이 끝나다)后 → 시험이 끝난후에
例4:吃(먹다)完后 → 먹은 후에
(8)从……到
—에서 —까지 一般接在表示场所的名词后
—부터 —까지 一般接在表示时间的名词后
例:从星期一到星期六:월요일부터 토요일까지
(9)相当于汉语里的“和”,连接两个同类名词,如名词末尾音节不带收音用—와,如名词末尾音节带收音用—과,而—하고没有使用界限,且多用于口语里。
例1:牛奶和面包 우유와 빵, 或者우유하고 빵
例2:面包和牛奶 빵과우유, 或者빵하고 우유
(10)—(이)나:用于名词后,表示从两个事物中选择一个,“或”开音节用—나,闭音节用—이나
例1:星期一或星期二 월요일이나 화요일
—거나 主要用于连接两个动词
例2:读书或者看电影。 책을 읽거나 영화를 봅니다
(11)—에게서/한테서
接在活动体名词代词后,表示行动的出发点或发生的地点,—한테서只用于口语,—에서表示场所。—께서是—에게서/한테서的专用助词敬语,同龄人之间用—에게서/한테서,跟长辈说的时候用敬语—께서。
例1:从朋友那里拿到的 친구에게서 가졌어요.
例2:从老师那里学到的 선생님께서 배웠어요.
(12)—에게/한테
用于活动体名词后,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
—께是—에게/한테的专用助词敬语,同龄人之间用—에게/한테,跟长辈说的时候用敬语—께。
例1:给父母写信 부모님께 편지를씁니다
例2:给公司打过电话 회사에 전화했습니다
2.怎么写六个马字的俗语
一马不跨双鞍。 人有错手,马有失蹄
人奔家乡马奔草。 人怕理,马怕鞭,蚊早怕火烟。
人要炼,马要骑。 人是衣裳马是鞍。
小马儿乍行嫌路窄。 千里骡马一处牛。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马不打不奔,不人激不发。 马至滩,不加鞭。
马行十步九回头。 马屁拍在马腿上。
马看牙板,树看年轮。 马群奔驰靠头马。
见鞍思马,睹物思人。 牛头不对马嘴。(驴唇不对马嘴)
心急马行迟。
马鞍套在驴背上——对不上号。 马背上打电话——奇闻。
马背上钉掌——离题太远。 马槽里伸出个驴头——多一张嘴。
马儿护虎儿——没那回事。 马儿伸腿——出题。
马过竹桥——难拐弯。 马缰绳栓羊头——路子不对。
马嚼子戴一牛嘴上——胡来。 马驹子拉车——上了套。
马笼头给牛戴——生搬硬套。 马屁股上的苍蝇——瞎嗡嗡。
马散宠头——自由自在。 马上耍杂技——艺高。
马尾巴拴豆腐——提不起来。 马尾巴绷琵琶——不值不谈。
马戏团的猴子——随人耍。 马戏团的小丑——走过场。
马长犄角骡下驹——怪事一桩。
车马炮临门——硬将军。 好马遭鞭打——忍辱负重。
骏马驮银鞍——两相配。 骑马不带鞭子——拍马屁。
骑马吃豆包——撒了馅儿。 偷马贼挂佛珠——假正经。
辕马拉套——不受重用。 千里马拉犁耙——大材小用。
船上跑马——走投无路。 火烧纸马店——迟早要归天。
舍得买马舍不得置鞍——大处不算小处算。 矮子骑大马——上下为难。
冰凌上跑马——站不住脚。 木排上跑马——蹩脚。
瘸脚驴跟马跑——赶不上。 小娃骑木马——愿上不愿下。
半天云中跑马——露了马脚。 到了悬崖不勒马——死路一条。
扛着口袋牵牵着马——有福不会享。
3.马字的各种字体写法
“马”的各种字体写法如下:
马的基本解释
马[ mǎ ]
1、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 :马匹。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大 :马蜂。
3、姓。
相关词汇:马上 、木马、跑马、海马、马力 、马路 、白马 、小马 、马车、马匹等。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马,怒也。武也。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凡马之属皆从马。
白话版《说文解字》:马,一种会昂首怒吼的动物。马勇武无比。字形像马头、马鬃、马尾、四足的造型。所有与马相关的字,都采用“马”作边旁。
三、相关词汇解释
1、马车[mǎ chē]
马拉的载人的车,有的轿式,有的敞篷式,有的双轮,有的四轮。
2、海马[hǎi mǎ]
鱼,体侧扁而弯曲,包在骨质环节形成的硬壳中,长5—33厘米,淡褐色,尾巴能蜷曲,头与躯干成直角,略像马头,直立游动。种类较多。
3、小马[xiǎo mǎ]
清 代衙署中一种执役人员。
4、马鬃[mǎ zōng]
马颈上的长毛。
5、马队[mǎ duì]
成队的马,多用于运输货物。
4.马的笔顺是怎样写
一、马的笔顺是:横折、竖折折钩、横、
二、汉字释义:
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
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
皮可制革。
2、大:~蜂。~勺。
3、姓。
三、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四、造字法:原为象形
五、马的部首:马
六、相关词组:
白马、马车、木马、跑马、小马、马路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词语释义:
1、白马 [ bái mǎ ]
白色的马。
2、马车 [ mǎ chē ]
马拉的载人的车,有的轿式,有的敞篷式,有的双轮,有的四轮。
骡马拉的大车。
3、木马 [ mù mǎ ]
木头制成的马。
木制的运动器械,略像马,背上安双环的叫鞍马,没有环的叫跳马。
形状像马的儿童游戏器械,可以坐在上面前后摇动。
4、跑马 [ pǎo mǎ ]
骑着马跑。
指赛马:~场。
遗精。
5、小马 [ xiǎo mǎ ]
清 代衙署中一种执役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