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秋节邀请函怎么写
the Middle-Autumn FestivalThe Middle-Autumn Festival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it is often held in September or October. During the festival, family members get united and have mooncakes together. THere are various kind of mooncakes, such as bean paste, egg-yolk or meat. The shape of a mooncake is round as it symbolizes a big moon. Moreover, in the evening of the Middle-Autumn Festival, people get together in a vacant place, eating delicious mooncakes while appreciating the beautiful moon hanging in the dark sky. To conclude, the Midde-Autumn Festival is a very nice festival for Chinese people.1.中秋节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35333762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九月或十月过中秋节2.中秋节家人团聚,吃月饼。
月饼种类繁多,美味可口,形状是圆的,像月亮。3.中秋之夜,人们常常在露天的地方边吃月饼边赏月。
2.家园家族活动邀请函怎么写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奖品:
2010年即将过去,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XX家族携手与您共同度过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为了让大家玩的开心,为了让大家记住这辉煌的时刻,XX做出以下承诺:
1、我们承诺本次家族各类活动奖金全部过亿
2、我们承诺尽量将活动的奖金按周或者按天发放给各位参与的友友
3、我们承诺所有活动全部以玩的开心为前提而设计
活动详情
1、具体活动安排(链接帖)
2、近期临时活动预告(链接帖)
《链接内容为你家族活动》例如:
1、推帖宣传,看谁带来的人多;奖品呢,我想以实物为主;开始时间待定,等我确定我有时间的时候,并且我把图贴全都发出来在开始。
2、2月14是情人节,情人节的活动还没有策划,可以开始筹划了,情人节主打一个活动,奖品一样以实物为主,活动时间暂定为1月30——2月15号期间;
3、许愿树,以实物为主;时间在春节期间;4、征文只比文采:策划官方评委10人,大众评委10人,最终选出前三名,全部发实物。
(谢谢采纳吧)
3.请柬都有哪些格式
请柬的格式有横式和竖式之分,其中横式请柬更为普遍。
中国内地基本用横 式请柬,但在港澳台及东南亚华人地区,比较多地沿用过去的竖式格式。请柬一般 为对折式,封面印“请柬”二字,封底素白或印有图案,中间为邀约内容。
请柬的装帧要求严,目的是要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由于它主要用于喜庆之 事,因此总体上一定要活泼鲜艳。 但根据邀请参加活动的内容不同,在设计上要与 所参加活动协调一致。
比如,结婚请柬,一般选用红色,表示喜庆;画展、音乐会等 比较高雅的活动,在颜色选用、图案设计上要显得高雅一些。 从本质上来讲,请柬其实是一封简洁的邀约信,因而必须具备书信的基本 要素。
抬头:顶格写被邀请的单位或个人。 正文:邀请参加的活动内容、时间、地点。
敬辞:一般是“敬请(恭候)光临(莅临、惠顾、惠临)”等。如果备有餐宴或点心 或礼品,还可注明“特备薄酒”、“粗布茶点”、“略备薄礼”之类的话。
署名:根据因公因私,署单位或个人名义均可。
4.请柬该如何写
请柬是为邀请宾客参加某一活动时所使用的一种书面形式的通知。
一般用于联谊会、与友好交往的各种纪念活动、婚宴、诞辰或重要会议等,发送请柬是为了表示举行的隆重。 请柬不同于一般书信。
一般书信都是因双方不便或不宜直接交谈而采用的交际方式。请柬却不同,即使被请者近在咫尺,也须送请柬,这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也表明邀请者对此事的郑重态度。
语言上除要求简洁、明确外,还要措辞文雅、大方和热情。 请柬从形式上又分为横式写法和竖式写法两种。
竖式写法从右边向左边写。请柬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构成。
(1)标题。在封面上写的“请柬”(请帖)二字就是标准,一般要做一些艺术加工,可用美术体的文字,文字的色彩可以烫金,可以有图案装饰等。
需说明的是,通常请柬已按照书信格式印制好,发文者只需填写正文而已。封面也已直接印上了名称“请柬”或“请帖”字样。
(2)称呼。要顶格写出被邀请者(单位或个人)的姓名名称。
如“某某先生”、“某某单位”等。称呼后加上冒号。
(3)正文。要写清活动内容,如开座谈会、联欢晚会、生日派对、国庆宴会、婚礼、寿诞等。
写明时间、地点、方式。如果是请人看戏或其他表演还应将人场券附上。
若有其他要求也需注明,如“请准备发言”、“请准备节目”等。 (4)结尾。
要写上礼节性问候语或恭候语,如“致以——敬礼”、“顺致——崇高的敬意”、“敬请光临”等。 (5)落款。
署上邀请者(单位或个人)的名称和发柬日期。 收到请柬后,不论是接受邀请或辞谢邀请,都要给予明确的答复。
5.世界各地,有哪些风土人情
1.泰国 人乡随俗,到泰国有必要知道一些当地的风俗习惯:1.泰国人习惯"合十礼"(即合掌躬首互向对方致礼),合十时常互致问候"沙瓦迪卡"(泰语"您好"的意思)。
别人向你合十问候时,你也要合十回敬,否则失礼。合十后,便不必再握手问候或告别,但僧侣对俗家则不必回礼。
见面或告别时的握手礼,尚未普及流行于泰国社会。2.缅甸 要能接受男士穿“裙子”。
缅甸男人穿笼衣。要能接受当地人用手吃饭的风俗。
要能习惯女士们满脸涂粉末出现在你的周围。缅甸人把一种植物磨成粉末,涂于脸上,用来防晒。
要能习惯缅甸人民张开“血盆大口”地和你说话。缅甸人很喜欢吃树叶包的槟榔,所以很多当地人的牙齿都被染成了红色。
3.印度 印度的禁忌很多,由于宗教不同,地区不同,禁忌也有差异。带普遍性的禁忌有:睡觉时,不能头朝北,脚朝南,据说阎罗王住在南方;晚上忌说蛇;节日活着喜庆的日子里忌烙饼;婴儿忌照镜子,否则会变成哑巴;父亲在世时,儿子忌缠自头巾、剃头;3和13是忌数,因为湿婆神有3只眼睛,第三只眼睛是毁灭性的,13是因为人死后有13天丧期;妇女在怀孕期间,忌做衣服、照相;忌用左手递接东西。
在市场上陈列的花怀,禁止人们用鼻子嗅或用手摸,有上述行为将受到人们的厌恶。在印度忌吹口哨,特别是妇女。
在饭店、商店等服务性行业中,克人若用吹口哨的方式来招呼侍者则被视为冒犯他人人格的先礼行为。头是印度人身体上最神圣的部分,故旅客不可直接触摸他们的头部。
千万不要拍印度孩子的头部,印度人认为这样会伤害孩子。即使在朋友家里,也不要赞场孩子,许多印度人认为这种赞场会引起恶人的注意。
印度人禁止穿戴皮革制品(腰带、表带、鞋、衣服),特别是在圣地,因为印度教徒不杀牛,穆斯林不刹猪,耆那教徒不须杀人和动物或昆虫。进入印度的庙宇或清真寺,要脱去鞋子,要跨过门槛而不能踩着门槛而过。
光脚进寺庙,事先要在入口处洗好脚以表示礼貌。凡进入回教寺庙者,均不能穿短裤或无袖背心,也要求脱鞋。
凡进入锡克教寺庙者,必先戴上头巾或帽子,然后脱鞋才可进入4.越南 传统节日与民俗:越南民族传统节日与中国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其中春节为最盛大的节日。越南民风淳朴,人民文明礼貌。
见面时习惯打招呼问好,或点头致意,或行握手礼,或按法式礼节相互拥抱,多以兄弟姐妹相称。越南受汉文化影响颇深,多信奉佛教。
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越南,十世纪后,佛教被尊为国教。目前全国佛教徒约2000万人。
此外,天主教传入越南已有400多年,目前有信徒约300多万,南方居多。越南人供奉祖先,普遍迷信城隍、财神。
一般百姓家里都设有供桌、香案,逢年过节在家中进行祭拜。服饰穿着简单,正式场合男士着西装,女士着民族式“长衫”(类似旗袍)和长裤。
饮食习惯与我国广东、广西和云南一些民族相似。吃饭用筷子,喜吃清淡、冷酸辣食物。
越南人忌讳三人合影,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机连续给三个人点烟,认为不吉利。不愿让人摸头顶,席地而坐时不能把脚对着人。
姓名与称呼】越南主体民族——京族的大姓有阮、陈、吴、黎等。与中国人一样,越南人也是姓在前,名在后,多数是单姓双字名,少数也有单姓单字名。
越南人在称呼中,除了第一人称较常用中性的“我”(发音为“堆”)外,第二人称“你”和第三人称“他(她介都没有中性的人称代词,通常根据对方的辈份或身份来称呼,以表示亲热或尊重。如对父辈的人,第二人称直接用“大伯”、“大娘”、“叔叔”、“阿姨”等;第三人称则用“那位大伯”、“那位大娘”等。
越南人问候不分“早晚”,也不分“你好”。“再见”,通常都用一声“召'朝上称呼来表示。
例如见面时说“召同志”是“同志你好”,分别时说“召同志”是“同志再见”。越南人称呼对方时,一般是称呼与最后一个名字连用,很少带姓连名都叫,那样被认为是不礼貌。
如一位名叫阮兴强的男子,可根据他的年龄和亲疏程度,称为“强伯”、“强叔”、“强哥”、“强弟”或“强先生”、“强同志”。【服饰】古代时,越南的京族人穿各种套头的衣服和长裙。
到了中世纪,平民穿褐色布衣,官吏穿蓝葛衣。到了15世纪后,富者通常穿锦罗沙葛,参加祭扫和宴会时穿红袍,吏役穿褐色或黑色布衣,官吏们穿青色衣,平民百姓穿赧色粗布衣。
法国人进入越南后,平民的衣着开始有了较大变化,妇女穿结纽上衣和裤子。进入现代,越南城市的男子多穿西装,妇女穿花色窄油长袍。
越南妇女的长袍可以说是越南女子的国服,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显得啊娜多姿,下摆舒展,开权至腰际,活动方便。特别讲究的是,越南妇女穿长袍时,还穿一条黑色或白色的宽腿拖地长裤。
越南妇女喜戴项链、手阈、戒指,多留披肩长发,或用发夹束于脑后。 【阳核挪与牙之美】越南的京人、岱人、泰人、埃迪人都有一种嚼食滨榔的特殊爱好。
他们常将按椰擦上一点石灰膏或碱发放火嘴中咀嚼,使模榔产生化学反应,汁不吞咽,顺嘴角流出,嚼到无汁时把渣吐掉。嚼按榔通常是先苦后甜,可刺激神经,提神醒脑,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