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艺术类毕业论文怎么写
每个学校的要求不是很一样,不过都大同小异,这个给你参考下。
一、毕业论文撰写结构要求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5、正文: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5000字左右。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
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
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
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6、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8、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9、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二、毕业论文撰写格式要求1、毕业论文一律打印,采取A4纸张,页边距一律采取:上、下2.5cm,左3cm,右1.5cm,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封面采用教务处统一规定的封面。
2、字体要求 论文所用字体要求为宋体。3、字号 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三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二层次同;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4、页眉及页码 毕业论文各页均加页眉,采用宋体五号宋体居中,打印“河北大学XXXX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页码从正文开始在页脚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5、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摘”与“要”之间空两格,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三字采用小四号字黑体,顶格书写,一般为3—5个。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字体为小四号Times New Roman。6、目录 “目录”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目”与“录”之间空两格,第一级层次采用小三号宋体字,其他级层次题目采用四号宋体字。
7、正文 正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字体表示。第一级为“一”、“二”、“三”、等,第二级为“1.1”、“1.2”、“1.3”等,第三级为“1.1.1”、“1.1.2”等,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如*** [1],9、外文资料及译文 外文资料可用A4纸复印,如果打印,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译文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格式参照毕业论文文本格式要求。
10、图、表、公式 图:a. 要精选、简明,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b.图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一致。
c. 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用五号字宋体。表:a.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
b.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c. 表序、表名和表内内容采用五号宋体字。
公式:a.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b.公式中的英文字母和数字可以采用默认的字体和字号。
图、表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公式与正文之间不需空行;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图2-5,表3-2,公式(5-1)(“公式”两个字不要写上)等。
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11、标点符号 注意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区别,不能混用。
2.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没有固定的形式,常见的有如下: 1. 论文的标题 毕业论文的标题是论文的眉目,应仔细推敲,尽可能从各个角度充分考虑,选择最合适的。原则上,题目要简单明了,能反应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使读者能一眼看出论文的的中心内容要讲什么,切忌笼统、空泛。语言也要补实,同时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毕业论文的标题不能象小说、散文那样经过艺术加工而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论文的题目要让人一看就能直接了解它的论文。因此,拟题要采取直接、正面的提高论文内容的方法,而不要采取奇特的艺术手法。标题不可过长,尽量在20个字以内。 2. 目录 毕业论文篇幅长的要写出目录,使人一看就可以了解论文的大致内容。目录要标明页数,以便论文审查者阅读方便。 3.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要求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掌握论文内容的要点。目前比较通用结构式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应有高度的概括力,且要全面反映论文要点,简明、明确、畅达。 4.正文 正文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主要包括序论、本论文、结论三个主要部分。序论要对论题的主旨、写作的动机和理由、研究的方法以及论文的内容加以简要说明,通常几百字即可。本论是全篇论文的核心,在篇幅上占得最多,写时必须慎重对待,这一部分,作者要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阐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结论,要把这部分写得简明扼要,既要考虑与序论部分相照应,还要考虑与本论部分相联系。结论应是本论部分阐述的必然结果。讨论部分可以展开写,写前人的研究情况与自己的研究结果比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提出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倾向性意见。 5.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的卷末要列出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的好处是:一旦发现引文有差错,便于查找;审查者从所列的参考文献中可以看出论文作者阅读的范围和努力的程度,便于参考。 6.论文的装订 论文的有关部分全部抄清完了,经过检查,再没有什么问题,把它装成册,再加上封面。 毕业论文的封面要朴素大方,要写出论文的题目、学校、科系、指导教师姓名、作者性名、完成年月日。论文的题目的作者姓名一定要写在表皮上,不要写里面的补页上。封面可以这样写(不同学校有不同的要求):
****大学计算机****专业**届毕业设计论文 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0*年*月* 日封底可用一张白纸,然后装订成册。
装订的顺序:1.封面 2.目录 3.内容提要4.正文5.结论6参考文献7.封底
3.艺术方面的论文该怎么写
狄德罗戏剧表演理论研究 狄德罗(1713-1784)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重要领袖。
他不仅创作出两个戏剧剧本,而且还写了多篇剧评文章。《演员奇谈》是他晚年在戏剧创作以及戏剧评论方面经验积累的基础所写的一篇著作。
在这篇著作中狄德罗研究了西方戏剧演员的表演问题。他认为演员在舞台上应该保持清醒和理智的头脑,不动感情地将事先已塑造的“理想的范式”恰如其分、准确逼真地显现出来,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幻觉效果,从而让他们受到启蒙思想的道德教化。
这种戏剧表演理论与他的唯物主义哲学、美学思想有其内在一致性,笔者将结合他戏剧表演理论的思想渊源对其表演理论进行评析。 一、狄德罗戏剧表演理论的思想渊源 狄德罗的戏剧艺术思想极大地冲击了长期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古典主义戏剧,建立了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戏剧形式。
他的哲学、美学及戏剧艺术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他的戏剧表演理论,狄德罗戏剧表演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狄德罗的哲学思想。狄德罗提出许多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哲学主张,他坚持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在时空中永恒发展和普遍联系的。
自然和社会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反宗教和封建制度、宣传启蒙思想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历史功绩。
狄德罗与当时其他启蒙思想家一样相信人类可以凭理性进入自由、平等、博爱的王国。 2.狄德罗的美学和艺术思想。
狄德罗对美的看法与他的唯物主义思想有其内在联系性。“美总是由关系构成的”[1]P31“我把凡是本身含有某种因素,能够在我的悟性中唤起‘关系’这个概念的,叫做外在于我的美;凡是唤起这个概念的一切,我称之为关系到我的美。”
[1P]25也就是说“美在关系”中“存在着两种美,真正的美和见到的美。”[1]P25 外在于我的美即真正的美虽然因关系而显现,对于“身心构造和我们一般可能有的人”而言,外在事物的美也有其客观实在性。
如“不论我想到还是没想到卢浮宫的门面,其一切组成部分依然具有原来的这种或那种形状,其各部分之间依然是原来的这种或那种安排;不管有人还是没有人,它并不因此而减其美。”[1]P25他认为自然是文艺的源泉和基础,文艺的本质是对自然逼真地摹仿,他讲的自然就是客观的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全部社会生活。
同时他又认为艺术的真实并不是现实的再现和抄袭,艺术的真实并不排斥想象和虚构,这些想象和虚构要符合自然和现实社会生活的情与理。“为了真实,哲学家说的话应该符合事物的本质,诗人说的话则要求和他所塑造的人物性格一致。”
[1]P196“艺术中的美和哲学中的真理有着共同的基础。真理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判断符合事物的实际。
摹仿的美是什么?就是形象与实体相吻合。”[1]P114揭示自然和现实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艺术就是美的。
3.狄德罗的戏剧艺术及戏剧表演思想。狄德罗将道德教化作为戏剧的主要功能,而要产生道德教化的效果,就必须把戏剧的情节和人物性格摹仿得逼真完美,从而打动观众的情感。
他认为戏剧能“引起人们对道德的爱和对恶行的恨”。[1]P106“只有在戏院的池座里,好人和坏人的眼泪才融汇在一起。
在这里,坏人会对自己可能犯过的恶行感到不安,会对自己曾给他人造成的痛苦产生同情,会对一个正是具有他那种品性的人表示气愤。当我们有所感的时候,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这个感触总会铭刻在我们心头的;那个坏人走出包厢,已经比较不那么倾向作恶了,这比被一个严厉而生硬的说教者痛斥一顿有效得多。”
[1]P137戏剧有让大家认识事情真相、人物善恶的功能,是教育而不是娱乐,是认识而不是感受,所以他要求演员表演出角色的真实情境而不是真实情感。 狄德罗作为资本主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他突破了古典主义戏剧体裁,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求的、介于喜剧和悲剧之间、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严肃剧,也就是“市民剧”;同时他也反对古典主义戏剧的等级区分和清规戒律,但仍认为三一律存在的必要性。
“三一律是不易遵循的,但却是合理的。”[1]P45也就是说他变革内容的同时却还保留着某些形式。
以上可见他在戏剧的功能、戏剧的规范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摆脱古典主义戏剧的影响。 二、《演员奇谈》的戏剧表演理论 狄德罗的戏剧表演理论体现了他的哲学、美学、戏剧艺术思想中客观性、理性的一面。
他认为演员要对扮演的角色进行钻研揣摩和艺术加工,通过塑造达到“理想的范式”,然后演员表演之时不动感情,保持清醒和理智的头脑,将“理想的范式”准确逼真地显现出来,使观众信以为真。他这种不动感情的戏剧表演理论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1.逼真地摹仿自然。
狄德罗认为戏剧表演应该逼真地摹仿出自然和现实社会生活,而不是古典主义那种洗礼过的矫揉造作。“那时我们在舞台上将看到一些自然的情景,而这正是一向与天才以及巨大效果为敌的礼仪所摒弃的东西。
我将不倦地向我们法国人呼吁:真实!自然!学习古人!学习索福克勒斯!学习他的菲罗克忒忒斯!诗人将菲罗克忒忒斯搬上舞台,他倒在洞口,身上穿着破烂的衣衫,在地上打滚。他感到一阵剧痛,他号叫。
4.美术论文怎么写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家喻户晓的名言。生活是什么呢?生活是指人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活动。如:种田、吃饭、旅游、休息等等。艺术是什么呢?艺术是指人在自然界的一切活动中,对自然现象进行的体验、感悟、提炼、加工,并用艺术的形式去表现它。例如:用音乐去表现高山流水,用绘画中去表现梅兰竹菊,用书法去表现阴晴圆缺。总之用艺术诠释自然、生活之规律。其目的是:从宏观上说,使人们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溶入自然、人和自然能更好地协调发展。从微观上说,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之目的。生活中充满着艺术在生活中,到处都是艺术。从视觉上,我们看到蓝蓝海洋之宽阔、小河流水之细腻、花儿盛开之美丽、春风抚柳之温心;从听觉上,我们听到惊涛拍岸、高山流水、鸟儿争鸣;从嗅觉上,我们嗅到花儿的清香、从味觉上、我们尝到酸甜苦辣;从肢体上,我们感觉到冷热温凉、粗糙光滑;我们从这些生活中感悟出美好,感悟出艺术无处不在。但生活是有限的,生活是在自然当中的,不是所有的人都登过喜马拉雅山,不是所有的人都登过太空;世界太大了,我们没有去过的地方太多了,可这不等于我们不了解喜马拉雅山、不了解太空,因为书本、电视去过哪个地方,所以我们在自然中感受不到的,可以到书本、电视那里寻找,一定能找到的,这样艺术的资源就更加丰富了,就能为创造更好的艺术做好铺垫。生活不全是艺术现实生活不全是艺术。怎么说呢?艺术的形成是需要选择、需要取舍的,而不是纯粹地照搬自然。比如说沙子里面有金子,但沙子并非全是金子,要想获取金子必须经过提炼才能获得,而不是把沙子全部收藏起来。如果把金子比做艺术的话,那么沙子就是自然,我们要想获取金子,就必须要具备获取金子的工具,还要有筛选、分离、冶炼、提纯一整套技术。我们要掌握艺术就要具备获取艺术的工具和技术,达到技术熟练、精湛,知道怎么去选择,怎么去取舍,从而创造出更优秀的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中到处都体现着生活、体现着自然。艺术来源生活,生活来源自然。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自然是变化无穷的,因此,艺术也是丰富多彩的。在书法中,王羲之的平和,如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米芾的飘逸,如春风拂柳,婀娜多姿;颜真卿的粗犷,如彪形大汉,威猛魁悟;赵松雪的柔眉,如窈窕淑女,丰韵挺拔;弘一的空灵,如禅房入座,清新幽静等等,这些都是用自然、用生活来述说艺术家心灵的。艺术高于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提炼、加工和再创造。艺术家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内容,运用到艺术中去,反过来又充实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新的享受。作为艺术的表现方法,决不是生搬硬套生活、或者重复生活,而是有取舍地提取生活中的精华。在这个提取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的时代不同、内容的不同、环境不同、感受也不相同等等,所以产生的作品也不相同,正是这些不同,才能满足不同人的需要。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审视、品味作品,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自然、生活给艺术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艺术尽情地表现自然,表现生活,并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在自然、生活中体验到花儿的开放、鸟儿的歌唱、江河的奔腾、高山的耸立,通过认知,产生感悟,花儿为谁开放?鸟儿为谁歌唱?江河为谁奔腾?高山为谁耸立?抒发我们对自然、生活的情感;把这些情感转换成其他的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等,使我们能更好地融合在自然中。
5.怎么写艺术论文
要写篇关于一件艺术品的论文最好要注意以下两点:1、艺术家想要表达什么?2、艺术家表达得怎么样?这个标准在可以在几种情况下使用。
这是相对而言较好的标准(如果你不会不切实际地看待作品的话),这个标准划出了一道底线,在这道底线上看作品就会避免出现过好或者过低的评价。你可以用这种方法去写书籍、电影、戏剧表演、绘画、音乐以及任何创造性艺术作品。
写艺术论文的大量工作时间是用在分析作品以及写提纲上的。在写作中,会面临许多挑战,不过要是你有个足够完美、坚实的大纲的话,论文就会很好写了。
难度:比较简单说明你需要的东西:你要写的作品的图文本,电脑/纸和笔分析作品1、写出你认为艺术家想通过作品表达什么。16世纪莱昂纳多·达·芬奇画的著名的《蒙娜丽莎》,众所周知,而且高深莫测。
很明显,你不能准确知道达·芬奇本人通过这幅肖像画究竟想传达什么。许多有成就的艺术史家写了大量关于这幅画的文字。
所以,你能表述些什么呢?很多很多。在这个例子里,在一篇关于名画《蒙娜丽莎》的论文中,你可以总结说艺术家试图透过肖像画讲述一个特殊女人的故事。
这可能看起来很明显,不过你要记得,你要描述的作品是很不一样的,比如,一张宗教教学画作,或者一副现代抽象画,因此,关于这种特殊作品的评价就会变得完完全全的不同。2、写出你看到这件充满创造力的作品时的认识和感受。
举例而言,从达·芬奇画的女人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些感受不用和她的身份有关,但如果你知道了她背后的故事,会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尽量忠实具体地描述你的反应。
别在意自己有没有权威性。你要写篇关于《蒙娜丽莎》的好文章,不必先成为一个专业艺术批评家,或者曾画过意大利式杰作。
3、检查一下第1步和第2步,你的反应是否和艺术家想要表达的相符合——这件艺术作品是成功的么?记住,你喜不喜欢你写的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正在用你自身的感受去写一篇艺术作品分析。
记住,你可以写篇文章,比较一下用同样的表现手法的成功与不成功的作品。4、把所有创作作品过程中的变量都列下来——所有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做出的决定。
在《蒙娜丽莎》的例子中,这种变量可以是主题、构图、材料(颜料和肌理)、色调、笔触和细节表现程度。5、在每个变量下写个短小的简介。
比如,《蒙娜丽莎》,你可以写“主题——女性”,“构图——肖像近照,画面中心”,“色调——宁静”,等等。论文发表声明与大纲敲定1、用上述步骤写一份发表声明的粗稿。
别用第一人称,即使你的自身感受影响了你的很多想法。发表声明粗稿可以是“莱昂纳多·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一副优美的画作,运用文艺复兴的绘画技巧,但主题仍然成谜。”
你的发表声明可不能是“《蒙娜丽莎》真是太美了啊”。2、在发表声明里把变量整合一下。
你不用把列表里的变量一一写出来,可以每个变量写段话。3、把每个变量如何使作品成功(或者不成功)表现记下来。
写正文1、描述变量的时候写得越详细越好,把你的感受也写进去。一般来说。
这些描述会让读者更相信你的观点。2、写个引人入胜的介绍和令人满意的总结。
3、校对文章。
6.美术毕业论文怎么写
美术毕业论文 学前美术教育的现状与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对美术教育改革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现状,研究 一、当前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 (1)在教育目标方面,出现两个误区:其一,把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认为教会孩子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做出一件有趣的玩具便完成了任务,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正确描写和表演能力上,把技能技巧的培养作为重要任务;其二,把美术作为实施德育、智育的手段,作为完成某一中心任务的从属部分,没有本身的独立体系。殊不知美术教育本身是一个独立的领域,是一个具有极大潜力的领域,它的任务是既培养儿童对艺术美的欣赏、识别,又培养儿童的审美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学习用美的眼光来把握世界。
(2)在教育内容方面,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模仿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物体和图片是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于是儿童作品中的模式化倾向非常突出,无论在一个幼儿园里、一个班级里,甚至在儿童作品展览上,从花花绿绿的各式各样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许多带有模式化的人物、动物形象。固然,学龄前儿童从自我中心转化到以客体意识为主的过程中,概念画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们也发现教师、家长在这方面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因为依靠学前儿童自身的能力和自发性发现是很难有“好”的作品出现的,为了“早出成果”,教师往往采取简单的临摹方式,用孩子的手,画出成人期望的画,不断地临摹,造成儿童思想僵化,失去了探索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社会上充斥于市场的儿童图书、练习册、电视中的动画片又为儿童提供了绘画范例,于是,大量的儿童失去了他原有的稚拙天性,有些儿童画在成人的加工下,故作“天真”,仍然会令人感到失去了真正的童趣。
(3)在教学方法方面,灌输法仍然被大量使用。在美术教育中,用简单的几何形体作为标准模式,给儿童临摹学习,让其画出各种形状。
教师是美术活动的中心,教师提供的形象是孩子们的典范,培养出来的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式样,没有“自我”和“感觉”。教师为了寻找大量的模式给孩子临摹,于是“简笔画”应运而生,它的影响几乎席卷全国,为灌输法大开方便大门。
现在,关于“简笔画”的功过,还在热烈争辨之中。我们认为根本问题在于教育观,希望培养什么样的孩子,用简笔画提供的种种图式直接灌输给孩子,从表面上看,孩子的画面内容丰富。
但是,孩子们学得被动了,画出来的画就模式化了,它代替了孩子的感觉、思考和想象,使他们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失去了孩子自己的绘画语言和个性风格,最重要的是对孩子潜在的创造力的扼杀和自我创造意识的摧毁。 二、我们对学前美术教育改革的思考 结合我国当今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笔者在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在实施艺术综合教育的过程中,同时也对美术教育进行了全面革新,现概括如下: 1、以培养深层次的审美心理结构为中心 美术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为儿童的审美心理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客体和探究刺激。
儿童在美术活动中运用审美感官,在遗传获得和以往实践中形成的原先的心理结构基础上,通过同化作用,形成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的关系,融人新的艺术对象,丰富了原有的心理结构,或者在新旧信息相互比较、分析、综合中发生顺应作用,充实、改组和重构原有的心理机构,使之发生质的变化。审美心理结构以系统结构的方式内化,沉淀于人的心理构成审美心理的整体结构系统。
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儿童进行整体的系统的审美感知,形成完整的心理结构。美术实践使儿童产生了审美的需要,形成了特定的审美个性,只有长期的艺术熏陶,艺术实践和审美环境才能使一个普通的人建构和发展较为完善的个体审美心理结构,变为审美和创造美的人。
从这种意义上看,美术教育就是塑造个体审美、创美的个性教育。 (1)培养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 幼儿的审美感和特点: 一是直觉性。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特征在于对感性经验的全面依赖。在他们的心目中的事物就是他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那个样子。
二是整体性。幼儿对事物的感知是从笼统到分化。
幼儿的视、知觉一开始把握的材料,是对事物整体的粗略的结构,先认识树,再进一步认识它是由树干、树枝、树叶构成的整体。 三是同一性。
幼儿常常拟人化地观看世界,把外部的一切都看成和自己一样具有生命力,认为自己感受到的东西,物也一样能感受到。美术作为视觉艺术,具有增强感知能力最强有力的手段,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审美器官的灵敏度、活跃性和统摄力,激活幼儿对生命特有形式的感受能力。
论文其他部分请参考下面的网址: /z/q75001354.htmrq=102941165&ri=2&ch=w.xg.dllyj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