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糯字怎么读
◎ 【糯】【nuò】〈名〉
(1) 粘性稻 [glutinous rice]。如:糯米纸(用淀粉制成的薄膜。用以包装糖果、点心或药品,可以防潮)
(2) 酒的别称 [another term for wine]
金荷,斟香糯。—— 汤显祖《牡丹亭》
◎ 【糯】 【nuò】〈形〉
粘性的 [glutinous]。如:糯麦(带粘性的大麦);糯粟(糯高粱);糯高粱
◎ 【糯】
部首笔划:6
总笔划:20
繁体字:糯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米
造字法:形声
2.需繁体字怎么写
需繁体字:需
拼音: xū
笔画:14
字义: 1.必得用:~求。~要。必~。急~。
2.必得用的财物:军~。民~。
3.等待。
4.迟疑。
释义:需字从雨从而,“而”本义为“胡须”,引申为“柔软的”,转义为“柔和的”。“雨 而”指雨下得缓和而有节度,即不是暴雨,暴雨会打得庄稼七零八落;也不是久旱无雨, 久旱无雨会使庄稼渴死。只有和缓而有节度的雨,才是人们需要的雨。“军需”指军粮供 应定量定时,一下子到得太多,粮食吃不完会霉变,许久不到则军士们会饿肚子。从需之 字中的“需”,都意为“柔软”。如“糯”指软米;“孺”指幼儿。“儒”指肩不能扛 物、手不能提斧的“软人”,即书生。“襦”指棉袄;“嚅”指两片嘴唇相碰;“蠕”指 无骨虫;“懦”指内心柔弱等。
组成词语:
1.供需[gōng xū] 供给和需求
2.需索[xū suǒ] 求取;勒索
3.急需[jí xū] 迫切需求
4.军需[jūn xū] 军队所需的给养、被服、装具、日用品等物资的统称;泛指军队作战、训练和生活上所需的物资和器材
5.无需[wú xū] 不需要;不用。
6.契需[qì xū] 谓马伤蹄而畏行路。需,通“懦”。
7.柔需[róu xū] 同“ 柔软 ”。
8.需勒[xū lè] 勒索。
9.亟需[jí xū] 急切需要
10.需次[xū cì] 旧时指官吏授职后,按照资历依次补缺。宋 楼钥 《送袁恭安赴江州节 推》诗:“ 九江 需次今几年,去去渌水依红莲。”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守默斋杂 著》:“ 应祺 以监生得官,后需次 江西 ,尝署 吉南 赣。
3.见字繁体字怎么写
见字的繁体与简体写法对照图片如下:
见的拼音/见的音标 jiàn
(1)(动)看到;看见:眼~是实|所~所闻|喜闻乐~|~多识广。
(2)(动)接触;遇到:这种药怕~光|冰~热就化。
(3)(动)看得出;显现出:~效|病已~好。
(4)(动)指明出处或需要参看的地方:~上|~下|~《史记·项羽本纪》。
(5)(动)会见;见面:接~。
(6)(名)对于事物的看法:主~|成~|~解|固执己~。
(7)(Jiàn)姓。
4."郭"繁体字怎么写
答:“郭”的繁体字就是郭,它是简繁同行的字体。
方正北魏楷书繁体写法:
方正隶书繁体写法:
方正流行体繁体写法:
经典繁颜体写法:
繁体字:指汉字简化后被简化字(又称简体字)所代替的原来笔画较多的汉字。那些未被简化的字,则称为传承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法律形式确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包括简化字和传承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同时对方言、繁体字和异体字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并允许在一定领域和特定地区内长期存在。
繁体字使用范围:目前仍然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有中国的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汉字文化圈诸国,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等海外华人社区多为繁简体并存,中国内地在文物古迹、姓氏异体字、书法篆刻、手书题词、特殊需要等情况下保留或使用繁体字。
、200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明确规定中国推行规范汉字,同时也明确保留或使用繁体字的范围。2013年6月5日中国**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含附表《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以规范字表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