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的拼音
dào dé
释义:社会意识形态之 一。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主要通过教育和社会 舆论2113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发生作用。由一定社5261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 之服务。
引证:
1、巴金《家》三三:“他又一次4102夸张地感觉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过了这个快要崩溃的大家庭。”
2、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翻译:1653儒家的仁义道德归属于你指日可待。
示例:同学们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扩展资料:
道德的近义词:品德、德性
一、品德 [ pǐn dé ]
释义:品质道德:~高尚。
引证:叶圣陶 《给少年儿童写东西》:“一定要使少专年儿童喜欢看,看了能懂,能得到好处,无论在品德方面,知识方面,还是娱乐方面。”
二、德性 [ dé xing ]
释义:同“属德行”。
示例:德性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
2."德"的拼音是什么
"德"的拼音是dé(第二声)。
组词造句如下:
1、道德经
造句:就这点看,老子的道德经,它可以说是个人修养与处世的典范。这与佛经中谈涅?志,谈苦、集、灭、道等是有著很大的区别的。
解释:见〖老子〗(lǎozǐ)。
2、德治
造句:在法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道德的性质随着社会基础的变化发生了对位偏差,道德地位在德治主义传统文化的视野里也相对降低。
解释:我国古代儒家的一种政治主张。指君主依靠‘德行教化’的作用来实行统治。
3、德育
造句:如果你对向小孩子撒谎心存疑虑,认为那会教坏他们,那么《德育》杂志上刊载的一项最新研究也许能让你释然,因为普天之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使用谎言。
解释: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4、德国古典哲学
造句: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人本主义,首先,根据“本”的不同含义可以划分为动力论或因果论的人本主义与目的论或价值论的人本主义两种类型;
解释:指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德国资产阶级哲学。主要代表人物有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5、品德
造句:写至此我想起奥斯卡尔?王尔德说起过,有许多品德美好的人,如渔民,牧羊人,农夫,做工的人,尽管他们.对艺术一无所知,但他们,才是大地的精华。
解释:品质道德。
6、缺德
造句:这些自私、愚蠢兼缺德的行为,不单令大片草木一日之间在烈火中化为焦土,亦严重地威胁到附近民居和远足人仕的生命财产。
解释:缺乏好的品德,指人做坏事,恶作剧,开玩笑,使人为难等等:~话|~事|真~。
7、功德
造句:尽管峰会前角力不断,但外交界专家指出,全球领袖向有追求会议功德圆满的传统,以便对民众有所交代,因此这意味着终究仍有可能达成协议.
解释:(1)功劳和恩德:歌颂人民英雄的~。(2)佛教用语,指行善和诵经念佛等事。
8、德行
造句:人们向查拉图斯特拉推荐一位智者,因为他能够把睡眠和德行精妙地结合在他的演说之中:他因此备受推崇,所有的青年都聚集在他的座前。
解释:2讥讽人的话,表示瞧不起他的仪容、举止、行为、作风等。
9、德行
造句:人们向查拉图斯特拉推荐一位智者,因为他能够把睡眠和德行精妙地结合在他的演说之中:他因此备受推崇,所有的青年都聚集在他的座前。
解释:2讥讽人的话,表示瞧不起他的仪容、举止、行为、作风等。
10、美德
造句:在这本著作中,他对一些哲学里常年不衰的问题进行阐述并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包括罪恶、自由意志和决定论,正义和美德的性质等问题。
解释:美好的品德。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item/%E5%BE%B7/31177?fr=aladdin
3.罗荣誉的拼音怎么写
罗荣誉的拼音
罗:luó
荣誉:róng yù
荣誉:由于成就和地位而得到广为流传的名誉和尊荣。
荣誉:社会或集团对人们履行社会义务的道德行为的肯定和褒奖,是特定人从特定组织获得的专门性和定性化的积极评价。个人因意识到这种肯定和褒奖所产生的道德情感,称为荣誉感。在中国,孟子最早从伦理方面使用荣辱概念:“仁则荣,不仁则辱。”荣誉是社会历史范畴。不同的社会或不同的阶级对同一行为的褒贬不同甚至相反,如历史上,对体力劳动,剥削阶级以劳动为耻,劳动者则以辛勤劳动为荣。荣誉的获得与履行道德义务密切相关,忠实履行对社会、阶级或他人的义务是获得荣誉的前提。
4.能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 néng / nài
注释:
一、当读作 néng时:
1、能力;才干:技能;能耐;无能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66431之辈;
2、能量的简称;
3、有能力的:能人;能手;能者多劳;这几个人就数他能;
4、
a)“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恢复某种能力用“能”:小弟弟会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
b)名词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话只用“会”:能诗善画;会英文;会象棋;
c)跟“不…不”组成双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须,“不会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来啊!;他不会不来的;在疑问或揣测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会)不答应吧?
d)对于尚未实现的自然现象的推测,用“能(够)”,不用“可(以)”:这雨能下长么?
e)用在跟某些动词结合表示被动的可能性时,用“可”,不用“能”:我们是不可战胜的;
二、当读作nài时:
1、同“耐”。
2、姓。
组词:才能、能够、能干、能力、能手、可能、不能、本能、性能、功能、贤能、势能、官能、无能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能,熊属。足似鹿。从肉,
声。能兽坚中,故称贤能;而强壮,称能杰也。凡能之属皆从能。
白话版《说文解字》:能,熊属。足形似鹿。字形采用“肉”作边旁,“
”作声旁。能(熊)是兽的中坚,因此称贤者为“能”;而强壮者,则称为“能杰”。所有与能相关的字,都采用“能”作边旁。
词语解释:
1、才能
拼音:[cái néng]
释义:知识和能力。
2、能力
拼音:[néng lì]
释义: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
3、能手
拼音:[néng shǒu]
释义:具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