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篆张字怎么写法
这几个字的汉篆风下图:
2.篆刻印章的边款该怎样刻,内容都有哪些
刻边款,篆、隶、草体多用双刀。行楷多用单刀,即一刀一笔。镌刻边款,可按笔顺刻。明人文彭所刻边款,沿用了刻碑帖的方法,即先将字写在印章上面,然后用双入正刀刻出,字体线条流畅,但缺乏苍古之气,今人运用很少。黄易沿习丁敬用单入切刀法刻边款。据传,黄风气镌刻边款右手握刀不动,左手拿石章就锋而刻。每刻一字。印章必旋转多次,方寸之地刻上百十字,印面光洁如初,别有一番风韵。近代赵之谦、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等篆刻大家刻款,使用的也是丁黄之法。其中,白石老人刻款,先将横画一次刻出,旋印后再刻竖现,最后补齐其他笔画,字体刚劲古拙,自成一格。
初学者镌刻边款,最好使用行楷小字。行楷小字一般都是直接奏刀。但运刀时要注意行气,并用刀角入石,用力钉下。刻“点”时,将刀角插入石内,自下而上用力一按即可。刻“横画”时,先用右刀角着石一按,刻出横画收笔韵味。然后,自右向左横向行刀,至笔画终点,用右刀角向左弯一按即刻出起笔。刻“竖画”时,先将右刀角锲入石内,自上而下向前行刀,至笔画终点便可。“长撇”刻法也是将右刀角入石,先重后轻向左一冲即可。行楷中很少有捺笔,边款中的捺笔多为“反捺”(即长点)代替。总之,镌刻边款,要注意发力适度。否则,会因用力过猛而刻“花”。
另外,镌刻边款还需要注意石质的优劣。行刀时,用力要有轻重之分。石质松脆的宜轻不宜重,过重则笔画崩成一片,无法辨认。但过轻也不好,过轻拓出的边款字迹不清,影响印章的整体效果。
3.篆刻的基本步骤
篆刻,是一种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 是集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结合的艺术品.具有实用与欣赏的双重价值.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
随着篆刻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篆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在此我们将以石材为例,通过刻朱文印、白文印、刻边款及拓边款来给大家讲讲篆刻的基本技法。
一.工具: 刻刀、印泥(书画专用印泥)、印床、毛笔、墨、拓包、拷贝纸、砂纸、牙刷、镜子、剪刀、胶水、宣纸。 二.选材: 适宜学刻用的常规石印材有:寿山石、昌化石、青田石,初学者可以用青田石来练习。
三.画中画: 学习篆刻的基本步骤是:磨章料、写引稿、镌刻、刻边款、拓边款、钤盖(刻边款、拓边款要依据印章的风格来定,不是每方印章都需要的)等等。 步骤一 章法的筹布:亦即打稿,与作品的好坏息息相关。
有人说:治印之难,不难於刻,而难於章法。 步骤二 印石的整平:印石在裁割时有倾斜,或上蜡磨光时,印面留有蜡,这时要用砂纸整平,以利上石刻制。
步骤三 上石:通常上石有二种方法:一为把印稿用毛笔反写在印面刻制;二为用耐水纸反拓上石。 步骤四 刻制与修整:依据印文选用合适的刀法来刻制,刀法可分切刀与冲刀二种。
步骤五 边栏的处理:印文工整,边栏要工整;如印文斑剥,边栏也要写意自然。作边之法有:刻、作、磨等法 。
步骤六 边款:刻印之后,在印章左边刻上作者字号、刻制年月等,谓之边款或具款。 步骤七 边款的拓制:拓款的方法与古铜器的拓法相似。
拓款的方法有湿拓、乾拓、油墨拓等。 步骤八 印泥的使用:钤印时,左手持印泥盒右手将印面轻轻击打在印泥上蘸均,切忌把印面注印泥上挤压。
步骤九 钤印:将蘸好印泥的印章,对准应钤盖部位轻轻落下,用力镇压。 步骤十 钤毕:印章用过后,应用棉花擦拭乾净,收存起来备用,并小心勿使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