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的甲骨文怎么写
“地”字最早见于小篆,没有甲骨文的字型见于考古发现。
迄今所存的甲骨文十五、六万片中,单字量约4400个,可识可读的约2400字,其中约1400个见诸于现代汉语字典,其余2000字尚不可释读。
也可能“地”字就包含在这2000个尚不可释读的甲骨文文字之内。
地的小篆字体如下图:
《说文解字》: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从土,也声。
《说文解字》:地,宇宙间浑沌的元气初分之时,轻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浊的阴气下沉为地。地是万物陈列的所在。字形采用“土”作边旁,“也“ 是声旁。
扩展资料:
①本义,名词:远古的简单墓穴。如:坟地、墓地
②名词:人类居住的星球上生物栖息的广大疆野。如:田地、土地
③名词:空间,处所,场所。如:地点、地方
④名词:行政区域,领土。如:本地、外地
⑤名词:介于省、县之间的行政区域。如:地区、地市
⑥名词:实质,内部。如:见地、心地
⑦助词:用在现代汉语的状语和中心词之间。如:静静地睡 、悄悄地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甲骨文: 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
2.教的甲骨文怎么写的
教的甲骨文写法如下:从上列甲骨文字形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右边是一只手拿着一根教鞭(攴);左下方是一个“子”字,表示小孩,“子”上是两个交叉符号(爻),表示鞭打的痕迹;整个字形“教”是会意一个人手持教鞭在教育小孩。
教的基本解释:教[jiào]1. 指导,训诲 :教习。教头。
因材施教。2. 使,令 :风能教船走。
3. 指“宗教” :教士。4. 姓。
教[jiāo]传授 :你教给我做。教的演变过程如下:扩展资料:《说文解字》里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意思是说“教”字的本义就是在上面的施教,在下面的效仿的意思。段玉裁注云:“上施,故从攴;下效,故从效。”
“教”字当“教育”、“教导”义讲一直到今天还在使用,从其造字方法上我们似乎也可以窥见古代教育方法的某些信息。古人说:“教不严,师之惰”,意思是说不严格教育学生是老师的过错。
后来由“教育”义引申出“传授”义,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里说“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意思是说,要传授给他所不知道的,要抚恤给他所不足的东西。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
3.中甲骨文怎么写
中字的甲骨文如下图:
中字的用法如下:
1,名词:指与两端等距离的位置,读作zhōng。组词如:中道,中途,中耳,中指,中缝,中介,中人,中翼,中游,中美洲。
2,名词:指时间点,读作 zhōng。组词如:中班,中饭,中伏,中秋,中午,中夏,中古,中断,中年,中期,中旬,中秋节。
3,名词:指与四周等距离的位置,读作 zhōng。组词如:中部,中间,中央,中东,中欧,中锋 ,中心人物,集中。
4,形容词:指居平均水平的,无倾向的,读作 zhōng。组词如:中饱,中流,中常,中和,中庸,中层,中等,中点,中农,中层干部,中产阶级,中庸之道。
5,动词:指合乎心意,合乎,读作zhòng。组词如:中看,中用,中肯,中意,中不中。
6,动词:指到位,达成目标,读作zhòng。组词如:中标,中的,中签,中彩,中奖,中举,中选,猜中,命中,击中。
7,动词:指遭受,受到,读作zhòng。组词如:中弹,中毒,中风,中计,中伤,中暑,中邪。
8,副词:指在一半位置,不偏不倚地,读作 zhōng。组词如:中挫,中休,中止,中立,中转。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
白话版《说文解字》:中,事物的内部。字形采用“口”作字根。中间的一竖丨,表示上下贯通。
组词解释:
1,集中,读音为 jí zhōng,指把分散人、物或事集合在一起集中精力。 巴金《家》七:“众人的视线都集中在她的身上。”
2,中止,读音为zhōng zhǐ,指(做事)中途停止;使中途停止。孙犁《澹定集·烬余书札》:“我忽然觉得废话太多,于是中止。”
3,看中,读音为 kàn zhòng,指经过观察,感觉合意。茅盾 《海南杂忆》:“大概从唐朝开始,这块地方被皇帝看中了。”
4,中奖,读音为 zhòng jiǎng,奖券等的号码跟抽签等所得号码相同,可以获得奖金或奖品,叫做中奖。通常都是指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可能是坏事,也可能是好事。不过通常都意 寓为发生好事。
5,中计,读音为 zhòng jì,中了他人的计谋;落入他人设下的圈套。《说岳全传》第三十回:余化龙情知中计,拨回马便走。
4.地的甲骨文怎么写
“地”字最早见于小篆,没有甲骨文的字型见于考古发现。
迄今所存的甲骨文十五、六万片中,单字量约4400个,可识可读的约2400字,其中约1400个见诸于现代汉语字典,其余2000字尚不可释读。也可能“地”字就包含在这2000个尚不可释读的甲骨文文字之内。
地的小篆字体如下图:《说文解字》: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
从土,也声。 《说文解字》:地,宇宙间浑沌的元气初分之时,轻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浊的阴气下沉为地。
地是万物陈列的所在。字形采用“土”作边旁,“也“ 是声旁。
扩展资料:①本义,名词:远古的简单墓穴。如:坟地、墓地②名词:人类居住的星球上生物栖息的广大疆野。
如:田地、土地③名词:空间,处所,场所。如:地点、地方④名词:行政区域,领土。
如:本地、外地⑤名词:介于省、县之间的行政区域。如:地区、地市⑥名词:实质,内部。
如:见地、心地⑦助词:用在现代汉语的状语和中心词之间。如:静静地睡 、悄悄地走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甲骨文: 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