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升初怎样填志愿
关于小升初如何填报志愿的五问五答:
1、什么毕业生要填报志愿?
答:每位毕业生(已提前录取的除外)必须在所属小学对应的公办中学中选择一个公办中学填报志愿(初中回原籍学习的学生也要参加微机派位,但不影响回原籍就读)。如果小学毕业生需要择校,可以任选一所民办学校、子弟学校或富余学位公办寄宿制学校填报志愿。
2、志愿怎样生效?
答:今年小学毕业生微机派位实行“一次派位”。即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子弟学校微机派位是在同一天同一时段按先公办后民办的方式进行。凡参加民办初中派位的学生,如果派入志愿学校,则以该民办初中学校为最终录取结果;没有派入志愿学校的,则以原公办派位学校为最终录取结果。
3、公办初中志愿怎么填报?
答:公办初中志愿填报及录取方式为:每位小学毕业生必须在所属小学对应的一所或几所中学中填报一个升学志愿,若小学填报某中学的志愿人数少于或等于该中学在该小学招生的指标数,即自动被该中学录取;若填报某中学志愿的学生人数大于该中学在该小学指标数,则用微机派位的办法录取。志愿填报后,任何人不得更改。
4、民办初中志愿怎么填报?
答:民办初中和子弟学校初中、富余学位公办寄宿制初中作为一类志愿填报。志愿填报及录取方式为:参加民办、子弟学校、富余学位公办寄宿制学校微机派位的学生,在填报完公办初中志愿的基础上,可自愿填报城区范围内一所民办或子弟学校或富余学位公办寄宿制初中志愿。若填报某民办或子弟学校或富余学位公办寄宿制初中志愿人数小于或等于该民办或子弟学校或富余学位公办寄宿制初中招生计划数,该学生即按志愿录取;若填报某民办或子弟学校或富余学位公办寄宿制初中志愿数大于该民办或子弟学校或富余学位公办寄宿制初中招生计划数时,则按微机派位的方式录取。
小学毕业生不论是按志愿录取还是通过微机派位录取到民办或子弟学校或富余学位公办寄宿制初中的,其民办或子弟学校或富余学位公办寄宿制初中的录取结果为最终录取结果,其原公办初中派位结果自动取消(禁止公、民办学校学籍异动)。民办、子弟学校或富余学位公办寄宿制初中微机派位时没有派进的学生则根据其公办初中录取结果,到公办派位的初中就读。放弃民办或子弟学校或富余学位公办寄宿制初中志愿的学生,则不能填报民办或子弟学校或富余学位公办寄宿制初中的志愿。请家长及毕业学生慎重考虑其民办或子弟学校或富余学位公办寄宿制初中的志愿填报!
5、外地回长、跨区毕业生怎么填志愿?
答:外地回长、跨区小学毕业生分组对应公办中学初中招生计划数,各民办、子弟学校、富余学位公办寄宿制初中在城区招生的计划数,在填写志愿前张榜公布。
外地回长、跨区学生凭相关资料在规定时间、地点,分组统一填报志愿。如在规定时间内缺席者,则按服从分配处理。
2.小升初时怎样填写志愿
1.升学优先。
以保证被录取为第一目标,其他因素放在其次。高考成绩不大理想又希望尽快升学的考生,可采用这样的思路。
2.就业优先。把将来毕业后求职是否方便放在第一位,其他因素作次要考虑。
如果考生很有把握上线录取,可考虑采用此类对策。 3.性向优先。
以满足考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作为主导目标,对这次能否被录取,将来能否顺利就业不作过多要求。具有突出发展潜力、家庭条件较好的考生,可按这种思路进行抉择。
4.成本优先。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如果估计自己能够被录取,可以选择收费标准相对较低或奖学、助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和专业,把其他因素放在其次。
二 挑学校 1.逐步缩小候选范围 1 将候选院校清单排序。 2 先选大范围,然后逐步缩小,最后筛选。
第一步主要根据自身条件从自己在本省考生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着眼,看看在高考中正常发挥能达到哪一批录取院校的分数线,结合自己掌握的信息,从中挑出较大范围的一批院校。第二步是再缩小范围,即从其中挑出不超过10个的本省院校或外地院校备选。
第三步是全面权衡逐步淘汰一些,最后筛选出3所不同层次的院校,作为自己的重点志愿院校。往后各批院校都可依此法处理。
2.确定第一志愿学校 确定第一志愿学校,要把住两点,一是目标要准确,尽量争取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二是尽量选适合于自己的理想学校。为保证实现这两点,首先要依据自己的定位列出候选学校,将他们按录取分高低和自己喜欢程度排个序。
其次要顾及自己的志趣和高考发挥情况,实事求是地填报志愿。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在本科与专科之间,哪怕是调剂录取,最好先确保本科录取。
目前各个学校都有一些为学生发展个性提供的机会,如双学位、辅修专业、入学一年后重新选专业等。
3.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志愿表怎么填
7月5日(今天)8时30分开始,中考生将可网上填报志愿。今年中考首次实行考后知分填报志愿,因为本市公布了“一分一段”排名情况,即每一分数段对应的考生数量,考生可通过“一分一段”的排名情况,合理选择填报志愿。
一、四批次可填32个志愿
今年的志愿填报分为四个批次,共32个志愿。
被学校推荐成为贯通培养项目推荐生的考生可填报贯通第一批次的8个志愿,每个志愿可选择填报1个专业。
在提前招生方式中,符合条件的考生还可填报贯通培养项目第二批次的8个志愿,每个志愿可选择填报1个专业。
考生可在名额分配招生类型中,填报8个名额分配志愿,名额分配志愿包括名额分配、市级统筹和校额到校三类。
考生可填报8个统招志愿,每个志愿可填报2个专业。
温馨提示
填报志愿时要按志愿顺序连续填报,每个志愿先填报第一专业。
考生选择的专业如果没有住宿指标,其相应专业的“住宿情况”只能选择“走读”;如果选择的专业有住宿指标且考生要求住宿,要将相应专业的“住宿情况”选择为“住宿”。
选择的专业如果有加试要求,考生加试合格方可填报。 部分职技类学校(专业)有体检限制要求,考生体检符合要求方可填报。
贯通项目录取在其他提前招生学校录取之前进行,已被贯通项目录取的考生不能再参加其他提前招生学校、名额分配批次和统招的录取;已被名额分配、市级统筹和校额到校录取的考生,不能再参加统一招生录取,其填报的统一招生志愿自动作废。
二、中招报考4步走
第一步:登录。
考生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点击主页右上角“报名报考”图标打开页面,点击“2016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网上志愿填报”链接,进入中考网上报考登录页面。
第二步:预览基本信息。
考生首次报考时,直接进入志愿填报页面预览基本信息。其中,考生能否填报贯通培养项目、名额分配志愿,在“是否为贯通培养学校推荐生”“是否有贯通项目招生报考资格”“是否可填报名额分配志愿”栏中标记。 考生在预览以上信息时不能修改,如有异议,要及时与就读学校联系。
第三步:按要求填报志愿。
第四步:保存并打印志愿。
所有志愿信息填写完成后,考生要认真检查,确保完整无误。有打印条件的考生,可打印中考志愿填报表进一步核对。志愿信息确认无误后,考生要点击“保存”按钮。
温馨提示
在此提醒考生,考生在网上进行报考时,需要注意报考流程及以下几个问题:为了保证自己填输各项信息的安全,请选择安全的地方上网;注意信息保密,不要将用户名、密码等信息泄露给其他人;认真阅读报考须知,根据自己情况如实、准确填输各项内容。
三、专家建议
考生填报中考志愿要合理拉开梯度。贯通培养、名额分配志愿与统招志愿一样,8个志愿都是平行志愿,按“分分清”原则录取。在填志愿时,考生要可以选择1到2所学校“冲一冲”,中间安排3到4所适合的学校,再留1到2个志愿保底。
同时,考生要注意在填报名额分配志愿时,其最后一个志愿要和统招的第一个志愿拉开差距。如某考生统招第一个志愿的录取分数线为540分,而其名额分配的最后一个志愿录取分数线为539分,由于名额分配批次录取在统招之前,考生即使分数达到了540分,也会先被名额分配批次录取,从而失去被统招校录取的机会。因此,考生填报名额分配批次的学校一定要慎重。
4.如何填写中考志愿表
中考志愿的填报非常重要,同学们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再三考虑,下面和大家分享中考生填报志愿应遵守的七个关键原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认清自己实事求是 这是总的原则,脱离自身实际的志愿,要么不能达成,要么后悔莫及。 例如:一学生历史最高的成绩也就是全区中游,第一志愿或者前列志愿非要填报只有全区前100名才有可能考上的学校,这就有脱离实际之嫌了。 2、认真考察密切关注 孩子中考也是一件大事儿,考生和家长都不能临时抱佛脚,平时要多注意考试规则、录取规则的变化,也要对自己有报考意向的学校的情况多加关注。 例如,今年北京中考,某学校就取消了直升班,这时候,就要认真分析,这种变化会导致录取分数线的上升还是下降,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可以有的放矢
5.中考志愿怎么填
首先回答楼主第一个问题,并不是三个志愿都需要都填上,给楼主个详解:
你需要明确的三大问题
1.如果不把本校或某校填在第一志愿,是否影响录取?
不影响。中招录取的原则是:德、智、体全面衡量,从高分到低分,按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择优录取。误导或强迫考生必须把本校或某校填报在第一志愿的做法是没有政策依据的,也是侵害考生权益的。(必须填报为第一志愿的学校和专业除外。)
2.考生志愿信息上交后能否再更改?
不能更改。这是因为考生填报志愿是在统一规定的时间内、在不知道所报学校的报考人数、不知道自己考试分数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每个考生都希望争取到更多的录取机会,实现被最理想的学校录取的愿望。如果允许个别考生在得知学校报考人数、考试成绩等招生考试信息后更改志愿信息,则将破坏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原则。为了维护广大考生的利益,招生部门规定,考生志愿信息一旦经确认被采集后,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更改考生志愿信息。
3.借考生与正式生填报志愿有何不同?
借考生是无北京市正式户口的初三借读生(且不具备报考资格),正式生是指具有本市正式户口的应届初三学生和年龄在十八周岁以下(1986年9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往届初中毕业生,借考生可以在本市参加统一招生考试,但不允许填报升学志愿,只有正式生和符合报考规定的借读生才具有报考资格。
你需要避免的二个误区:
误区一:一味追求“非普高不上”。03年的中考出现了很多高分考生没有收到任何学校录取通知书的怪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考生填报志愿不当。在18万余名考生中,志愿上填写服从分配的考生仅1万余人,其中只有半数考生服从职技类学校分配,正是这样导致其中部份高分考生档案成为“死档”。今年取消了“是否服从其他院校分配”一栏,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考虑,慎重选择到底是上普高还是上“三校”。
误区二:过分保守,一志愿流失。每年的中考都会出现考前估分过于保守,而考试时超水平发挥的考生,本来可以填报市区重点高中的一志愿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很是可惜。中考与高考报名办法有本质的不同,高考是由大学决定考生是否录取,中考是由计算机按照程序进行录取。考大学时,确实会出现第一志愿学校没考上,第二志愿学校够分也不录取,甚至第三志愿学校也不录取的情况。中考就根本不同了,第一志愿如果没考上,计算机会看第二志愿够不够,第二志愿再没考上,计算机会看第三志愿够不够……直到被录取为止,只要分数够,相应的志愿学校就一定会录取。因此,中考填报志愿时,有潜力的考生前一二个志愿可选择较理想的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稍高于考生平时成绩的学校。这样,可避免考试时超水平发挥,成绩较高,志愿却并不理想而带来的遗憾。但随后的志愿必须实事求是地降下来。
所以楼主志愿上卫校当然可以将它放到第二志愿,第三志愿可填可不填。(不然的话,有可能楼主第二志愿报了一个普通高中,结果被录取了而你最想上的卫校却与你失之交臂,多可惜……)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