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过程方法怎么写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那些内容?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四)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五)作业安排 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2.如何组织和实施有效教学
1、有效的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1)钻研教材。教材是新课程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它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预设的基本线索,所以钻研教材是教师备课的必要环节。
(2)了解学情。了解学情不仅仅是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还应了解学生个体情况,不同的个体在同一个知识面前所表现出的接受、理解、运用的能力存在千差万别。根据了解到的情况,进行分层备课,使全体学生均能“吃饱、吃好”。
(3)组织教材。备课不是对原有教材的复述和教学的照搬,而是教师对教材知识的再学习过程,是寻求最佳教学方法、传授知识的课堂艺术设计过程;是结合学习实际,对教材要点重新构思及巧妙安排的再创作过程。
2、课堂组织实施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课堂是课题研究的实验基地。新课程要求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独立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态度,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我们认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
(1)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
(2)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
(3)有效的合作与交流策略
(4)有效的探究学习策略
(5)有效的课堂练习策略
(6)有效的课堂评价策略
3、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助推器
教师作为“实践反思者”要做好自我评价研究。教学的有效性更多地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反思能力的提高,开展教学反思的研究,从而推动教师成为教学的实践者、思考者、研究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加以反思、研究与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与外来研究者相比,教师处在一个及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有最佳的研究机会。
教师如何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我们设想的策略是:提问——诊断——改进。教学后,对于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怎样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改进?”“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哪些能力得到培养,欠缺的是什么,怎样改进?”等等。
3.怎样做好课程的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
年轻教员在接受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后,首先要全面认识本专业的教学总体设计,然后认真搞好本门课程的教学设计,并在每节课的授课过程中做好组织与实施工作,才能上好课。
一、年轻教员必须明确所任课程在本专业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我国目前的教育结构有四种,即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普通高中与9年义务教育。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用于培养各专业的博士、硕士层次的研究人才;工程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用于在本科、高职院校、中专、技校等培养这两类技能和管理型人才;普通高中与9年义务教育为基础教育。
在各种教育结构中,都详细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方案中对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与原则、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及要求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这个方案就是各个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是各个专业组织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众所周知,这个总体方案就是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结合各自专业创办的历史和对人才的现实需要制定的。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它明确规定了每门课程的类别、地位、学时、教学要求、主要内容、实践环节和考核方法等。
每位教员只有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出发,清楚认识所任课程在其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目的和要求。才能自觉地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的主旨,有的放矢地搞好教学工作。
比如机械制图课程,对于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而言,重点是读图。即能读懂零件图、局部装配图和总装配图,读懂飞机图。
而不是用尺规绘制飞机或航空发动机的零件设计图。再如,机械设计基础课,主要讲常用机械及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基本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及设计步骤,对于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刚度计算则讲得很少。
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学员能理解飞机或发动机构造中的有关常用机构的运动源于:论文致谢怎么写原理。就是在有关机械零件的设计中,如链条传动,在飞机和航空发动机中根本不用,可以不讲;再如,航空材料学课程中,尽管铸铁是工业重要的结构材料,并且白口铸铁一节在相图理论中又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共晶反应典型代表。
但在航空材料学中不应该讲。因为从实际应用角度看,碳钢尚且极少应用,更何况铸铁。
因此,在航空材料学课程中,我们一直将有色金属及其应用,即铝合金、镁合金和钛合金作为重点讲述。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地自觉地围绕着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搞好所任课程的教学工作。
年轻教员要加强现代先进教育理论的学习,明了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在教育理念上与研究型人才的区别,后者要求“理论够用,注重应用”、“不追求每门课程中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只有深刻了解学员的培养目标,了解他们就业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主动地、积极地在教学实践中探索适于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年轻教员要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看待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过程,搞好教学设计 众所周知,教学是由学校、专业、教员、学员、教材、教学媒体、评估方法等组成的动态系统。说它是动态,主要指时间、空间、内容、方法和对象都会发生变化。
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做指导,采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和现代教学技术,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策略和媒体,并对教学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称为教学设计。分析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及其在整个系统中的功用,进行优化处理,使得系统综合功能发挥最好,就是教学设计。
它包括四个层面的设计,即学校、专业、课程的宏观与微观设计。学校层面的设计,包括学校的定位,办学的目标,办学的条件等;专业层面的设计,包括专业的定位、目标、教学条件等;课程宏观层面的设计,包括课程的标准、教材的选择、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择等;课程的微观设计,包括每一节课的内容选择、讲授方法和步骤安排、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作业的布置等。
教学实施则指讲好每次课,做好每次试验、安排好复习和考试、做好授课总结等。显然,年轻教员必须了解前两个层次的设计,而重点是做好后两个层次的设计及其做好教学的实施工作。
为了搞好所任课程宏观层面的设计。首先,认真研究所任课程的课程标准。
只有这样,才能明确所任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与前后课程的关系;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好教材;才能对学员提出合理的要求;才能使自己的工作不陷入盲目性。其次,认真选择合适的教材十分重要。
毕业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各个专业的年轻教员,到军队院校的相应专业担任专业基础课比较多。由于地方各个本科院校的同名专业与军队院校的专业有很大区别。
因此,选择教材对搞好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这就使得年轻教员在教材选取上面应该注意很多地方。再次,要安排好教学进度计划和考核方法。
对教学计划中的主要内容,必须采用考核方法,否则可以安排自学或简要介绍,也就没有必要安排相应的考核。 为了搞好所任课程微观层面的设计。
首先就要备。
4.教案中的组织教学怎么写
教案一般分为(详案的写法):首先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写出要复习的内容,比如说,如果你要写的是平方根(3)的教案,你可以在复习回顾里先写: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可以假设学生回答了:算术平方根.那么你再问,什么是算术平方根.二、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写出你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还有一些问话要怎么问,你也可以假设学生要怎么回答.题目也都要写上哦.三:例题解析:写出本节课的例题,可以有多重求解方法,这边最好先预算一下你打算用几分钟来讲这一块的内容.四:巩固提高:这一块一般都是练习题,你写好练习就好了,一般不用自己写答案五:本章小结:这结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自己要先写好,到底学了什么.因为学生不一定能够说全到底学了什么,你要自己总结出来六、布置作业七、板书设计。
5.浅谈如何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
一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师生都要遵守课堂的记录,自居维护课堂的秩序,从而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使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现,而徐促进师生遵守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秩序,则依靠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来实现,因此,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是教学后动顺利进行而正常进行的保证。
二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影响着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而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则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和教育青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还取决于一定的教育情境。而“课堂教学气氛”是其中的软环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这种课堂气氛形成后,往往能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影响并调节者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参与与情绪,所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师生双方满足需要的程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能做好良好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就会使学生目标明确,并能在良好秩序的课堂里学习和活动,从而体现群体生活的愉悦,增强个人安全感。提高学习的效果,学有所成就会对教师表现出有好,信赖和感激,使师生关系向良性方向发展,因此,课堂里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有利于教师良好的组织与管理工作的促成。
四理解和评价学习目标。
多尹尔说过:“学生的学习效率,取决于我们多大程度上希望他们完成这些任务,以及学生对当时学习目的的理解程度。因此重要的是突出教学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把参与本身当成了最终目的。”不幸的是,许多学生并不真正理解他们为什么参与一项学习活动。他们学习是为了高分,宽慰他们的父母或教师,或避免惩罚。许多成绩差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做作业,而且各种成绩水平的学生中几乎没有几个人真正明了为什么做这些作业。成绩较差的学生在乎的是完成作业的这件事,而且常常是敷衍了事,甚至是抄袭。正如他们自己所说:“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但我做了。”即使是成绩好的同学完成了作业,也没有什么能证明他们理解了做这些作业的意义。通过分析教师如何向学生布置作业可知,教师未能强调作业的目的和意义,是作业质量不高的一个原因。教师应就教学活动的意图向学生做出具体的解释。这样做不仅提供了机会让学生研究并讨论学习目标,也帮助学生理解了学习的过程。
五理解学习过程:重新定位与消除神秘。
在《教育文化》一书中,布鲁纳写道:现代教育学越来越倾向于,学生应该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这一主张。这种观点对教育理论家和教师帮助学生发展多元认知极为关键,即,让学生理解自己的学习与思维过程,就像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学科内容一样。仅仅形成技能和积累知识是不够的。学生在帮助下通过思考自己的学习状况,以及怎样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就可以达到精通学业的程度。首先,在学年开始就使学生理解学习的功能;其次,要向他们讲授本章的基本思想;再者,学生们应该学习各种学习方法;最后,当学生理解了学习的不同层次,以及为什么要求给他们学习各种知识时,他们会成为更积极的学习者。
六极参与学习过程并把学科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
帮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与课堂内容之间建立重要联系,有一个有趣的方法,即为将来制定计划。这种计划要求学生写出长大后想做什么。这不仅包括他们想从事的工作,还包括他们怎么度过闲暇时光,他们在家庭中或社区团体中的角色等。在学生学习不同的知识领域时,问他们现在所学的知识将怎样帮助他们享受以上的活动,或更成功地完成成人的工作。当前的一些教学法,如读写整体语言教学法、综合课程法以及现实问题解决法,都是促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把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重要方法。当有效地实施这些方法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减少行为问题。
6.如何组织和实施有效教学
1、有效的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1)钻研教材。
教材是新课程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它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预设的基本线索,所以钻研教材是教师备课的必要环节。(2)了解学情。
了解学情不仅仅是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还应了解学生个体情况,不同的个体在同一个知识面前所表现出的接受、理解、运用的能力存在千差万别。根据了解到的情况,进行分层备课,使全体学生均能吃饱、吃好。
(3)组织教材。备课不是对原有教材的复述和教学的照搬,而是教师对教材知识的再学习过程,是寻求最佳教学方法、传授知识的课堂艺术设计过程;是结合学习实际,对教材要点重新构思及巧妙安排的再创作过程。
2、课堂组织实施是有效教学的关键课堂是课题研究的实验基地。新课程要求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独立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态度,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我们认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1)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2)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3)有效的合作与交流策略(4)有效的探究学习策略(5)有效的课堂练习策略(6)有效的课堂评价策略3、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助推器教师作为实践反思者要做好自我评价研究。
教学的有效性更多地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反思能力的提高,开展教学反思的研究,从而推动教师成为教学的实践者、思考者、研究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加以反思、研究与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与外来研究者相比,教师处在一个及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有最佳的研究机会。
教师如何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我们设想的策略是:提问诊断改进。教学后,对于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怎样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改进?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哪些能力得到培养,欠缺的是什么,怎样改进?等等。
7.教学方法与手段中的课程内容组织怎么写
(1)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
(2)当代教学方法的特征
①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为出发点,突出了教学的发展性。
②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中心,突出了教学的双边性。
③以发挥非认知因素为手段,突出了教学的情感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