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国古代数字怎么写
各国古代数字如下:
中国古代:
小写: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
大写: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
阿拉伯:0/1/2/3/4/5/6/7/8/9/0;
拉丁语:Unus, duo, tres, quatuor, quinque, sex, septem, octo, novem, decem
俄语:Один, два, три, четыре, пять, шесть, семь, восемь, девять, десять
法语:Un, deux, trois, quatre, cinq, six, sept, huit, neuf, dix
意大利语:Uno, due, tre, quattro, cinque, sei, sette, otto, nove, dieci
希腊语:Ένα, δύο, τρία, τέσσερα, πέντε, έξι, επτά, οκτώ, εννέα, δέκα
韩语:하나, 둘, 셋, 넷, 다섯, 여섯, 일곱, 여덟, 아홉, 열
瑞典:Ett, två, tre, fyra, fem, sex, sju, åtta, nio, tio
同一个数在不同的记数系统中有不同的表示,比如,数37(阿拉伯数字十进制)可以有多种写法:中文数字写作三十七罗马数字写作XXXVII阿拉伯数字二进制写作100101(除十进制和二进制外还有八进制);英文名;Digital
扩展资料
数字分好几种,阿拉伯数字是最普遍的一种。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只是先传播到阿拉伯,然后传向世界的,所以称之为“阿拉伯数字”。
数字是一种用来表示数的书写符号。不同的记数系统可以使用相同的数字,比如,十进制和二进制都会用到数字“0”和“1”。
阿拉伯数字的起源
公元500年前后,随着经济、种姓制度的兴起和发展,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的数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天文学家阿叶彼海特在简化数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数字记在一个个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个符号,比如是一个代表1的圆点,
那么第二格里的同样圆点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圆点就代表一百。这样,不仅是数字符号本身,而且是它们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样拥有了重要意义。以后,印度的学者又引出了作为零的符号。可以这么说,这些符号和表示方法是阿拉伯数字的老祖先了。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阿拉伯数字
2.阿拉伯人数字1
阿拉伯人数字写法如下图:
拓展资料:
阿拉伯数字,是现今国际通用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正因阿拉伯人的传播,成为该种数字最终被国际通用的关键节点,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算筹”,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20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阿拉伯数字
3.一二三的阿拉伯数字怎么写
阿拉伯数字 国际通用的数字(由印度人发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由欧洲人将其现代化),就是0,1,2,3,4,5,6,7,8,9共10个计数符号。
采取位值法,高位在左,低位在右,从左往右书写。借助一些简单的数学符号(小数点、负号等),这个系统可以明确的表示所有的有理数。
为了表示极大或极小的数字,人们在阿拉伯数字的基础上创造了科学记数法。 最新发现 目前,大家都认为阿拉伯数字只是抽象的符号,是没有具体含义的。
但是,据法国人米歇在外星十日游后带回的信息表明,我们所用的数字并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由具体含义的—— 1有1只角,2有2只角……9有9只角,0没有角。以此类推。
需要说明的是,符号的外角(大于180°)不计算在内,如图: 根据《海奥华预言》[1]所说,我们所用的数字是由海奥华人创造并传入的——它的每个符号代表相应数字所含的角!如果我们现在所通用的数字是印度人创造并传入阿拉伯的,则他们决不可能不知道符号其中所代表的含义!这样也就可以得到反证——阿拉伯数字决不是印度人创造的。 阿拉伯数字的历史 公元3世纪,印度的一位科学家巴格达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最古的计数目大概至多到3,为了要设想“4”这个数字,就必须把2和2加起来,5是2加2加1,3这个数字是2加1得来的,大概较晚才出现了用手写的五指表示5这个数字和用双手的十指表示10这个数字。这个原则实际也是数学计算的基础。
罗马的计数只有到Ⅴ(即5)的数字,Ⅹ(即10)以内的数字则由Ⅴ(5)和其它数字组合起来。Ⅹ是两个Ⅴ的组合,同一数字符号根据它与其他数字符号位置关系而具有不同的量。
这样就开始有了数字位置的概念,在数学上这个重要的贡献应归于两河流域的古代居民,后来古鳊人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进,并发明了表达数字的1,2,3,4,5,6,7,8,9,0十个符号,这就成为今天记数的基础。八世纪印度出现了有零的符号的最老的刻版记录。
当时称零为首那。 公元500年前后,随着经济、文化以及佛教的兴起和发展,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的数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天文学家阿叶彼海特在简化数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数字记在一个个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个符号,比如是一个代表1的圆点,那么第二格里的同样圆点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圆点就代表一百。这样,不仅是数字符号本身,而且是它们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样拥有了重要意义。
以后,印度的学者又引出了作为零的符号。可以这么说,这些符号和表示方法是今天阿拉伯数字的老祖先了。
两百年后,团结在伊斯兰教下的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围的民族,建立了东起印度,西从非洲到西班牙的阿拉伯帝国。后来,这个伊斯兰大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国家。
由于这两个国家的各代君王都奖励文化和艺术,所以两国的首都都非常繁荣,而其中特别繁华的是东都——巴格达,西来的希腊文化,东来的印度文化都汇集到这里来了。阿拉伯人将两种文化理解消化,从而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大约700年前后,阿拉伯人征服了旁遮普地区,他们吃惊地发现:被征服地区的数学比他们先进。于是设法吸收这些数字。
771年,印度北部的数学家被抓到了阿拉伯的巴格达,被迫给当地人传授新的数学符号和体系,以及印度式的计算方法(即现在用的计算法)。由于印度数字和印度计数法既简单又方便,其优点远远超过了其他的计算法,阿拉伯的学者们很愿意学习这些先进知识,商人们也乐于采用这种方法去做生意。
后来,阿拉伯人把这种数字传入西班牙。公元10世纪,又由教皇热尔贝•奥里亚克传到欧洲其他国家。
公元1200年左右,欧洲的学者正式采用了这些符号和体系。至13世纪,在意大利比萨的数学家费婆拿契的倡导下,普通欧洲人也开始采用阿拉伯数字,15世纪时这种现象已相当普遍。
那时的阿拉伯数字的形状与现代的阿拉伯数字尚不完全相同,只是比较接近而已,为使它们变成今天的1、2、3、4、5、6、7、8、9、0的书写方式,又有许多数学家花费了不少心血。 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但却是经由阿拉伯人传向四方的,这就是它们后来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原因。
公元前2500年前后,古印度出现了一种称为哈拉巴数码的铭文记数法。到公元前后通行起两种数码:卡罗什奇数字和婆罗门数字。
公元3世纪,印度科学家巴格达发明了阿拉伯数字。公元4世纪后阿拉伯数字中零的符号日益明确,使记数逐渐发展成十进位值制, 例如公元8世纪后出现的德温那格利数字。
大约公元9世纪,印度数字传入阿拉伯地区,从原来的婆罗门数字导出两种阿拉伯数字:被中东的阿拉伯人使用的东阿拉伯数字和被西班牙的阿拉伯人使用的西阿拉伯数字。东阿拉伯数字和阿拉伯人现在使用的形式很相似,西阿拉伯数字后来发展成我们广泛使用的形式。
阿拉伯数字笔画简单,书写方便,加上使用十进位制便于运算,逐渐在各国流行起来,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 阿拉伯数字在Unicode码中的位置是048到057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零”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还发明了现在一般通用的定位计数的十进位法。
由于定位计数,同一个数字符号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就可。
4.各国数字的写法
中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拉丁语Unus, duo, tres, quatuor, quinque, sex, septem, octo, novem, decem
俄语Один, два, три, четыре, пять, шесть, семь, восемь, девять, десять
法语Un, deux, trois, quatre, cinq, six, sept, huit, neuf, dix
意大利语Uno, due, tre, quattro, cinque, sei, sette, otto, nove, dieci
希腊语Ένα, δύο, τρία, τέσσερα, πέντε, έξι, επτά, οκτώ, εννέα, δέκα
韩语하나, 둘, 셋, 넷, 다섯, 여섯, 일곱, 여덟, 아홉, 열
5.阿拉伯数字1到100怎么写
阿拉伯数字从1写到100按顺序如下:
1 、2、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15、16、17 、18、19 、20
21、22、23、24 、25 、26 、27、28、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39 、40
41 、42 、43、44 、45 、46、47 、48、49、50
51 、52、53、54 、55 、56 、57、58、59、60
61、62 、63 、64 、65 、66、67 、68 、69 、70
71 、72 、73、74、75、76 、77 、78、79 、80
81 、82、83、84 、85、86 、87、88 、89、90
91 、92 、93 、94 、95 、96、97、98、99、100
“阿拉伯数字”的名称由来:
公元700年左右,阿拉伯人征服了印度旁遮普地区,他们吃惊地发现:被征服地区的数学比他们更先进。
后在公元771年,阿拉伯帝国首都迎来了一场风靡国家的盛况,印度数字正式被引入阿拉伯帝国。
那时印度旁遮普地区的数学家被阿拉伯帝国抓获,并强迫将“0”到“9”的数字以及计算方法(即我们现在用的十进制法)传授给首都巴格达人民,这才使得阿拉伯数字第一次展现在阿拉伯人面前。
由于阿拉伯数字书写方便、使用简单,所以很快在整个阿拉伯国家普及使用。
后又经阿拉伯国家的商人传到了远在西方的欧洲,当时欧洲人使用的还是写法繁杂的罗马数字,远不及阿拉伯数字简单明了,因此这些数字很快在欧洲国家普及开来,被人们所接受。
扩展资料:
阿拉伯数字使用的场合
科技书刊阿拉伯数字使用的总体原则是: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主要使用场合有:
(1)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如:20 世纪 90 年代、2005 年 12 月 12 日、16时 15 分等。
(2)计数单位前的数字。计数单位前大于 10 的数字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整数 1~10,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又很得体的地方,也应该用阿拉伯数字。如:12 支铅笔、4 根管子、1 朵花等。
(3)计数的数字。不论是图表还是记述性文字中,计数的数字都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包括整数、小数、百分数、比例等。
(4)型号、编号、序号、代号等。科技论文中经常出现仪器型号、样品编号、标准号等,这些都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序数词前经常带有“第”字。如:ML 1332 检测仪、GB 18745、第8 小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