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业”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该字即为“业”字繁体字。
业[yè]
1. 国民经济中的部门:工~。农~。
2. 职务,工作岗位:职~。就~。
3. 学习的功课:学~。肄~。毕~。~精于勤。
4. 重大的成就或功劳:创~。丰功伟~。~绩。
5. 从事:~医。~商。
6. 财产:产~。
7. 既,已经:~已。~经。
8. 佛教名词:~报(佛教指善行、恶行的报应)。~障(亦称“孽障”)。
9. 姓。
组词:
创业[chuàng yè]:亦作“剙业”。开创基业。汉 张衡 《西京赋》:“ 高祖 创业,继体承基。” 宋 陈亮 《酌古论·桑维翰》:“或难于剏业而资为声援,或急于中兴而用为辅翼。” 清 昭连 《啸亭杂录·洛翰》:“ 高皇帝 创业之初,有 洛翰 者,本 刘 姓, 中原 人。” 郭小川 《他们下山开会去了》诗:“在整个创业时期,它发挥了最卓越的力量。”
职业[zhí yè]:个人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允许他选择他的职业。指分内应当做的事。
业已[yè yǐ]:亦作“ 业以”。已经。
业主[yè zhǔ]:指拥有产业或企业所有权的人。
毕业[bì yè]:学生在学校或训练班修业期满。
2.“属”的繁体字怎么写
“属”的繁体字是“属”
“属”有两个读音:shǔ、zhǔ
● 属【shǔ】
1. 同一家族的:亲~。眷~。烈~。
2. 类别:金~。吾~。
3. 有管辖关系的,归类:~于。~下。~地。
4. 生物群分类系统上,“科”下有“属”,“属”下有“种”。
5. 系,是:~实。纯~谣言。
6. 用十二生肖记生年:~相。
● 属【zhǔ】
1. 连缀,接连:~文。~和。
2. (意念)集中于一点:~仰(注视仰望)。~望。~意。
3. 古同“嘱”,嘱咐,托付。
4. 倾注,引申为劝酒:“举酒~客”。
5. 恰好遇到:~京师乱。
词组:
1. 亲属 【qīn shǔ】有血缘或姻缘关系的人;尤指有血缘关系的人。
2. 从属 【cóng shǔ】附属;依附。
3. 所属 【suǒ shǔ】统属或隶属的。
4. 金属 【jīn shǔ】一大类物质(如金、青铜、钢)的任一种,它们共同特征是:典型地显出特有的光泽,是良好的导电体和导热体,不透明,可熔,通常可锻而有延展性。
5. 隶属 【lì shǔ】受统辖;从属。
造句:
1. 他命令所属部队立即出发。
2. 参加高考的同学请向所属学校索取招生简章。
3. 他命令所属单位彻查此事。
4. 直辖市是直接隶属**的市。
5. 公司领导因本月业绩不佳而对下属大发雷霆。
出处:
1. 又非亲属。——《资治通鉴·唐纪》
2. 但系董卓亲属,不分老幼,悉皆诛戮。——《三国演义》
3. 穿了黑衣,做个行脚僧打扮,辞了亲属出家访道。——《初刻拍案惊奇》
4. 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吕氏春秋》
5. 尧教于隶属,而民不听。至于南面而王天下,令则行,禁则止。——韩非子《难势》
3.起的繁体字怎么写的
起,读音 qǐ,以上是他的繁体字 一、字形结构 首尾分解查字:走巳(zǒu si) 汉字部件构造:走巳 笔顺读写:横、竖、横、竖、横、撇、捺、横折、横、竖弯钩 康熙笔画:10 部外笔画 3 二、基本释义 ⒈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床。
~立。~居。
~夜;⒉ 离开原来的位置:~身。~运。
~跑;⒊ 开始:~始。~码(最低限度,最低的)。
~步。~初。
~讫。~源;⒋ 拔出,取出:~锚。
~获;⒌ 领取(凭证):~护照;⒍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伏。~劲。
~色;⒎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风。~腻。
~敬。~疑。
~义。~诉;⒏ 长出:~痱子;⒐ 拟定:~草;⒑ 建造,建立:~房子。
白手~家;⒒ 群,组,批:一~(一块儿);⒓ 量词,指件,宗:一~案件;⒔ 自,从:~小儿就淘气;⒕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掀~。
兴(xīng)~;⒖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来;⒗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经得~检验。
17.姓氏 三、详细出处 (1) 形声。从走,巳声。
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2) 同本义 起,能立也。
——《说文》曩子坐,今子起。——《庄子·齐物论》载起载行。
——《诗·小雅·沔水》请业则起。——《礼记·曲礼》子墨子起。
——《墨子·公输》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夫起大呼。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口技》妇亦起大呼。——清《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口技》起在(起来);起舞(起身而舞。
欢欣的样子);起坐(起立与坐下);起谢(起立谢过)。(3) 起床 起视四境。
——宋·苏洵《六国论》不敢同卧起。——清·方苞《狱中杂记》又如:起去(指起床);起炕(起床) (4) 产生;发生 [produce;happen;take place]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陈寿《隆中对》夫齁声起。——《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起于远近之比例。
——蔡元培《图画》十日而变已起。——清·梁启超《谭嗣同传》(5) 开始;开端 项庄拔剑起舞。
——《史记·项羽本纪》语从何起。——清·袁枚《祭妹文》又如:起末(始末);起票(起码);起为头(开头);起工(动工;开工) (6) 源起;起因于 辛苦遭逢起一径。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 又如:起首(发端;原由);起倒(说头;缘由);起本(起因;由来) 例:明代医家张景岳,善用熟地,屡起沉疴,人称“张熟地”。这里的“起”,可不能理解为“长”,它和“起冻疮”里面的“起”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7) 起身,动起来,采取行动 广起。——《史记·陈涉世家》惊起一滩鸥鹭。
——宋·李清照《如梦令》君起以伸其愤。——张溥《五人墓碑记》起而拯之。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8) 起义,起事,闹事 并举而争起。——汉·贾谊《论积贮疏》并起而亡秦族。
—— 汉·贾谊《过秦论上》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资治通鉴·赤壁之战》王起师于滑。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发也。”
英、霍山师大起。——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9) 隆起,凸起,耸立 执图诣寺,有古陵蔚起。
——《聊斋志异·促织》四面峭壁拔起。——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10) 草拟 这讣帖底稿,是那个起的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11) 使疏松 春锄,起地;夏为锄草。
——《种谷》。石声汉校释:“起,使土疏松。”
(12) 扶持 世相起也。——《国语》。
韦昭注:“起,扶持也。” (13) 取[证件、书信等] 先在府县起了文书。
——《镜花缘》(14) 兴建;建造。如:起屋(建造房屋);起造(建造);起冢(营造坟墓);起楼(造楼) (15) 征收;征召 如:起差(征派);起集(征集);起动(征用) 鼎湖髯飞,征书羽下,乃起先生(袁可立)田间。
——明 杜云构《袁节寰晋大司马奉命乘传锦还序》(16) 使死者复活 如:起尸(使死人复活);起生(死而复生) (17) 举用 如:起废(重新振兴已被废弃的事物) 越一岁,用廷推起(袁可立)兵部右侍郎。——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又如袁司马之起废谠论,李司农之裕国宏谟。
——《睢州志·艺文》(18) 离开;除去 如:起油(除油);起钉子(拔除钉子) (19) 开启,张开 如:起齿(张唇露齿;开口);起张(张开;掀开) (20) 出身 应元起掾吏。——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21) 起冻疮,表示“长了。
[1] 四、词性 〈动〉 形声。从走,己声。
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同本义 [stand up] 起,能立也。
——《说文》曩子坐,今子起。——《庄子·齐物论》载起载行。
——《诗·小雅·沔水》请业则起。——《礼记·曲礼》子墨子起。
——《墨子·公输》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介〉 放在时间或处所词的前面,表示始点,相当于“从”、“自”、“由” [from]。
如:起这儿剪下来;我起北京来。〈副〉 用在动词后作为补足语,表示动作的向上方向 [used as a complement after a verb indicating the upward direction] 卷起千堆雪。
——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小虫跃起。——《聊斋志异·促织》跃起持之哭。
——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