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袁刚讲座后的收获
在今天下午,华苑快速作文的创始人、"中国快乐作文第一人"袁刚教授风尘仆仆的来到我们学校,为师生们奉献了一场充满激情的高分快乐作文专题会。在讲座过程中, 袁刚教授以风趣幽默的话语来为我们讲解,我们不但获得了欢乐,更从中获得了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其实在上这节作文课之前,我觉得作文课非常的枯燥、无味,一点课堂气氛都没有。但是今天我听了袁刚老师的讲座,并且做了一回袁刚老师的学生,真正的领教了一下袁刚老师上课的不同。
首先,袁刚老师来了一个自我介绍,说:"有人一看到我,就说:'哎呀,袁老师,我一看到您我就想起您的名字。'……,话还没有说完,就已经引起了我们全场的哈哈大笑(*^_^*)!瞧,你听过这样自我介绍的老师吗?你肯定没听过,就这个小小的见面,我们都已经对袁刚老师产生了一次很好的感觉。
之后,老师又叫我们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的体态,不一会儿,五花八门的成语在我们全场同学的嘴中一个接着一个的冒了出来:风度翩翩、风趣幽默、满面红光……,竟然还有肥肥胖胖的。接着,袁老师拿出一个苹果,放在鼻前使劲闻了又闻,然后对大家说:"我做了这个动作,大家看看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这个苹果。"话音刚落,一句"香味扑鼻",紧接着又一句"香飘四异"……哎呀呀!反正说什么的都有。别急,更好玩的在后头呢!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只猴子,让我们来说说猴子的特点,这个说:"屁股是红通通的。"那个说:"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我觉得猴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机灵,刚好老师又叫到我:"我站起来响亮的说'机灵活泼。'老师夸奖了一番,又去叫别人了,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老师又说:"这个猴子的名字叫馋馋。它很馋,一天,它妈妈要它去给病中的外婆送一篮苹果,到外婆家的路很长,太阳很晒,馋馋又很馋,你们说它会不会在半路把苹果吃掉?"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都开始讨论起来,袁老师又别出心裁的设置了一场辩论赛,认为馋馋会吃掉苹果的为正方,认为馋馋不会吃苹果的为反方。我和王思远、林海婷、孙蓓都认为是馋馋不会吃苹果,可孙真认为馋馋会吃掉苹果。于是,我们两队已孙真和王思远率领的两只队伍开始开战了,随着分数的不断增加,我们的战争越来越激烈,正方得分欢呼,反方得分庆祝,基本上可以是打得水火不容了。
老师及时刹住我们的话头,又说:"光争论这个环节到此结束,现在开始表演环节。"老师又在观众和两队之间选出了馋馋和妈妈、外婆,淘汰的人就做太阳和被太阳晒蔫的大树和小树。其中,王思远被选为做妈妈……第一轮表演结束,我们台上台下的人又做评委,我是第一个评的。之后,我们又重新演了一次,结果非常成功。
老师说:"有评委就得有导这部戏的导演,有导演就必须要有编剧,现在,你们现在就来当一回编剧,计时十五分钟,预备--开始。"
立刻,会场里鸦鹊无声,静的出奇。一眨眼,十五分钟,马上就过去了,老师就让我们互相交互看。(我写的就不发表在这篇文章了,我将会专门写一篇发到博客上去的)
然后老师又让我们给这个故事起一个名字,同学们争相告诉袁老师,而且都是有关苹果的、孝敬的……,我本来也想说,可一想起爸爸说写作文最忌讳的就是大陆货(就是别人用过的东西你再用)了,我就改变了主意,说一个含有深刻意义的题目,老师叫完我身边的冷萌荫,就叫道我了,我说:"选择。"老师惊叹道:"好有哲理的题目啊,……非常棒。""Yes!"我自己在心里说。
终于,到最后一个环节了,袁老师让我们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顿时,会场里一片喧闹声响起,可惜老师只挑了几个上去说,并且我们班的余浩获得了袁刚老师写的一本书,那时我都要羡慕死了。
不过虽然没有说给袁老师听,但我还是想说:"我非常感谢袁老师上的这一节作文课,从一个小小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两个深刻的道理:1、学会感恩.2、学会尊老.我相信,我从今以后都不会讨厌作文课了,因为今天,袁刚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课!"
自己剪裁吧
2.北京王晶老师家长讲堂
认为王晶老师的讲座既富有理论性也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现场家长纷纷走上前台围住王晶教授,熟知孩子的性格特质,王晶教授一一做了具体分析,并用自己教育女儿的亲身案例娓娓道来,这种别具一格,学校领导高度肯定并给王晶老师敬献鲜花 演讲结束后,参加活动的家长们和学校领导对专家的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演讲结束,真正活出自己的精彩,参加活动的家长预登记后可到指定校区进行认知类型的测试学校领导致欢迎词 学校领导对王晶教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邀请王晶老师在红钢城小学名家题名薄上题词。
王晶教授讲座主要从孩子的五种认知类型来告诉在座的家长如何有针对型的对孩子进行“他自己”的教育,然后因材施教,孩子才能找到自信,亲切的讲座风格赢得现场的阵阵掌声。王晶老师现场精彩的演讲 王晶老师还深入浅出地从反面分析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弊病,提出了在我们今天的整个的教育中,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过程为什么会感觉到对有些力不从心。
通过援引国内外的调查及身边大量生动案例,就孩子的认知类型向王晶教授咨询,通过平时的了解,原因就在于家长和老师没有对孩子的认知类型没有了解清楚。讲座中,王晶教授鼓励家长学会观察。
因家长的热情,王晶老师决定把孩子认知类型的测试卷留给学校。
3.听教育讲座有什么收获
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可以学会更好地和子女沟通,从而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通过教育讲座,可以直接咨询教育权威人士自己的问题,对症下药,效果更为显著。可以让家长提升自身素质,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在受教育的时候能够不产生叛逆心理。
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度,让家长把更多时间放在孩子身上。扩展资料:一关于家庭中的集体主义教育及威信的确立 集体主义教育观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如何组织和培养儿童集体是马卡连柯全部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
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上马卡连柯同样强调了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马卡连柯认为,旧式的家庭是一种父权的家庭,孩子的生活完全服从父亲的意志。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家庭首先是一个苏维埃的集体,它与旧家庭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此。每个苏维埃家庭,“都是由享有平等权利的社会成员构成的集体,家长与儿童的区别在于家长领导着家庭,儿童在家庭中接受教育。”
儿童将成长为怎样一个人,取决于儿童本人的能力和所受的教育。为了使家庭教育得以顺利地进行,马卡连柯要求家长们懂得,第一,在家中他们“不是绝对的、不受任何约束的主人,家长必须从孩子幼年起,在孩子的一举一动中,在孩子的游戏中培养他集体生活的习惯,不可让孩子成为“利己主义者”。
第二,家长要为自己的家庭,为自己的孩子对“苏维埃的法律承担责任”。每个做父母的都应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活,任何移情别恋造成的家庭的破裂都会病态地反映到儿童的教育上。
第三,家长应通过自己的心灵、自己的思想,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传达给孩子,让孩子产生兴趣,让孩子为家长对社会作出的成就感到自豪,从而把孩子从小就融入社会的大集体中。第四,家长是家庭集体的领导成员,他必须以身作则,这是首要的和最主要的教育方法。
第五,家庭教育工作的实质不在于家长对孩子的直接影响,而在于家长是如何组织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如何组织孩子的生活。没有威信就不可能进行教育。
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威信就是父母的价值与力量所在。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听话就说明家长有威信,于是为了达到听话的目的而去追逐自己的威信,从而培养出了懦弱的孩子。
马卡连柯在《儿童教育讲座》中分析了几种建立在这种错误基础上的威信。虚假的威信尽管有着形形色色的表现,但都是“以故意做作为原则,力图用任何手段制造‘听话’的假象”。
马卡连柯指出,真正的威信应该是以了解、以帮助、以责任心获得的威信。二、关于百分之百成功的教育 马卡连柯的以下两个观点是每一位家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予以充分重视的。
第一,马卡连柯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 “孩子将成为怎样的人,主要取决于家长在他5岁前把他造就成什么样子。如果孩子在5岁前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那么以后就不得不进行再教育。”
马卡连柯认为,“这种再教育工作,并非每个家长都能做到。”因此,马卡连柯忠告每位家长“要始终做好教育工作,力争将来不必再做任何改造工作,力争在一开始就把一切都做对。”
第二,马卡连柯坚定地认为,在儿童的教育中不允许有任何一个不合格品,不使任何一个儿童由于不良的教育而成为废品。三、关于教育中的尺度和分寸 马卡连柯强调进行教育工作并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只要具有健全的理智就可以了,健全的理智表现为善于掌握尺度与分寸。
一方面家长本人要善于掌握尺度与分寸,另一方面要从小培养孩子学会掌握尺度与分寸。马卡连柯直截了当地说,对孩子的爱“需要有尺度,有分寸”。
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但是,爱超过了限度就成了溺爱,成为 “造就拙劣的人”的原因。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去追求为父母带来幸福,在孩子的眼中父母应首先有权享受幸福。
马卡连柯说:“必须教育孩子关心父母,培养孩子产生一种纯朴的自然的愿望,让他们在父亲或母亲的愿望没得到满足之前自愿放弃自己的欲望。” 具有分寸感,善于掌握尺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家长要善于掌握对孩子的慈爱与严厉的尺度;在干预孩子的生活的程度上家长既要放手,给予孩子必要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又必须有一定的限度。家长既要发展孩子的主动性,又不可以放任不管,必须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
坚强的意志不仅仅是想什么就得到什么的本事,还是一种迫使自己拒绝不需要的东西的能力。四、关于纪律与制度 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教育的结果,而制度是教育的手段。
为了培养出守纪律的人,必须做许多工作,其中包括建立合理的制度。家长在制定家庭的生活制度时首先要考虑制度的合理性和目的性,还必须具有确定性。
马卡连柯提请家长们注意,“没有正确的制度,惩罚本身不能带来任何好处。而如果有了好的制度,即使没有惩罚也能如鱼得水,只是需要更多的耐心。”
马卡连柯在自己的关于家庭教育的论著和讲话中,还对儿童的游戏,对儿童的劳动教育、经济教育、性教育和文化修养的培养等重要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有独到见解的观点。这些观点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
4.听讲座后的感想怎么写
原发布者:u0150916
创造良好环境采取正确措施及早进行教育丰富儿童经验——听讲座后的心得体会22日上午听完幼儿园组织的幼儿教育讲座后,感觉受益匪浅。由于现在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加上生活条件的改善,对孩子的娇生惯养很容易导致幼儿在身体和人格上的发育不足。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老师的教育,更与家庭、父母的培养息息相关,现浅谈几点我听课后的心得体会:1、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人的品质是决定孩子未来人生道路的关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社会周围环境的一些消极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做到凡事从正面教育孩子,帮助孩子辨别是非、真善,培养孩子的善良、宽容、积极乐观、富有同情心、客观公正等良好品质,以及热爱集体、尊敬师长、遵守一切规章制度等行为规范。而我们家长是孩子的“克隆”对象,是子女所有行为的被模仿者与榜样,想要自己的孩子有好的品质,就首先要从我们自身的一言一行做起。2、注重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首先,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去做,包括自己洗漱、穿戴、吃饭,自己背书包,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其次,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针对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我们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自己做学习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然后家长作全面检查。3、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善于挖掘孩子的潜在优势,培育孩子特长和兴趣。有时我们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说自家孩
5.听袁刚讲座后的收获
在今天下午,华苑快速作文的创始人、"中国快乐作文第一人"袁刚教授风尘仆仆的来到我们学校,为师生们奉献了一场充满激情的高分快乐作文专题会。
在讲座过程中, 袁刚教授以风趣幽默的话语来为我们讲解,我们不但获得了欢乐,更从中获得了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其实在上这节作文课之前,我觉得作文课非常的枯燥、无味,一点课堂气氛都没有。
但是今天我听了袁刚老师的讲座,并且做了一回袁刚老师的学生,真正的领教了一下袁刚老师上课的不同。 首先,袁刚老师来了一个自我介绍,说:"有人一看到我,就说:'哎呀,袁老师,我一看到您我就想起您的名字。
'……,话还没有说完,就已经引起了我们全场的哈哈大笑(*^_^*)!瞧,你听过这样自我介绍的老师吗?你肯定没听过,就这个小小的见面,我们都已经对袁刚老师产生了一次很好的感觉。 之后,老师又叫我们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的体态,不一会儿,五花八门的成语在我们全场同学的嘴中一个接着一个的冒了出来:风度翩翩、风趣幽默、满面红光……,竟然还有肥肥胖胖的。
接着,袁老师拿出一个苹果,放在鼻前使劲闻了又闻,然后对大家说:"我做了这个动作,大家看看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这个苹果。"话音刚落,一句"香味扑鼻",紧接着又一句"香飘四异"……哎呀呀!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别急,更好玩的在后头呢!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只猴子,让我们来说说猴子的特点,这个说:"屁股是红通通的。"那个说:"有一条长长的尾巴。
"可我觉得猴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机灵,刚好老师又叫到我:"我站起来响亮的说'机灵活泼。'老师夸奖了一番,又去叫别人了,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老师又说:"这个猴子的名字叫馋馋。它很馋,一天,它妈妈要它去给病中的外婆送一篮苹果,到外婆家的路很长,太阳很晒,馋馋又很馋,你们说它会不会在半路把苹果吃掉?"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都开始讨论起来,袁老师又别出心裁的设置了一场辩论赛,认为馋馋会吃掉苹果的为正方,认为馋馋不会吃苹果的为反方。
我和王思远、林海婷、孙蓓都认为是馋馋不会吃苹果,可孙真认为馋馋会吃掉苹果。于是,我们两队已孙真和王思远率领的两只队伍开始开战了,随着分数的不断增加,我们的战争越来越激烈,正方得分欢呼,反方得分庆祝,基本上可以是打得水火不容了。
老师及时刹住我们的话头,又说:"光争论这个环节到此结束,现在开始表演环节。"老师又在观众和两队之间选出了馋馋和妈妈、外婆,淘汰的人就做太阳和被太阳晒蔫的大树和小树。
其中,王思远被选为做妈妈……第一轮表演结束,我们台上台下的人又做评委,我是第一个评的。之后,我们又重新演了一次,结果非常成功。
老师说:"有评委就得有导这部戏的导演,有导演就必须要有编剧,现在,你们现在就来当一回编剧,计时十五分钟,预备--开始。" 立刻,会场里鸦鹊无声,静的出奇。
一眨眼,十五分钟,马上就过去了,老师就让我们互相交互看。(我写的就不发表在这篇文章了,我将会专门写一篇发到博客上去的) 然后老师又让我们给这个故事起一个名字,同学们争相告诉袁老师,而且都是有关苹果的、孝敬的……,我本来也想说,可一想起爸爸说写作文最忌讳的就是大陆货(就是别人用过的东西你再用)了,我就改变了主意,说一个含有深刻意义的题目,老师叫完我身边的冷萌荫,就叫道我了,我说:"选择。
"老师惊叹道:"好有哲理的题目啊,……非常棒。""Yes!"我自己在心里说。
终于,到最后一个环节了,袁老师让我们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顿时,会场里一片喧闹声响起,可惜老师只挑了几个上去说,并且我们班的余浩获得了袁刚老师写的一本书,那时我都要羡慕死了。 不过虽然没有说给袁老师听,但我还是想说:"我非常感谢袁老师上的这一节作文课,从一个小小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两个深刻的道理:1、学会感恩.2、学会尊老.我相信,我从今以后都不会讨厌作文课了,因为今天,袁刚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课!" 自己剪裁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王晶的讲座收获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