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粽叶飘香作文
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的时候,都是姥姥最忙碌的时候,因为家里人都说姥姥包的粽子最好吃!那年,姥姥照例将粽叶(南方一般都用竹叶;北方则多用苇叶。这都是姥姥告诉我的。)洗干净,泡在水里……江米、小枣都洗干净备用。 “姥姥,今年家里的粽子我来包吧……”我说道。姥姥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也许是从小受到父母的溺爱,家务活从来就没让我干过,什么做饭、洗衣服啦都是由父母包办了,我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把功课搞好。“您来教我,我一定行的!”看到姥姥投来的目光,我赶紧补充道。“好孩子,今天姥姥一定教会你包粽子!”当时的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姥姥熟练的从水盆里拿出一片苇叶说道:“叶片较宽的用一片叶子就可以了,叶片窄些的要用两片才行”然后,姥姥把苇叶的两端向中间弯起,使苇叶形成一个“漏斗”状,熟练的从旁边拿起一个小枣放在了“漏斗”中,并告诉我“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一会放江米的时候,米从苇叶底部的缝隙中流出……”我眼睛直直的点着头。姥姥边看着我边微笑地从旁边泡着江米的盆子里捞出一把江米,放进粽叶中,江米中剩余的水分从“漏斗”中流了出来,而江米有了一颗红枣的阻挡,只好乖乖的待在苇叶中不敢乱跑……哈哈,真的应验啦!接着,拿两到三个小枣放进江米里,再用“漏斗”上方富余的粽叶将江米包裹起来,然后用线绳一捆(力道要适中,不能过紧;太松了是要露馅滴……)大功告成!就这样,原本的一片苇叶和一些江米经过姥姥那双灵巧的手的摆弄,转眼间成了一个让人垂涎欲滴的粽子!(可惜是生的,要不我非咬上一口不行!) “怎么样?看明白了吗?你也来做一个试试看?”姥姥说。于是,我就照着姥姥刚才的样子,拿起了一片苇叶……也许是平时很少干活的缘故吧,同样两只手显得那么的拙笨~看着姥姥那么快的就可以将一个粽子包好,可我却怎么摆弄也不行,当时急得我直出汗……经过姥姥耐心的手把手的教,一个粽子终于从我的手中诞生了!(尽管看上去很难看~)就这样,慢慢的熟能生巧,我包粽子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包出来的粽子也越来越漂亮了……经过一中午的努力,我包的粽子终于进锅了…… 晚上,爸爸妈妈都夸我的粽子包的好!心里美滋滋的……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了。姥姥也早已离我而去……如今的我已经长大,多想再握着姥姥的手,一起包粽子……
为满意回答。
2.粽叶飘香的日子作文
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的时候,都是姥姥最忙碌的时候,因为家里人都说姥姥包的粽子最好吃!那年,姥姥照例将粽叶(南方一般都用竹叶;北方则多用苇叶。
这都是姥姥告诉我的。)洗干净,泡在水里……江米、小枣都洗干净备用。
“姥姥,今年家里的粽子我来包吧……”我说道。姥姥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也许是从小受到父母的溺爱,家务活从来就没让我干过,什么做饭、洗衣服啦都是由父母包办了,我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把功课搞好。
“您来教我,我一定行的!”看到姥姥投来的目光,我赶紧补充道。“好孩子,今天姥姥一定教会你包粽子!”当时的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姥姥熟练的从水盆里拿出一片苇叶说道:“叶片较宽的用一片叶子就可以了,叶片窄些的要用两片才行”然后,姥姥把苇叶的两端向中间弯起,使苇叶形成一个“漏斗”状,熟练的从旁边拿起一个小枣放在了“漏斗”中,并告诉我“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一会放江米的时候,米从苇叶底部的缝隙中流出……”我眼睛直直的点着头。
姥姥边看着我边微笑地从旁边泡着江米的盆子里捞出一把江米,放进粽叶中,江米中剩余的水分从“漏斗”中流了出来,而江米有了一颗红枣的阻挡,只好乖乖的待在苇叶中不敢乱跑……哈哈,真的应验啦!接着,拿两到三个小枣放进江米里,再用“漏斗”上方富余的粽叶将江米包裹起来,然后用线绳一捆(力道要适中,不能过紧;太松了是要露馅滴……)大功告成!就这样,原本的一片苇叶和一些江米经过姥姥那双灵巧的手的摆弄,转眼间成了一个让人垂涎欲滴的粽子!(可惜是生的,要不我非咬上一口不行!) “怎么样?看明白了吗?你也来做一个试试看?”姥姥说。于是,我就照着姥姥刚才的样子,拿起了一片苇叶……也许是平时很少干活的缘故吧,同样两只手显得那么的拙笨~看着姥姥那么快的就可以将一个粽子包好,可我却怎么摆弄也不行,当时急得我直出汗……经过姥姥耐心的手把手的教,一个粽子终于从我的手中诞生了!(尽管看上去很难看~)就这样,慢慢的熟能生巧,我包粽子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包出来的粽子也越来越漂亮了……经过一中午的努力,我包的粽子终于进锅了…… 晚上,爸爸妈妈都夸我的粽子包的好!心里美滋滋的……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了。
姥姥也早已离我而去……如今的我已经长大,多想再握着姥姥的手,一起包粽子……。
3.作文《又是粽叶飘香时》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这是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十分突出了龙舟赛的宏观场面。
然而,在我的家乡广州也有在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俗称“扒龙船”。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扒龙船”比赛。
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五六条窄窄的,瘦长的舟子,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
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奋力地划桨前进,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尽管下着针儿般的雨点儿,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是这点是不要紧的。
再这关键时刻,赢了比赛才重要。
.划完龙船的男人会在中午的时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内吃一顿丰盛的“龙船饭,然而我们村里的女人也是没份参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是女孩子。 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
要看还是电视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龙舟赛。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
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中间是鼓手,前头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霸气。
威风,震撼。
.细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儿尽显勇敢,坚强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
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
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2008年,又一个新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我怀着一颗思念,期待,激动的心去迎接你。
端午节包粽子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
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
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节的夜晚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那就是农历初五——端午节。 爸爸下班回到家,我急忙对爸爸妈妈说:“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去朱家角逛一圈吧!那里一定非常热闹!”爸爸妈妈说:“好啊!”……朱家角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古镇,那里的房子和一般的房子不同,那里的房子都非常地古老和漂亮…… 端午节夜晚的朱家角真热闹啊!走在朱。
4.粽子飘香的作文怎么写
又要过年了,我家乡的习俗是: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粽子不仅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味道赢得人们的喜爱,而且还能引发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你知道它有几个顶角、几条棱、几个平面和几个三角形吗?外婆包的双胞胎粽子可不是一般的,它像两个可爱的小宝宝,会向你点头微笑呢!
用翠绿的箬叶把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或者是肉和豆沙等等,再用手把箬叶弯成一个圆锥形,以箬叶一层层的裹起来,系好绳子就成了一个爱不释手的完美粽子了。煮熟后,打开锅盖的一霎间,它会香飘十里,十分诱人。特别是我喜爱的枣子棕,剥开墨绿的粽叶,只见洁白的米团仿佛镶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红、白、绿三色互相映衬,真有一种迫不及待,立马下肚的感觉。
粽子的味道好极了,箬叶散发着独特的清香,脱下它的“绿衣服”,咬一口馅儿,香味四溢,甜和油但不腻。它既是我们的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我一口气都能吃上好几个呢!
粽子,我真喜欢由它而带来的这股清香味儿,也盼望着过年早早到来,清香满溢着我的大家庭。
5.端午节粽飘香作文应该怎么写
对过节的兴趣越来越淡了。春节便春节,在冰箱里多放些东西,坚持几天不去菜市场而已。中秋便中秋,买来月饼也不吃,做做样子罢了。可是今年有些不同了,粽子的香味越飘越浓的时候,我们刚好学到汪曾祺先生《端午的鸭蛋》一文,一颗端午的鸭蛋,流露出对故乡和儿时美好生活的回忆,我也有所回忆了。
我小时侯,我家乡协神乡笔头村的端午节是很有讲究的。包粽子,粽叶有要求,新鲜的芦苇叶,碧绿碧绿的,或者是槲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准备到位,洁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饱满的蜜枣,花生仁,葡萄干,都早早的泡好,再加上我家人的制作,一个精致的粽子就诞生了。煮粽子不能着急,要用小火慢慢煮,我奶奶爱用火炉,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炉子上,能焖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我和弟弟一起床,揭开锅盖,就有一锅热腾腾的粽子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屋子里,院子里顿时都弥漫着粽子的香气。
临家的爷爷有文化,他告诉我们,月宫里的嫦娥,年年不停地捣药,这些药是要在端午节前夜,洒在各种草木上,河水里。在端午这天太阳没出来之前,这些药还停留在草上,如果这时拔回来,煮成药水,用这水来洗澡,可以治百病的。小孩子当然信,天刚蒙蒙亮,我和弟弟就找上有名的“老臭”去地里玩了,我们要替家人完成一件神圣使命——拔药草。农历五月的晨曦是美好的,空气很凉的,周围都静悄悄的,你无意的一看,也许就会碰上邻家来挖药草的孩子。
现在又要端午节了,谁还会去野地挖草呢,洗澡,有专门的沐浴露了,粽子也懒得包了,吃不了几个,干嘛哪么费劲,买几个不就行了。可是,以前的快乐是买不来的啊
6.以“又到棕叶飘香时”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一年一年的时间过的可真快呀,尤其是假期改制以后,我觉得自从踏入09年以来,忙忙碌碌中几天就是一个小长假,不免感叹,时间过的真快呀!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中国民间的端午节,千家万户都要吃粽子,会包的自己包,不会包的自己买,我虽然不是特别喜欢吃粽子,但是每年的端午节也都是我企盼已久的节日,因为这个节日会让我感觉到一种亲情的温馨和回忆。
儿时每年到了这个节日,母亲都会提前几天做准备,买粽叶,选粽叶,洗粽叶,淘米,黄米和耨米要提前一天泡好,还有大枣也要提前泡上,在准备出一些马莲用来包扎粽子,然后就开始包粽子了,每到包粽子的时候,我就拿一个小板凳坐在母亲身边看她包粽子,母亲先把一片一片的粽叶重叠错开依次摆好,基本摆上四五个单片粽叶就能形成一张大的粽叶,就可以包起一个粽子,接着就把叶子卷成漏斗状,用另一只手抓米放入粽叶之中,再放入红枣,有时也要用筷子把米捣一捣,再用水淋一淋,母亲说这样是为了让粽子变得结实有棱角。之后把剩余的叶子盖住漏斗口,用马莲缠住粽子,这样一个实成有棱角的粽子就完成了。
包粽子看似简单,其实特别有难度,那些优美的动作片段,我虽然至今还记得但是始终不得要领,不知如何才可以做到。自己也曾多次尝试,但是总成型不好,还到处漏米。难怪母亲当时就告诉我“看花容易绣花难”的道理。当我失去看和包的兴趣,就去偷吃那些红枣,每每到最后包的粽子没有枣可以包了,母亲就到邻居家要一些来。这样的感觉现在想起真的是很温馨。
到了端午节前一天,母亲就将粽子,鸡蛋,咸鸭蛋,鹅蛋放在锅里一起煮,因为煮粽子需要几个小时,母亲一般下午开始煮,当煮到粽叶飘香的时候我已经进入了梦乡了,所以往往端午节的早晨才能吃上粽子,看到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粽子,然后再蘸着白砂糖,甜甜的感觉传遍全身,儿时的感觉那就是最美味的粽子了。
随着年龄的增大,也逐渐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主要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久而久之,人们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吃粽子了。后来陆陆续续又听说过很多的版本,但无论什么时候对端午节来历的追寻远没有对母亲包粽子时的回忆深刻,尤其是全家人聚在一张餐桌上吃粽子的情形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家里不包粽子已经三年了,虽然很希望吃上母亲亲手包的粽子,但是因为父亲的匆忙离去而让母亲的心情一直很忧郁,所以我一直没敢提议,因为父亲生前是最喜欢吃粽子的人,所以母亲不包粽子我也一直能理解,只是希望母亲早一点能走出父亲的影子。
今年的端午节,破天荒母亲早早就跟我打好招呼要我买粽叶,她要包粽子了,知道母亲肯定希望儿女们聚在一起吃她包的粽子,所以我早早就跟姐姐和哥哥打好招呼,端午节那天无论多忙都要来,都要吃母亲亲身包的粽子,因为粽子不但美味,最主要粽子里有浓浓的亲情,也有我不曾说出的感动和回忆。
7.课文围绕端午情深,粽叶飘香300字作文
今天我们小记者来到乡村大宅院,见场面非常壮观,几百人凑在一起有说有笑,热闹极了,原来是包粽子大赛。
上午九点半比赛时间到了,大家都准备起材料。随着主持人一声“开始”,大家纷纷投入“战斗”。
有位爷爷动作可快呢!就像机器人一样,经过她那双巧手,理、拢压扎,便成了这有楞有圆的粽子。旁边的阿姨也不甘示弱,一个接一个的包。
看到米堆一点一点地减少,看到粽叶一张一张地抽出,我和*小记者在一边为她们加油呐喊。 “强中自有强中手”,不远处的奶奶更熟练了,只见她把线拴在了桌腿上。
拿起粽叶、装上糯米,缠线两圈,一个精致的三角粽就包好了。记者见那位奶奶包粽子与众不同,并且包的粽子又结实有好看,速度还快。
连忙拿起话筒采访,听奶奶说:“在家里包粽子啊,粽叶要先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