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雍正皇帝”的“雍”字小篆怎么写
这个字念:【yōng 】
雍【yōng】:
(1)水被壅塞而成的池沼。
(2)团结,和谐,和睦。亦作雍穆。
《雍》,《诗经·周颂·臣工之什》的一篇。是一首先秦时代的诗歌。全诗一章,十六句。为周天子祭祀宗庙毕撤去祭品时所唱的乐歌。《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雍正皇帝: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2.“王”的篆体怎么写
“王”的篆体写法如下: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王的基本解释: 王[wá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 :王国。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 :王公。 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 :山大王。
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4. 大 :王父(祖父)。
5. 姓。 王[wàng]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 :王天下。
扩展资料:王的字形演变 造字本义:最大的战斧,借代战场上所向无敌的统帅。 《说文解字》:王,天下所归往也。
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孔子曰:“一贯三为王。”凡王之属皆从王。
李阳冰曰:“中画近上。王者,则天之义。”
白话版《说文解字》:王,人心所向、天下归附和向往的英杰。董仲舒说“古代造字的方法,是在三道横画中间用竖笔连接,叫作‘王’字。
三道横画,分别代表天、地、人,而能够参悟、贯通这三者的人,就是王。”孔子也说“能以一贯三者为‘王’。”
所有与王相关的字,都采用“王”作边旁。 李阳冰说:“‘王’与‘玉’有微妙差异,‘王’字的三横中,中间一横比较靠近上面的一横,而‘玉’字的三横距离均匀。
王之所为,就是天义。” 相关词汇: 1、王法[wáng fǎ] :封建时代称国家法律。
2、王爷[wáng ye] :封建时代尊称有王爵封号的人。 3、王子[wáng zǐ] :帝王的儿子。
4、王公[wáng gōng] :王爵和公爵。泛指有显贵爵位的人物。
5、王国[wáng guó] :以国王为国家元首的国家,如丹麦王国、尼泊尔王国。
3.“王”字的小篆怎么写
一、王小篆的写法: 二、王的释义: 1、君主;最高统治者:君~。
国~。女~。
2、封建社会的最高爵位:~爵。亲~。
~侯。 3、首领;头目:占山为~。
擒贼先擒~。 4、同类中居首位的或特别大的:蜂~。
蚁~。~蛇。
花中之~。 三、相关组词: 王法 天王 王爷 君王 王国 王公 小王 大王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王,天下所归往也。
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王,人心所向、天下归附和向往的英杰。董仲舒说“古代造字的方法,是在三道横画中间用竖笔连接,叫作‘王’字。
三、相关组词: 1、王法 [ wáng fǎ ] 封建时代称国家法律。 引证:巴金 《秋》:“你敢骂五少爷!你太没王法了。”
2、王爷 [ wáng ye ] 王爷,封建时代尊称有王爵封号的人。不一定是王公贵族出身。
拥有王爵封号的人还包括对国家和民族有贡献的平民被授予称号,如韩信等。 3、王国 [ wáng guó ] 王国,本意是指以国王为元首的国家,借指有某种特色的领域。
也有同名人物,如东汉宦官王国、汉末反贼、十六国前凉司马王国等。 4、小王 [ xiǎo wáng ] 年轻受封为王者。
5、王子 [ wáng zǐ ] 帝王的儿子。
4.小篆“龙”怎么写
小篆中,“龙”字左旁是龙口与头角讹变,右旁原为龙身翻转上腾的样子,并定型化。如下图所示。
龙,拼音是lóng,最早见于甲骨文。龙为先民想象中的神物,乃综合数种动物的形状,并以想象增饰而成。后用以代指皇帝或比喻非凡的人物。
它的部首是龙部,笔顺是横、撇、竖弯钩、撇、点,共5画。相关组词有龙皮、龙頟、龙邛、龙袱、勾龙、龙孽、龙甲、黄龙、旱龙、龙学、龙潜、龙鹏、龙夔、卧龙、龙天、龙襄、龙官等。
扩展资料:
词语解析:
一、龙皮
1、拼音:lóng pí
2、释义:传说夏日浸水则寒气生的一种宝物。 .龙的皮。喻皱裂如龙鳞的树干。
二、龙頟
1、拼音:lóng é
2、释义:山东省齐河县境域旧称,又名龙雒。
三、龙邛
1、拼音:lóng qióng
2、释义:指水波互相撞击之貌。
四、龙袱
1、拼音:lóng fú
2、释义:指宫中所用绣龙的包袱。
五、勾龙
1、拼音:gōu lóng
2、释义:社神名,在古史传说中为“共工”之子“后土”的别称,乃是炎帝之后,为华夏族。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龙
搜狗百科-龙皮
搜狗百科-龙頟
搜狗百科-龙邛
搜狗百科-龙袱
搜狗百科-勾龙
5.宸字篆书怎么写
宸字篆书写知法如下:
宸[ chén ]
部首:宀
笔画:10
基本解释
1、屋宇,深邃的房屋。
2、北极星所在,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宸极。宸翰(帝王的书道迹)。
相关词汇:宸象 、宸歌 、拱宸 、宸卫、宸驾 、宸念 、宸造、宸旨 、宸威 、宸明等。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说文解字
宸,从"宀",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专义为:屋檐。屋宇,深邃的房屋。
三、相关词汇解释
1、宸题[chén tí]
帝王的亲笔题字。
2、宸注[chén zhù]
帝王的关注。
3、宸毫[chén háo]
帝王之书法。
4、宸舆[chén yú]
帝王所乘车。借属指皇帝。
5、宸章[chén zhāng]
皇帝所作的诗文。
6.古代的朕字怎么写
p>1、小篆的“朕”:  ://e.hiphotos.baidu.com/zhidao/pic/item/、战国文字:  .baidu://a.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jpg" esrc="/zhidao/wh%3D600%2C800/sign=/.jpg" esrc="http://a.hipho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