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渚得拼音怎样打
渚zhǔ 渚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部首:氵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五笔86:IFTJ 五笔98:IFTJ 仓颉:EJKA笔顺编号:44112132511 四角号码:3416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E1A基本字义1. 水中小块陆地:洲~。
~田。鼋头~(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太湖边的一处著名风景区)。
详细字义〈名〉1. (形声。从水,者声。
本义:古水名。渚水) 2. 水中的小洲 [islet;small piece of land in waters]小洲曰渚。
——《说文》引《尔雅》。传:“渚,小洲也。”
两涘渚涯之间。——《庄子·秋水》渠弭于有渚。
——《国语·齐语》夕弭节兮北渚。——《楚辞·湘君》乘鄂渚而反顾兮。
——《楚辞·涉江》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诗·召南·江有渚》避渚洲。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渚牙(洲上初生的草芽);渚田(小洲上的田);渚烟(笼罩在小洲上的烟雾);渚泽(洲中积水的洼地) 4. 水边 [waterside]汛洲清川渚,遥望高山阴。——晋· 陆机《豫章行》 5. 又如:渚莲(水边荷花);渚宫(春秋楚国的宫名。
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
2.登高 古诗中的渚怎么读
渚zhǔ。
一、释义
水中的小块陆地:江渚。渚牙(洲上初生的草芽);渚田(小洲上的田);渚烟(笼罩在小洲上的烟雾);渚泽(洲中积水的洼地)
二、说文解字
古文:水。在常山中丘逢山,东入湡。从水者声。
译文:水。在常山中丘逢山,向东进入湡。以水为偏旁,者为声旁。
三、造字本义
水表意,篆书形体像水流,表示渚是水中小块陆地。煮省声,本义是水中小块陆地。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如图)
一、潘渚[pān zhǔ]
使水回流的浅滩。潘,通“蟠”。
二、湍渚[tuān zhǔ]
急流中的小洲。
三、璜渚[huáng zhǔ]
即 磻溪 中的石渚。相传为 周 太公望 未遇 文王 时的垂钓之处。溪中有泉,泉水潭积,自成渊渚。参阅《水经注·渭水一》。后泛指贤者仕前隐居之处。
四、星渚[xīng zhǔ]
银河中的小洲。亦指银河。
五、孟渚[mèng zhǔ]
孟渚又作望诸、盟诸、明都。
3."涘"拼音怎么写
涘 拼音:sì
部首:氵,部外笔画:7,总笔画:10 ; 繁体部首:水,部外笔画:7,总笔画:11
五笔86&98:ICTD 仓颉:EIOK
笔顺编号:4415431134 四角号码:3318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D98
基本字义
--------------------------------------------------------------------------------
● 涘
sìㄙˋ
◎ 水边:“在水之~”。
4.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的读音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的读音:yí zhōu bó yān zhǔ,rì mù kè chóu xīn。
出处: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原文: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扩展资料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
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
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江清月近人”,这画面展示的是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背后却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
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宿建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