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支吾的吾的读音是
支吾
zhī wú
1) 抵抗、抗拒。
旧五代史.卷一三六.周书僭伪传三.孟知祥传:「与遂、阆兵合,则势不可支吾。」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逼得他忍饥受冷,并不敢半句支吾。」
亦作「枝梧」。
2) 应付、对付。
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端详了你上马娇,怎支吾蜀道难!」
水浒传.第九回:「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患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
zhī wu
用含混牵强的言语,应付搪塞他人。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胡说!世间不信有这等巧事,他家失去了十五贯钱,你却卖的丝恰好也是十五贯钱,这分明是支吾的说话了。」
红楼梦.第七十三回:「你们查的不严,怕得不是,还拿这话来支吾。」
2.支吾是什么意思
意思:说话含混、躲闪;用含混的话搪塞。
支吾
拼音:zhī wu
出处:《知灾难的明天》:“ 春妮子 一扭身支吾着走了。她全身冰冷,没一点劲,回到家里俯在炕上躺着。”
朝代:近代
作者:康濯
扩展资料:
支吾的近义词:将就、应付、含糊、马虎
一、将就
勉强适应不很满意的事物或环境:这里的条件不好,你就将就点儿吧。衣服稍微小一点,你将就着穿吧!
引证解释: 茅盾道 《委屈》:“不,今天找出一件嫁时的衣服,全新的。我想可以拿出去改一改,将就对付了再说。”
二、应付
敷衍了事:应付事儿。
引证解释:峻青 《黎明的河边·水落石出》:“他和 王开 、陈五 ,整夜的在商量着如何应付这一严重事变的对策。”
三、含糊
做事不负责任或待人不内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
引证解释: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只有 刘戡 显得特别:他象发热发冷,时而大声说什么,容时而含糊地嘟囔。”
四、马虎
草率;敷衍;疏忽大意;不细心:这人太马虎。做事要认真,马马虎虎可不行!
引证解释:杨朔 《万古青春》:“没有联络员,耳目眼睛都没有了,你别马虎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