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奠字拼音怎样拼写
奠 diàn 〈动〉 (1) (象形。
金文字形,上面是“酋”(即“酒”),下面象放东西的基物。本义:设酒食以祭) (2) 同本义。
特指初死时的备供品敬礼 [libate;make offerings to the dead] 奠,置祭也。——《说文》 于以奠之。
——《诗·召南·采苹》 共其奠牛。——《周礼·牛人》。
注:“丧所荐馈曰奠。” 舍奠于其庙。
——《礼记·祭统》。注:“非时不而祭曰奠。”
故既奠。——《礼记·郊特牲》。
注:“谓荐熟时也。” 有司以几宴舍奠于其墓。
——《礼记·檀弓》 奠汝又不见汝食。——清· 袁牧《祭妹文》 (3) 又如:祭奠(为死者举行仪式,表示追念);奠馔(置食物以祭);奠飨(置酒食以祭祀) (4) 荐献;敬献 [consecrate] 主人坐,奠爵于阶前。
——《仪礼·乡饮酒》 (5) 又如:奠献(献祭品以祀死者);奠仪(送给丧家用于祭奠的钱物);奠雁(古代婚俗。新郎用雁作见面礼到女家迎亲,表示不再娶他人) (6) 定;确定,规定 [determine] 无地奠位。
——扬雄《太玄》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传:“奠,定也。” 皆辨其物而奠其禄。
——《周礼·天官·职币》 (7) 又如:奠位(定位);奠居(定居;安居) (8) 放置 [put;place]。如:奠枕(安枕以卧。
形容局势安定) 词性变化 ◎ 奠 diàn 〈名〉 (1) 祭品 [libation]更多: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韩愈《祭十二郎文》 (2) 又如:奠馈(祭品); 奠分(旧俗治丧,各家分摊送给丧家的奠礼);奠敬(奠仪。
代作祭品而送给丧家的钱) 常用词组 ◎ 奠定 diàndìng [establish;settle] 建立;安置使稳固 奠定基础 ◎ 奠都 diàndū [establish(or found)a capital] 把国家首都位置确定下来 ◎ 奠基 diànjī (1) [lay a foundation] 给建筑物奠定基础 奠基石 奠基典礼 (2) ;比喻创建某种事业 他是这一学科的奠基人 ◎ 奠基石 diànjīshí [foundation stone;corner stone] 在庆祝建筑开工典礼上埋置的基石 ◎ 奠祭 diànjì [offer libation] 祭奠死者 ◎ 奠酒 diànjiǔ [win poured on ground in sacrifice;libation] 把酒洒在地下表示祭奠 ◎ 奠仪 diànyí [a gift of money made on the occasion of a funeral] 送给办丧事的人家用于祭奠的礼品 贾母帮了几十两银子,外又另备奠仪, 宝玉去吊祭。——《红楼梦》。
2.祭奠词怎么写
格式内容
1.标题。写成 "祭xx文"、"xx"表示死者的辈份或与生者关系。
2."维"起。
3.死者逝世的情况。
4.祭奠人。
5.死者生平及事迹。
6.表示哀痛之情。
7.结语用 "伏食尚飨"。
开头人们写祭文,习惯以“维”字开头。“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思。祭文以“维”字开头后,紧接着即言明吊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 内容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语言必须精炼,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况痛之情。—般祭文以二三百字为宜,切忌拖泥带水。过去的祭文,语言均押韵。可—韵到底,也可变韵——即押两个以上韵。
结尾祭文用“尚飨”一词结尾。“尚飨”是临祭而望亡人歆享之词。尚,是庶几,希望也;飨,设牲牺以品尝也。
下面是一份祭文,“天堂在线”纪念网上有。
维:
公元一九六一年五月三日,齐期刊、大维、二维等,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先祖父德享老大人之灵前而哀曰:祖父去世,年仅七旬。奔波劳碌,终生耕耘。风雨无阻。不避艰辛。勤俭持家,生活平稳。教育吾辈,克己恭人。对待敌友,爱憎分明。维护集体,不讲私情。祖父之德,足启后人。老当益壮,宜寿长春。无奈不测,急病缠身。一卧不起,迅速辞尘。呜呼祖父,百喊不闻。肝肠断绝,血泪沾巾。哀号祭奠,悲痛难陈。黄泉有觉,来品来尝。
呜呼哀哉! 尚飨!
3.奠怎么读音是什么
奠拼音:diàn基本信息:部首:大、四角码:80804、仓颉:twk86五笔:usgd、98五笔:usgd、郑码:UDFG统一码:5960、总笔画数:12基本解释:1、向死者供献祭品致敬:祭奠。
奠酒。2、稳固地安置:奠都(dū ㄉㄨ)。
奠基。奠定(使稳固安定,如“奠奠基础”)。
扩展资料:常见组词:1、奠定[diàn dìng] 稳固地建立。2、奠基[diàn jī] 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3、奠仪[diàn yí] 旧指送给死者 家属的金钱,以代祭品。4、奠酒[diàn jiǔ] 祭祀时的一 种仪式,把酒洒在地上。
5、川奠[chuān diàn] 水产品用于祭享者。
4.祭奠文怎么写
祭奠文书写格式
开头人们写祭文,习惯以“维”或"'哀维“”字开头。“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思。祭文以“哀维”两字开头后,紧接着即言明吊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
内容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语言必须精炼,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况痛之情。—般祭文以二三百字为宜,切忌拖泥带水。过去的祭文,语言均押韵。可—韵到底,也可变韵——即押两个以上韵。
结尾祭文常用“伏维尚飨”一词结尾。"伏维“伏在地上,惟表敬畏之意。”“尚飨”是临祭而望亡人歆享之词。尚,是庶几,希望也;飨,设牲牺以品尝也。意谓请死者领生者祭奠之情(伏在地上恭敬请品尝贡品)。
格式内容
1、标题。写成 "祭xx文"、"xx"表示死者的辈份或与生者关系。
2、死者逝世的情况和死者生平及事迹。
3、祭奠人。
4、哀痛之情。
5、结语用"伏维尚飨"。
祭文称呼
对父亲称呼:故显考(姓氏)公讳(名)老大人男自称孝男 女自称孝女。
对母亲称呼:故显妣(本姓)母(母姓)氏老孺人 男自称不孝男 女自称不孝女。
对岳父称呼:故岳考(岳父姓)公讳(岳父名)老大人男自称孝婿。
对岳母称呼:故岳妣(妻姓)母(岳母姓)氏老孺人 自称孝婿。
扩展资料:
现代祭文范例
《祭轩辕黄帝文》
壮哉中华,乾坤朗朗;自信在胸,正道康庄。国力宏勃兮光灿寰宇,民心齐荟兮奋发图强。盛会十九大,砥砺前行初心不忘;开启新时代,思想引领伟业恒昌。宪法修立兮万众尊崇,纲纪整饬兮政风和畅。一带一路连五洲命运,精准脱贫惠华夏山乡。
翱空潜海创新加速,扩绿治污沃野新妆。一国两制,紫荆白莲繁花并蒂;两岸一家,四海宇内祈合共襄。万山磅礴,主峰雄踞;千帆竞发,舵手领航。励精图治,奋楫劈波斩浪;伟大复兴,圆梦百年沧桑。
祭文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既有远大目标,也有具体措施,是历年祭文中涉及政策方针最多的,像精准脱贫、扩绿治污等都写入了祭文,和老百姓的贴近性很强,读罢让人很受鼓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祭奠文
5.祭典词怎么写
祭奠词??可是说:祭文? 词目:祭文 拼音:jì wén 基本解释 [funeral oration;elegiac address] 祭奠死者或供奉神仙时唱读的文章 详细解释 文体名。
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若乃礼之祭祀,事止告飨;而中代祭文,兼赞言行。
祭而兼赞,盖引神而作也。”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四:“忽有髑髅自空堕几案间,举家骇愕, 咏之 为祭文而埋之。”
章炳麟 《国故论衡·正斋送》:“近世或有功德在民,祭於州邑,及夫往世特达之士, 比干 、夷 齐 、鲁连 、郑康成 之伦,庙祀犹在,有特豚鱼菽之祭,为之祭文可也。” 沙汀 《还乡记》四:“免得拖死了连祭文都不好写。”
[编辑本段]定义 文体名。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祗时所诵读的文章。
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颂扬他的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
同时,祭文也是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是供祭祀时诵读的。它是由古时祝文演变而来,其辞有散文、有韵语、有俪语。
而韵语之中,又有四言、六言、杂言、骚体、俪体之不同。祭文出现于汉代。
古时的祭文在内容上可分四类,哀悼死者,祈求降福,驱除邪魔,祈祷降雨,而多用于哀悼死者。新时代,大兴科学,破除迷信,应该反对,但是用于哀悼死者还是可以的。
因为祭文是哀悼死者的文辞,就应该以真挚的感情与质朴的风格写作为好。祭文是读给人听的,特别是给死者后人听的,所以内容以表彰死者功德为主,并要通俗易懂。
旧时写的好的祭文,感情色彩比较浓厚,多为亡亲亡友而作的追记、生平,称颂死者,念起来如哭如泣,如咽如诉。如袁枚的《祭妹文》。
[编辑本段]例文 祭妹文 原文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是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
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
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日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
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入户,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
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
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
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目失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
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碟,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
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
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详,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已辰时气绝。
四肢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
而今已矣!除吾死外, 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
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
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矿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
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
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译文 隆丁亥年冬季,安葬我的三妹素文于上元县羊山,作文祭奠她说: 唉!你生在杭州,却安葬在这里,距离我们家乡七百里呀。
当你初生的时候,即使做奇离的梦,做虚幻的想象,又怎么料到这里是你埋葬骸骨的地方呢? 你由于坚持贞节的一种念头,遭人离弃,以致孤独忧伤,困苦失意。虽然是命中注定,实际上是上天造成这种不幸;但是连累你到这种地步,未尝不是我的过错啊。
我小时候听先生讲授经书,你同我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