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字的笔画顺序怎么写
一、过字的笔画顺序是横, 竖钩, 点, 点, 横折折撇, 捺。
二、过字的基本释义:
[ guò ]
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 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过来。过去。过河。过桥。过年。过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过户。过账。
3、使经过(某种处理):过罗。过筛子。过滤。过淋。过磅。过秤。过油肉。过过数儿。
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过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过分。过期。过犹不及。树长得过了房。
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过硫酸根(SO5-)。过氧化氢(H2O2)。
7、探望;拜访:过访。
8、去世: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
9、过失(跟“功”相对):过错。记过。勇于改过。
10、传染:这个病过人。
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过广场。把他送过了桥。
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过一页。他回过头看了看。
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过你。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
[ guo ]
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过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
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过北京。我们吃过亏,上过当,有了经验了。
[ guō ]
姓。
扩展资料
传统笔顺,古代广泛使用,现今仍在汉字文化圈使用。使用者主要为懂得书法的学者,故也被称作书法的笔顺。通过研究民国以前的书法作品,特别是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可以得出笔顺已有了公认的规定。
这些笔顺大多遵从字源、字形结构、字形变革或古法。许多字都存在多个异体字(即有多个写法)。笔顺可随着字体篆、隶、真、行、草的改变而改变。常见的传统笔顺有: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词条-笔顺
2.离开的笔顺怎么写
[lí kāi]
1. 同人、物、地分开。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自己又不敢离开这屋子,只急得他转磨儿的一般在屋里乱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七回:“坐在散舱里面,守着行李,寸步不敢离开。” 巴金 《灭亡》一:“离开这热闹的人群,便觉得空气寒冷了。”
2. 犹脱离。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二:“﹝《论语·为政》﹞前后三章言孝,俱贴着人子说,而此章独离开人子说,圣人垂训,必不若是之深刻。”
3. 指永别。
赛福鼎《梅园青松·刚强的雄鹰》:“敬爱的 ** 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诗刊》1978年第5期:“当我休假返回 上海 时,才知道 闻捷 已经离开了我们,再也见不到他了。”
4. 距离。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今天已经是阴历的十二月初八,离开过年,是一天天的近了。”[1]
5.状态
离开是现在流行的聊天软件QQ的状态,还有在线,忙碌,隐身,离线等状态模式。
3.已经的经怎么写
经笔顺:フフ一フ丶一丨一[拼音] [jīng] [释义] 1.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
~线。~纶(a.整理过的蚕丝;b.喻政治规划)。
2.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
~度。~纬仪。
3.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
~书。~卷。
~文。~义。
~传(zhuàn)(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
~史子集。黄帝内~。
4.治理,管理:~理。~营。
~商。~济。
~纪。~天纬地。
5.通过:~过。~历。
~验。~手。
~办。~年累月。
~久不息。 6.禁受:~受。
~风雨,见世面。 7.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
~费。荒诞不~。
8.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
9.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
10.缢死,上吊:自~。 11.妇女每月一次由**排出血液:。
4.己、已、巳
顺口溜:
张口己,闭口巳;半开半闭就是已。
“'已'字口半开,‘己’字口全开,‘巳’字嘴巴闭起来。”
区别:
1、拼音不同。
己 拼音:jǐ
巳 拼音:sì
已 拼音:yǐ
2、意思不同。
己
解释:自己:知己知彼。舍己为人。
例句:章太炎是近代着名学者,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生活检朴,从不求虚名。
巳
解释:巳时,旧时记时法,相当于九点到十一点。
例句:两人闲聊间,不知不觉已近巳时,路上行人也越来越多,想来昨夜的闹戏并没有给他们造成太大的疲劳。
已
解释:停止:争论不已。 已经:早已知道。 古又同“以”。
例句:万不得已时也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千万勿将人血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血制品当作补品而滥用。
3、写法不同。
己 笔顺是 己;书写时注意第三笔与第二笔相接,不要出头。
巳笔顺是用巳;书写时注意第三笔与第一笔第二笔相接,闭口。
已笔顺是 已;书写时注意第三笔不要跟第一笔相连,要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