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诗的书法格式
古诗通常分为绝句和律诗,以五言和七言为常用。
以七言为例,七绝是28个字,七律则是56个字。由于字较多,用书法格式写通常取竖式。
每行开头和结尾的字都要整齐,如果赶上某行结尾写一个字还有剩余写两个字还挤不下的时候,就用书法的技巧使这个字与其他结尾一齐。在这首诗里有两个相同的字,不能用相同的字体写。
诗中有相同偏旁部首也要避开相同笔法,也就是不能重复。在一首诗里拉长竖的字不能太多,也不能出现在一个横断面上。
最后一行不能剩1~2个字,也不能剩1~2个字的空挡,更不能写满。所以下笔之前要计算好。
诗的书体可以是楷书、行书、草书、篆书和隶书,而上下款的字体只能用行书,字要比正文小。上下款和署名、图章都有规定。
限于篇幅,不便赘述,建议在网上查书法章法。
2.草书的韵字怎么写
韵字的草书写法如下图:
韵拼音:yùn
释义:
1、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声母以外的部分,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称“韵母”。
如t幔睿绲脑夏甘恰搬ng”,hu幔睿绲脑夏甘恰埃踽ng”:韵文(有韵律节奏的文学体裁,亦指用这种体裁写成的文章,包括诗、词、歌、赋等。区别于“散文”)。押韵。韵腹(韵母中主要元音)。韵脚(韵文句末押韵的字)。韵律(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的规则)。
2、和谐而有节奏的:韵白。琴韵悠扬。
3、风度,风致,情趣,意味:风韵。气韵。韵味。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韵尾[yùn wěi]
韵母的收尾部分,即复韵母中处于元音或主要元音之后的音素。韵尾可以是辅音,如普通话an中的n,iang中的ng;也可以是元音,如普通话ai中的i,ou中的u。
2、韵头[yùn tóu]
也叫介音。复韵母中处在主要元音之前的i、u、ü三个元音。如普通话ia、uang、üe等中的i、u、ü。
3、诗韵[shī yùn]
做诗所押的韵。
4、韵调[yùn diào]
音调。
5、阳韵[yáng yùn]
音韵学家根据古韵母的性质,把字音分成三类:韵尾是b,d,g的叫入声;韵尾是m,n,ng的叫阳韵;入声和阳韵以外的叫阴韵。阳韵和阴韵的字调各有平声、上声、去声三类。
3.草书的韵字怎么写
韵字的草书写法如下图:韵拼音:yùn释义:1、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声母以外的部分,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称“韵母”。
如t幔睿绲脑夏甘恰搬ng”,hu幔睿绲脑夏甘恰埃踽ng”:韵文(有韵律节奏的文学体裁,亦指用这种体裁写成的文章,包括诗、词、歌、赋等。区别于“散文”)。
押韵。韵腹(韵母中主要元音)。
韵脚(韵文句末押韵的字)。韵律(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的规则)。
2、和谐而有节奏的:韵白。琴韵悠扬。
3、风度,风致,情趣,意味:风韵。气韵。
韵味。扩展资料汉字笔画:相关组词:1、韵尾[yùn wěi] 韵母的收尾部分,即复韵母中处于元音或主要元音之后的音素。
韵尾可以是辅音,如普通话an中的n,iang中的ng;也可以是元音,如普通话ai中的i,ou中的u。2、韵头[yùn tóu] 也叫介音。
复韵母中处在主要元音之前的i、u、ü三个元音。如普通话ia、uang、üe等中的i、u、ü。
3、诗韵[shī yùn] 做诗所押的韵。4、韵调[yùn diào] 音调。
5、阳韵[yáng yùn] 音韵学家根据古韵母的性质,把字音分成三类:韵尾是b,d,g的叫入声;韵尾是m,n,ng的叫阳韵;入声和阳韵以外的叫阴韵。阳韵和阴韵的字调各有平声、上声、去声三类。
4.教你如何写草书
——给书法学校同学简谈写草书问题篆、隶、楷、行、草,草是最难写的一种书体。
我国书法艺术是线条艺术,不断演变,产生了今草书,草书体则达到了线条美的极致。草书之难,在于草书将篆隶楷行诸体之笔意融会贯通浑然一体,却又不可得见端倪。
对此,刘熙载说得好:“草书之笔划,要无一可移他书,而他书之笔意,草书却要无所不悟”。草书之难,又在于点划与点划、结体与结体、此行与他行有着连绵不断地紧密呼应关系,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
草书之难,还在于一字数体,或同体异字,其变化“似无定则”,而又“毫厘必辨”,有着严格变化的限度。如“知、去”等。
草书之最难者,还是在于通过线条所组成的形体,表达书者的素养、人品、气质、阅历和思想感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表达的越深刻、越强烈,艺术的境界就愈高。
草书之难甚多,蔡希综《法书论》中说草书尤难。包世臣曾“自谓于书道颇尽其秘”也说“惟草书至难”。
草书自身正其律,篆书备其骨,楷书规其法,还要做学问、立人品,确实很难。面对这些尤难、至难,我们是退避三舍?还是知难勇进?“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认为只要肯于、敢于、恒于实践和探索,一定会达到理想的黄金彼岸。
今天不打算深谈学术方面的理论,只想就我们初学草书一些实际问题和简括知识性问题谈一点看法。一、欲学草书,应先识草书。
草书分章草、今草、狂草。今草是从章草演变而成的。
章草和今草各有着自身的规律。今天主要讲讲今草。
今草(包括狂草)有两个基本要领①楷书的法度。②草书的自身规律。
楷书的法度,简说之,就是依照楷书的点划结体意识去写草书,把简化了的草书点线笔笔交待清楚,使人看了一点一线既相互连带,又各自独立的形状。草书的自身规律,一是线条长使转盘旋幅度大,有独立之字,有连绵之字,有的甚至数字相连。
二是“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严格界定。三是相互借用,上字之终而为下字之始,有的运用符号代替,如‘し’可以代替“言、イ、ㄔ、水”等偏旁。
草书规矩只准竖连,不准横连等等。如果不先摸清这一规律,匆忙落笔,超出规范,便成天书。
盘旋使转幅度大小掌握不住,便成为另外之字,如“知、去”。“鹭影不来秋瑟ワ,苇花伴宿路瀼瀼”,“ワ”就是符号,这些符号可写成“ワ、ン、゛”。
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其书字符号的两点之末,便被“不”借为开始。
“旋转幅度大如仙”,如果‘仙’字不以楷则完成,便会写成‘心’字。类似了‘心’字。
于右任先生说过:“余中年学草,每日仅记一字,二三年间,可以执笔”。今日我们可以借鉴此法,更以边学边识,边学边记,找出规律,熟悉面貌,谨记法度,乃为学草者第一要务。
怎样识。①先将所临之帖的字去识。
②识所临范本的文词大意,了解他书写时特定的背景,分析其思想情怀和艺术构思。③识使转大小,收与放的程度。
如果临前不识,就会像孙过庭所说:“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二、欲学草书,先背草帖。
草书特点是笔意连绵,一气呵成,使干、湿、浓、淡合理分布,揖让有度,顾盼生情,萦绕盘旋,气韵贯通,下笔果断,才能神生纸上。前人法帖往往如是,我们临写时宜得如是安排,才能达到入帖手段。
临习草书与临习其它书体不尽同者,章法与点划结体是同步进行的。这是因为草书连绵不断,迂回曲折,变化多端,意到笔随所决定的,它有着易见的整体感。
由于这些点、线的忽长忽短,骤提骤按,急转又折,方虚即实的瞬间变化,和连绵不断的态势,一着笔便要果敢进行,不允许片刻思考,若不先读熟记内容及这些变化,怎能落笔果敢,进入碑帖,再出碑帖之目的呢?背什么?①背内容。②背字的态势和字与字牵连的摇摆动势,将其体察所得,默记在心,把范本上‘静’的笔划,演练成动的形质。
③既背墨划的使转成字,也要背这些墨划之间所呈现的空白。使转大小和空白留法,往往形成这个书家的面貌。
古人所说的“细玩熟观”、“学而思,思而学”的经验是可取的。力求从字间、行间、整篇布白的深入理解,加强记忆,可获四美:即线条美、结体美、节奏美、意境美。
清代姚孟起说:“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笔始入神”。是临帖可贵的经验谈。
三、写草书要乍徐忽疾,骤提即顿的互换用笔。草书要先立大调子,强调韵律和节奏感。
在一幅字内,其跃动现象,时而如大海波涛,时而如平湖微波,因而在用笔上就不能像其它书体用力均匀。有时则须大起大落以通身之力送之,有时则轻提出笔偶相带过。
有的则速到迅雷不及掩耳连绵不绝。如张旭《古诗四帖》中“难之以万年储宫非不贵岂若上登天”。
有的则缓以会心,笔断意连。如“王子复清旷,区中实譁嚣喧”。
乍徐忽疾,瞬间即换的用笔同时,还要骤提即顿的迅速交替,方能达到体意连绵,笔意奔放,有旋律和节奏的特色来,如果提高到创作上来说,才能使你的笔墨淋漓尽致的抒发情怀,表达个性。疾徐的交替和提顿的转是随着字的态势和连绵起伏的气势以及感情的变化而不断进行的,只能意。
5.写景草书诗词有哪些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赋得春风扇微和 【唐】范传正 暧暧当迟日,微微扇好风。
吹摇新叶上,光动浅花中。 澹荡凝清昼,氤氲暧碧空。
稍看生绿水,已觉散芳丛。 徙倚情偏适,裴回赏未穷。
妍华不可状,竟夕气融融。 残春曲 【唐】白居易 禁苑残莺三四声,景迟风慢暮春情。
日西无事墙阴下,闲踏宫花独自行。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南湖春早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丽春 【唐】杜甫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春 【唐】贯休 自来自去动洪炉,无象无私无处无。
回雁不多消气力, 染花应最费工夫。溟蒙便恨豪家惜,浓暖深为政笔驱。
莫讶相逢只添睡,伊余心不在荣枯。 江南春怀 【唐】李白 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
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 心飞秦塞云,影滞楚关月。
身世殊烂漫,田园久芜没。 岁晏何所从,长歌谢金阙。
早春夜望 【唐】李端 旧雪逐泥沙,新雷发草芽。晓霜应傍鬓,夜雨莫催花。
行矣前途晚,归与故国赊。不劳报春尽,从此惜年华。
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池上早夏 【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夏云 【唐】曹松 势能成岳仞,顷刻长崔嵬。 暝鸟飞不到,野风吹得开。
一天分万态,立地看忘回。 欲结暑宵雨,先闻江上雷。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晚望 【唐】贯休 登临聊一望,不觉意恞然。陶侃寒溪寺,如今何处边。
汀沙生旱雾,山火照平川。终事东归去,干戈满许田。
早夏 【唐】胡宿 井辖投多思不禁,密垂珠箔昼沈沈。 睡惊燕语频移枕,病起蛛丝半在琴。
雨径乱花埋宿艳,月轩修竹转凉阴。 一春酒费知多少,探尽囊中换赋金。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早秋 【唐】杜牧 疏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 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樽酒酌未酌,晓花颦不颦。 铢秤与缕雪,谁觉老陈陈? 池上早秋 【唐】白居易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秋雨叹 【唐】杜甫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辩,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宁论两相直。 秋山 【唐】白居易 久病旷心赏,今朝一登山。
山秋云物冷,称我清羸颜。 白石卧可枕,青萝行可攀。
意中如有得,尽日不欲还。 人生无几何,如寄天地间。
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 何时解尘网,此地来掩关。
秋霁 【唐】崔道融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边上晚秋 【唐】杜牧 黑山南面更无州,马放平沙夜不收。 风送孤城临晚角,一声声入客心愁。
湘江秋夕 【唐】杜荀鹤 三湘月色三湘水,浸骨寒光似练铺。 一夜塞鸿来不住,故乡书信半年无。
秋月夜 【唐】顾非熊 旅雁迎风度,阶翻月露华。砧声鸣夜永,江上几多家。
秋晚山居 【唐】黄滔 爽气遍搜空,难堪倚望中。 孤烟愁落日,高木病西风。
山寂樵声出,露凉蝉思穷。 此时尘外事,幽默几人同。
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冬深 【唐】杜甫 花叶随天意,江溪共石根。早。
6.廉字的草书写法
1、【廉】草书 唐 欧阳询 千字文欧阳询练习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bai为圭臬,以“欧体”之称传世。2、【廉】草书 三国 皇象 急就章幼工书,师于杜度。
善篆、隶、章草,时人谓之du“书圣”。时人以其书法zhi与严武棋、曹不兴之画并称八绝。
他的书法被赞为“中国善书者不能及也。他学习别人的书法,能取各家所长而成自家面目。
3、【廉】草书 宋 黄庭坚 廉颇蔺相如列传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
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4、【廉】草书 宋 赵构 正草千字文赵构的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正草千字文》《赐岳飞手敕卷》《赐岳飞批札卷》及《光dao明塔碑》等。
5、【廉】草书 元 鲜于枢 千字文鲜于枢的传世书法作品约有四十件,多为行草书,且以墨迹为主。他的书法上要由唐人书法人手,再上溯版东晋二王。
他功力扎实,善悬腕作字,喜用狼毫,强调骨力。他的大字楷书雄逸健拔,圆润遒劲,气势磅礴而不失规矩。
行书结体谨严,真力权饱满,潇洒自然。草书学怀素并能自出新意,笔法纵肆,气魄恢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