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征衣的征是什么意思
征衣
1.旅人之衣。 唐 岑参 《南楼送卫凭》诗:“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 宋 刘儗 《诉衷情》词:“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 清 孙枝蔚 《出门》诗:“冻树鸡鸣早,征衣烛灭迟。”
2.出征将士之衣。 唐 赵嘏 《送李裴评事》诗:“塞垣从事识兵机,只拟平戎不拟归。入夜笳声含白发,报秋榆叶落征衣。” 宋 司马光 《出塞》诗:“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 清 顾炎武 《赠朱监纪四辅》诗:“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
3.泛指军服。 续范亭 《寿徐老》诗之三:“粗布征衣常补绽,自煮瓜果充粮食。”
2.象征的征怎么组词
征怎么组词 :
征衣、
特征、
征兆、
征募、
征购、
征候、
征集、
征发、
征象、
病征、
征召、
征服、
从征、
出征、
征聘、
应征、
征帆、
征询、
征求、
征调、
缓征、
表征、
征用、
征文、
征讨、
征招、
征收、
象征、
征订、
征伐、
3.草书的征怎么写
征字草书写法有六种,具体如下:
征,zhēng,从彳从正。彳,三胫相连,小步也;正,守一以止也。行正为征,召集也。本义为出征、征伐,《说文》,“征,正行也”,《孟子》,“征,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平等的两国交战不称“征”。 “徵”,从彳从微,意为征召,《尔雅》,“征,召也”,引申出征税、征集、征兆、征信等。
是合并字,合并“征”和“徵”。征通徵。徵,召也。行於微而文达者。
中国汉字。读作“zhēng”。含义:1.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2.远征。3.召集。4.征求。5.出兵讨伐。
4.长征的征是什么意思
一、意思是:走远路(多指军队)。
二、征的释义:
拼 音 :zhēng
部 首 :彳
笔 画 :8
五 笔 :TGHG
三、相关组词:
征衣 远征 特征 征途
征兆 征募 征候 病征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1.文言版《说文解字》:正行也。从辵,正声。征或从彳。
2.白话版《说文解字》:,为正义展开的行军。字形采用“辵”作边旁,“正”作声旁。“征”的篆文异体字采用“彳”作边旁。
三、相关组词:
1.征衣 [ zhēng yī ]
远行的人穿的衣服。
引证:续范亭 《寿徐老》诗之三:“粗布征衣常补绽,自煮瓜果充粮食。”
2.特征 [ tè zhēng ]
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艺术~。这个人的相貌有什么~?
引证:秦牧 《艺海拾贝·辩证规律在艺术创造上的运用》:“没有形象就没有文学艺术,形象是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