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1月10日大写日期怎么写
贰零壹柒年零壹月壹拾日。
1、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2、月:如果是壹到玖这样的单数的话要在月份前加零零壹月、零贰月;如果是拾月、拾壹、拾贰要在前面加壹壹拾月、壹拾壹月、壹拾贰月。
3、日:
零壹日、零贰日……零玖日;
壹拾壹日、壹拾贰日……壹拾玖日;
贰拾壹日、贰拾贰日……贰拾玖日叁拾日、叁拾壹日。
扩展资料:
一、大写数字规则
1、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如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元、角、分、零、整(正)等字样。
不得用一、二(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毛、另(或0)填写,不得自造简化字。如果金额数字书写中使用繁体字,如贰、陆、亿、万、圆的,也可。
2、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在"角"之后,可以不写"整"(或"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3、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4、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填"人民币"三字。在票据和结算凭证大写金额栏内不得预印固定的"仟、佰、拾、万、仟、佰、拾、元、角、分"字样。
5、阿拉伯数字小写金额数字中有"0"时,中文大写应按照汉语语言规律、金额数字构成和防止涂改的要求进行书写。
6、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使用中文大写。为防止变造票据的出票日期,在填写月、日时,月为壹、贰和壹拾的,日为壹至玖和壹拾、贰拾和叁拾的,应在其前加"零";日为拾壹至拾玖的,应在其前加"壹"。
如1月15日,应写成零壹月壹拾伍日。再如10月20日,应写成零壹拾月零贰拾日。
二、会计的大写规则、数字简化繁
1、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到“角”为止的,在“角”之后可以不写“整”(或“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2、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填“人民币”三字。
3、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中有“0”时,中文大写应按照汉语语言规律、金额数字构成和防止涂改的要求进行书写。
4、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使用中文大写。在填写月、日时,月为壹、贰和壹拾的,日为壹至玖和壹拾、贰拾和叁拾的,应在其前加“零”;日为拾壹至拾玖的,应在其前面加“壹”。
如:2月12日,应写成零贰月壹拾贰日;10月20日,应写成零壹拾月零贰拾日。票据出票日期使用小写填写的,银行不予受理。大写日期未按要求规范填写的,银行可予受理;但由此造成损失的,由出票人自行承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写
2.2018年5月31日用大写怎么写
2018年5月31大写:贰零壹捌 年 零伍 月 叁拾壹 日
大写数字写法: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使用中文大写,原则是不易涂改、符合汉语习惯。
扩展资料:
票据日期是指票据上写明的各种日期或法律规定的日期。票据日期的主要有,出票日,即签发票据的日期:票据到期日。即票据上写明的付款日期(如规定X年X月X日到期,或自出票日后若干日到期),票据有效期,即由票据写明的有效日期,或法律规定伪有效日期。票据日期是确定票据债权债务关系的重要依据,日期不明往往会发生债权债务纠纷。
书写格式
票据日期书写规范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使用中文大写。在填写月、日时,月为壹、贰和壹拾的,日为壹至玖和壹拾、贰拾和叁拾的,应在其前加“零”;日为拾壹至拾玖的,应在其前面加“壹”。
3.2017年五月十号到9月20号是好多周
19年每隔19年就会出现一次阳历生日和农历生日同一天的情况为什么会有农历月份没有中气的呢?原来两个中气之间平均为365.2422÷12=30.4368日,则30或31天。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在近日点(春分、秋分)运动慢,两个节气间距时间最多可长31.45日。而农历的一个朔望月平均只有29.5306日,农历小月29天,大月30天。
这样便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月份(一般是小月)开始时上个中气已经过去,结束时下个中气还没来。譬如,2001(辛已年)小满是5月21日(农历四月二十九),下一农历月份初一是5月23日已经错过小满,可是这个农历月结束在6月20日,而夏至是6月21日,那么这个农历月便没有“中气”,又在农历四月之后,便称闰四月。
今年春分是3月20日(农历二月三十),下个农历月初一是3月21日,结束于4月18日,第三天4月20日是谷雨。这样,今年农历二月后面这个不含“中气”的月份定为闰二月。
根据这样的置闰规则,2006年闰7月、2009年闰5月、2012年闰4月、2014年闰9月、2017年闰6月、2020年闰4月。说一年有二十四节气,只是一种传统的说法,往细方面说,应该说一年有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
这十二个中气,哪个中气属于哪个月,是有规定的:雨水是正月的中气;春分是二月的中气;谷雨是三月的中气;小满是四月的中气;夏至是五月的中气;大暑是六月的中气;处暑是七月的中气;秋分是八月的中气;霜降是九月的中气;小雪是十月的中气;冬至是十一月的中气;大寒是十二月的中气。 至于十二个节气在哪几个月里,那就不一定。
又阴历的一个月平均是29天半多一点,可是从一个中气到下一个中气的间隔却平均是30天半少一点。这样中气在阴历的月份里要逐月推迟1天光景,到一定的时间,中气就不在月中而移到了一个月的末尾,如果挨着的第二个月又是小月,很可能这个月就没有中气,因为下一个中气移到第三个月的月初去了。
中间的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就算是上个月的闰月。举个1998年的例子:阳历6月21日是阴历五月二十七日,这一天是夏至 (五月中气);而阳历7月23日是阴历六月初一,这一天是大暑(六月中气),从阳历6月24日到7月22日的这个阴历里面(阴历五月完了以后的一个月)只有一个节气小暑,没有中气,这个月就算是闰五月。
所以阴历闰哪一个月,是按一定规则由人定出来的,并不神秘。农历闰年闰月的推算,3年一闰,5年二闰,19年七闰;农历基本上19年为一周期对应于公历同一时间。
如公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这个日子,都是闰四月初五。 对照表 公历所在月份 闰月(初一日) 干支年 1963年5月23日 闰四月小 癸卯年1966年4月21日 闰三月大 丙午年1979年7月24日 闰六月大 已未年1971年6月23日 闰五月小 辛亥年1974年5月22日 闰四月大 甲寅年1976年9月24日 闰八月大 丙辰年1982年5月23日 闰四月小 壬戊年 1984年11月23日 闰十月大 甲子年 1968年8月24日 闰七月大 戊申年1987年7月26日 闰六月大 丁卯年 1990年6月23日 闰五月大 庚午年 1993年4月22日 闰三月大 癸酉年 1995年9月25日 闰八月大 乙亥年 1998年6月24日 闰五月小 戊寅年 2001年5月23日 闰四月大 辛巳年 2004年3月21日 闰二月大 甲申年 2006年8月24日 闰七月大 丙戊年 2009年6月23日 闰五月大 己丑年 2012年5月21日 闰四月小 壬辰年 2014年10月24日 闰九月小 甲午年2017年7月23日 闰六月大 丁酉年 2020年5月23日 闰四月小 庚子年 2023年3月22日 闰二月大 癸卯年 2025年7月25日 闰六月大 己巳年 2028年6月23日 闰五月大 戊申年 2031年4月22日 闰三月大 辛亥年 2033年8月25日 闰七月大 癸丑年 2036年7月23日 闰六月小 丙辰年2039年6月22日 闰五月大 己未年 2042年3月22日 闰二月大 壬戊年。
4.2017年5月10日的前1226天是啥时候
根据国家国债发行的有关规定,财政部决定发行2017年第三期储蓄国债(凭证式)(以下简称第三期)和2017年第四期储蓄国债(凭证式)(以下简称第四期),现将发行等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第三期和第四期国债(以下统称两期国债)最大发行总额360亿元,其中,第三期期限为3年,最大发行额180亿元,票面年利率3.8%;第四期期限为5年,最大发行额180亿元,票面年利率4.17%。
二、两期国债发行期为2017年5月10日至2017年5月19日。
三、者购买两期国债后,可到原购买办理提前兑取。但发行期最后一天(即5月19日)不办理提前兑取。
四、者提前兑取两期国债按实际持有时间和相对应的分档利率计付利息,具体为:从购买之日起,两期国债持有时间不满半年不计付利息,满半年不满1年按年利率0.54%计息,满1年不满2年按2.27%计息,满2年不满3年按3.29%计息;第四期国债持有时间满3年不满4年按3.76%计息,满4年不满5年按3.9%计息。
其他事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公告》(2017年第28号)规定执行。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2017年5月10大写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