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性学习报告怎么写、写什么
按照下面的格式写出来就可以了。
不过格式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真的研究过程记录和结果。 1、题目 2、班级、姓名(如果是课题组,那么按照贡献大小排列,先大后小,一般不要超过5个) 3、内容摘要 4、关键词 5、开题报告中的前面几部分内容:问题的缘起、选题理由、研究内容、目的、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综述 6、正文: (1)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研究假设 (3)研究步骤、过程如何 (4)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7、结论 8、参考文献 ●给你一个范文参考:(这个范文并没有完全按照格式来写,但基本套路是一样的,并且内容质量更重要,这是比格式或形式更重要的东西) XX中学学生买零食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研究背景: 由于现在的初中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比较疼爱,对于孩子提出来的要求,基本上都答应,造成孩子偏爱零食,再加上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同学们买零食情况普遍存在,为此,我们小组在这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们买零食基本情况以及买零食的原因,针对部分同学偏爱零食的不良习惯,提出整改措施。 三、研究方法: 观察法、问卷法。
四、研究时间:9月25日至11月20日 五、小组分工: 组长:付爱仙(负责撰写报告及汇报) 组员:付万英、朱建军、张苏杭(负责观察及问卷调查)吴倩倩、付子姣、金莹莹(负责总结材料) 曹铮、张靓、张晶(负责课件的制作) 六、研究问题: 1.同学们每月的零食的消费数目的调查; 2.导致同学们买零食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改掉偏爱零食不良习惯? 七、研究过程: 1.实地察看; 2.问卷调查。 从调查的情况看,早餐和中餐买零食的不多,而晚自习结束后买零食的就多得不得了,同学每月买零食花费25元左右。
通过问卷得出同学买零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零食的味道好,就像上瘾一般,无法离开它; (2)有人请客,不吃白不吃; (3)看到别人在吃,当然自己忍受不住; (4)由于部分同学存在着偏食的习惯,不喜欢有些饭菜,没有吃饱,到小店买零食填肚子; (5)买零食可以边走边吃,节省时间,又美味可口,实在一举两得; (6)零食的外面包装,很有吸引力,不得不买来尝尝。 早餐有部分同学进餐厅还不到5分钟,就出来到学校商店买零食,原因是偏食造成的,椐我们调查组了解,我们学校供应的早餐是相当丰富的,有面包、包子、麻球、粽子、鸡蛋、蛋糕、稀饭、蛋炒饭和牛奶等。
由于部分学生存在着浪费现象,包子只吃里面的肉,而把包子皮剩下,造成浪费,导致早餐没吃饱,而找借口到小店买零食。晚自习后,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买零食呢?原因是肚子饿了,其实睡觉前吃零食是很不好的。
因为睡前因饥饿吃些零食,在吃完以后又不及时刷牙或漱口,清洁牙齿和口腔,很容易引发龋齿。 八、调查后我们小组提供如下建议: 1.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发倡议书; 节约型校园倡议书: 无论大海多么广阔,也是由每一滴水汇集而成。
节约就象大海中的水滴,点点滴滴的节约行动会回报给我们一片浩瀚的海洋。为此我班决定开展以“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分钱,节约每一粒米,节约每一张纸。”
为主题的“节约五个一”活动。让我们同心协力,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在后中校园蔚然成风,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创建节约型社会而努力! 2.多吃饭菜,因为零食没有营养,矫正偏食的坏习惯; 3.平时父母零用钱少给一点,把零用钱转移到精神消费上来; 4.建议学校食堂,在早上10点钟左右供应营养餐,因为吃早餐与午餐之间间隔时间过长,吃中饭时,我们肚子早就饿了,第五节课上课效率很低。
由于种种原因,早餐总是吃得急匆匆,造成早餐吃得少就匆匆去上课,而未到午餐就感到肚子饿了,直接影响第四、五节课的学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上午10点左右吃一点零食,就可以圆满地解决这一问题。
感想与体会: 1.部分偏爱零食造成早餐和中餐都不吃的同学,应及时改正饮食习惯; 2.针对班级里买零食开销大的同学,我们将做同学之间的思想工作。 。
2.研究性学习怎么写
原发布者:月中桂子2009
研究性学习1.1: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对上述定义进行分解,就会发现其中几个重要的关键点,如下图所示。上述定义属于狭义上的研究性学习,属于课程形态层面;而广义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泛指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活动,使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即学习方式层面的研究性学习。1.2:研究性学习的分类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课题:(1)研究类,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等;(2)项目(活动)设计类,包括社会性活动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等。从组织形式来看,研究性学习可分为三种:(1)小组合作研究(4~6人组成课题组);(2)个人独立研究(开放式作业);(3)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研究。1.3: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具体来说,研究性学习不同于其他学习方式的特点有如下几点。1.强调学习方式的研究性研究性学习强调选择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作为学习和研究的主题,即以问题或项目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学生的知识获得与能力培养,都是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
3.研究性报告怎样写
研究性报告 课题:我们身边的水 摘要:本文是我们五位同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阐述了水的组成、性质,对我们生活中的水进行了分类和比较,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它们的各自用途。
最后分析了长江流域和古运河流域镇江段水质污染状况及其原因,并初步提出治理构想。 关键词:水,身边的水,分类,用途,水质污染 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水的性质 1.1物理性质 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在20℃时,水的热导率为0.006 J/s•cm•K,冰的热导率为0.023 J/s•cm•K,在雪的密度为0.1*103 kg/m3时,雪的热导率为0.00029 J/s•cm•K。
水的密度在3.98℃时最大,为1*103kg/m3,温度高于3.98℃时,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0~3.98℃时,水不服从热胀冷缩的规律,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3 kg/m3,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3 kg/m3。
水是良好的溶剂,大部分无机化合物和少部分有机化合物可溶于水。 1.2化学性质 1.2.1水的热稳定性。
水的热稳定性很强,水蒸气加热到2000K以上,也只有极少量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会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2H2O 2H2↑ + O2↑ 1.2.2水与金属反应。
很多活泼的金属能与水反应,如钠、钾、铁等。 2Na + 2H2O = H2 ↑+ 2NaOH 3Fe + 4H2O Fe3O4 + 4H2 1.2.3水与非金属反应。
少部分非金属能与水反应,如氟气、氯气、碳等。 Cl2 +H2O HCl + HClO 1.2.4水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能与水反应。
如氧化钠、氧化钙、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Na2O + H2O = 2NaOH SO2 + H2O H2SO3 1.2.5与其它物质反应。
NH3 + H2O NH3.H2O CaC2 + H2O → Ca(OH)2 + C2H2↑ 2水的分类及其应用 2.1普通水、重水、超重水 氢元素有三种核素,分别为普通氢(核中1个质子,又叫氕)、重氢(核中有1个质子,1个中子,又叫氘)、超重氢(核中1个质子,2个中子,又叫氚),它们分别与氧结合形成普通水、重水和超重水。普通水的分子式为H2O。
重水又叫氧化氘或氘水,分子式是D2O。重水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但它的一些物理性质跟普通水稍有差异。
例如,重水的密度是1.1044g/cm3(25℃),而普通水是0.99701g/cm3(25℃)。这是重水得名的由来。
重水的熔点是3.81℃,沸点是101.42℃。盐类在重水里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里小。
例如,在25℃,100g普通水中能溶解35.92gNaCl,而100g重水只能溶解30.56gNaCl。许多物质跟重水发生反应,反应比普通水慢。
重水对生物有不利影响。植物种子浸在重水里不能发芽,鱼类在重水中会很快死亡。
一般的普通水中含重水约0.015%。电解水时,由于普通氢气(H2)比重氢(D2)放出快6倍,所以电解水的残留液中重水被富集。
目前生产重水的方法有电解法、精馏法和化学交换法。重水的主要用途是在反应堆中作慢化剂(又叫减速剂)和冷却剂。
重水分解时产生的氘是重要的热核燃料。在化学和生物学中,重水用作示踪物质来研究反应机理等。
超重水的化学分子式为T2O,每个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超重水在天然水中极其稀少,其比例不到十亿分之一。
超重水的制取成本比重水还要高上万倍。 2.2生活中的水 2.2.1自来水 天然水经过过滤、沉淀、消毒以后的水,主要成分是水,其次有一些离子如Ca2+、Mg2+、Cl-等等。
虽然自来水经过处理后,但还有微量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溶质,因此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自来水的密度大于纯水的密度,没有固定的沸点。
自来水在加热沸腾后可以饮用,可直接作为工业用水。 2.2.2矿泉水 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经人工揭露、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
矿泉水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锂、锶、硒、锌、溴、钼等,生理功能强,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在通常情况下,矿泉水的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
2.2.3纯净水 纯净水是以江河湖水、自来水等为水源,采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等处理工艺制成的。就是经过复杂深层的净化程序达到无菌纯净。
纯净水是把水中各种元素最大限度的去除,只保留水分子,在去除有害物质的同时,也去除了有益的物质,因此不能长期饮用纯净水,要和矿泉水搭配喝。
4.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书怎么写
原发布者:lnck103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范文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范文 1.题目:本地饮食文化的研究 2.成员:王智慧·孙雪锋·邹鑫丽·金滢慧·凡梦婷·张子杰·侯垒 3.课题的由来:本地的饮食文化丰富,地方特色小吃多,而多样的饮食文化让我们大饱口福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饮食。我们开展此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在享受美味的时候也要吃的健康,也要注意饮食平衡。 4.课题的目的·意义本地饮食口味重多,十分丰富,但食品安全更为重要。那些不健康的饮食都会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伤害,通过这次的研究和调查,让健康饮食的观点深入每个课题研究者心中,并期待能够通过这种方法让更多的人们都健康饮食。 5.小组分工 王智慧,孙雪锋负责活动记录、资料整理、撰写和陈诉报告。 侯垒,张子杰负责网上及图书资料 邹鑫丽。金滢慧,凡梦婷负责走访和统计周围同学的饮食习惯和结构。 6.方法和步骤:采用走访调查的方式 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组织建立研究小组队伍,开始制定方案,确定从四个方面展开调查研究,并实地考察 2)实施阶段 将研究组成员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对学校,餐馆,地方小吃进行实地考察: 第一组同学对附近的中小学学校进行调查,对学校餐馆的饭菜的多样性和膳食的合理性进行观察 第二组同学在每个餐馆展开调查,部分同学采访餐馆厨师,关于本餐馆食品种类的多样性
5.怎样写研究性学习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2)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3)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2、分类
调查报告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情况调查报告。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平方根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2)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3)问题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澄清事实真相,判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问题的最后处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
二、调查报告写法(一)
怎样写研究调查报告? 一旦你开始撰写研究报告,那就意味着你的研究工作已接近尾声。有的同学很怕做这一工作,以为撰写研究报告是个高深的工作。实际上,这个工作只是你的一篇带有研究性质的作文而已,只要你牢记这样一个 宗旨:中心突出、简洁明了,那么无论你撰写哪一类型的研究报告,你都会成功。
研究报告不是写日记,这个报告是写给别人看的。所以,你应该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把你所做的工作表述清楚。你应该让读者很快地明了你所做的工作是个什么样的工作,你为什么做这件事,你所采用的研究步骤是怎样的,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你的结论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报告可以有多种,这根据你所研究的内容而定。不同类型的研究,其报告的写法也略有差异。 在高中阶段,你们所进行的各种类型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 科学实验类型 科学实验类型的研究报告,实际上是一种实验报告。在这一类研究报告中,你必须向读者表明:你的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材料是什么?实验过程如何?由实验得到哪些数据?你是如何处理这些数据的?由数据的分析中得出什么结论?如有必要,再向读者阐明有待要讨论的问题。
6.研究性学习报告怎么写
研究性报告的步骤和内容:
(一)题目
1、题目的内容
类型、定位、作用
2、写作要求
标题要准确
标题要新颖
题式可多样
标题要简洁
(二)署 名
1、署名的方式
集体署名
个人署名
2、署名的规则
贡献大小:提出研究设想、承担研究工作、解决关键问题。
(三)内容提要关键词
1、内容摘要:中心内容、结构及主要论点和评述;要求重点突出,内容精练,观点明确、一般不用第一人称,以200---300字为宜。学术论文也不宜超过1000字,有关刊物要有中英文摘要。
2、关键词:必须是规范科学的名词术语,一般每篇文章有3~5个关键词(主题词)。属于支柱性概念。
(四)前言
1、内容:问题的由来;文献综述:课题的界定(概念术语的解释)及问题的陈述;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写作要求:课题阐述要清楚准确,中心突出;客观公正、科学准确评价他人的研究成果;简明扼要介绍课题研究的动机和意义。
(五)正文
1、内容:它必须对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
研究报告又分:1、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研究的内容和假设 3、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4、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研究报告的重点部分。A. 结果的定性定量分析,B.研究结果的讨论 。
结果分析与讨论材料缺乏的原因
研究设计缺乏一种系统观,讨论问题思路狭隘
操作过程不够到位,操作措施不够落实,就产生不了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文献资料检索不够,对他人的研究研究缺乏了解,对自己结果的讨论就缺乏客观性、支持的力度
反映结果的项目指标难以确定
测量的方法与手段较难选择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要求不断提高
结果分析与讨论对研究者理论素养和洞察力要求较高
对下一步的研究提不出发展的方向。
2、写作要求:
总体要求:科学性和创造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学术性和通俗性。
具体要求有:1、掌握材料要充分。2、分析整理要科学。3、图表使用要恰当。4、观点材料要统一。5、语言使用要规范。正确区分学术概念和生活概念,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6、引用论点要慎重。与已一致,佐证;他人观点中某些好思想,提练综合;带有片面性的真理,开拓思维、慎重判断;相反的权威观点,找准错误所在。(引古不引今,引洋不引中,引刊不引报,引专著不引文集)7、内部逻辑要严密。8、标题序号要规范。9、讨论部分要简练。
(六)结论
1、内容:整篇报告的概括和小结。成果概括(结论必须指出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解决?);今后研究的展望;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建议等
2、要求: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规律,指明方向。
(七)注释和参考文献
1、内容:书籍、刊物、报纸、网络
2、要求:完整注明出处
(八)附录:问卷、量表、研究材料、统计数据、方案、计划等
7.怎样写研究性学习报告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微力图文 篇一:第七讲如何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 第七讲如何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课题活动的指导实践说明,学生活动效果具有明显的成果化。
研究性学习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收官”阶段,旨在反映课题研究过程和结果的书面材料。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既是学生活动的目的,也是实现活动的有力措施。
通过研究性学习报告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培养自己归纳、总结、概括、推理和论述能力,学会展示自己的工作和成果;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强调研究性学习报告撰写的内容和形式要求,能够促进学生真正地实现活动。
一、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的目的 1.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是为了总结调查的结果,研究的结果,实验的结果,介绍新的实验(或试验)的方法,新材料,新工艺,提出科学的观点、理论并证明,汇总一段时间内世界范围或某一大区域或一个国家,或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情况、取得的成就和发展趋势(即文献综述、发展趋势)。 2.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是记录、传播大家在自然科学领域里的调查、研究、实验等等上述各项工作的结果,使这些工作、研究的结果成为共同的知识、科学和技术财富。
研究论文撰写出来也是为了便于人们进行科技交流与借鉴。因此,研究论文都必须公开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上交流或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刊登,要让自己的研究情况。
8.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报告
怎样写社会研究调查报告?
怎样写研究调查报告?
一旦你开始撰写研究报告,那就意味着你的研究工作已接近尾声。有的同学很怕做这一工作,以为撰写研究报告是个高深的工作。实际上,这个工作只是你的一篇带有研究性质的作文而已,只要你牢记这样一个宗旨:中心突出、简洁明了,那么无论你撰写哪一类型的研究报告,你都会成功。
研究报告不是写日记,这个报告是写给别人看的。所以,你应该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把你所做的工作表述清楚。你应该让读者很快地明了你所做的工作是个什么样的工作,你为什么做这件事,你所采用的研究步骤是怎样的,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你的结论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报告可以有多种,这根据你所研究的内容而定。不同类型的研究,其报告的写法也略有差异。
在高中阶段,你们所进行的各种类型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
科学实验类型
科学实验类型的研究报告,实际上是一种实验报告。在这一类研究报告中,你必须向读者表明:你的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材料是什么?实验过程如何?由实验得到哪些数据?你是如何处理这些数据的?由数据的分析中得出什么结论?如有必要,再向读者阐明有待要讨论的问题。
读书报告类型
中学生的读书报告类型的研究报告不应该受到太多的限制。你对你感兴趣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去查找资料,汇编成文,并在其中谈一些自己的体会。这也是一中研究,只是采用的方法不是实验验证的方法罢了。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去限定读书报告的程式,但有一点必须强调:你的报告内容必须和题目贴切,内容的阐述必须围绕题目而进行,每大段之间最好加一个标题,不同的内容放在不同的大段标题之下,使读者能一目了然。 社会调查研究类型
社会调查的范围很广,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可以作为我们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然而,社会调查报告还是有着一定的程式。一般来说,社会调查报告应该包含以下一些内容:调查的目的、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时间、样本的情况、调查的内容、调查表的分析、分析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设计类型
设计类型的研究多种多样,其研究的程度也各有差异。有的设计可能是一种顿悟,有的设计需要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研究性学习针对的主要是后者。该类型研究报告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要求有同一的格式。但一般应包含下面这些内容:设计目的、设计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的成品描述等等。在你们的面前,到处都有着可供你们进行创意的对象,只要你们多思考,勤思考,一定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研究课题。
精简一下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也就是第零步是示范和技能准备。技能包括工具使用,论点论证论据的结构和关系,资料收集整理加工,交流的技巧等等。
第一步是 确定命提
第二步是 初步准备和讨论
第三步是 论文准备
第四步是 报告和讲评
课题名称
学科领域
课题类型
指导老师
起止时间
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的背景及由来:
课题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
重点:
难点:
课题预设成果形式:
①课题报告 ②论文 ③课件
课题研究的学习规划: ①进行调查问卷
②对老师、家长进行访问
③对书店、报刊亭、网吧等场所进行访问
9.怎么写研究性学习报告(初中的)
千差万别的研究成果在撰文上也有一个共同的模式,即“题目、署名、前言、正文、结论”。
对于中学生而言,更多的可能是小论文式的调查报告。本文从调查记录、调查报告的结构与组成要素和调查报告协作的一般格式三方面阐述了研究性学习调查报告的撰写。
一、调查记录 调查研究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要按照调查提纲一步一步地进行调查,提纲要包括调查对象各个方面的情况。 如果在研究中你采用的调查方法,建议你使用下面的记录表。
表1、学生调查研究计划表 年 月 日 课题名称 调查目的、意义 调查内容 调查对象 调查时间、地点 调查方法与手段 调查步骤及日程安排 组织领导及人员分工 审批意见 年 月 日(章) 备注 如果在研究中你采用的调查方法是专访某一个人,建议你使用下面的记录表。 表2、学生访谈记录表 课题题目: 访问日期: 访问者(学生): 班级: 同行者: 被访问者: 职务(职称): 专长: 工作单位: 访问地点: 访问方式(电话、书信、面对面、其他): 访问主题: 访问记录(问答式): 记录者: 结论(专家意见、建议): 访问时间: 分钟 专家签名: 二、调查报告的结构与组成要素 调查报告具有以调查过程和结果来说明现象的特征。
它一般包括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和建议、参考文献、附录这九个部分。 表3、调查报告的结构与组成要素 题目 指明主要研究问题; 可加副标匙,补无说明主标题。
署名 调查报告的实际作者。 单位 作者的单位、作者的籍贯及作者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摘要 对全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关键词 起决定作用的词语。
前言 1、调查动机与背景; 2、调查目的和意义; 3、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分析。 正文 1、调查内容:主要研究问题; 2、调查方法:时间、地点、对象、范围、取样及调查方式; 3、通过叙述、调查图表、统计数字、有关文献资料表述研究内容。
两种不同的写法: 1、把调查的基本情况分成几个并列的项目进行写作; 2、按照逻辑顺序、演变过程加以排列,层层深入地进行写作。 结论和建议 1、概括某一现象的特点,规律和形成原困; 2、提出新的见解,新的理论和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在报告最后列出重要的参考文献。 附录 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
三、调查报告协作的一般格式 调查报告的格式决定于研究成果的内容。研究成果因学科不同、选题不同、性质不同、研究方法以及实验过程、逻辑推理和结果的表现形式的不同而各有差异。
具体撰写时的一般格式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标题 标题是对调查报告的高度概括,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常用一个动宾词组去表达,基本要求是确切、简洁、醒目和避免雷同。调查报告的题目可直接揭示论点,也可点明论述范围。
标题可用判断句、陈述句,也可用疑问句。标题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太长的标题可分出副标题来。
标题的构思十分重要,好的标题能引人入胜,能使人抓住调查报告的中心议题。 2、署名 署名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表明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代价;二是表示作者要对文章负责;三是便于同行或读者与作者联系。
为文章署名,只有文章的实际作者才应该署名。是个人写作的,署个人的姓名;是集体的成果,署集体的名字,也可以在集体的名义下,分署参加者个人的名字。
3、单位 单位包括作者的单位、作者的籍贯及作者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在署名下一格打上括号,在括号里写上作者的单位,隔一个字写上作者的籍贯,再隔一个字写上作者单位所在地的邮编。
4、摘要 摘要是调查报告基本思想的缩影,是调查报告的简单介绍,是浓缩了的情报信息,目的是使其他人对全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5、关键词 关键词是指文章中最关键、起决定作用的词语。
它是文章内容、观点、涉及的问题和类别等方面的标志和提示。一篇文章关键词的个数根据文章内容需要可多可少,一般3—8个为宜。
6、前言 前言亦称引言、引论、绪论、序论或导论,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即开场白。主要内容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或阐明研究的原因、目的和方法,或介绍研究的背景、范围及意义,以使其他人对论述的内容先有个概括的了解。
7、正文 正文又称本论,即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它是展开论题,对论点进行分析论证,以表达你的见解和研究成果的中心部分,占调查报告的绝大篇幅。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实验方法、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等。
一篇报告只有想法、主张是不行的,必须经过科学严密的论证,才能确认观点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才能使别人信服。因此,报告主题部分的论证是极为重要的。
8、结论 结论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即解决问题的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整篇调查报告的归结。但不是实验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综合分析,将各种数据材料连贯起来,思索判断,逻辑推理,形成总体论点。
结论是去粗存精、由表及里、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规律,它与正文紧密衔接,与前言相呼应,使调查报告首尾呼应。它还要求结论写得措词严谨、准确、鲜明。
9、参考文献 在报告最后列出重要的参考文献目录目的有三个:第一,表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第二,可加大报。
10.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怎么写
摘要: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笔者在高中生物课中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作了初步的探讨。下面就在教师观念的改变、课堂教学、专题研究性学习课的开展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生物课 研究性学习 初探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明确地将“研究性学习”作为普通高中的必修内容和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课程概念成了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基础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时间虽然是有限的,但教学方式的变革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也会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为此,笔者在高中生物课中就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作了初步的探索。1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搞好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有人以为研究性学习只能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开展,或只是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的专利。
事实上,每一门学科中,甚至每一节课,均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可能,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理应在研究性学习上做足文章。有关人士也指出,设立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是一种过渡,研究性学习应在每一节课中都有体现。
当然我们在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上可以进行一些较大的课题研究,而在平常课堂上可进行较小课题的研究,或大课题中一个小环节的研究,但必须是由这门具体学科或其中的具体内容引起的“研究课题”,其“研究量”可小到几分钟甚至几句话,但必须是经过学生讨论、分析、综合、总结的,或是独立完成,或是合作完成,或是运用课本知识分析社会现象,或是为生活现象寻找理论依据等等。其课题的产生可由教师根据案例或在特定背景下提出,更可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在此“研究”中仍是配角,对主角——学生进行组织、引导、启发。
如笔者在复习“植物的组织培养”时,提出为什么“能保持亲本的性状”。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并让学生把“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过程进行比较,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探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就会比老师直接讲授的效果要好得多,而且也会使学生学得灵活、学得有兴趣。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科学家的经典探索实验设计成为学生课堂上能够完成的研究型课题,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探索思路,领悟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让这些知识成为学生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到温特实验前,笔者首先提问:“达尔文所做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可靠吗?”学生回答:“不可靠,只是推测。”
笔者接着提问:“这种推测应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呢?”有的学生提出可以用仪器来测,有的学生提出可以用化学显色反应的方法,这时提醒学生要注意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方法可操作吗?如果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是否有什么材料可以收集它呢?这样,很自然就引入到了温特实验,然后提问学生:“在温特实验中,琼脂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知道琼脂是否吸附了尖端产生的物质?”在达尔文实验的基础上,学生经过讨论,认为应该设计一个对照实验:即分别把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小块和未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并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教师通过把温特实验转变为学生的研究性实验,使学生很好地领会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并且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2.教师应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领路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进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在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已不可以按已有的教学模式包办代替学生的自主学习。
设置研究性学习,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2.1转变学生的习惯性思维模式在研究性学习开始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均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与教师一样能通过互联网,各种媒体,生产生活实践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建立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由于研究性学习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新的课程,没有现成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怎么写研究性学习报告